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 > 第二百四十四章 开业首日

傍晚,夕阳西下,结海楼以及全城的青石茶庄和大秦粮油店皆已打烊了。

三家的领导人坐在吴驹面前。

吴驹扫了一眼面前的三个人,发现他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于是笑道:“心情不错啊,看来今日是首战告捷了?”

三人脸上的笑意藏不住,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

“那就都把账报一下吧。”

吴驹端起茶杯,喝了口水,指着最左边的人,说道:“陈石复,你先说。”

“是。”

陈石复点点头。

“今日结海楼共入账三千六百余贯,刨除成本,总利润两千一百余贯。”陈石复娓娓道来。

吴驹点点头,对这个成绩还是很满意的。

“做餐饮,无非是三要素,菜品,服务和环境,环境足够了,服务你要时刻把关,菜品则继续努力,该开发的菜接着开发,训练新厨师的事也不要停,这关乎接下来搞连锁店的计划。”吴驹嘱咐道。

“是!”陈石复说。

“你的结海楼还是很重要的,炒菜这种做法不难,我相信很快就会有人学会,但有句话说的好,‘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起码现在结海楼是整个餐饮行业的领航人,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优势,做好品牌力,始终走在其他人的前面。”

“多谢吴卿栽培,属下谨记!”陈石复恭敬的说道。

“老夏。”

吴驹看向一个中年男人,示意他接着发言。

老夏是吴驹选定的青石茶庄的管理者,他以前也是种茶贩茶的,后来投入吴驹门下,又被吴驹提拔为茶庄管理者,经历和陈荼差不多,这俩人还有点交情,现在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并肩作战,也算是……终成眷属?

多少有点用词不当了。

“城内六家青石茶庄共入账七千二百余贯,刨除成本,纯利润四千七百余贯,平均每家入账一千余贯,诚意最好的是结海楼对面的那一家。”老夏一边说,一边手舞足蹈,难掩其心中的喜悦。

“很好!”吴驹点点头。

“跟酒肆那边相比,还有差距!”老夏说。

无论负责青石茶庄的老夏,还是负责制茶的陈荼,皆认为茶是可以和酒并驾齐驱的,因此他们心目中对标的都是无拘酒肆,是现在如日中天的烧刀子酒。

想当初无拘酒肆首日可是直接冲到了万贯的营业额,如今每日最少也能有个一万五千贯左右。

在老夏看来,七千贯虽然是不错的成绩,但还不是最好。

有句话说得好,那啥还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老夏你这话说的不对。”吴驹摆了摆手:“跟酒肆比,你们是吃亏的,烧刀子酒的单价可比茶叶高多了。”

他旋即给老夏分析起来——

茶的单价注定是比不过酒的,起码这个时代是这样!

因为酒是粮食酿造的,而茶不是。

只要天下的粮食还是紧缺的,这种情况就会一直持续。

烧刀子酒的单价是一斤两贯五,而青石茶庄目前最好的茶叶也就一贯露头。

听了吴驹的分析,老夏心中平衡了许多。

“那茶庄接下来该往哪个方向发展?还请吴卿示下!”老夏询问道。

吴驹微微思索了一下,竖起两根手指头:“两个方面。”

老夏做出洗耳恭听的神色。

“一,扩大产品种类,给客户更多选择,并且做高端产品,扩大产品种类这个我就不多说了。酒肆那边这段时间在做的新年限定典藏版烧刀子你知道吗?”

“知道。”老夏点点头。

酒肆的发展可是马不停蹄的,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推出新产品、新系列,比如今年年初就搞出了所谓的新年限定典藏版烧刀子,老夏没买过,但看过宣传,那酒瓶做的华贵大气,简直做的不要太上档次。

这种酒只在正月里售卖,秦国境内限量八百八十八瓶,售价六百六十六贯一瓶,现在已经不对外销售了,据说坊间的价格炒到了八百多贯,并且还在持续上涨。

当时听到这售价的老夏眼睛都瞪直了。

“就照着他们那个标准做,什么碧螺春,铁观音,雨前龙井,都可以搞!我抽空写个章程给你。”吴驹说着,突然响起什么:‘对了,现在距离清明节还有段时间吧……’

“清明节是什么节?”老夏一愣。

吴驹反应过来现在还没有清明节的说法,于是说道:“啊……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你理解成寒食节也行。”

老夏这就听懂了。

“这清明前采摘的龙井茶,被称为明前龙井,这种茶的叶片匀整而有光泽,将茶叶进行冲泡,芽叶舒展,鲜绿漂亮,味道清甜可口,入口柔和清香,乃是龙井中的精品!”

现在才二月上旬,距离四月初的清明还早。

吴驹说道:“现在距离清明还有一段时间,足够我们准备的。”

老夏见吴驹竟然对什么时候的茶最好都知道的一清二楚,这是他和陈荼浸淫此道多年都不曾知晓的,一时间对吴驹佩服不已,心道难怪对方能创造出炒茶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制茶方法,真不是虚的。

但旋即,他一听青石茶庄也可以搞新年限定烧刀子那样的高端产品,顿时兴奋了:“那到时我们该定个什么价?五十贯?”

“小了,格局小了!”吴驹摇摇头:“怎么也得定个百贯。”

老夏惊了。

“这么贵,会有人买我们的单吗?”

吴驹笑了:“这就要说到青石茶庄接下来的第二个方向了,打造茶文化!”

“茶文化?”

“没错。”

吴驹点点头:“饮酒,饮茶,都是有文化的,拿酒来说,现在有各种各样的酒和酒器,还有许多习俗和讲究,这就是酒文化,酒可如此,茶矣可!”

酒的饮用自古便有,因此酒已经形成了一个成体系的文化,而茶文化的形成怎么也得到唐宋才迎来井喷式的发展,现在尚不成规模。

“炒茶的出现,会是茶文化形成的一个重要节点,因为炒茶相比原始的煮茶味道要好很多,茶会被更多的人接受,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会饮茶的习惯。”

吴驹说完,长出一口气,喝口茶润了润嗓子,说起了重点:“说白了,只要茶足够流行,喝茶的人足够多,就一定会有人买账,为什么酒肆可以不断推出各种精装版典藏版,甚至可以炒出天价,不也就是这个原因吗?”

老夏一听这话,顿时觉得自己的格局确实是小了。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吴卿的眼界令属下佩服!”老夏拱手。

“行了,都是自己人,客套话就不用说了。”吴驹笑着摆了摆手,接着说:“你也看到了炒茶的潜力,而我们青石茶庄是炒茶的开创者,没人比我们更有资格打造茶文化。”

“话虽是这么说,可打造茶文化这种事情,听起来一筹莫展啊!”老夏还是想不到。

吴驹摇摇头,他知道对方不是蠢,还是无法突破思维的桎梏,这很正常,换谁来都是这样。

“属下愚钝,茶庄刚起步不久,还得要吴卿多多给予指导才是!”老夏说道。

“放心吧,我会的,刚起步不久,别说你们,我自己都不放心。”吴驹说。

见另外两人想要说话,吴驹制止了他们:“都会的,你们在管理的时候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都可以来问我,关于接下来的发展方向我也都会一一给出方向的。”

“是!”

三人面露笑容。

他们现在还像是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子一样,需要吴驹这个大人搀扶着行走,虽然这个比喻听着有点奇怪,但事实确实如此。

旋即,吴驹又说回青石茶庄:“老夏你接手青石茶庄不过半个月,开业更是只有一天,弄不明白很正常,别说你,我也还在思考之中。”

“嗯!”老夏点头。

“不过打造茶文化是个水到渠成的事,慢慢的你会领会的……这样吧,我交给你个任务,就算是个开始。”吴驹话说到一半,突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于是说道。

“您请讲!”老夏恭敬的说道。

“现在用来煮茶泡茶的茶壶多是陶、瓷材质的,但有一种材质的茶壶比起此二者要更好,名叫紫砂壶,是一种用紫砂泥烧制的茶壶,一般是在岩层之下,不过你可以试着寻找裸露在地表的,应该总会有的,这种紫砂泥分为三种,有紫泥,绿泥和红泥,其中紫泥呈紫色或紫红色,带有浅绿色斑点……”

吴驹稀里哗啦说了一大堆紫砂泥的特征,把自己知道的都吐出来了,最后说道:“你和陈荼研究研究,先把这紫砂泥找到再说,这玩意不会很难找的,记住,紫砂壶会是茶文化的一个重点,一定要趁早搞出来!”

“明白!”

老夏将吴驹的话牢牢记在心中。

吴驹站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茶的潜力是很大的,留待着我们去挖掘,青石茶庄现在是行驶在风口浪尖的一艘大船,你是掌舵的人,给我好好掌好这艘船!”

“是!属下一定不会辜负吴卿的期望!”

老夏受到鼓舞,于是乎拍着胸脯,豪情万丈的说。

“嗯。”

吴驹对他这股干劲很满意,望向了三人中的最后一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