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 > 第二百三十三章 油盐酱醋茶

从山庄出来,吴驹深吸了一口林间的新鲜空气,又呼了出去,旋即说道:“陪我走走。”

“是。”章邯点点头。

二人从走出山庄周围的密林,来到外面,走上一座瞭望塔,居高临下而俯瞰。

这四块地皮连成一片,面积几乎等同于城内的一个坊。

因为都处在咸阳城外,所以价格相对应的低很多。

魁首近卫所在的山庄这块地的面积最大,连同山庄价值三千五百金,其他地方多是未开垦的荒地,总价值六千金,加起来接近万金!

哪怕对吴驹来说也是值得肉痛的一笔钱了。

这片土地上如今正是一片欣欣向荣之景象。

西北面,纺织厂临河而立,东北侧是粮油厂和酒坊,西南侧的密林中掩映着玻璃作坊和造纸作坊,不过玻璃作坊现在应该称之为玻璃厂了,随着镜子的火热,玻璃制造的规模迅速膨胀,已然从一个作坊成长到了一个厂的地步。

中部建起了许多店铺和住宅,边缘还开垦出了很多田地,隐隐有发展成一个小镇子的趋势,区别只在于这都是吴驹的私人土地,镇子上的住宅都是吴驹命人建的,在这里居住的往往是纺织厂和附近这些作坊的工人。

镇子上交通便利,各种商铺一应俱全,距离咸阳城只有一步之遥,而且吴驹给了很大的优惠:只要在他手底下工作的人,购房皆可享有折扣,吴驹还引入了房贷、分期付款的概念,也提供租房,价格同样有优惠。

于是乎很多在城内本就买不起房子的工人,干脆搬到了外面来住,向吴驹贷款买一座房子,生活过得很好。

魁首近卫居住的山庄则霸占着西侧的一整块拐角,一面临山一面临水,外侧被密林掩映,常人被禁止进入,就好像山庄坐镇一隅,拱卫这片土地。

“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产业在这里建立,也许哪一天还能见到那些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景象!”吴驹自言自语般说道,他所畅想的是后世那些产业园区的规模。

“高楼大厦?”章邯疑惑。

“是啊,数百米高的楼,高耸入云。”

“数百米高?”章邯笑了笑:“这世界上哪有这么高的楼?”

“有,会有的。”吴驹笑道。

现在做的远非终点,他心中想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能够搭建高楼大厦的水泥和混凝土、火药、蒸汽机等等。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吴驹的路还长,这些必须要搞出来的东西,他都会一一去实现的。

二人下了瞭望塔,从镇子中穿行,来到不久前搭建好的粮油厂前,这是一座占地极大的工厂,守卫森严。

守卫都是从魁首近卫那训练过的,吴驹和章邯出示自己的身份后进入了其中。

这粮油厂乃是重中之重。

这么说吧,吴驹就是为了这粮油厂,才开的这个酒楼。

一个酒楼,就算是开满天下又能有多少钱。

但粮油呢?调味品呢?

油盐酱醋茶,这些东西的利润岂是区区一家酒楼能比的?

尤其是前两者!利润堪称恐怖!

吴驹这家粮油厂尤其是如此。

所以,在吴驹真正的计划中,其实是酒楼才是辅助!

试想一下,如果食客吃到酒楼的菜,得知这些菜之所以这么好吃,正是因为里面加了吴驹生产的这些油盐酱醋等等的调味品,是不是这些东西的推广就要简单许多了?

他是要通过酒楼来为这些产品打广告!

……

这座粮油厂被五等分为五个大区,也代表着吴驹选定的五个产品。

第一个是植物油,现在用的油多是动物油脂,猪油牛油羊油之类的,名叫脂膏,而植物油的食用要追溯到汉代,现在都是市面上从未出现过的。

相较于动物油脂,植物油脂的成本会更低。

二人进入这一区域,只见工人们将清洗完的大豆投入一个巨大的石磨开始压榨,黄澄澄的豆油缓缓流出,随后进入过滤、精炼等多二十多道工序,最终才能得出成品的豆油。

目前投入生产的有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花生油,还有芝麻油,也就是香油。

第二个是精盐,这个是重中之重。

盐是绝对的生活必需品了,这东西的利润会比油还高。

工人们将开采出的粗盐溶解,经过沉淀,让盐水中不溶于水的物质沉到水底,随后过滤掉沙石之类的杂质,在各种方法去除盐水里可溶于水的杂质,最终蒸发掉水分,得出精盐。

不过关于精盐的买卖,吴驹得和子楚好好掰扯一下。

盐是归国家管控的,吴驹自然也会遵守规矩。

第三样是酱油。

酱油源自于酱,现在有酱,但没有酱油,这东西要出现起码也得再等个百来年,普及就得上千年了,况且最早出现的酱油使用鲜肉制作的,而吴驹用的是后世常用的大豆。

第四样,醋,醋的出现比酒晚不了多少年,毕竟酒是醋的发酵剂,现在的醋被称作醯。

虽然创新无望,但吴驹依旧决定酿造醋。

原因很简单,现在的醋还是贵族和王室才能吃的调味品,因为现在还没有摸清楚醋的制作方法,基本都是靠经验,能制作出醋的必须是那些对酿酒非常熟悉的匠人。

但吴驹就不一样了啊!他懂啊!

况且他本身就是个酿酒的,酒坊那边早就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生产链了,这不就是专业对口吗?!

等醋一面世,必然又是一样被大众喜爱的调味品。

第五样嘛,则是茶叶!

茶叶的发展可以追溯的很久,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将新鲜采摘的茶叶,不经过任何工序,简单清洗一下后就泡入水中,美其名曰也算泡茶了,吴驹现在就处在这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煮茶,流行于唐朝,会在泡茶的时候加入葱姜蒜等等东西,不用想都知道口味非常独特,堪称黑暗料理,但唐朝人却很喜欢喝。

最后一个阶段,才是后世最常见的炒茶。

吴驹现在就是打算跳过第二阶段,直接制作炒茶。

炒茶大致分为几个步骤。

采摘茶叶,清洗茶叶,放入锅中炒制,也叫作杀青,随后揉捻,最终烘干。

车间里现在已经有了流水线作业的架势,干的热火朝天,井井有条。

“现在有成品了吗?”吴驹问负责制茶的主管陈荼。

“有!”陈荼点了点头。

“取一点来看看。”

陈荼点头,旋即去取了一些茶叶过来,吴驹将其拿起,用手微微搓了搓,又放到鼻尖嗅了嗅。

几乎和后世的车也成品一模一样了。

吴驹拿来一壶热水和茶壶茶杯,泡了一壶茶水,给自己还有章邯和陈荼分别倒了一杯。

一时间茶香四溢,沁人心脾。

三人分别抿了一小口。

“嗯……”

吴驹微微闭上双眼品尝起来。

此前他也自己炒制过茶叶,不过只是自给自足,现在则是招来工人。

味道上自然会有一些小的偏差,不过说实在的吴驹也并非什么茶道大师,是品不出来的,更说不出哪个好哪个坏。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现在制出来的这些肯定是不差的。

茶香浓郁,入口微苦,旋即一阵甘甜,令人身心舒展,咽下肚许久后嘴里依旧残留着一股格外甘甜的味道。

“不错。”吴驹给予了评价。

陈荼闻言大喜:“要我看,这茶日后定能成为和酒其名的饮品,届时您在场中开一个茶楼,生意定然能和无拘酒肆一样火爆!”

陈荼本来只是经营着一个小茶园,吴驹曾从他的手上购买过茶叶。

后来决定制茶后,吴驹便再度找到陈荼,提出要收购他的茶园,陈荼很好奇为什么,吴驹就告诉他自己要制茶。

经过一系列周折,陈荼品尝到了吴驹制作的炒茶,一时间惊为天人,其时吴驹正在筹备制茶的事,见陈荼是个可造之材,就向他发出邀请,问他要不要来这挂个职。

陈荼听闻后主动将茶园地契双手奉上,投入吴驹门下,他说自己虽是初次接触炒茶,但种茶贩茶多年,对茶的了解很深,必然可以帮到吴驹。

吴驹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一来二去,陈荼便成为了粮油厂油盐酱醋茶五大部门中制茶部的主管。

陈荼也果然没有辜负吴驹的期望,将这里弄的风风火火,吴驹只是凭借模糊的记忆将几种茶叶的制作方法概述了一遍,陈荼就凭借着对茶叶的了解补全了制备过程,并带领工人们研制茶叶,投入生产。

现在的他可谓春风得意,豪情万丈,从炒茶中看到了无比的潜力!

天下谁人不知烧刀子酒,但陈荼有信心让茶和烧刀子酒比肩,无论是名气还是地位。

“待我去看看仓库。”吴驹饮下茶水,起身说道。

在陈荼的带领下,吴驹进入了仓库。

这里的茶香味浓郁到了极点。

“这里有多少斤?”吴驹问。

“三千多斤。”陈荼答道。

吴驹点了点头,足够了。

“你说的没错,茶的潜力和酒是一样的,尤其是炒茶的技艺会将茶的流行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

吴驹拍了拍陈荼的肩膀:

“加油!好好干,这也会是青史留名的事。”

“嗯!”陈荼一听,顿时红光满面,大为振奋。

“对了,让你派人找寻的那些茶叶有消息没?”吴驹问。

“我正要和您说这事呢。”陈荼说道:“目前只有那个豫毛尖传回了消息,称已经寻到了茶叶,已经采集完了,正在赶回来,其他人都还在赶往目的地的路上,暂时没消息。”

吴驹点了点头。

他是派人前去找寻后世那些名茶,包括武夷山大红袍,西湖龙井,豫毛尖,碧螺春等等。

也不知道时隔两千年时间,这些茶叶出现了没有。

豫毛尖位于豫地,处于楚魏交接之地,相对而言要近一些,其他则位于吴越之地,要远的多,暂时没有消息也是正常的。

“不急,慢慢来,有人返程了第一时间通知我。”吴驹嘱咐道。

“是。”陈荼点点头。

随后,吴驹将油盐酱醋茶五大部门的主管全部叫来,一是向他们提出表彰,给予了一定的奖赏,二是告诫他们一定要保质保量,三是要做好保密工作。

“现在只是个开始,相信你们也看到了,厂房每天都在扩张,都在扩大产能,我敢打包票,接下来你们的产品是像整个秦国!甚至更远的其他国家供应的,希望你们不会辜负我的期望!”吴驹一字一句的说道。

“是!定然不负吴卿所望!”

五大主管全都是吴驹提拔上来的,或是向陈荼那样偶然寻到的人才,他们很感激吴驹能给他们这个机会,自然对其绝无二心。

说完,吴驹取了一些精盐,旋即离开,赶往王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