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 > 第二百三十章 君王后之死

正月转眼间来到下旬,就快要接近尾声。

但这个年初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平稳度过。

本来已经逐渐平静的七国,随着一个消息的传出,就像一颗石子投入静潭,瞬间引起一圈圈波澜。

君王后薨!

这位年近七十的老人,终究是没能扛过岁月这把刀。

君王后其人,是前任齐王,也就是齐襄王的王后,现任齐王田建的母亲。

公元前284年,五国伐齐,齐湣王之子田法章,也就是后来的齐襄王改名换姓逃到了太史敫的家中成为仆役,太史敫的女儿觉得他不是常人,与之私通,常常接济,太史敫的女儿便是君王后。

之后田法章继位,为齐襄王,于是迎君王后入临淄,立为王后。

公元前265年,齐襄王去世,君王后之子田建继位,尊君王后为太后。

在这二十多年里,齐国朝政长期由君王后把持。

这并非君王后不愿意还政,正相反,她比谁都想还政。

只是齐王建太不争气!

昏庸无能,不问朝政,贪图享乐,荒淫无道,整日沉湎酒色之中,流连于青楼女闾之地。

对于一位王者而言,他不够格,无论是对治军还是治国,他都没有天赋,更无心学习。

君王后多次劝说无果,甚至还将齐王建囚禁起来,让他不准出宫去游玩,只是都未能取得成效,最终也只得无奈放任自流。

君王后贤德,把持齐国朝政的二十年间,她对待秦国和诸国的态度非常谨慎,三川之战以及多次战争中拒绝合纵攻秦,她的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齐国在这二十年间未受侵犯。

君王后一死,齐国百姓纷纷披麻戴孝,感念其爱民如子,为之哀悼,七国士人亦为之扼腕叹息。

吴驹听到这个消息后也长叹了一口气。

不过他看的却比很多人更多。

“君王后一死,齐国就彻底塌了,再起不能啊!”吴驹感叹道。

“君王后于齐国真的有这么重要吗?齐国毕竟是雄踞一方的大国啊!”魏磬撑着脑袋问道。

“嗯!”

吴驹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他露出回忆之色。

“遥想三十年前,齐湣王时期的齐国,那是何等强盛啊!那时的齐国与秦国并驾齐驱,是实力最强的两个大国,时年秦齐皆不愿屈居于周天子之下,秦国的秦昭襄王称西帝,齐湣王称东帝。”

“时光荏苒,苏秦一手导演了五国伐齐,乐毅攻破齐都临淄,齐湣王被杀,若非安平君田单力挽狂澜,收复失地,齐襄王被迎回临淄,再度称王复国,现在的天下是否还是七雄的格局都难说。”

“五国伐齐之后,齐国一蹶不振,不复昔日雄风。”

“齐襄王十年,赵国将领燕周率军攻打齐国,夺取齐国的昌城、高堂二地。

齐襄王十三年,赵国大臣蔺相如率军攻打齐国,攻至齐国的平邑后撤军。

齐襄王十四年,秦国攻打齐国的刚邑和寿邑二城。”

“直到齐王建上位,君王后把持朝政,虽然没有挨打,但也没有发动过一次对外战争。”

说到这里,吴驹摇了摇头。

“安平君田单已死,孟尝君田文已死,荀子出走,邹衍已死,稷下学宫破败,早已不复昔日百家争鸣的盛况,偌大的齐国,可用之人不过一手之数,眼下君王后死而还政,齐王建昏庸。”

“国无明君,亦无贤臣,齐国不过苟延残喘,又能有多少年光景?”吴驹说。

听吴驹这么一解释,魏磬这才点了点头,有些明悟。

吴驹摇了摇头。

齐王建这个人昏庸到了一个极点,多次拒绝臣子提议的合纵攻秦,使得齐国错失了保全自身,抵御秦国的良机,他任用君王后的族弟,贪婪荒唐的后胜为相,最后举国投降,被活活饿死。

有君王后的齐国令人忌惮,这个女人虽然不好战,但也不好惹,有她在,齐国在七国之间可以排到前三前四。

但如今君王后已死,齐国这个挡在七国统一路上的大石头,没等人上前搬开,它自己就已经风化成一团沙石,风一吹就散了!

吴驹旋即让仆役拿来纸笔,写下一封诔词,即祭文,是给君王后写的。

他是医家魁首,需要代表医家。

随后他又修书一封,是给齐国长老的,让他务必重视君王后的葬礼,不过想必这一点不用说对方也会做的一丝不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