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 > 第二百二十五章 子楚的考校

吴驹旋即将李斯出兰陵,周游天下,入咸阳,登门拜访吕不韦,想要拜入吕不韦门下为食客,最终辗转又成了他的门客的事说了一遍。

“李斯跟随荀子学习,其才学并不逊色于韩非,并且继承了荀子的帝王之术,对治国大有研究!”

子楚听后大为振奋,忙问道:

“此人现在在哪?”

“就在殿外。”吴驹答。

子楚冲旁边的蒙毅挥了挥手:“宣他进来。”

“是!”

不一会,李斯进殿。

“草民李斯,拜见大王!”李斯深深作揖。

“请起吧。”子楚上前扶起。

李斯站了起来,打量着子楚,子楚也在打量李斯。

过了一会,二人均是很满意。

李斯从子楚身上看出了明君之相。

子楚从李斯眼中看出了渊博的学识。

“这是个可以辅佐的君王!”

“这是个值得重用的人才!”

二人同时想到。

“请坐吧。”子楚指着殿中左右两侧的座位说道。

“是。”

众人入座,吴驹给了李斯一个眼神,示意他好好把握,旋即也坐了下来。

李斯点点头,这机会都怼到他脸上来了,这要是把握不住,还是早日进厂吧。

子楚让侍者为二人斟茶。

“不知尊师荀子近来可好?”子楚问道。

“师父近些年来年迈而多疾,好在并无大碍。”李斯答道。

“那便好。”

子楚点点头:“寡人素来对其多有仰慕,只可惜他远在兰陵,一东一西,无缘得见。”

说到这,子楚又暗叹一口气,摇了摇头,显然这遗憾并非是因为见不到荀子,毕竟他和荀子几乎没有私交。

他的遗憾,是因为荀子这样的人不能为他秦国用。

说起来也是挺离谱的。

诸子百家虽然学术不同,但理念都是反对战争的,而秦国作为七国中对外征伐最为频繁的一个,理所应当的遭到了许多百家学派的唾弃。

以至于国内诸子极少,能在整个天下都打出名头,能和其他学派的诸子例如荀子、公孙龙、邹衍、墨家巨子这些等级的宗师齐名的,更是只有吴驹一个!

子楚看向李斯,继而说道:

“李斯,你可知刚才吴驹来见寡人,夸赞你学识渊博,继承了荀子的学术,乃是可用之材,更是在寡人面前亲口为你举荐!”

“斯德疏才浅,愧不敢当,多谢吴卿!”李斯向吴驹作揖。

吴驹微微点头。

子楚说:“寡人素来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吴驹在寡人面前如此保荐,让寡人十分好奇,不知你有何才学?”

子楚的考验开始了!

“斯愚笨,但对儒家学术、法家学术皆有涉猎,虽有托大的嫌疑,但斯有信心在秦国干出一番事业,还请大王给予我一个机会!”李斯恭敬的说道。

“哦?信心是有的,既然如此,寡人便要考考你了。”子楚微微一笑。

李斯攥了攥手,表面波澜不惊,实则已经冒了一后背的冷汗。

只见子楚正色,肃然问道:

“李斯,你对如今七国形势有何看法?”

李斯长出一口气。

这个问题倒是不难,毕竟问的很笼统,但也马虎不得,因小失大可不好。

“斯以为,匹夫者常常错失良机。成大功者,在因能够把握住时机并且狠得下心。

昔者秦穆公之霸,终不东并六国者,这是为何?

盖因为诸侯尚众,周德未衰,故五霸兴起而更迭,仍旧尊周室为主。

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而压制诸侯,已经足足五世了!

今诸侯纷纷畏惧服从秦国,就好像秦国的郡县一样。

斯以秦之强,大王之贤,就好像扫除灶台上的灰尘,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

今日倘若懈怠而不快速成就大业,明日诸侯复强,相聚约从,届时就算有黄帝之贤,也无法兼并天下了!”

李斯说完,缓缓出了口气。

子楚从头到尾做洗耳恭听状,越听越是满意。

当然!绝不是因为李斯拍他的马屁,马屁固然是谁都爱听的,但子楚满意的还是李斯这个人。

这一席话将当今七国形势剖析的面面俱到,虽然这番言论很多人都能说出来,且李斯也没加什么突出的言论,但已经足够看出李斯其人的大局观!

此人可以用!

“若你为秦官,想如何施展自己的抱负?”子楚又问。

李斯思索了一会,最后说道:

“秦国的律法严苛,虽七国皆是如此,盖有沉疴下猛药,乱世出重典之意,但斯还是希望推行尊师与我的学说,即礼与法并重,也要从一定程度上推行仁政。”

“斯从函谷关外而来,见识到了已经被秦国占领的三川郡,那里有韩国旧民暴动,而军队动兵镇压,刑罚极为严酷。斯以为,韩赵魏楚燕齐秦,七国虽有国与国之别,却无族与族之别,我们尊的都是同一个祖先。”

“对待七国之民,不必像对待外族一样残忍,国与国之间的征战,非民之罪,乃兵之过也,斯以为,以如今的形势,想要统一天下,刀兵相见乃是必然的,但怀柔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味的暴虐只会激起七国之民的反抗之心,唯有实行仁道,方可安抚百姓,继而天下归心!”

李斯一席话,让子楚大为赞赏。

说的很中肯,这与他的理念多有相符。

不过和他想的也有一定的出入,他认为伐天下靠的是戈矛,治天下靠的才是仁德。

李斯以三川郡举例,在子楚来看,三川郡发生的这种事再合理不过,三川郡入秦之手不过一年光景,还是失而复得,如果不以雷霆手段镇压,则后患无穷。

在三川郡实行仁政,安抚百姓,子楚是有想过的,但起码要等局势再稳定一点,若一味的仁义道德,那就是懦弱迂腐了。

“吴驹,你怎么看?”子楚转头看向吴驹。

此时的吴驹正若有所思。

现在的李斯,到底还是年轻,和记忆中的那位秦相有很大差别,现在的他虽然有自己的野心,但同时也有自己的报复,同样是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的心计和城府也还远没有十数年后这么深。

这从他在子楚面前讲述自己的理念就能看出来了,这与历史上那个李斯可是非常不一样的!

听到子楚的话,吴驹回过神,微笑着说:“我以为李斯所言甚是,荀子与他的弟子的学术,在秦国皆是大有可为的!”

“不错!”子楚点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