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 > 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年朝会

欢声笑语之间,新年七天假期就这么过去了,咸阳城又恢复了往常的样子。

正月初八。

子楚于咸阳宫大开朝会,三公九卿,各地郡守郡尉、戍守边关的大将、各地军营的长官还有京畿地区的大小官员纷纷就位。

年前在没什么大事的情况下,大多数政务基本都是先放放,等到年后再处理。

就像年末朝会,各地郡守做的简报一样,放在年初就完全不一样的。

农耕,货币,军队,政令和法规,秦国这么一个体量庞大的国家,要考虑的事情是方方面面的,每一件值得议的事都放到朝堂上仔仔细细的议。

朝会从早上五点开到了中午十一点,整整六个小时。

这次吴驹罕见的没有犯困。

主要原因是,这七天歇的时间太久了,睡够了,已经睡不着了。

次要原因是,朝会也有他的份,这次不能再摸鱼了。

去年的疫病对于秦国来说是一件大事。

而吴驹司职总指挥,他自然是要说两句的。

各大郡守和负责京畿的老内史逐一报告了各个地区的患者人数。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秦国患者的总人数已经降到了两百以下。

可见疫病已经彻底进入了尾声。

“吴驹,你有何想法?”子楚问道。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疫病已经稳定了,我做的预测是今年夏季,温度再次升高之时,疫病就会彻底清零。”吴驹答道。

子楚点点头,对吴驹这个答复很满意。

有个疫病挂在那,时不时冒出一两个患者,那全国都要做好预防,还要聘请医者,采购药材等等,对财政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

而且还很麻烦。

吴驹接着说:“黄帝内经的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他说:“在此之前,还是希望大家都能做好预防工作,守好这最后一道关,争取早日全民摘下口罩!”

“吴卿所言极是!”

老内史和众郡守纷纷拱手作揖,他们又何尝不想看见大街上没有口罩的样子呢。

“说得好!”

子楚微微点头表示赞同,说道:“苏长老前些日子也给寡人来了信件,聊到了边疆的疫病。”

苏长老这些日子都在边境奔波,在吴驹卸下总指挥一职后,他接过了这个工作,主要就是负责各地的预防和治疗,常常带领医家医者奔波,也是挺辛苦的。

医家就是这样,闲的时候能闲出鸟来,天天跟养老一样,忙的时候那就是群策群力,众志成城,没有一人会向后退缩!

不过大多数时候,他们宁可自己闲到养老。

“待苏长老结束边疆事务,入咸阳述职之时,再就此事做讨论吧。”子楚说。

“是!”吴驹微微拱手,回到了自己的位置站好。

接下来,朝堂就没静下来过。

时至正午,年前和过年这段时间积压的事基本都聊的差不多了,子楚宣布退朝,不过众人都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退出咸阳宫,各回各家,而是出了大殿,三五成群的聊天。

每逢节日便设宴的惯例自然不能免俗,尤其是新年。

咸阳宫很快焕然一新,摆满了一排排桌案。

除了子楚端坐于王位之上,左右两侧坐着华阳太后和夏太后,她们二人一个是先王后,一个是子楚的生母,因此并驾齐驱,也参加了这次宴席。

本应出席的还有子楚的王后,但他并未立后也就作罢了,最后一人便是公子成蛟,他坐在王位之下,群臣之上,作为众公子中唯一一个年纪大些的,他自然需要上殿。

之后,百官众卿纷纷入殿落座。

不多时,咸阳殿外来了数只队伍。

这是七国派来贺礼的使者。

值新春之际,七国都会互相派遣使者贺礼,秦国也不会例外。

“楚使昭肃参见秦王,在下奉我王之命为秦王献礼,恭贺秦王新年大吉!”

昭肃拱手作揖,奉上财宝。

“好!楚使请入座吧,待到返回楚国之时,替寡人向楚王问好,以后我秦楚还是要时常往来,增进友谊才是。”子楚说道。

“秦王所言极是!”昭肃点点头,旋即入座。

入座后,他向着不远处吴驹点点头。

吴驹微微举杯致意。

二人还算是有点交情,吴驹继任医家魁首的时候,正是昭肃为使者前去贺礼。

楚有三户,也就是三个大家族,分别是昭家,屈家和景家,昭家有昭阳,屈家有屈原,景家有景差,昭肃就是昭家的人,如今在楚国朝中司职,位高权重。

之后,魏国大臣上殿,是个叫唐雎的人,对于秦国来说是个生面孔,据说是魏国朝中的新贵。

然而此人却引起了吴驹的注意。

一旁的吕不韦看出吴驹露出了有点感兴趣的神色,微微靠过来低声问道:“此人有什么不对吗?”

“没有,这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吴驹直截了当的说。

“哦?那可否拉拢到我们这边。”吕不韦眼睛一亮问道。

“那你就别想了,此人忠君爱国,刚正不阿,断不可能为我秦国所用。”吴驹很肯定的说。

“这样啊……”吕不韦点点头,不在说话。

吴驹知道唐雎此人自然并非巧合。

后世有“唐雎不辱使命”的典故,便是唐雎在韩魏俱亡之际,仍然凭借言语计谋在那位始皇帝年前保全了魏国安陵君的五十里土地,进而延伸出一句话,是为“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布衣一怒,血溅三尺”。

之后,燕国使者上殿,是新任丞相将渠亲自出马。

燕国刚刚解除灭国之忧患,自然不可能像秦国这样打了胜仗于是可以安安稳稳的过个好年。

将渠亲自前来是有原因的,他是奉燕王喜的命令,和秦国搞好关系。

当然这个搞好关系是有目的的。

燕国怕赵国卷土重来,所以想和秦国搞好关系,有了秦国制衡赵国,那赵国短期内就不可能再对燕国动兵了。

之后,齐国使者上殿、赵国使者上殿、卫国使者上殿,东周使者上殿。

最后,韩国使者上殿。

子楚微微向前俯身,看清楚了那韩国使者的脸。

竟然不是张平……

子楚顿时有些失望。

他还想骂一骂这老小子呢,竟然敢撬寡人的墙角,还是在刚刚被我秦国打了一顿之后,简直没有把寡人放在眼里……(骂骂咧咧)

没错,张平想挖走吴驹的事,子楚一直记到了现在。

张平没来,子楚便没有过多纠结于此。

“在下代韩王,祝贺秦王新年大吉!”

“平身吧,韩使请落座。”子楚说道。

至此,韩赵魏楚燕齐卫七国使者已然全部入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