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 > 第一百八十章 谈判开始 参观纺织厂

五位秦国朝臣,五位魏国使臣。

秦魏双方在一条长长的桌案前对坐,属官双手奉上地图,置于桌案上,吕不韦将其展开,三国交接处的万里山河跃然于眼前。

吕不韦指着地图上的秦魏边界,一脸正经的说道:

“关于此战的赔偿,我们已经想好了,就将高都、汲,三川郡,河内三十三城,河东二十七城,颍川郡十六城,还有……”

刚开始魏国使臣还听得很认真,紧接着越听越不对劲,最后拍案怒道:“那我们魏国不就只剩个国都大梁了?”

他刚喊完,就看见吕不韦眼底一抹笑吟吟的神色,旋即脸色一黑,吕不韦哪是真想要这么多城邑,这是给他一个下马威来了。

“把国都大梁留给你们面子,败军之将你还奢求什么?”赵婴冷笑道。

一旁的赵亥虚做了个阻拦的手势,但看他眼底的神色明显也都是提前商量好的。

“望吕相断不要提此等不合理的要求,我魏国定不会答应!”魏国使臣冷硬的断然拒绝。

“那不知魏国打算开出怎样的赔偿?”

“我魏国愿意将三川郡五城割让给秦国。”魏国使臣说道。

“……”

吕不韦等了一会,却并未等到下文:“然后呢?”

“没有然后了呀。”

吕不韦大怒,老匹夫比我还不要脸,那三川郡本来就是蒙骜带兵打下来的,岂能作为魏国的赔偿。

“三川郡开战之前便已经成为我秦国领土了,收复失地乃是合情合理的事情,魏国拿来当赔偿,是欺我秦国再无力东出吗?”

“不敢。”魏国使臣老神在在的说道。

别说,秦国还真的有能力继续推进,之所以没有乘胜追击,继续扩大战果,乃是出于多方面原因。

“本相希望魏国拿出一个败者该有的态度。”

“孟子曰,敬人者,人恒敬之。”

“那圣人没教过你什么叫愿赌服输,甘拜下风吗?”

“国家大事,岂能以赌论之,山河土地当分毫不让!”

“无论如何,河内三十三城我们秦国势在必得。”

“三十三城太多了。”

“你爱给不给,不给我们自己带兵去魏国打下来。”

“你们怎的如此粗蛮,秦王不是说和气生财吗?”

“是啊,和气生财啊。”

眼见着双方都快掐起来了,口水喷得满桌都是,之前去过魏国的王绾和冯去疾站出来充当了一下和事佬的角色,将双方拉开。

双方不再扯皮,秦国在地图上标示了自己想要的城邑,随后魏国标示了自己可以给出的城邑。

不出意外的,一拍两散,谁都不满意。

双方再起争端,唇枪舌剑,你来我往,这次王绾冯去疾没有当和事佬,而是加入了5V5公平竞技之中。

……

门外,吴驹的车马恰巧经过典属馆,算了算时间,想到老丈人可能已经在里面据理力争,吴驹便下车走进去看了一眼。

“吴卿。”馆内认识吴驹的官员向其问好。

“里面聊的咋样?”吴驹问在门外看守的属官。

“棋逢对手,难分难解。”属官答。

吴驹向前一步,探头看了看,虽然两边都房门紧闭,但隐隐传来争吵声,余音绕梁,不绝于耳,其中也不乏粗鄙之语。

双方为了那点土地,从经济聊到文化,从文化聊到军事,从武王伐纣到平王东迁再到现在,上下近千年的事全都给拉出来慢慢掰扯。

大国雅量啊!

吴驹突然想到了这个梗。

砸吧砸吧嘴,他对旁边的章邯说:“一会吩咐府上煮一些润喉的药汤送来。”

“是。”章邯道。

吴驹没再停留,乘车继续向着城外行去。

现在城外主要的产业就是口罩的生产。

这座纺织厂于危难之时建起,吴驹完全没管过。

当时他还在函谷关中,以书信授意张管家,张管家便果断以巨资在城外山庄一旁建立了纺织厂,收购和招聘了大量的纺织机和工人,建造起这一座规模空前巨大的纺织厂。

厂内有织布机三千架,是咸阳城甚至整个京畿地区最大的纺织厂。

当初吴驹买的那块地占地极广,山庄位于这块地正中央,而纺织厂则位于角落,临河而建,位置控制的若即若离,不远不近,刚刚好,既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纺织厂的治安,又不会有噪音传到山庄那边。

纺织厂外戒备森严。

将纺织厂开在山庄旁边的好处也就这一个。

五百魁首近卫日常在山庄附近训练,那些想要窥探口罩秘密的人根本就靠进不了。

之前魁首近卫跟随吴驹前往函谷关和洛阳时倒是确实防守空虚,但当时的子楚在得知吴驹直接把口罩厂建在了城外山庄旁边后,直接让李腾从京畿守备军中调出整整一只千人的军队用于守卫这座纺织厂,直到吴驹和魁首近卫回京后,这只军队结束防卫工作而离开。

一直以来,因为在实际抗疫中确定了口罩对于防止疫病传播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所以总有人认为口罩中隐藏着什么秘密。

再加上口罩厂戒备森严,更让世人坚定了这个想法。

不少奸细潜入纺织厂探查“机密”。

借着这个机会,李腾的军队竟然还抓住了几个潜伏在咸阳的他国奸细。

对此,吴驹表示我不理解,但我大受震撼。

口罩到底有没有什么秘密吴驹还能不知道吗?那玩意压根就没有外界传的这么玄乎。

在张勉的带领下,吴驹进入了纺织厂内部。

上千架织布机如火如荼的工作着,每一台纺织机前都坐着两个工人相互配合着忙碌着。

“这每一台纺织机,一日可以纺多少纱?”吴驹问道。

他身边跟着两人,一人是张勉,另一人则是口罩厂的厂长,名叫李铭凯。

“一台纺织机可纺纱二两至四两。”李铭凯对答如流。

吴驹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与二人一同向里走去。

工人看到三人前来,纷纷问好。

“关于出售口罩的事情,一定要搞好,不要舍不得开价。”吴驹对李铭凯嘱咐道。

“是。”李铭凯点点头。

在这次疫病中,口罩在世人眼中大出风头,就连诸侯都纷纷派人前来秦国下单,颇有将其列为主要物资的趋势,每个月的产量往往都是刚凑出一点就被抢光,就不存在产能过剩这回事,就这么说吧,到现在厂里还有上百份订单没有交货。

疫病肆虐之时,吴驹可以秉着无私精神以及身为医家魁首的社会责任感以成本价出售,甚至是直接慷慨解囊,无偿赠送给韩魏等国的患者。

但如今眼看着疫病接近尾声了,各地患者加起来都很少再超过四位数,相信不久的将来这次疫病便会彻底结束。

等于现在的订单往往都不是用于前线的抗疫,反而主要是有人买去囤货以备不时之需,或者借此机会卖到更远的地方大发其财。

这种情况还不定好价格等着赚大钱,难道吴驹是傻子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