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 > 第一百五十四章 子楚抵达函谷关慰问 吴驹正式加入秦国阵营

多日后,函谷关迎来了一位贵客。

或者也不能算是客人,别说函谷关,秦国都是他们家的。

这个人就是,子楚。

没错,身为秦王的他在战争结束的第一时间东出咸阳,抵达函谷关,对将士们进行了慰问。

“周国联合韩魏签订合纵盟约,拉拢燕赵楚,以孙隐为纵约长,企图五国合纵以攻秦,然我大秦的铁骑誓死抗争,大败韩魏联军于函谷关外!”

“寡人就知道,知道我秦国必胜,区区韩魏,断然无法阻挡我秦国东出的步伐,先代秦王之时,我大秦铁骑北伐燕赵,南攻楚国,东征韩魏,远讨齐国,寡人从你们这一战中看到了我秦军的战斗力没有丝毫的衰落,甚至与日俱增。”

“寡人很欣慰,欣慰于函谷关并没有沦陷于周王和孙隐的野望之下,亦欣慰与还能在这个地方与尔等见面。”

“在这场战争中,我秦国折损了许多英勇冲锋的好男儿,寡人深表痛心,但他们成为了我秦国的基石!换取了我秦国的这场大胜利!”

“这次尔等之战绩唯有以辉煌称之,只因尔等不仅战胜了周王和孙隐的合纵,还战胜了一次百年以来规模最大的疫病,不愧为我大秦精锐之师!正因有你们在,我大秦才能雄踞一方,威压七国!”

“大秦万年!”子楚振臂一呼。

“大王万岁!大秦万年!”

“大王万岁!大秦万年!”

“大王万岁!大秦万年!”

军队纷纷高呼,声音震耳欲聋,传入狭长的崤函古道中,形成一道道回音,经久不息。

“这次大战,攻斩获韩魏联军十五万两千余人,俘虏一万一千余人,可谓战绩辉煌,接下来,寡人也会依照众卿的功劳,加官进爵,进行封赏!”

一通讲话后,子楚从吕不韦那里接过一份案牍,上面统计了各个军、部、曲、屯、什、伍,上到将军,下到普通兵士的功劳,以此对军队发表赞赏。

兵士们闻此,更加亢奋不已。

商鞅变法时,规定出了一套爵位制度,共十七级,从低到高,分别是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大良造。

后始皇帝又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改变了部分爵位,并增加大庶长、关内侯、彻侯三等爵位,成为二十级军功爵位制。

这个爵位制规定,斩获敌方军士一个首级,并以头颅为证,便可成为公士,获得田地一顷、宅邸一处和仆人一个(说起来吴驹和章邯混出函谷关时斩杀的敌人都没有割下头颅,不知道便宜了哪个幸运儿),斩获的敌人越多,立的功劳也就越大,获得的爵位越高,被赏赐的奖赏也就越多。

当然,若是表现不好或者犯了过错,也会有相应的惩罚,小到鞭打、剥夺爵位、大到赐死。

这套制度改变了以往的世袭爵位和制度的世卿世禄制,从客观角度统计兵士给国家立下的功劳,让普通人也有了高升的可能性。

正是这套赏罚分明,领先其他国家数十年不止的制度,使秦国在秦孝公和商鞅变法之后一跃而起,也造就了秦国所向披靡,横行天下的虎狼之师。

子楚对部分副将军、裨将军、校尉、军侯进行了封赏。

当然,不包括底层兵士,那些会交给下层将士来做,不然一个个封赏,足有十几万人的军队非得把子楚累死不可。

当然,也不包括吕不韦、蒙骜、王龁这些人,他们的封赏还需要再进行商榷。

……

子楚犒赏三军,军中普天同庆。

但这和吴驹有关系吗?

没有关系。

额,也不是完全没有关系,但吴某人对此毫不在乎。

而子楚在处理完函谷关内的事宜后,亲自来到了吴驹的院子。

只见院子里,吴驹躺在竹椅上呼呼大睡,发出轻微的鼾声,左侧放着一大摞的纸和笔墨,而魏磬坐在一旁撑着脑袋,看着一本医书,阳光洒在二人身上,一副岁月静好的氛围。

听到脚步声,魏磬抬头一看,发现子楚负手站在门前,不由一惊:“大王……”

子楚抬手制止了她,迈步来到吴驹面前。

“大王怎么来了?”吴驹懒洋洋的微微睁开眼睛,眯成一条缝。

魏磬诧异的挑起眉,她确定刚才的吴驹确实是处于熟睡状态的。

“来邀请你参加庆功宴啊。”子楚微微一笑。

“得了吧,你们打赢了仗,跟我有啥关系啊。”吴驹从躺椅上站起来,伸了个懒腰。

子楚笑了笑,说道:“陪寡人走走?”

“好啊。”吴驹点点头。

二人出了门,行走在函谷关之中,关内兵士从旁边走过,无不大惊,对二人施以重礼。

“说起来,这次函谷关之役,你居功至伟,寡人还真得谢谢你。”子楚说道。

一是带领医家治愈了函谷关的疫病。

二是发明的马蹄铁、马镫大大增加了秦锐士骑兵的战斗力,使得秦国的合围战术更加胜利,战果之所以如此之大,与此脱不了干系。

三是韩魏之所以这么干脆的答应了休战、退出合纵,也是考虑到了吴驹和其背后的医家的因素。

就这三点而言,此役中功劳能与之比肩的便屈指可数,更离谱的是吴驹还不是秦国将士,人家本来只是想从函谷关过个路而已。

也幸好他从函谷关过路,幸好他被韩魏的封锁边关给拦了下来,若非如此,让疫病大肆蔓延的话,子楚真的没有打赢这一战的信心。

“不值一提。”吴驹摇摇头。

子楚没管他,继续问道:“寡人在想给你个什么奖赏比较好?加官进爵?”

“不了,我挺喜欢现在的爵位和官位的。”吴驹满不在意。

五大夫,大夫,和他的医者身份挺配。

客卿,屁事不用干,每个月就能领工资。

真好。

子楚摇摇头:“那不行,赏罚分明乃是君王治下,国家立足之本。”

好不容易有个名正言顺的给吴驹封赏的机会,他怎么可能错过,当初给吴驹的这个五大夫之位有点低了,子楚早就寻思着给他升一升了。

“那随便吧。”吴驹摊了摊手。

子楚点点头,不再纠结于这个问题:“接下来什么打算?”

“我吗?”吴驹想了想:“过几天去韩魏一趟吧。”

子楚点点头,吴驹不说他都能猜到去韩魏是因为什么,秦国这边现在是可以作壁上观,高枕无忧了,既结束了疫病又赢了战争;但韩国和魏国就过的没那么舒服了,两国的疫病现在还汹涌着呢。

“大王呢,接下里打算如何?”吴驹问道。

“寡人当然是犒赏三军之后就回咸阳啊,当秦王可没有你这么自由。”子楚笑眯眯的说道。

吴驹笑了笑:“也是。”

二人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城墙之上。

经此一役,城墙上的血痕又加深了不少,并且因为天气寒冷的原因,许多地方都被冰霜封住,想清洗都办不到。

二人遥望远方着远方。

“原来这就是冬天的函谷关啊,寡人自从回到秦国以来,极少来到此此地。”子楚感叹着,指了指远方,也就是韩魏的方向:“周王室灭了,寡人的下一步,就是韩赵魏。”

“三晋同气连枝,相互牵制,相互联合,大王很有信心?”吴驹挑眉问道。

“有,也没有。”子楚想了想,说道:“就算寡人做不到,但大秦传之万世,寡人的子孙总能做到的。”

吴驹沉默。

嗯……你的子孙确实做到了。

“若是得到吴卿这样的英才,寡人会更有信心的。”子楚笑着露出一排大白牙。

在咸阳的日子里,子楚很多次对吴驹抛出橄榄枝,但吴驹每次都是打打马虎眼糊弄过去。

就在子楚以为吴驹这次也打算糊弄的时候,吴驹却说了一句不明不白的话。

“我看行。”吴驹说。

“啊……啊?”子楚愣住。

我看行是啥意思嘛?

好像说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特喵的,还不如糊弄呢。

吴驹话锋一转,说道:“大王,这天下乱了多少年了?”

“若是从徐州相王开始,已有上百年,但若是从周王室衰败,平王东迁开始,足足有五百余年而不止!”子楚想了想说道。

“是啊,五百年来,诸侯割据,互相征伐,天下纷争不断,不知有多少人因战争而死。”

吴驹抬手指向城墙下:“大王,你看这战场,我医家上千医者倾尽全力,所救不过数万人,但仅仅函谷关一役,秦、韩、魏三国伤亡却有二十万人!”

“……”

子楚一下子沉默了,不知该说些什么。

他又何尝不知道这些。

他早年不受先王所喜,被送往赵国成为质子,后来在吕不韦的帮助下逃回秦国,一路上见识了战争,见证了长平之战后人才凋零,有灭国之危的赵国,也见证了百姓的疾苦。

这也是吴驹一直觉得子楚在当世诸侯乃至历代秦王中最为仁厚的根本原因,他真正见识过底层百姓的疾苦,因此对他们,也对曾经身处战乱和政治纷争中的自己同情。

“医者救不了这乱世,起码远远不够,因为这乱世的根源不在于伤疾疫病,而在于战争,如果说一定有什么能救民于水火之中,那就是统一!统一七国!”

吴驹转头看向子楚:“我纵观七国,唯秦国有在当世统一七国之能力,若大王有此抱负,我愿助秦国一臂之力!”

子楚从沉思中惊醒,蓦然看向吴驹。

如果说刚才吴驹那句“我看行”,还模棱两可,那这句就说的非常明白了。

这是要正式加入秦国阵营!

“有吴卿这样的人才,寡人与秦国如鱼得水!”子楚激动的握住吴驹的手说道。

吴驹微微一笑,道:“相信大王和秦国不会让我失望的,我也不会让大王和秦国失望。”

“当然,秦国一定会统一天下!”子楚言语中带着必胜的信念。

“我相信!但在此之前,今天的对话我依然希望大王不要告知他人。”吴驹说。

“这是为何?”子楚有些疑惑。

如果说之前吴驹将马蹄铁和马镫交给子楚,让他不要声张的时候,子楚还很理解,但今天的谈话说的这么清楚明白却依然保密,子楚就不太明白了。

“姑且算是发挥余热吧,起码在诸侯对我有所警惕之前,我还有一件事要做,也必须要做。”吴驹笑。

他看向了另一个方向。

那里是北方!

也是赵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