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 > 第一百四十五章 联军抵达 大战将起

庆功宴直至下午才散去。

若放在平常,这些医者绝不敢如此放肆的庆祝,但现在疫病结束了,大家伙都发自内心的高兴。

一帮人喝的兴起,拿烧刀子当水喝,看得吴驹心惊肉跳,不由怀疑这帮人到底是不是医者,有没有一点节制饮酒和养生的观念。

张师三人从吴驹身边走过,三人年纪大了,倒是没喝多少酒,纷纷说道:“吴驹,打之前就知道你行。”

“一把年纪了还能再亲手阻止一次规模如此之大的疫病,倒让我回忆起了年轻时的感觉,热血沸腾啊!”闫师笑道。

“这次出山果然没错,只是做的事情不多,却被铭刻在了那石碑之上,有些惭愧。”贾师也说道。

“这是哪的话,能将疫病消灭,乃是众志成城的结果,每个人的功劳都很大,更何况三位以如此高龄出山抗疫,更值得我等后辈学习。”吴驹笑道。

“哈哈哈哈哈,说得好。”三人大笑着离开。

旋即,苏长老也到来了。

“吴驹……你是大功臣啊!”苏长老迷迷糊糊的说道。

“是是是,我知道我是大功臣,您都念叨好些时候了。”吴驹哭笑不得。

嘱咐着苏长老的徒弟将同样喝的酩酊大醉,连站都站不利索的苏长老送回住处后,吴驹站在殿前,看着医者熙熙攘攘地离开的身影,充实而欣慰。

这时,脑海中响起一道久违的声音。

“鉴于宿主成功阻止了一次大规模疫病的发生,特地颁发奖励,以资鼓励。”

“奖励?还有这等好事?”原本喝到微醺的吴驹瞬间振奋起来:“主线故事里也没写啊,以前怎么没听说过有这一茬啊。”

系统没说话,将上一句话中的“特地”二字打了个圈。

“明白了。”吴驹点点头。

看起来就是相当于有特殊触发条件的隐藏任务一样。

“所以奖励是啥?”吴驹好奇的问。

“奖励:医书《伤寒杂病论》。”

下一刻,数不尽的文字如长江大河一般涌入吴驹脑海之中,令他头脑发胀发昏。

好在吴驹领过几次奖励,所以有经验的扶住一旁的魏磬,止住了摇晃的身形。

“怎么了师父?”一旁的魏磬见吴驹突然扶着自己,并且面色不对劲,不由得有些焦急。

“没事,脑壳有点昏。”吴驹摇了摇头。

“我扶您去休息吧。”魏磬轻蹙着柳眉说道。

“没事,小问题,男人一个月总有这么几天。”吴驹摆了摆手。

魏磬:???

但看着吴驹脸色逐渐缓和,并且还有心思开玩笑,魏磬也就不再坚持,但将素手背到身后,方便第一时间扶住吴驹。

吴驹闭上双眼,消化着脑海中的知识。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吗?”

倒也应景。

虽然吴驹的医术传承自岐伯,已然是当世首屈一指,但张仲景毕竟被称之为医圣,他的《伤寒杂病论》更是在后世与《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齐名,自然是有可取之处的。

就这么定了,等有空了就出书!

若能把这本《伤寒杂病论》写出来,那这天下亡于伤寒者亦能大大减少,乃是功德一件!

……

另一边,殿中同样喝到醉意朦胧的吕不韦等人突然接到了斥候带回来的情报。

孙隐率领韩魏合纵联军至少十五万,出现在函谷关外二十里处!

闻言,吕不韦不由心头一振:“此话当真?”

“属下断不敢欺骗吕相。”来禀之人说道。

吕不韦与身边的蒙骜、王龁等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浓浓的战意和兴奋之色。

没错,就是兴奋!

若换做数天前,他们只怕一个个都要如临大敌一般,但现在关中疫病即将结束,军中士气已经恢复,反观合纵联军……据秦国特地派出的深入敌后的探子来报,合纵联军已然军心涣散。

“孙隐终于等不及了啊。”蒙骜苍老浑浊的眸子中露出战意。

“他也是陷入了进退两难之地,因为疫病一事,燕赵楚三国已经在犹豫要不要淌这趟浑水,若孙隐再不打出些战国,只怕合纵连军不战而败!”王龁说出了孙隐来攻的其中一个原因。

“王老将军言之有理。”

蒙武笑道:“既然来了,定叫他有来无回!”

“诸位可有何良策?”吕不韦问道。

“虽然不知道这位兵家少主在想些什么,但他既然挑这个时候来攻,足以说明他对函谷关内形势判断有错误,既然如此,末将以为当诱敌深入。”麃公抚须,他虽然喝了不少烧刀子,但毕竟是老将,只要谈及领兵作战,他的思路便无比清晰。

“有道理。”吕不韦点点头。

“除了诱敌深入,更要紧闭关门,让联军以为关内疫病危急,自顾不暇,从而诱导其攻城。”蒙恬说道。

吕不韦思索了一下,觉得可行,旋即便说:“既然如此,不若将城墙上的守卫和巡逻兵士减半,定能让联军更认为函谷关内军力不足!”

“相邦妙计啊,确有统兵之才也!”众人抱拳笑道。

“言过了,不过是些许攻心之计罢了,今日之战,还要靠众将军领兵出战才是。”吕不韦微微一笑。

“末将愿意效劳。”众将作揖。

这时,吴驹正好回来了。

“来来来,吴驹过来过来。”吕不韦问道。

“怎么了?”吴驹疑惑的走过来。

“咨询你件事。”吕不韦问道:“以现在关内的情况,军力几何?”

“我咋知道,我又不是将军。”吴驹道。

“是让你抗疫总指挥的角度来评判,毕竟这方面你有经验啊。”

吴驹沉思片刻,说道:“兵士们大病初愈,战斗力必然会受影响,但士气旺盛,取长补短,兴许军力更胜往日。”

抗疫成功的消息在整个函谷关内传的沸沸扬扬,今日不止医者,函谷关内的二十万兵士也庆祝了一番,如今正是士气最为高涨之时。

“那就好。”吕不韦等众人点点头,有了数,这和他们的猜测是一样的。

“发生什么事了?”

吴驹挑眉,看着众人,旋即想到什么般,迟疑片刻,问道:“不会是合纵联军要攻函谷关吧?”

众人点点头:“正是。”

……

一刻钟后,函谷关外。

合纵联军在距离函谷关十里处安营扎寨。

孙隐站在军营附近的一个山头上,眺望着函谷关的方向,剑眉紧蹙。

现在的情形已经不容许他多想了,他必须要打赢这场战役,才能稳住局面。

韩魏两国朝中对于合纵的意见越来越大,虽然这其中有着秦国安插在两国朝中的奸细在背后推波助澜,但也确实有很多人颇有微词。

至于燕赵楚三国。

楚国相当谨慎,甚至已经有了退出合纵的念头,他们本就对于合纵的态度是可有可无的。

毕竟楚国和秦国目前的关系不错,世代都有联姻,最著名的就属曾经的那位宣太后。

不像韩魏那样期待着这次合纵能给秦国当头一棒,让秦国消停些,不至于在起兵攻打他们。

而赵国因为疫病之事,也不是很想派遣大军前来。

赵国不动,燕国也坚决不敢动,毕竟眼下的燕国既要和西面的赵国交战,又要防着南方的齐国,如果不顾二者而贸然出击,指不定就被人偷家了。

至于燕赵之间的交战原因,那要追溯到两年前,燕国丞相栗腹前往赵国为赵王丹贺寿,归国后向燕王喜说:赵国的精锐之师全部折损在了长平之战,现在幼童尚未成年,正是攻赵的大好时机。

燕王喜听从栗腹的建议,出动两支军队,两千辆战车攻赵,一支由栗腹带领进攻鄗城,另一支由卿秦领兵进攻代郡。

结果赵国以廉颇率领八万军队迎击栗腹,以乐乘率领五万军队迎击庆秦,燕国大败,栗腹被杀,卿秦和乐间被俘虏。

现在廉颇和乐乘正领着军队包围燕国都城蓟呢,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燕国这么谨慎,却又这么是合纵的支持者了,燕国希望合纵能把赵国吸引走,这样燕国就安全了。

总而言之,韩魏两**心动摇,燕赵楚若即若离,再拖下去,合纵不战而败。

或者说只有两国的合纵,也不叫合纵了,顶多叫合谋、联手之类的。

孙隐这一战必须打赢,为了士气,为了胜利,也为了合纵。

当然,也为了他自己。

但,是否能打赢呢?

他对自己很有信心,但对手下的军队不够有信心。

那些东倒西歪、精神萎靡不振的兵士,是否可以与秦国对抗,这是个问题。

孙隐沉默着,一言不发。

这时一个将领走上前,说道:“纵约长,斥候来报,函谷关关门紧闭,城墙之上的兵士减半,面有慌张之色,想来定是关内疫病严重!”

孙隐眸光一闪:“果然如此吗?”

那次那个韩国将领的话就已经提醒了他,回去之后他越想越觉得函谷关内亦有疫病的可能性很大,于是回去之后暗中派遣了一些探子潜入秦国,探子看到有大批大批的药材被送入函谷关方向,这更坐实了孙隐的判断。

“将这个消息散播出去,并做好准备,明日一早,叩关攻城!”孙隐说道。

“是!”

身边的韩魏将领纷纷作揖,面露兴奋之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