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 > 第一百三十八章 难望其项背

众人屏气凝神的看着吴驹,却见其眉头骤然蹙起,不由心头一紧,又见其眉头忽然舒展,随之松了口气,然后又见他继续皱起眉头。

您老人家别玩了,这么大起大落的咱心脏受不了啊,众人泪流满面。

吴驹突然将手拿开了,一言不发。

“怎么样?”众人急切的问。

“效果非常好!”吴驹咧嘴一笑。

“卧槽!”

“吴卿牛哇。”

“不愧是你!”

众人一下子欢呼起来,引得其他病房的病友和医者们都连连侧目。

五个兵士也激动不已。

他们嘴上说的丝毫不怂,可实际上心里也慌得不行,昨晚上半夜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根本睡不着,满脑子都是吴驹给的药,直到后半夜才迷迷糊糊的睡去。

这场与疫病的博弈之中,众医者很慌,吴驹很慌,吕不韦也很慌,但最慌的还是这些兵士,最初得知自己患了病时,这群可以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粉身碎骨浑不怕的秦国精锐们哭的像个孩子。

每日感受着身体被病魔一口一口的蚕食,日渐虚弱,仿佛死亡笼罩着整个人,尤其得知自己得了一种从未出现过、连天下医术最顶尖的医家魁首都不知道如何治疗的疫病,并亲眼目睹着部分战友丧失心跳,成为一具尸体。

来自心理上的折磨丝毫不下于身体上的苦痛。

他们依稀记得每个晚上,晚到医者都回去休息的时候,他们却失眠了,病房中年龄最小的战友平静的问道我们是不是要死了,其他人都没说话。

“停停停,别高兴的太早了,这才看了一个人的脉象呢,要考察多个实验对象,综合判断,避免出现巧合和个体误差。”吴驹用一个科研人员应有的严谨态度教导着身边这群医者。

“是是是,吴卿教导的对。”众人连连点头,虽然他们听不懂,但对就完了。

吴驹摇摇头,接过第二个试药者的手,查看着脉象。

紧接着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

“好!好!好!”吴驹一连说了三个好。

“没问题了,青霉素对这种新出现的类风寒有非常好的消灭效果!”吴驹总结道。

“这么说来我们岂不是亲眼见证了一种疾病的诞生,又亲自找到了治愈的方法?”

众医者激动不已。

“那是人家吴卿治愈的,跟咱有个毛关系。”有人反驳。

“别这么说。”

吴驹摆了摆手:“这病能治愈,你们也有功劳,在座的各位不仅是见证者,亦是参与者!”

此言一出,众人脸上不由得露出笑容。

那五个试药的兵士还像是活在梦里一般,喃喃自语道:“我们的命保住了?”

“从目前来看,是这样的,不但你们,所有得了类风寒的人都可以保住命了。”吴驹微微一笑。

五人对视一眼,连忙拜伏,不约而同的朗声说道:“多谢吴卿救命之恩,吾等今生今世永生永世当做牛做马以报答您!”

一时间,五个壮汉泣不成声,如同心爱的玩具失而复得的孩子一样。

当然,他们五个失而复得的不仅仅是玩具,而是命!

“言过了言过了,我是医者,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吴驹连忙将五人扶起。

他旋即转过头对其他人说道:“照目前这个情况来看,用青霉素治疗类风寒的方法完全可行,那接下来的方案便是以青霉素为主,其他汤药为辅进行治疗,有问题吗?”

“没问题!”众人摇摇头。

您都把前面的路铺好了,我们哪还有什么问题。

“好,吃完午饭门口集合,我给你们讲一讲青霉素怎么用。”

“是!”

……

午后。

隔离区门口,吴驹一手抱着装满青霉素的罐子走了过来。

身前一帮医者自觉地搬来小板凳坐好。

“下面,我给大家讲解一下我手里的药,它叫青霉素,是我研制出的一种药物,也是接下来也是我们对抗新型疫病,也就是类风寒的主要药物。”

话音刚落,面前一个好奇的年轻医者举起了手:“吴卿,这个药为啥要叫青霉素啊,好奇怪的名字。”

吴驹满头黑线,我怎么知道为啥叫这个名字,你去问弗莱明啊。

不过弗莱明出生的年代……嗯距离现在也是足够遥远的。

回到正题。

“青霉素,乃是青霉菌分泌出的一种物质,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中,有着小到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无处不在,种类非常繁杂,借助一些特殊的工具才能看到。”

“它们中有的对人体有益,正如青霉菌可以作为药物使用,也有的有害,例如伤寒杆菌,这些有害的病菌聚集到一起,或者人体虚弱之时,便会趁虚而入,引发疾病。”吴驹说道。

“竟然有这种事?”

“无处不在?”

众人左看看右看看,仿佛想从周围的空气中找到一丝蛛丝马迹。

“这不就是邪气吗?”一个还算有点功底的老医者说道。

“没错,就是邪气。”吴驹点了点头。

事实上,古代的医者,甚至是更为遥远的上古就已经算是理解了疾病发生的原因,他们将所有的疾病发生原因都解释为邪气入体,就是说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侵入了人的身体,导致了疾病的发生。

再后来,有人提出并不是气,而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例如《温疫论》的作者吴又可就说“气即是物,物即是气”,指出邪气并非无形之物,这种说法就无限接近于后世医学所谓的“微生物病原学”。

中医从不拉胯,也从不是弄虚作假,只不过他们总是用一些抽象、模糊的概念,例如阴阳、五行、正邪等等去阐述他们的医道,甚至像邪气这种概念在后世看来有些神神叨叨的,这种情况也是后来中医没落的一大原因之一。

不过吴驹既然成为了医家魁首,那他肯定会在其位谋其政,尽可能的将医术发扬光大。

“我等与吴卿的差距果然还是太大了,这种细菌的理论简直闻所未闻啊!”另一个医者感慨了一下。

吴驹摇了摇头:“倒也没有,我现在所说的这套理论只不过是换了一种途径去理解和阐述而已,三千大道,殊途同归,无论是你们学的医术,还是我现在讲的这一套,本质上都是互通的。”

“尽管如此,以一己之力创建出一种新的体系,也足以让我等钦佩了。”老医者说道。

台下也在同样在听讲的魏磬清潭般的眸子中充满的疑惑之色,仿佛在问师父我怎么不知道您创建了一种新的体系?

何止你不知道,我自己都不知道啊。

吴驹苦笑。

按照现在这个趋势,不出意外的话后世的史书上会把他写成“现代医学开创者”。

“行了行了,扯远了,咱们接下来还是讲青霉素的事情。”吴驹一边说着,一边拿着两个配套的胶囊,并挑出少许青霉素药粉,给他们手把手演示了一下一颗胶囊是怎么制成。

“看清楚了吗?”吴驹问。

“看清楚了。”众人点点头。

“话说吴卿,那个椭圆形的东西是啥啊?”有人问。

“这个吗?这叫胶囊,用猪牛羊的骨和皮熬制出来的胶制成的,可以保证药粉被肠道吸收而不被唾液和胃酸溶解。”吴驹解释道。

“原来如此。”众人恍然大悟。

“倒是很像丹药,但我感觉这个方法比丹药还好。”有人说。

吴驹眨巴眨巴眼睛。

确实很像丹药。

但愿没有什么炼丹师会采取胶囊,否则想起那些圆圆的或大或小或棕或黑的丹药全都变成这种双拼色的胶囊,吴驹便莫名感到违和。

“除此之外,给患者服用青霉素之前,必须要做皮试,也就是皮肤敏感试验,这是为了防止过敏,这不是开玩笑,如果过敏了真的会出人命的!”吴驹郑重其事的说道。

“至于怎么做皮试,就是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看着吴驹在台上口若悬河,侃侃而谈,台下数十位医者听得非常认真,魏磬一时间竟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

怎么师父离开还没几天,就突然冒出了这么多的新东西。

她本以为自己大概学到了吴卿的七成医术。

结果现在看来,五成都不知道有没有。

我以为我在第五层,你在第十层,结果没想到,你是个千层饼。

莫非我这一生都难望这个男银之项背吗?

正当魏磬飘飘忽忽神游天外之时,一个胶囊突然砸到了魏磬脑门。

抬头一看,是吴驹瞪着自己,眼睛里的意思很明确:好好听讲,别走神。

哦,魏磬撇着嘴,摸了摸脑门。

算了,难望就难望吧,反正陪在师父身边的时间还长着呢,慢慢望,咱不急。

魏磬转眼就将刚才的惆怅抛诸脑后。

“由于我手中的青霉素有限,而这玩意的制造条件苛刻,周期也非常长,所以接下来的方案就是以青霉素为主,汤药为辅。至于用什么汤药以保证青霉素的药效不受影响、利益最大化,我会继续带领你们研究。”

“发现了青霉素可以治疗类伤寒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起码我们看到了疫病结束的希望,但我希望各位不要掉以轻心,虽然胜利日渐趋近,但这还远远不是终点。”

“要知道,这几天被治愈的患者还没有破千,而函谷关内的患者总数可是足有上万,疫病还未结束,同志仍需努力!”

“接下来我希望大家继续努力,有没有什么问题?”

“没有!”

“歪瑞古德,散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