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 第909章 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朱由检被带出皇宫的时候。

看到了周皇后,也看到了自己的太子朱慈然,再然后就是长平公主。

全家都在,全家安好。

看到这里的时候,朱由检轻轻的松了一口气。

看了自己的家人并没有遭受到任何侮辱。

“皇上,请上车吧!”孙传庭看着朱由检:“元辅在北京城等你很久了!”

“孙传庭!”

朱由检并不死心,而是扭头看着孙传庭:“你也是自皇兄起受到重用,为何要背叛大明,你可以,你完全可以助朕一臂之力!”

“皇上!”

孙传庭叹息了一声,而后缓缓的开口道:“你去天下看看,朱明王朝,早就已经不得人心了,若是民心还在,天下,焉能如此?”

朱由检彻底的陷入到了沉默。

随后,缓缓的坐上了马车。

耳边传来的声音。

万岁,万岁,万岁!

朱由检闭上了眼睛,他心知肚明,这万岁的声音,并非是对自己呼喊的。

张好古,你最终还是篡走了大明朝。

随后,朱由检开始一路北上。

一路所见。

没有暴民,没有乱民。

只有整整齐齐的施工队,他们在铺设铁路,在热火朝天的工作。

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朱由检到了徐州,这里已经是可以通行火车了。

这里,朱由检还是知道的。

当年自己还在北京的时候,这徐州铁路就应该是通了的,只是后来,朝廷没钱了,这铁路也就安置下来了。

仓皇逃窜的时候,朱由检也见过了这个铁路,已经是被人给扒了。

而现在,铁路也已经彻底的恢复了过来。

三年!

短短三年的时间,不仅修好了剩下的铁路,更是让铁路开始畅通了?

这一瞬间,朱由检是真的感觉自己当这个皇帝,不是一般的失败。

而是非常的失败。

“张好古,治理天下倒是有些本事!”朱由检心中不爽,直接称呼张好古的名字。

“这是自然,元辅的手段可是比起你这个皇帝要强得多!”负责接待朱由检的家伙叫秦冲,这会儿倒也不怵,皇帝么,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朱由检冷笑:“怎么还叫元辅,我看,张好古日后也是要登基称帝的,叫皇上了!”

秦冲摇头:“不,元辅说了,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不该有什么皇帝,皇帝只是站在最顶层的一个剥削者而已,古往今来,任何朝廷建设都是为了皇帝而服务,对上而不对下,元辅开创新朝,便是要彻底废止这不合理到了制度,天下的官僚应该是以民为本,君,不该存在!”

朱由检的瞳孔顿时忍不住收缩起来。

许久,他冷笑起来:“他现在是这么想,日后,那可就是未必了!”

秦冲道:“元辅说了,他要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

朱由检再次沉默

真正的回到了北京城

朱由检忽然间就发现,这紫禁城已经是被张好古给改造了。

人人都可以进去参观。

门票也是便宜,五十块钱。

如果要在里面住宿,也就是三百到五百块钱。

龙床要稍微的贵点,一晚上大概是两三万的样子。

看到这里的时候,朱由检承认自己彻底傻眼了。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皇宫,如此神圣的地方,居然被张好古给弄成了一个旅游景点,这个家伙,他就是要彻底的瓦解皇权的神圣性。

这一刻,朱由检都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荒谬。

这个张好古,当真是不打算称帝了吗?

那可是九五之尊,至高无上的天子。

他能拒绝这样的诱惑。

朱由检被押解到了京城

率先是被安排到了功德林。

看到崇祯的时候。

每一个的脸色都不是那么好看,倒是朱纯臣见了崇祯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大礼。

崇祯的心中也是微微的感叹。

自己的这些臣子当中,还是有忠诚于自己的人。

然后,一边的洪承畴阴阳怪气的开口道:“朱纯臣,你倒是真的忠诚于皇上,当初撤兵,若非是你要照顾自家的生意,让商人带钱跑路,恐怕徐州一战,也不至于了,落入到了这般境地!”

朱纯臣脸色顿时万分难看:“洪亨九,皇上在此,你安敢如此放肆?”

洪承畴略带嘲弄的开口道:“皇上,这天下还有皇上么?”

朱由检眉头皱起了,想要发作,最终还是叹息了一声:“如今,朕也只是一个阶下囚,这个世界上,的确是没有什么皇上了!”

随后,朱由检就被关到了功德林。

在这里,朱由检还是需要学习诸多的东西,还要开始劳作。

这对于朱由检来说,反倒是并不怎么陌生。

自己皇兄还当皇帝的时候,他就被迫出去劳动。

不过,这一次,朱由检的感触还是不太一样。

从前,他只觉得自己身负皇室血脉,自己是贵族,而现在,他是阶下囚,断然没有任何重新当皇帝的可能。

他的心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里,虽然也有朱纯臣对他表现的忠诚,可是也有一些将领那是真的满腹牢骚。

就算是你是皇帝,就算是你是朱由检。

我们大家该不爽你的时候还是不爽你的。

谁让你当初瞎指挥来着。

谁让你用人都是一次性的来着。

朱由检的心态爆炸了,他自以为勤勉,自以为努力,没想到了,自己是真的越努力朝廷就会朝着越是衰的方向发展。

把朱由检暂时安排在功德林。

张好古倒是不急着跟朱由检见面,而是开始针对南方进行一次彻底的土地清算。

彻底的执行新政。

后续就是经济发展。

还有就是铁路装载。

这些都是花费了张好古不少的精力和心思。

同时,还有就是政治制度的建设。

现在这个阶段,张好古还是要集权的,然后集中精力来进行铁路建设,水利建设,完成工业化的积累。

足足一个月之后。

张好古这才抽出了时间会见朱由检。

再次看到朱由检。

他整个人看起来黑了不少了,不过,倒是没有那种形容枯槁的模样了,整个人看起来都是精神了不少。

朱由检的心中大概也是确定了,张好古不会杀了他。

成为阶下囚之后,朱由检反倒是睡了几个安稳觉。

甚至于,张好古还是允许周皇后跟朱由检见见面,允许他的子女探望。

对待朱由检也算是相当的宽容了。

朱由检放宽了心,随后就在全新的文渊阁见到了张好古。

这里是一个专门的会客大厅。

朱由检一个亡国之君终于还是再次看到了张好古。

他记得张好古的模样,八年的时间不见,张好古整个人看起来更加的沉稳了,举手投足之间也是有了一种开国之君的气场。

“皇上,许久不见了,想来也有八年了”

张好古笑吟吟的看着朱由检。

朱由检也是感叹,而后道:“我只记得两千九百七十二天!”

张好古只是笑了笑,淡淡的开口道;“皇上,倒是真的好记性!”

挥了挥手,张好古笑着对周围的警卫说道:“大家伙都出去吧,我和他聊两句。”

一旁的侍卫有些担忧:“元辅,小心朱由检狗急跳墙。”

张好古则是说道:“放心吧,没事的,都出去吧。”

真的要说起来,张好古的身体素质可不是朱由检能比的,他这些年虽然操持政务,但是,体能和力量一点都没有拉下,虽然比不上张安和赵铁军,但是,区区朱由检,他还是手到擒来的。

更别提之前朱由检心力交瘁,衰老的厉害,虽然经过了一个月的调养,但是张好古倒不是自负,他一个能打十个朱由检。

大明朝没了,朱由检这个大明朝的皇帝自然也就是毫无用处的前朝之君了。

这会儿还是下午,阳光隐入到乌云当中,整个会客大厅一下子昏暗起来,虽然有细微的光线透过窗户照射进来,但这些斑驳的光影只能让整个会客大厅内看上去更朦胧,似真似幻,朱由检仿佛感觉似乎做了个虚假的梦。

张好古笑着走到朱由检身边:“皇上,这八年的时间如何?当皇帝的滋味并不好受吧!”

朱由检冷笑一声:“张好古,你休要装出一副惺惺作态的模样,朕猜,你已经迫不及待想坐上这个位置了?”

张好古摇了摇头:“你应该听到了不少人都说了,我对这个位置不感兴趣,我从来都不相信什么天命所归,也从来都不相信什么真龙天子,我只知道,一个政权如果不能为人民说话,如果不能为了人民当家做主,那么,这个政权就应该被打到,被摧毁,从前的大明是这样,未来的大同也是如此!

说着,张好古笑着开口道:“你也看到了这紫禁城从前是多么的金碧辉煌,是多么的冷冷清清,而现在,则是多么热闹,那乾清宫上的冷冰冰的椅子,对你们来说是此生最高的目标,坐上它就能君临天下。”

“但对我来说,有没有这张椅子无所谓。”

“甚至说,没有这张椅子,对我来说更重要一些。”

朱由检一脸不信:“古往今来,造反的人多了,难道你就不想坐上去?朕不信,你所留着朕,无非就是想要让朕禅位而已,无所谓,朕,遂了你的心意便是!”

张好古耸耸肩:“你爱信不信!”

朱由检咬牙切齿道:“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太祖高皇帝,就连宋太祖赵匡胤都是陈桥兵变,那么多英雄豪杰都渴望这张椅子,你不想?天下,没有了皇帝那还了得?”

张好古笑了笑:“英雄豪杰是多啊。”

“拿汉高祖来说,他当初好歹也是秦时一亭长,为何造反?”

“二世无道,暴虐害民,以至天下皆反,群雄逐鹿。”

“再说明太祖,明太祖不过一布衣出身,为何造反?”

“因为蒙元残暴,天下皆苦,百姓流离失所,乃至群雄并起。”

“都说时势造英雄,但何尝又不是英雄造时势?我来问你,为什么大明到了现在流寇不断,为什么天下人都要造大明的反?”

朱由检默默的看着张好古:“这是你蛊惑人心!”

“你说我蛊惑人心,我能蛊惑天下人的人心么?”张好古耸耸肩,而后淡淡的开口道:“只是,我让他们有了尊严,让他们明白,他们是可以贵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的!”

“你自以为是的要废除新政,你以为百姓还是可以回到从前的生活,我告诉你这是不可能的,百姓是不可能愿意回到从前的生活,见到了光明,你让他们重新回到黑暗,那是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

“我只靠一张嘴就能让无数人跟我造反?我只靠一张嘴就能蛊惑人心,那你就是太高看我了!”张好古微笑着开口道:“当权者如果不能促进社会进步,如果不能带来公平,反倒是让整个天下来供养你你们一家一姓,天下,就会彻底摧毁你们一家一姓!”

朱由检陷入到了沉默当中。

张好古则是笑着拍了拍朱由检的肩膀,笑着开口道:“你知道么?”

朱由检道:“知道什么?”

“我是什么时候开始想要造反的?”

朱由检皱起了眉头。

“我实话,我曾经想过,君臣共治,君主立宪,也想要跟先帝成就一段君臣佳话!”张好古笑着开口道:“可是,后来,我发现这不可能,人的屁股一定是决定自己的脑袋的!”

朱由检皱眉:“什么意思?”

“皇权只会天然的维护自己的权力,然后,阻碍社会的发展!”张好古笑吟吟的开口道:“先帝可以为了治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阻挡洪水,也可以把自己的皇庄拿出来分给穷苦的百姓,可是,无论如何,当改革真正的开始对皇权动刀的时候,先帝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废止新政!”

朱由检瞳孔微微的收缩。

张好古笑着开口道:“先帝跟我便是如此起了冲突,我想过废掉先帝的权力,君主立宪,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后来,我离开了京城,去了辽东,立刻就有人前赴后继的来到了先帝的身边,开始抨击新政,祸害新党!”

顿了顿,张好古微笑着开口道:“那个时候,我就知道了,没用的,君王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夺回自己的权力,即便是这一次限制住了,那么下一次呢?张居正是什么下场?那个时候,我真正的明白了!”

“那个时候,我大概就知道了,新政一旦涉及到了皇权,就必然要皇权给反对,君主立宪,这君王一定是不会心甘情愿的被人收割权力,一定会借助儒家,借助诸多的手段夺回自己的权力,然后废掉新政,这,也,无法就是一个大的轮回而已!”

“这只是你的臆想!”朱由检咬着牙齿道:“你没有任何证据!”

“证据,我怎么没有,你跟先帝不就是最好的例子么?”张好古笑着开口道:“你猜,我刚刚回到中原,看到的是什么吗?”

朱由检瞳孔微微收缩:“什么?”

张好古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是流民,是遍地的流民,你懂么?”

“方圆百里,千里,全是流民!”

“这些流民本来是工厂的工人,他们本来赚到了钱,是可以购买粮食,赚钱养家的,就算是旱灾,他们也是可以熬过去的,在先帝的时候,他们还是过着福足的生活,甚至于还在想着,如何让自己的孩童去读书识字,可是,你一登基,百姓何止是流离失所,那是一个个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是最后饿死在路边,累到在野里,最后死的毫无声息,就仿佛没存在过一样。”

说着,张好古看向朱由检:“你这个大明朝的皇帝,见过多少死人?”

朱由检摇了摇头。

张好古继续笑着开口道:“那么,见过那赤地千里,放眼望去密密麻麻和蚂蚁一样艰难求生的难民么?”

朱由检再次摇了摇头。

张好古道:“易子而食,史书上的四个字,饿殍遍野,那也是史书上的四个字,你尊重士绅,恢复孔孟,让这些本来可以活下去的人变成死人,这天下谁能不恨你?”

“所以,你在辽东,就是在故意等我?”

朱由检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张好古道:“对!其实,站在你一个皇帝的立场上,你做得对,饿死几个人算什么,饿死几百个几万个人对你来说也不是什么问题,区区一两万人而已,皇上嘛,心中装的是九州万方,对不对?“

“可是,站在一个灾民的立场上,你就是个狗皇帝,你说这遭遇天灾也就罢了,为何这大明朝的官不来救济灾民,反而各个贪墨,把灾民像垃圾一样赶来赶去,巴不得灾民全都饿死了事呢?”

“你看这个灾难一来,大明朝的赈灾粮食当场就被官府给侵吞了,然后,他们等待时间,等待着农民要饿死了,好把自己的土地贱卖给地主,士绅,不,不是贱卖,而是投献,家里头有一些漂亮的女儿要被卖出去丰富大明朝的娱乐产业,有些家里人的男孩子也漂亮,被一些变态当成娈童一样玩弄!”

说着,张好古很认真的拉着朱由检的手:“皇上,你说,这要是你,你会不会造反?”

朱由检感觉自己的心脏开始颤抖起来。

张好古继续道:“皇上,你说,太祖高皇帝为什么要造反?老老实实的饿死不好吗?朝廷有朝廷的难处,你为什么就不能饿死自己,来解决朝廷的难度呢!”

“你别说了!”朱由检浑身上下都开始哆嗦起来了。

“你以为我是在和你争天下,争皇位?,我只是给百姓争一个太平日子罢了。”

说着,张好古有些意兴阑珊的站起身来:“很多人以为我是要当皇帝,但我压根没打算当皇帝,我呢,最开始的确是想着辅佐圣主明君,开创盛世,后来我发现,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什么圣主明君,恰恰就是这些圣主明君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无意逐鹿,但我知百姓疾苦。”

朱由检抬头看着张好古:“你以为,你能开创盛世?”

“皇上,你说我为什么不愿意登基称帝?”

张好古笑着开口道:“我做了皇帝,那么一切又会是一个新的轮回,即便是我英明神武,睿智果决,那又如何?谁能保证我的后世儿孙不会出现一个朱祁镇呢?谁能知道,在我的后世子孙这里,不会出现一个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而耗费朝廷钱粮的存在呢?”

朱由检呆滞了。

张好古则是微笑着开口道:“所以,皇帝自我而终,家天下必须要变公天下,没有君王,官僚本来就应改为了人民而服务!”

朱由检彻底沉默了,许久,他才开口道:“你这是异想天开!”

“异想天开么?我觉得不是!”

张好古就说道:“我们已经证明了,百姓没有地主依旧是可以很好地活下去,可是,地主没有了百姓,那还是地主么?”

“不管你信也好,不信也好,我接下来将会证明另外一件事情,这天底下没有皇帝,也一样可以开创盛世!”

“这天下,以后不会再有什么皇帝了。”

张好古说着,伸了个懒腰:“不知不觉,和你聊了这么久了,今天聊开心了,皇上,还是希望你可以好好的改造,日后,能成为大同的好公民!”

朱由检看着张好古忽然问道:“你甘心?”

“你打赢了朕,夺了这天下,你甘心就这么让出去,让别人来坐这江山?”

张好古扭头看了眼朱由检:“你不懂,你什么都不懂,别以为皇帝很重要,也别觉得你自己很重要。这天下万里江山,没了你们这一类人,才是最好的。”

“皇上!”

张好古拿起了茶杯笑着开口道:“你说,是这万里江山对我重要,还是你对我重要?”

朱由检略微沉吟了一下,而后缓缓的开口道:“万里江山!”

张好古摇了摇头:“你再猜!”

朱由检沉思了一下:“难道是我!”

“不对,你再猜!”张好古笑着开口道。

“还是万里江山!”朱由检回答道。

“皇上,你说错了,对我来说,没有你,对我很重要!”张好古笑着开口道:“没有皇权的万里江山才是最重要的,放心,我不会让你在**上死亡的,但是,我会让你作为一个皇权的标志彻底的消失!”

说着,张好古笑了笑道:“好了,你还是回去好好的改造吧,该送客了!”

随后,张好古再也没看朱由检一眼。

朱由检不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如何离开了文渊阁,

今天发生的事情对他来说,实在是太过于惊世骇俗了。

尽管,有无数人都在跟自己说张好古是无心皇位的,朱由检都是不怎么相信的。

但是,张好古真一番话说的却是十分真诚。

天下,难道真的可以没有皇帝吗?

……

……

而接下来的生活,对于崇祯来说就是枯燥无味的生活。

他已经不是皇帝了。

也不需要为了国事操劳了,现在每天操劳的是张好古,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过好自己每一天的生活。

每天都会有报纸有消息传递出来。

这对于崇祯来说也是一个获知外界消息的好习惯。

西历1636年,崇祯九年,大同四年,黄帝历4334年。

大同正式统一了天下。

随后,张好古公开宣布了这个消息。

从前的蒙古,西北,交趾,岛国正式纳入到了大同的版图当中。

而随后,张好古明确了各个部门,明确了各项职权。

取消了从前的六部。

取而代之的就是财政部,这些称呼。

更加现代。

但是,中枢的职权也是划分的更加的明确。

一个是官职,一个是军衔。

取消了爵位,至于丹书铁券什么的那是更加的想都别想。

此外设立政务院。

张好古除了是首辅之外,同时也是大同党的党魁,大同军队的最高司令。

政务员总枢,这个相当于宰相的位置。

自然,这个职务交给了卢象升。

这家伙算是文武全能,历史上是带兵打仗的,现在是被张好古给硬生生的培养成了政务方面的人才。

然后,就是授衔。

周遇吉,曹文昭,戚金……也是纷纷收到了重用。

一众将军们也是喜笑颜开着说什么同喜同喜,授衔晋升,谁不开心啊。

虽然说大同没了爵位,但是,张好古给的军衔也是显得弥足珍贵。

而随后,张好古宣布了自己的计划。

首先,就是裁军。

现在大同的军队太多了,人数已经超过了三百万人。

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现在的全国人口也就是一亿两千万人。

每天的人吃马嚼,吃喝拉撒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眼下全国三百多万大军,倒不是说国家养不起,但是现在天下一统,正是修养民生的时候,除了一些必要地方需要用兵,大部分区域都没了战事,所以,该裁军。

当然,张好古的裁军也不是说要刀剑入库马放南山了,相反,裁军是为了更好的强军。

裁撤老弱病残,保留精锐,让军队始终保持年轻,活力,充满战斗力。

其次,就是军队彻底的换装。

装备更加先进的军事武器。

而裁撤下来的士兵,除了真正的老弱病残,其余的则是编入到了工程队当中。

张好古设立了国家企业。

把这群士兵编入到了重大工程基建企业当中,在另外一个战场上建设国家。

当然,这个待遇自然也是不必多说。

除此之外,就是锦衣卫。

锦衣卫的名字也被张好古给换了,以后就得叫警察了。

此外就是,特殊警察。

军方除了野战军以外,不再设置守备军,而是在各省设置守备师。

取消各地的民兵制度,日后不再设置民兵,改为由军事院训练部统一在各省选拔新兵,统一选拔,统一训练,统一分配。

各军、各师不再负责招募训练新兵,而是交给军部进行统一训练,统一招募!

简单来说,就是要让中枢掌握兵权。

裁兵,优化训练,此外就是真正的渗入到基层当中。

整体来说,虽然出动的利益很大,但是,靠着他的个人威望还是推动了裁军。

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早就在张好古一统天下之前,蒙古,女真人都已经彻底被打服了,等到朱由检兵败被抓,等到大明朝灭亡,张好古根本就遇不到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敌人。

西北的准噶尔都还没有完成统一。

疆域,版图,基本上也已经扩展了目前疆域的极限。

留着这么多军队,对于财政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消耗。

基本上,军队是维持在百万左右。

张好古也不打算走朱元璋的卫所制度,而是进行动员,提高了军人的待遇,慢慢的改进武器装备,再来加大基层的控制力度。

基本上,这都是吸取了未来的教训。

当必须要能指挥得动枪。

未来十四亿人口,其实也就是维持在二百来万左右,自己现在一亿两千万人,维持在百万人已经是差不多了。

同时。

张好古也在开始进行剿匪。

各地的土匪,被彻底剿灭。

募民实边。

朱由检每天都看着报纸,大致就是今天灭掉了一股土匪,明天消灭了一伙海盗。

此外就是贸易。

整个大同采取了对外开放的态度,整个南洋诸国也开始使用大同的货币。

再然后,朱由检就在报纸上看到了一个老熟人。

自己的岳父大人——周奎。

周奎接单了一笔订单,然后,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导致了铁路出现了重大事故,造成了一百二十八人的伤亡。

看到这里的时候,朱由检也是在估计,自己这个老岳父八成是没事儿的。

好歹,自己这个老岳父,估计也就是赔点钱也就完事儿了。

然后,大同针对自己的老岳父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彻查,最终拿到了证据,自己这个老岳父他就是故意的,以次充好,导致了这一次事故。

接下来的操作,让朱由检都沉默了。

周奎被直接枪毙了,家产全部没收。

说实话,看到这里的时候,朱由检是真的感觉畅快无比,自己这个贪得无厌的老丈人最终还是受到了应该受到的惩罚。

此举,也是张好古特别批示。

周奎必须要处死,此外,涉案的官员只要是贪污了也要一律处死。

整个过程,自下而上,调查的格外的细致。

拿了钱的,贪污的,周奎这个行贿的彻底处死。

此举,也是彻底震撼了大同朝。

张好古对待贪官那可是一点都不含糊,更是加大了监督的力量,任何官员的资产跟自己的收入不符合,那就是巨额资产来历不明,直接调查。

这不像是朱元璋那种见到了就杀,而是直接建立了一整套的制度和模式。

此外,张好古给的工资虽然低,但是,所有官员的住所,公务费用都是可以报销的。

至于师爷,书吏,税务员这些的存在,全都被张好古弄成了公职,国家出钱养活着他们,也不需要贪污。

基本上,张好古还是贯穿了自己当年跟朱由校提到的思路。

不用贪,不敢贪,不能贪,不想贪的思路。

周奎的死,这也是对整个大同内部的这些资本家的一次警醒。

钱,你们可以赚,但是,如果你们真的想要利益最大化,那就要看看我得铁拳到底能不能答应。

处理完了周奎,张好古随后下令针对全国的铁路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清查。

查到一个,杀一个。

一时之间,这些新兴的资本家们也是瑟瑟发抖了,让你们赚钱,提供就业,不是让你们搜刮最后的利益的。

而最后,张好古则是把铁路的修建计划彻底的收归国有,组建了铁路局。

铁路不仅仅是一条便利的路,更是大同社安定四方,连接天下的要脉,四通八达的铁路,就是大同天下稳定的基础,没这个东西,张好古还真不敢说推动自己的理想。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好歹这也是初中政治课本就教过的东西。

目前大同的产能也好,生产速度,还不足以在太多地方铺设铁路,张好古还是以燕京府,金陵府为两个点,向四周铺设铁路,此外就是直通蒙古,通往准噶尔。

先把直隶和南直隶这两个地方的铁路铺设开来,然后南北连接,把这两片连接起来,然后逐步连接塞外。

西北地区目前不适合修建铁路,就以维护现有的官道为主,让官道更长久一点。

然后,再来让人来研究怎么往西北修建铁路,往东北修建铁路。

此外,就是电能的开发。

张好古承认,自己多多少少也是有些拔苗助长了。

但是,不拔不行。

对比起历朝历代的开国之君,张好古有着一个巨大的优势,他足够的年轻。

今年才三十五岁。

他还有更长的时间来慢慢的制定自己的规划。

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三十年之后,自己也才六十五岁,当美国总统都是绰绰有余的。

如此三年之后。

朱由检还是离开了功德林。

现在,已经是没有什么大明朝的皇帝了,只有大同朝的公民。

而朱由检也开始逐渐的了解张好古的这一套制度运转模式,张好古是一点都不含糊,他虽然说自己不当皇帝,但是,依旧是加强了中央的权力,国家正在工业化转型的时候,这个时候,还把权力分散出去这不是脑子有问题吗?

最起码,也要等到铁路修建完毕,最起码,也要等到国内可以大规模的生产蒸汽机,最起码,要让大同的商品开始畅通无阻,起码能对外开始掠夺资金回来之后。

最起码,要让整个亚洲地区都开始使用大同钞票、

出来的时候,朱由检看到了周皇后,还有自己的儿子朱慈然。

不久之前,张好古推动了婚姻法。

朱由检的几个嫔妃纷纷跟朱由检离婚,如今,朱由检的正牌妻子也就是只有一个周皇后。

在京城里面,周皇后还有一处宅邸。

这是周奎被枪毙之后,罚没了绝大部分家产,不过,还是剩下了一些家产,这些家产有一部分也是继承到了周皇后这里。

出来之后。

朱由检倒是发现朱慈然开始研究一种叫做电能的东西。

还有什么电磁现象。

再来问问,自己这个好大儿已经是进了大同的科学院,一个月都有两三千块钱的工资。

此外,发现了摩擦起电,被授予什么科学奖。

除了这些,还有就是一些书本,居然都有天启帝弄出来的诸多公式,单位,叫什么墨子,说什么是理工之类的玩意儿。

走出了功德林。

朱由检自然也是吸引了不少人,到底是从前的皇帝。

还有些记者来采访,还有就是一些出版商单独找到了朱由检。

有人希望朱由检写本书。

诸如

……

……

之类的自传。

这一个个都是标题党,看的朱由检都是头疼万分。

最开始,朱由检还是希望能拒绝这些无良的出版商,不过,当朱由检听到了出版的价格,给自己版税之后,朱由检了表示,写写写,不写是个王八蛋。

他的职业是皇帝,倒是培养出了种地的本事。

但是,出来了,总不能种地吧?

就算是不种地,总不能让儿子养活自己。

好歹也是当过皇帝的人,这个面子总算还是需要的。

然后,朱由检在诸多的书名当中还是选择了,开始仔细的回忆了自己的前半生。

而随后,书籍的销量爆炸。

朱由检一下子就从皇帝变成了作家。

而后,大同日报的主编亲自采访了朱由检。

“崇祯帝,你说,你在功德林当中重新看待自己,重新透彻的明白了自己,请问,你现在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呢?”

朱由检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不要叫我崇祯帝了,也不要叫我皇上了,我不再是大明朝的崇祯皇帝,我,只是大同朝的一个普通的公民,仅此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