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 第0788章 绝望,朝廷怎么这么多银子?

银价暴跌啊!

几百年难遇这么好的一次机会,若不能趁机把握住,那真的就是天理不容了。但是,章锦瑞是万万没想到,朱由检竟然打算把王府卖了!

这可是信王府,是位于京师顺天府内城,就在皇宫边上的信王府!这王府是能说卖就卖得?

武英殿里坐着的那位同意了没?

章锦瑞打算劝一劝朱由检,省的惹出什么麻烦来,最后别朱由检啥事没有,自己给搭进去了。

「殿下啊,这王府毕竟是天家产业,这说卖...」章锦瑞话没说完,就被朱由检给打断了。

朱由检很是自信的说道:「章先生的担忧,小王清楚。但这处王府已经被皇兄赠予小王了,这是小王的私产,小王自然有权处置。」

「更何况只是暂时卖给银行而已,等我们把期货一卖,囤积的银子足够买下几十上百处王府了,到时候再收回来也不迟。」

听到朱由检这么说,章锦瑞还真不好说什么了,值得任由朱由检去自行发挥,他则是带着其他信王期货的人去收集银子,眼下银子便宜啊,一两银子四百宝钞就能买下来了,如今可不止他一家在抢银子,好多炒家都在抢银子呢。

百姓们现在是有银子就往外卖,能卖多少卖多少,这些银子对信王府来说还真不算多,信王府现有的资金足够吃下来了,但要是想吃下更多,还真需要朱由检出力。

而朱由检也是到了大明银行里,他要办理新的业务,把王府给卖掉!

大明银行的经理人知道信王殿下要卖王府时,整个人都是懵的,信王殿下怎么想的,他要卖王府?

陛下知道吗?

一面请朱由检到贵宾室休息,奉上茶水点心瓜果让其暂且稍后,一面连忙派人去通知户部和内阁,信王要卖王府,也得看大明银行敢不敢收啊。

得知这个消息的卢象升赶到内阁时,就看到张好古正悠哉悠哉的品茶。

「元辅啊,信王要卖王府这事,你可知道?」卢象升问道。张好古点点头:「嗯,银行那边派人来说了。」

知道了还这么悠闲?

卢象升很是不解:「那元辅,此事如何处置?」

张好古笑道:「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照常例即可。总不能因为他是信王,就不收人家的房子,也不能因为他是信王,就白白给他拨款吧?」

「陛下那边不用担心,信王的事,让其自行发展即可,陛下也是想看看信王到底能做到哪一步。」

卢象升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皇帝陛下和张好古端坐云台看着朱由检施为,怎么感觉像是俩看戏的呢?

不管了,皇帝都不急,自己急什么。

得到了户部的许可后,大明银行很快给朱由检办理了手续,信王府被大明银行接收了,信王殿下拿了款子,就赶紧搬出去吧。

对此朱由检并不在意,开玩笑,他可是未来的亿万富翁,他会在乎这小小的一时不快?

拿着款子回到信王府后,他立刻带着章锦瑞和信王期货的人在外城落户,他信王可不仅仅只有信王府一处房产,在外城还有一处别院呢。

信王府的银子和东西都转移到了外城的别院,也算是就近处理收购银子的事宜,毕竟外城的人可比内城多多了。

与此同时,在大明各地,都有炒家在大肆收购银两,如今银价已经跌倒了三四百宝钞一两,这些炒家就以比市价略微高一点的价格收购银子,好在短时间内完成积累,反正现在收购总是赚的,等银子都揽到手里后,那银子到底价值多少,还不是他们说了算?

各地有炒家收购银子一事自然引起了各地府衙和锦衣卫的注意,各种消息汇总到

京师后,都送到了朱由校和张好古的手中。

乾清宫,皇后张嫣的居所。

朱由校,张好古等人都在这里。

在乾清宫的院内,炭火烧的暗红,上面架着一张烤网,一只剥好皮处理干净的羊羔正架在网上烤着。

朱慈燃正带着张承泽在一旁玩耍着,几个小太监那在护着;张嫣和朱七七则守在一旁,顺便聊这些闺中密话。

而朱由校,张好古,魏忠贤和王体乾则凑在烤架前自己烤着羊羔。

张好古慢条斯理的拿着刀子在羊羔上切割着,顺便从魏公公端着的料碗里捏些香辛料撒上,暗红的炭火灼烧着,让羊肉微微发焦,香味开始四散。

朱由校亲自拿着扇子控制火势,闻了闻那香味,笑容有些不屑:「最近这民间收银的声势,闹得不小啊。」

张好古说道:「是啊,不仅仅是一些炒家在动手,还有不少人只是放在台前的木偶。」「一群鬣狗,也敢觊觎朕的钱,真是不知所谓。」朱由校虽然是笑着,但话语中却没多少温度。

如今这些炒家想干什么已经很明确了,他们无非是打算用自己的家财把大明的银子吃下大部分乃至全部吃下,到时候就可以操控银价乃至是操控大明的经济市场,既时别说工商业,朝廷都要受制于人。

这种事情,朱由校能给他们好脸才是怪事。

张好古笑道:「陛下何至于动怒?他们以为大明流动的银钱和实际上大明流动的银钱,相差起码在三四倍以上。」

「朝廷手里握着六亿,各地藩库里有差不多两亿,还有民间那些大商人手里也有差不多两亿,这些加起来就是十亿两,这些如今都没有动,市面上依旧有约么三亿两银子。」

「这些银子,恐怕不只是民间的,还有外面涌进来的,想占据朝廷的市场。」

「可惜,朝廷手里握着的,足够砸死他们,且让他们去收,看他们能收多少。」

朱由校看着张好古,此时张好古正在全心全意的料理着烤羊,那烤的微微发焦发黄的羊肉已经开始滋滋冒油,油水滴落到木炭上溅起一阵雾气,雾气缭绕间香味浓郁,但张好古仿佛看不到这些,依旧淡定的撒着香料,给烤羊做着切割。

「说的也是,朕没必要为这些自寻死路的家伙动怒。」朱由校也是笑了,张好古这番淡然,让他也是心中安定下来。

倒不是说因为这点事就发怒,朱由校也是御极天下十几年的帝王了,什么大风大浪没经历过,最艰难的时候差点自己一家老小都要死在韩爌那些女干臣和努尔哈赤那个老奴手里,但不都过来了么。

十几年御极天下执掌大权,朱由校的养气功夫非常足,他对那些炒家与其说是发怒,倒不是说是发笑,对一群手里握着点钱财就想着干涉朝廷的家伙那种不自量力的妄想感觉可笑。

大明如今有多少能量,能发挥出怎样的力量来,他朱由校都不敢去想,一群光有点钱的炒家,还想着动摇朝廷?

「说起来,这些炒家既然如此有钱,朝廷手里的银子是不是也散出去一些,顺道赚些钱?「朱由校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

都是赚钱,既然这些炒家有钱,干嘛不赚呢?

大明朝廷如今手里可握着八亿两白银呢,他朱由校手里也有不少银子啊,早早卖出去换成宝钞不好吗?

张好古看了眼朱由校:「陛下舍得卖?」

朱由校笑道:「有什么舍不得的,卖出去,又不是回不来了,这些银子不迟早还要流回来?」

这话说的倒是不错,卖出去的银子,迟早还要回来,而且一来一回还能赚不少。更何况这件事也不止那些炒家,指不定背后都有些什么人掺和呢。

辽东?倭国?东南亚那几个面服心不服的小国?亦或者西洋的尼德兰人?弗朗机人?西班牙人?都有可能。

既然都想在大明货币变革中分一杯羹,就要做好自己变成羹汤的觉悟,总要有人吃肉,也总会有人变成肉。

「陛下,信王殿下可是把王府都卖了,也要去收银子啊。」张好古提醒道。

朱由校叹了口气:「他想卖,就随他吧。若是他执意要赚一笔,还能不让他赚?朕曾经说过,朕富有四海,君临天下,不至于容不下一个弟弟,他要赚点钱就随他去吧,能赚多少,就看他的本事。」

「近日的事情,朕也听说了,他如今这模样,难怪惹得信王妃生气,若是他真能攒下一份家业,朕也能放心些。」

张好古说道:「可是信王殿下野心不小,他想的太多,但本钱太少,估计到时候若不及时抽手,就不是赚而是赔了。」

朱由校随手撕下一块羊肉来:「那就是他的事了。本来大肆收购银两就意图不轨,说是投机倒把也不足为过。朕能容忍他这样做,也是因为他造不成多大祸患。不然为何偌大的顺天府,就他一人在做这样的事,其他人却不敢做?」

「能赚,是他的本事,日后朕也可以给他一些担子,让他磨砺磨砺,天家不能没有臂助,日后燃儿长大了,有这个亲叔叔在外照料着,也是好事。可若是失败了,那就是他咎由自取,朕也就不对他抱有多大希望了。」

说着,朱由校突然指了指羊肉:「师父,羊肉熟了,快再给朕割点,朕等了这么久,都有些等不及了。」

张好古笑着割下一条条烤好的羊肉,一旁的王体乾连忙端来碟子,将其送到朱由校身边:「是啊,羊肉已经好了,莫说陛下,臣也有些等不及了。」

乾清宫里发生的事,注定传不到外面。

如今整个大明都在面临银价的动荡,顺天府,应天府,山东、河南、江浙、两湖、乃至福广等各省银价都在暴跌。

自从朝廷宣布废弃银本位,银子不再与宝钞挂钩后,银价迎来了第一波动荡,而第二波则是民间掀起的风波,似乎有人无形之中在宣传,银子要不值钱了,银子已经没多少用了,朝廷已经不认银子了。

各种流言蜚语闹得沸沸扬扬,银子也从七八百宝钞顺势跌倒了五六百宝钞,这时候炒家们才是第一次出手收购银子。

随后又有流言蜚语,说朝廷手里握着大批银子,银子的价格还要跌,未来可能跌破一百宝钞,这股流言穿的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了这件事,纷纷趁着现在银子还值点钱都抛售银子。

这个时候,银子已经跌倒了三四百宝钞。

这也是炒家们第二次出手大肆收购银两的时候。

顺天府因为是天子脚下,一切都很稳定,朱由检出手收购银子也很豪爽,有多少银子他吃多少银子。

像朱由检这样的,在各省各府都有,这些炒家们都看到了其中隐藏的利益和风险,虽然风险很大,但利益同样巨大,大的遮蔽了他们的眼睛,让他们看不到风险,看不到那利益下面巨大的漩涡。

一个又一个炒家拿出自己全部的身价在收购着银子,同时还有大批来历不明的人也在收购着大明各地的银两。

如今银价已经跌倒了一两银子三百五十宝钞左右,他们就拿出三百六十,三百七十宝钞来收购,从各地百姓手里收取银子。

大明的银子是有数的,流通的银子就那么多,只要他们能收上来七成以上,那大明的银价,物价就是他们说了算!

一个疆土万万里,拥有近四千万户的庞大帝国,这是个多么大市场,这个工商业蓬勃发展,繁花似锦的国度,隐藏着多少资源和财富?

若是能掌握其经济,哪怕杀鸡取卵,竭泽而渔,也是无法估量的财富!

更何况掌握其经济就能掌握其朝廷,面对海量的金银,就算是帝王将相还能无动于衷?当然是否!

海量的金银,哪怕是坐拥天下的帝王也无法无动于衷,但这些人显然忽略了,帝王是规则制定者,而不是规则遵循者,强势的帝王有掀翻棋盘的能力,无非就是摧毁一切重演规则。

朱由校有这个自信,张好古也有这个自信,哪怕这些人真的能买下大明朝七成的银子又如何?

这些银子又带不出大明,朝廷只需要一个政策下来,银子不流通,那银子在大明就不值钱。

而朝廷的政策,必然可以得到顺利的执行,因为大明朝廷有数十万新军,数十万日日训练,三餐饱食,拥有大明最先进也是世界第一流装备武器的,接受最先进军事思想的全职士兵。

这些士兵的军事素养,身体素质,乃至武器装备都是最好的,他们一个人就可以堪比寻常五人乃至十人的战力,这就是朝廷最大的底气,是可以掀翻棋盘推倒一切重来的力量。

当然,那些炒家还没资格让朝廷掀翻棋盘,因为他们错误的估计了大明的银子数量。所以,在这些炒家肆无忌惮的收购银子,大肆宣扬朝廷要放弃银子,要更换货币引得地方慌乱时,各地衙门也好,那些大商人,大士绅也好,他们全都无动于衷,静静的看着这些人表演,没有人出手收购银子,也没有人抛售银子,他们知道朝廷有多少金银,因此都静静的看着北方,看着顺天府。

很快,顺天府有动静了,第一批五百万两银子流入市场,随后被人吞掉,这么多足以影响顺天府经济运转的银子,就这么被人瓜分掉了,朱由检都没吃到多少。

但紧接着,第二批五百万两银子流了出来,又快速被人吃掉。

这下,各地也纷纷动手了,那些大士绅,大商会们,纷纷抛出自己手中的银子,炒家们惊喜的看着流入市面的银两,纷纷将其吞下,在他们看来,这些银子估计就是朝廷和地方最后的存货了,只要吃下来,整个大明的银子都在他们掌控之中。

因此他们不惜背负贷款,不惜倾家荡产也要把这些银子全部吃掉!

就连一些隐藏在背后的人都忍不住拿出大批钱财来购买这些银子,如今想要购买银子,那可都是拿宝钞在换,除了宝钞之外,金子也能换取大批银子。

为了未来的暴利,金子也被他们散下去换取大量的银子。

当各地涌出来的上千万两银子被他们吃下后,整个大明已经被这些人吃掉了三亿多两银子,这些人家里的地窖堆满了银子,这些可爱的银元宝,那一箱箱码的整整齐齐的银锭以及正在回炉重造的碎银锞子,看起来银光闪闪,是那么动人。

他们满心欢喜,大明的经济终于要被他们所掌控了。

然而各地又涌出了一批银子,这一批,足足高达三千多万两,与此同时顺天府更是一次性散出去五千万两银子,足足八千万两银子涌入市场,让这些人彻底懵了。

这么多银子,还要不要吃?

「吃!当然要吃!事情都到这一步了,如果不吃掉这些银子,我们怎么交代?更何况朝廷还能有多少银子?吃下去,我们就是最后的赢家!」

拼了!

动用一切关系,想尽办法贷款获取钱财,这些人拼了命,但八千万两银子依旧没被他们吃下。

他们已经竭尽全力了,但这些银子,他们真的啃不动了。但,这还不是最让他们绝望的。

最让他们绝望的是,顺天府内又散出来八千万两!一次八千万两还能说是存余,那么两次,三次呢?!

这些人在绝望之际忍不住扪

心自问:他们,真的了解大明,了解朝廷吗?朝廷到底有多少银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