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 第0681章 千古仁君,唯此一人!

荥阳,

这里已然成为了大明临时的中心。

因为大明皇帝的銮驾还在这里。

是的,虽然摊牌了,但朱由校并没有返回京师,相反他命令随行将士与百官一道干活,面对身先士卒带头干活的皇帝,百官还能说什么?

叫苦叫累?

觉得自己清贵之躯不应当做这些下贱的活?

开什么玩笑!

没看见皇帝和首辅都在干活么?

皇帝都没嫌累你敢嫌累?

嫌自己过的太舒服了吧!

既然皇帝在彰显自己的仁爱,那百官自然是要陪着皇帝一起的,于是乎历朝历代都难见的场景出现了:皇帝,首辅,文武百官将军校尉们一起挽着袖子干活,清理淤泥,疏通河道,巩固河堤,把一片片废墟清理出来重建荥阳。

穿着老农衣物的朱由校擦了擦额头的汗,看着一片热火朝天的工地,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清理干净了,日后重建朕也就安心了。」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尤其是洪涝,千里泽国,饿殍遍野,谁也不知道这浑浊的水里到底有什么东西,加上往往救灾不及时,容易产生疫病。

然而如今有大明皇帝在这里,将士和百姓们干的无比卖力,短短几日时间就把荥阳废墟清理出来了。

面对清理干净的荥阳,朱由校十分满意:「师父,如此一来,荥阳百姓重建家园就容易多了。」

张好古笑道:「皇上如此厚爱荥阳,这荥阳日后就是皇上另一个家了。」

朱由校满意的点了点头,身为皇帝,所作所为皆有深意。

他在这里抗洪为的什么?

仅仅是为了百姓?

更多地还是为了大明江山,为了朱家基业。

正如张好古所言,朱由校堂堂大明天子,天下至尊,亲身赴险和百姓一起抗洪救灾,这荥阳的百姓日后谁家不念朱家的好,不念他朱由校的好?

正如永定县是他朱由校坚定不移的大本营一样,这荥阳日后也会变成朱由校第二个大本营。

而且因为朱由校亲自在这里救灾,日后河南发展也好,朝廷拨款也好,肯定都会偏向荥阳一些,这样荥阳能发展的更好,而百姓对朱由校爱戴不已,朝廷的政策必然全面落实贯彻,这荥阳日后便是第二个永定县,甚至可能是整个河南最快完成工业化的地方。

说句不好听的,哪怕日后朱由校众叛亲离了,朝廷大臣都不听他的了,但荥阳和永定这两个地方绝对永远支持朱由校。

如果说整个大明都是朱家的,那荥阳和永定就是朱由校的私人封地,这里的百姓感激朱由校的仁爱厚待,必然子子孙孙爱戴朱家,爱戴朱由校。

作为南征北战开疆拓土打下盛世的君主,朱由校自然用不上这两处的人力物力,但后面呢?

朱慈燃难道就用不上吗?

朱由校想的很深远,他不仅要给后世留下南征北战开拓盛世的雄主形象,也要在天下百姓心中留下仁爱百姓,厚待臣民的仁君形象。

朱由校还记得张好古曾经给他讲过汉太宗孝文皇帝的故事,文皇帝以仁孝治天下,厚待百姓,敬重贤老,百姓对其无比爱戴,可以说文皇帝给汉家天下打下了厚实的基础,乃至百姓念文皇帝的好念了整整四百年,其遗泽深厚,百姓的爱戴历史上有几位皇帝能匹敌?

哪怕后世战乱,天下生变,盗墓的都不愿去偷盗文皇帝的霸陵,胡人甚至都要去礼拜敬重,当然,这其中肯定有夸大成分,但赤眉军都造反了还不动霸陵,足以见文皇帝在百姓心中的影响之深。

刀剑只是臣服,仁德方有人心。

朱由校对这句话有着极深的感悟,如今他这番努力,哪怕他百年之后龙御归天,天下百姓也必然念着他的好,后世子子孙孙也都会记着,大明有位天启皇

为您提供大神风少羽的《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快更新,!

第0681章 千古仁君,唯此一人!免费阅读:,!

『』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帝,一直挂念着百姓,不仅钻研稻种粮食,鼓励天下生产,给百姓均分田地轻徭薄赋,乃至亲自抗洪救险和百姓共克天灾。

这些就是无形的影响,是他给子孙后代的遗泽。

「还不够啊,还不够。」

朱由校说着,忽然转身对张好古说道:「师父,朕在这荥阳设宴款待百姓如何?」

张好古愣了下,随即躬身一礼:「大善。」

很快,朱由校就吩咐下去,他要设宴款待百姓。

这个消息传出去,荥阳百姓和各地赶来支援的父老乡亲何其激动?

皇帝设宴啊,这可是八辈子都碰不到的事,如今皇帝不仅和他们同吃同住,还要宴请他们,这是莫大的福气啊!

皇帝设宴,自然不能太过简陋,荥阳有大批支援来的土豆、番薯、玉米,豆子,还有一些野菜,这些是不够的,但还好野物和鱼够多,加上行辕携带了足够的辎重,于是简易的宴席就有食材了。

大块大块的土豆炖肉,加上面饼,炖炒的野菜,煮的鱼汤,还有蒸煮的玉米、番薯,豆子和小麦焖煮的干饭等等,看着简陋无比,但对百姓来说,已经是无比丰盛的宴席了。

荥阳百姓,各地赶来的百姓,众人一起参与了这次宴席的制作,老弱妇孺齐上阵烹饪这数万人的宴席,最后在工地上摆上一张张长凳充当餐桌,众人席地而坐。

虽然简陋,但每个人心里都暖洋洋的。

朱由校拿着一张面饼,一边吃着一边和一处处百姓打招呼,这些百姓大多数他都认识,这里说一句,那里聊聊加长,让每一处的百姓都感觉到了皇帝对他们这些升斗小民的重视。

气氛热烈着,哪怕没有酒水,那简简单单撒了点盐的鱼汤都让百姓们喝的有了醉意。

黄立极手里拿着半截番薯慢慢咀嚼着,看着周围百官也都拿着玉米,面饼,红薯一个个虽然吃的极少却还露着笑脸的模样,心里暗自叹气。

他看着朱由校每走到一处那里的百姓就欢呼无比,心里不由得感叹,如今的朱由校,真的是大势已成,天底下再也没人能制得住他了。

南征北战开疆拓土不算什么,但加上这开拓盛世民心依附,文治武功加持下的朱由校,在民间的声望必然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个时候,谁还能管得住眼下这位天下至尊?

如今这位依然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随心所欲执掌河山,天下臣民谁敢不从?

朱由校走完一圈回到中心,看着四面八方的百姓们,朱由校放下手中的食物,他高声说道:「大明的父老乡亲们,朕,有些话在心里憋了很久了!」

听到朱由校的声音,吵杂的百姓宴平静下来,文武百官,百姓将士纷纷看向朱由校。

朱由校脸上带着严肃,他朗声道:「自古以来,这史书之上,只记载着帝王将相,风流才子,却从来不记得百姓,不记得百姓生活如何,是否能安居乐业。」

「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王朝兴衰,历来是百姓辛苦。」

「朕登基以来,观看史书,心中感慨万千。」

「这天下,说是朕的,但实际上,天下是父老乡亲们的,是大家伙的。朕,不算什么啊。」

「此次天灾,朕与诸位父老,兄弟,姐妹一同抗灾,是看尽了人间冷暖,明白了民生艰难。」

「朕自以为推行新政,均分田地,轻徭薄赋,一体纳粮,百姓的日子就能过得好了,可是湖北一行让朕明白,这天下还有很多地方朕没看到,还有不少百姓的日子依旧没有好转。」

「思来想去,这都是朕的责任,是朝廷的责任啊。」

「朕明白,这大明,说是朱家的,但也是天下人的,不是靠朕一人能治理好,也不是单有朝廷就能国泰民安的。」

「大明的盛世,是诸位

为您提供大神风少羽的《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快更新,!

第0681章 千古仁君,唯此一人!免费阅读:,!

『』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父老乡亲堆出来的,是百姓在田地里种出来的,是工匠们钻研格物钻研出来的,是将士们守卫边塞守出来的,是天下人一起努力才得出来的。」

「这次天灾,让朕看到了父老乡亲们的血性,骨气,韧性....朕心甚慰啊,大明的百姓有骨气,有血性,有韧劲,这大明就一定能长久。」

「大明有今日之盛世不在朕,在大明的百姓将士,朕,在这里谢谢父老乡亲们了。」

「大明的千秋社稷,繁荣昌盛,就拜托父老乡亲们了。」

朱由校说着,真的对着全场的百姓深深一稽。

这下,文武百官全懵了,而百姓更是呆住了。

良久,随着一双筷子落在地上,一个老人跪在了地上:「皇上,您,您怎么能对着我们这些百姓行礼啊。」

百姓们反应过来,纷纷跪下:「皇上,我们这些平头百姓能有今日的好日子,多亏了您呐!」

「皇上您不必如此,是我们这些百姓要谢谢您啊!」

「这大明有您这样的皇上,是我们老百姓的福气啊。」

「皇上您快起身啊,我们承受不起,承受不起啊。」

「皇上,我等生是大明的百姓,死是大明的鬼魂啊!」

「皇上仁爱百姓,天下百姓也爱戴着您啊...」

朱由校这一稽,百姓们何止感恩戴德,纷纷流泪叩首,这样的皇帝,千百年来有几人啊?

也就是明初的洪武皇帝仁爱百姓,但洪武皇帝也没做到这种地步啊!

堂堂天子,九五之尊对着百姓行礼,这是千百年来头一遭啊!

何等的仁君明主才能有如此的心胸,如此的气魄啊!

父老乡亲,全场将士无不泪目,士为知己者死,今日天启皇帝这一稽,百姓将士岂能不生死相随?

百姓宴散场,朱由校也要返回京师了。

荥阳的百姓纷纷在路边叩首,遥望着他们的皇帝陛下渐行渐远,而从荥阳至开封,开封的百姓听闻了荥阳发生的事纷纷赶来,朱由校也是又与开封的百姓父老聊了聊家常,说了说灾情,亲自慰问百姓,看望老人,让开封的百姓不由得感慨,朱由校真的是天下第一等的仁君,这等仁爱百姓的皇帝,上哪去找啊?

张好古看着朱由校的表现,心里也感慨万千,如今的朱由校,已经真正成为执掌天下,口衔天宪的至尊了。

行辕回到京师,张瑞图、魏广微、卢象升、乔允升带着京师百官迎驾,除了文武百官,京师的百姓也纷纷出来欢迎他们的皇帝陛下归来。

推行新政,京师百姓可是得利最深的,他们对朱由校也是无比的爱戴,如今圣君回京,他们不用官府发动,就自发的出来迎驾。

在文武百官的恭迎下,在京师百姓的欢呼中,朱由校返回了他的京师,他的紫禁城。

回到紫禁城的第一件事,朱由校就命人将黄茂松这个残害百姓的麻城县令给押到菜市口凌迟,向天下宣誓他的态度:残害大明百姓者,死!

而朱由校此行事迹在京城内一传开,京师的百姓们才知道他们的皇帝陛下多么的爱民,多么的仁义。

微服私访探查民情,解救百姓严惩恶劣士绅,亲赴灾区和百姓同吃同住抗洪救灾,甚至洪峰来了直接跳在洪水里堵缺口,随后又一起与百姓清理废墟重建家园..

这样的好皇帝,上哪去找,上哪里去寻?

千百年才出这样一个仁君明主,就被他们遇到了,这是百姓的幸运,是大明的幸事啊。

百姓也好,工匠也好,将士也好,天下人都是欢欣鼓舞,为自己生在了这样一个盛世大明而骄傲荣幸,新党的官吏们也干劲十足,觉得有明君在世这天下必然迎来千古罕见的盛世。

但旧党的官吏则是忧心忡忡,面对天下归心,文治武功具是鼎盛的朱由校

为您提供大神风少羽的《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快更新,!

第0681章 千古仁君,唯此一人!免费阅读:,!

『』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他们还怎么贪赃枉法,欺压百姓,赚取钱财啊?

朱由校可不在乎那些旧党官员的心思。

如今看清了旧党真实面目的朱由校,对这些祸害他大明江山的蛀虫可没什么好脸色,要不是这些人目前还有用,朱由校恨不得全部罢免了他们换上新党官吏。

可惜,目前新党官吏人员不足,而且,大明的朝堂之上也不可能只让一党存在...

数日后,内阁会议,张好古,张瑞图,黄立极,魏广微,卢象升,乔允升,三名新党三名旧党,内阁阁臣们品着茶就这么商议起来。

张好古端着茶盏轻吹着热气:「湖北总督褚行宇自尽了,这湖北百姓是解脱了,但是如今湖北百废待兴,急需能臣干吏去推行新政,安抚民生,湖北总督一职,诸位阁老有些看法啊?」

黄立极眼皮子一跳,看向老神在在的张好古,这位首辅年纪轻轻,但手段端的老辣,这把皮球踢过来让自己看着办,但这湖北之地东林党人岂能轻言放弃?

「咳咳..」,黄立极轻咳了一声,然后慢吞吞的说道,「元辅啊,这湖北如今百废待兴,无论是官绅还是百姓,都经不起折腾了,依我看,新政还需徐徐图之,不可一蹴而就啊。」

魏广微立刻说道:「是极是极,黄相所言极是,这湖北如今人心惶惶,治理还需谨慎啊。」

张好古点了点头:「那黄相,魏相有何高见,可有贤才鉴于陛下啊?」

这话一出,黄立极被噎住了,他便是有贤才人选,眼下这个时候他那还敢去推荐给朱由校啊?

之前一个褚行宇,不仅让东林党颜面尽失,更是让朱由校丢了脸面,如今黄立极再去推荐人选,不怕朱由校直接查办他么。

因此黄立极是不敢轻易开口了。

魏广微见黄立极不开口也是知道他的顾虑,所以魏广微沉吟了下说道:「老夫这里倒是有个人选。」

张好古神情不变,面带笑意:「魏相尽管说。」

魏广微说道:「湖广不分家,如今虽说湖南湖北分立,但湖南总督魏明礼勤政爱民,奉公职守,颇有清名,元辅以为如何?」

张好古点了点头:「湖南总督魏明礼,是个人选。魏相还有其他人选吗?」

魏广微笑道:「不妨先看看卢相,乔相的人选?」

「也好,」,张好古转而看向卢象升和乔允升,「卢相和乔相,可有合适人选?」

卢象升摇了摇头:「暂无合适人选。」

乔允升也是更为直接的说道:「此事还需看元辅意见。」

显然,乔允升是十分识相的,压根就不想掺和进来,他只想以刑部尚书,内阁阁老的身份安安稳稳致仕退休而已。

张好古又看向张瑞图:「次辅有无人选啊?」

张瑞图笑道:「心中倒有个人选, 但还想先听听元辅意见。」

张好古点了点头,随后说道:「本阁这里,的确是有个人选,诸位以为,荥阳县令如何?」

黄立极眉头微皱:「荥阳县令品行虽佳,可他不是说要守在荥阳么,这三两年内如何去湖北赴任?更何况其眼下不过五品,为政不过一县,连一府都未执掌又如何管辖一省啊?」

张好古则是笑着:「正是因为其经验不足,才要给机会,这样的青年才俊,朝廷栋梁,加一加担子,总是能成长的。」

张瑞图立刻附和:「我心里也是认为荥阳县令最为适宜,想必其一定能担当重任的。」

看《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快更新请浏览器输入--到进行查看

为您提供大神风少羽的《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快更新,!

第0681章 千古仁君,唯此一人!免费阅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