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 第0676章 狗皇帝到河南了!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第0676章 狗皇帝到河南了!

作者:风少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28: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王,您是善人啊!""多亏了大王,我们一家才能大仇得报啊!"

"大王是真的替天行道,仁义啊!"

百姓们大仇得报,纷纷跪在地上给朱由校磕头.

这本来应当是非常舒爽的一幕,但朱由校心里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他堂堂大明的皇帝,如果不是亲自到这鹅镇一看,都不知道百姓过的什麽日子,百姓谢的也不是朝廷,而是他扮演的这个侠盗.

这能怪百姓吗?

朱由校强笑着:"父老乡亲们不必多礼,快快带着粮食回家吧."

一个百姓叹了口气:"大王啊,那黄茂青势力极大,我们打破了黄家,抢了粮食,朝廷大军到了,我们就是暴民,这怎么回家啊."

另一个百姓说道:"是啊,黄家派人一定去麻城报信去了,等朝廷大军来了,我们都难逃一死."

"不管怎么说,能给我儿报仇,我死也值了!"

"反正给我爹娘报仇了,朝廷既然不管我们,那我们干脆反了算了!"

"就是!朝廷昏庸,官吏害民,我们都没活路了,反了算了!""这朝廷不要我们,想让我们死,那我们就反了!"

看着百姓们忽然群情激愤的造反,朱由校懵了,这怎么突然就要造反了?

一个青壮冲上来说道:"大王,你替天行道,仁义无比,我们愿意跟着你干!"

又一个人喊道:"大王,你举义旗吧,我们跟着你一起反了!"

百姓们也是纷纷举着草叉和耙犁喊道:"是啊大王,我们愿意跟着你干,反了!"

朱由校和张好古面面相觑,这,这怎么就反了呢?

张好古看出朱由校的难办,他当即喊道:"父老乡亲们!""这湖北,是待不下去了.""但大家总要找条活路,我们干脆离开湖北算了!"

有人问道:"离开湖北,那去哪啊?"张好古说道:"去河南!"

"河南就在湖北边上,而且遭了灾,咱们过去,好落户啊!"

朱由校此时也是反应过来:"父老乡亲们,方才不就说抢了粮食去河南吗?"

"河南有新政,也有清官,我们带着粮食去河南,去过好日子去!"

百姓们听后也是纷纷心动了,是啊,如果不是活不下去,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谁愿意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造反呢?

这要是去了河南能过好日子,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大王,你说去哪,我们愿意跟着你!""对,我们跟着你!"

"大王说去哪就去哪!"

见百姓们支持,朱由校也是大手一挥:"走,带走粮食,我们去河南!"

为了躲避官兵,当晚朱由校和张好古带着百姓们在山里休息.

夜晚,百姓们生起火架起锅,拖家带口带着家当的百姓们工具齐全,朱由校和张好古五人身前也多了一口正在煮的冒泡的大锅.

看着那火焰不断舔舐着锅底,锅内的咸菜在热水中翻滚,一块块豆腐上下起伏,带着一股诱人的香味.

朱由校看着大锅,累了一天也没怎么吃东西的他是饥肠辘辘了:"师父,这是什麽菜啊."

张好古戳着锅里的咸菜豆腐笑道:"不是什麽菜,就是咸菜滚豆腐,这对百姓来说,就是美味了."

朱由校夹起一块豆腐塞进嘴里,忍不住连连点头:"这咸菜滚豆腐,的确是美味啊."

一旁的魏公公看着周围的百姓,忍不住问道:"爷,张师傅,我们真的要带着百姓去河南啊,眼下河南还在遭灾呢."

张好古笑道:"不去河南去哪?我们杀了黄茂青一家,还打破他家抢了粮食,估计麻城的县衙已经把我们当暴民了,这不逃,公子的微服私访怎么继续下去啊."

朱由校也是说道:"是啊,这不出来体察民情,不知道民生多艰."

"这湖北仅仅是游历一府一县,就发现了这些问题,本公子实在是不知道这南方究竟还有多少地方民怨沸腾."

"如今鹅镇百姓已经被当做暴民没了活路,眼下本公子也不打算暴露身份,带着百姓去河南,也是给百姓一条活路."

听到这话,魏公公脸色都变了:"爷,那河南可是黄河决堤,爷您这万金之躯,岂可冒入险境啊?"

朱由校则是说道:"正是知道黄河决堤本公子才要去河南看一看."

"之前黄阁老在本公子面前不断夸赞褚行宇,黄阁老可料到褚行宇是这种欺上瞒下,胆大包天之辈?"

"师父一直也在本公子面前夸周进勇,本公子这次就去河南看一看,周进勇究竟做的如何."

张好古笑道:"公子此言,我是再赞同不过了."

"就算公子不提,我也会进言的,河南黄河决堤,四府二十七县受灾,这两年朝廷拨给河南的钱粮那么多,河南修筑河堤挖掘水库和沟渠,如今却仍有洪涝出现,朝廷不查,我也会查到底的."

"正如黄阁老所言,这河南究竟有没有问题,总是要查一查的."

朱由校说道:"就是这个理,去河南亲自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个什麽情况."

翌日清晨,朱由校和张好古带着百姓们继续前进,历时数日,终于带着百姓穿越山里进入河南地界.

这一进入汝宁府,朱由校就感觉到了和湖北截然不同的感觉.那是生气,那是勃勃生机在迸发的感觉.

河南的百姓虽然遭了灾,但百姓精气神依旧很好,而且人人面色红润,身上的衣服也都干净整洁.

带着大量百姓,朱由校和张好古商量后,决定说是逃难的,先看看河南农庄的情况.

而沿路的农庄看着这么多百姓拖家带口,听说是从湖北逃难来的,各个农庄主动就送上清水和粮食,并让百姓进入农庄休息,而鹅镇的百姓也真正见识到了朝廷新政下的北方农庄是什麽生活.

这下,朱由校是彻底确认了湖北和河南不同.

河南的农庄,除了部分真正的乡贤担任农庄主,余下的都是大同书院的生员来担任,大家带着百姓一起干活,一起修筑河堤,挖掘沟渠.

这河南四府一遭灾,河南各府就开始派出民夫乡勇去四府救灾.

朱由校询问了下情况,知道各地都在赶往受灾地救灾后,朱由校决定去灾情最严重的地方看看.

"父老乡亲们,咱们要安顿下来,要告御状,就得找河南的大官,听说河南的大官都在救灾,咱们就去灾区,找河南的官给我们做主!"朱由校说道.

百姓一听,也是纷纷支持,这见识到了河南农庄里百姓的幸福生活,看见河南百姓过的是什麽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后,鹅镇的百姓对湖北的官绅勾结更痛狠了,他们已经明白,不是朝廷没有仁政,是这些贪官污吏欺瞒朝廷了,他们要去告御状!

朱由校和张好古带着鹅镇百姓这一路从汝宁府到开封府,朱由校总算是见识到了灾情.

大水席卷各地,将沿途一切摧毁,那洪水呼啸而过,只留下遍地狼藉.

但河南的百姓并没有因此失去斗志,相反在各级官吏,在各自的农庄主带领下,河南的百姓开始齐心协力重建家园.

清理淤泥把废墟推到重建,然后整理农田,搬运粮食,修筑河堤,所有人有条不紊,忙的热火朝天.

朱由校看着这幅场面,忍不住说道:"这些,才是大明的好官,这是真正在带头干活,和湖北那些装模作样的贪官污吏不同,这些官,能感觉到他们身上那股气势,都是大明的好官啊."

张好古也是松了口气:"就照这幅情景看,朝廷在河南是深得人心,官员可以带动各地百姓抗灾救灾,周进勇做的算是不错啊."

朱由校说道:"走,再深入一点看看,去荥阳看看."荥阳,那可是河南受灾最严重的的几个地方之一!

眼下朱由校要去荥阳,魏公公虽然再怎么不放心,也值得跟上.

众人就这样一路沿着官道前往荥阳,沿途可以看到一队队乡勇百姓带着干粮,推着板车前往荥阳.

朱由校见状拉住一个青壮问道:"这位小哥,你们这是要去干什麽啊?"

那个青壮小伙说道:"去荥阳救灾啊!荥阳发了那么大的洪水,怎么能不管啊."

朱由校问道:"是衙门组织你们去的?"青壮说道:"俺们本来就要来的."

说着,青壮打量着朱由校身后的队伍,看到不仅仅有青壮,还有妇女和老弱后忍不住问道:"怎么,衙门把你们村都给拉来救灾了?"

朱由校说道:"不是,我们是从湖北逃难来河南的."

青壮狐疑的打量着朱由校,看这细皮嫩肉的白净模样,怎么不像是逃难的呢?

"你们是逃难来的?怎么跑到荥阳来了?"青壮很是警惕.

张好古解释道:"我们虽然是逃难的,但我们也不是没力气,这河南遭了灾,我们能出一份力自然是要出一份力的,不然这你们给了我们粮食,我们也不安心啊."

青壮听了笑了:"是好汉子!"

"眼下别看遭了灾,但河南这些年,俺们是真的踏踏实实过了几年好日子.这全靠了朝廷和皇上啊,如今河南遭灾了,听说朝廷从各省调人,还调来大军救灾.但俺们也是要脸的,俺们河南是遭了灾,但河南人自己也能救灾."

张好古又问道:"听说,总督大人还在荥阳?"

青壮点了点头,忍不住说道:"总督大人是真的好官啊!"

"自从总督大人来了河南,先后走访各个府县,就连俺们村,总督大人都来过,还来过俺家吃过面饼呢!"

"是吗?这堂堂总督,还跑到你们村去了?"张好古问道.

青壮颇为得意的说道:"可不是,别小瞧俺,俺也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能手,种地,木工活都是手到擒来."

"总督大人听说俺的本事,来俺们村调研,还夸俺有本事,让俺当了这农庄主."

说着,青壮叹了口气:"总督大人是好官,是真正的好官,一心一意为了俺们河南."

"这两年总督大人四处走访调研,修筑水库,加固河堤,修道路,引进外地商人,俺们都看在眼里."

"可以说若不是总督大人这几年忙前忙后,哪有俺们的好日子?"

"但是这贼老天,实在是不给面子,今年这场暴雨,让总督大人这些年白忙活了."

朱由校听了忍不住问道:"哦?怎么回事?"

青壮说道:"俺们听人说,朝廷可能要派人来调查总督大人,觉得是总督大人贪了朝廷专门的修筑河堤的款子了."

"这叫什麽事嘛!"

"总督大人自从得知河水暴涨,就吃住在河堤上,哪怕决堤了都守在河堤边,一直没离开,而且还亲自带着人救灾填补决堤的缺口."

"这样的官上哪找啊!"

"朝廷不寻思怎么多派些人来支援,净想着调查这样的好官,朝廷怎么想的嘛."

朱由校听了笑道:"可能朝廷也有自己的考量吧."青壮摇了摇头:"俺不明白."

张好古笑道:"小哥,你要去荥阳救灾,我们也要去,不妨一起去?"

青壮点了点头:"中,多一个人多一份力气."朱由校笑道:"就是就是,一起去荥阳."

青壮说道:"这救灾啊,还得看我们这些青壮,有一把子力气,才能搬石头,抗沙包去填决堤的缺口啊."

"这老人和孩子,就放在后方,女人就缝补缝补衣裳,这救灾可不能让老人和妇女孩子上啊."

朱由校笑道:"放心吧小哥,我们明白,这救灾啊,肯定是我们顶上."

跟着青壮一路来到荥阳,看到了灾情最严重的地方,遍地狼籍,满目疮痍,时不时仍有洪水蔓延,而河堤之上,数不清的百姓乡勇还有新军将士正扛着一袋袋沙包,搬着石块去填补决堤.

朱由校远远眺望着河堤上的情况,忍不住说道:"这荥阳的洪灾,竟然严重至此..."

这一路走来,荥阳的灾情让朱由校是触目惊心,那一座座被淹没的村镇,那淤泥堆积的农田林地,哪怕是县城里都有大量积水,不少的房屋都被暴雨狂风掀去了房顶,大片大片农田被淹没,城墙被摧毁,浑浊的黄河水蔓延两岸,把这里变成千里泽国...

如今看着河堤这里,数不清的百姓和将士喊着号子搬运着滚木石块去填补决堤的口子,那狂风暴雨之中,一面面大明的山河日月旗插在河堤之上,在呼啸的狂风中猎猎作响,满是泥泞却始终屹立不倒.

披着斗笠,朱由校看着那狂风骤雨里顶着风雨前进添补缺口的将士百姓,听着风雨中那一声声号子也是红了眼眶:"河南,不容易啊."

黄宗羲也是感慨:"周总督是尽力了,这狂风暴雨,实在是天灾,而不是**啊."

魏公公心惊胆战的看着河堤,又看看阴沉的仿佛要压在人头顶上的天空乌云,那呼啸的风雨扑面而来砸的人脸颊生疼,他担忧的看向朱由校:"爷,咱们回去吧."

"这万一出了问题,奴婢担待不起啊!"

朱由校没搭理魏公公,他凝眉看着前面汹涌的大河,看着那不断往河里填补缺口的百姓乡勇们,朱由校神情无比凝重,这不到灾区来,永远体会不到奏折上那些文字所描述的究竟是什麽的惨烈场景.

正思索着,一个带着斗笠披着蓑衣的青袍小官急匆匆跑来:"你们是哪个府县派来的?怎么还有女人和孩子?"

张好古说道:"我们是湖北逃难来的,听说河南遭灾了,我们就赶来了."

"湖北逃难来的?怪不得有老人和孩子."

小官说着,看了看四周,指着一块空地说道:"这块地划给你们休息."

"老人和孩子我会安排去后方,现在你们能不能干活?"

魏公公刚要阻止,朱由校就说道:"能干活,来荥阳,我们就是来干活的."

朱由校身后的鹅镇百姓见识到这幅惨状也是纷纷喊道:"对,我们就是来干活的!"

"我们湖北人也有力气,能救灾!"小官连连点头:"好,都是好样的!""老少爷们,跟我一起上!"

朱由校当即就跟了上去,魏公公看着朱由校真要去扛沙包急的直跳脚:"张师傅,你,你怎么不劝劝爷啊,这,这怎么使得啊!"

张好古笑道:"公子想干,就让公子干吧,不然公子心里不舒服.""我们啊,一起干."黄宗羲撸起袖子:"一起干,学生我也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

魏公公叹了口气:"唉,走吧!"

一行人跟着小官来到堤坝前,周围的百姓扛着沙包,石块,抬着圆木送到河里填补缺口,可刚填进去,那汹涌狂暴的黄河水就把这些沙包圆木给冲走.

狂风暴雨之下,黄河水势更加汹涌,浑浊的河水呼啸着冲击残存的堤坝掀起冲天的浪花,此刻的黄河,宛如一条怒龙一般,咆哮着将毁灭性的力量宣泄在那已经伤痕累累的堤坝,惊涛拍岸,摧毁一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