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 第0635章 暴利!大明资本的崛起!

“我们赵纺也要买!”

“韩记要五台!”

“我们苏记要八台!”

“.”

一位位南方纺织的大掌柜在这抢购,一旁的张国纪是笑的咧歪了嘴。

这些南方的大掌柜哪个不是身价钜亿的主,自大明开国到现在,这些大商会靠着生丝和布匹,跟朝廷做生意,跟洋人做生意,那一个个是富得流油。

这些人连蒸汽织布机一台多少钱都不过问,直接上来就要买,那简直就是挥舞着银行票本来送钱啊。

张国纪一边笑着一边说道:“好好好,好好好。”

“来来来,快给各位掌柜记上各自的数目,到时候好算价。”

这时候也是有还在犹豫的掌柜问了:“国丈,您这蒸汽织布机,究竟做何价?若是我等现在购买,何时能带走啊?”

显然这个问题不是这一个掌柜的问题,毕竟这蒸汽织布机虽然好,但一看也知道比天启织布机要贵啊,这种用上了格物手段的大型织布机,价格绝对不便宜。

当然,不管多少钱,他们肯定都是要买的,无非是数量多少罢了。

实际上这些掌柜之所以来买这蒸汽织布机,可不仅仅是因为蒸汽织布机比天启织布机要好,再好那也得花钱去买不是?

最大的原因,还是他们心里有鬼,把买蒸汽织布机看做是给朝廷交费自保了,毕竟之前仿制天启纺织机,朝廷可没追究他们的责任。

如今这新的蒸汽织布机放出来了,他们也明白,如果朝廷想打击他们的生意,只要用上蒸汽织布机那就是轻而易举。

毕竟蒸汽织布机速度快,质量好,只要朝廷肯狠下心,跟他们玩降价促销,他们根本没法和朝廷对抗。

眼下朝廷愿意卖给他们蒸汽织布机,他们自然是要买的,买的不仅仅是蒸汽织布机,还是日后大明的生丝布匹市场的入场券。

这些掌柜可不傻子,能和西洋人做生意,能把生丝布匹远销东夷,南洋,就说明这些人哪怕不是睁眼看世界,也是聪明人,毕竟一般人可当不了这些大商会的主。

他们从朝廷这一系列动作能看出来,日后大明的生丝布匹生意绝对会有聚变,以往以几个人就可以织布的家庭小作坊,肯定会被越来越大,机器越来越多的大工厂所取代,因此眼下买蒸汽织布机,买的就是日后的入场券。

这入场券不管多贵,都是要买的。

更何况人家张国丈也没说错啊,一个大师傅多少钱?

大师傅要占股,要分红,每岁各节酒肉红包不能少,年底还得额外发银子,可以说大师傅就是招牌,谁不得供着?

有了蒸汽织布机倒不是说就不要大师傅了,而是相当于让商会多了一批不用休息不会出错的大师傅,而且这些大师傅速度更快,出丝更精细;谁不买,日后这生意就争不过其他商会。

这也是这些商会掌柜争相抢购的原因,不管多贵,他们肯定是要买的。

张国丈见这些大掌柜这么财大气粗的模样,也是忍不住笑着说道:“各位掌柜莫急,我知道各位掌柜很急,都想现在就把这财神爷给带回去,但是我还是要说,莫急。”

“这蒸汽织布机啊,乃是我大明工科院最新的研究成果,非常滴珍贵,眼下只有这永定县,只有我这里能制造,这每月的制造数量啊,实在是不多。”

“毕竟不仅各位掌柜需要,朝廷也需要这蒸汽织布机,因此啊,这蒸汽织布机价格略高。”

掌柜们看张国纪的脸色有些不对劲了,好家伙,合着你现在没现货,而且价格还不低?

那要等到甚么时候,才能拿到这非常珍贵滴蒸汽织布机啊?

见一众掌柜微微变了脸色,张国纪则是连忙说道:“但是!各位掌柜放心,大家既然在我这里预订这蒸汽织布机,那我必然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这蒸汽织布机,造一台的价格,和造十台的价格不一样,造十台又和造五十台的价格不一样,这数量越多啊,分摊下来成本越低,这价格自然也会降下去。”

“我刚才姑且算了算,各位掌柜加起来订购的数量有上百台,这上百台蒸汽织布机啊,那价格绝对会让大家觉得划算。”

造的多价格就能降?

掌柜们这才点了点头,他们这些大掌柜,这一次团购就是上百台,这价格说什么也不能高到哪里去吧?

看着一众掌柜那期待的眼神,张国纪也不卖关子:“这蒸汽织布机,朝廷给的原价是一台一百五十万大明宝钞。”

一百五十万?!

一众掌柜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一时间张国纪都感觉这闷热的厂房里都凉快了不少。

一百五十万一台啊!

什么概念?!

大明去岁朝廷税收五千亿大明宝钞,换成银子是五千万两,朝廷一年税收才五千万两,眼下这一台蒸汽织布机要价一百五十万大明宝钞,上百台就是上亿级别了!

他们便是有这么多活钱,可不可能都扔到这蒸汽织布机上啊。

张国纪又笑道:“大家莫急,这一百五十万啊,是朝廷给的原本价格,毕竟研发这蒸汽织布机所花经费也不是笔小数字,朝廷自然是要收回来的。”

“如今各位掌柜要买,我自然是要给各位掌柜一个公道价格,一台蒸汽织布机,只要一百万,而且可以先付预订款,等机器到了,再付尾款。”

“而且,我可以给各位掌柜保证,今年之内,是必然会完成交付的。”

年内交付,打折优惠,团购促销,而且可以先付预订款不用一次性花去那么多钱,这么算下来,就合算多了。

张国纪继续说道:“各位掌柜,这蒸汽织布机不要觉得贵,当今这世上,除了朝廷,哪还有地方能给你们这等器械?”

“洋人?洋人有这等巧夺天工之物吗?”

“一台蒸汽织布机莫看需要一百万,各位掌柜想过没有,这一台,两三年便能回本,接下来就是躺着赚钱了。”

这话倒是没错,根据蒸汽织布机的纺纱速度和出布效率以及成品质量,两三年回本都是慢的,可以说有了这蒸汽织布机,那是真的躺着赚钱。

因此这些掌柜也不犹豫了,这家要五台,那家要八台,二十多家掌柜联合起来包了工厂两年的产量,仅仅预付款项就高达两千万大明宝钞,可是让张国纪乐得笑歪了嘴。

张国纪是带着这些掌柜去永定县最好的酒楼请这些掌柜好好吃了一顿,顺带听曲看戏,那是服务的相当到位,等这些掌柜拿着大明银行的本票交付预订款随后签字画押之后,张国纪就更热情了。

等到这些掌柜返回江南后,张国纪是急匆匆的进了宫去找朱由校:“皇上,皇上,好事啊!”

“什么好事啊,让国丈如此高兴?”朱由校问道。

张国纪笑的老脸都是褶子:“那些南方纺织商会的掌柜,一口气包了工厂两年的蒸汽织布机啊,这仅仅预付款,就说两千万大明宝钞,这可都是活钱啊。”

正在和朱由校讨论南方行省总督问题的张好古听了,笑道:“国丈,这买卖赚钱吧?”

张国纪是止不住地点头:“赚钱,太赚钱了!”

这一单就是上亿的收入,占据大明一年税收的五千分之一,能不赚吗?

而且这还是如今第一代蒸汽织布机,后面肯定还要革新迭代,到时候南北工厂全都用上这蒸汽织布机后,大明年产的布料不仅可以供给国内,还可以供给西洋,那个时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财源滚滚。

张好古笑着说道:“国丈啊,这些钱,你可不能乱来。”

张国纪连忙说道:“不乱来,肯定不乱来,元辅您说要怎么花,我就怎么花。”

张好古说道:“这笔钱最大的作用,是扩大如今的工厂规模,招募更多的工人,以及供研发团队继续钻研。”

“咱们不能说有了蒸汽织布机就高枕无忧了,织布机是有了,那染布机是不是也可以弄出来啊?”

“而且咱们有了一代,要不要研究第二代啊?”

“我们要做到生产一代,研究一代,设计一代,来保证我们始终走在最前面,如此一来,才能稳稳占据优势啊。”

张国纪一脸敬佩:“不愧是元辅,这思路就是不一般,生产一代,研究一代,设计一代,这话绝了!”

朱由校也是说道:“师父这话,似乎不仅仅是用来说这个的。”

张好古笑着微微躬了下身子:“圣明无过皇上,这话放在哪都合适。”

朱由校意有所指:“就如同如今的南方?”

张国纪一看朱由校要和张好古说起政务来了,他非常识趣的溜达出去了。

身为皇帝的老丈人,张国纪能赚大钱可不仅仅是靠身份,察言观色那都是本事。

朱由校和张好古二人也没在意张国纪离开,朱由校手指敲着把手:“用一批,预备一批,培养一批,朝廷用人,军国大事,皆是如此,凡事都得有个后手。”

张好古笑道:“皇上,兵法有言:以正胜,以奇合。这凡事多个后手,总没错。”

朱由校微微颌首:“是这么个道理,看来师父已经有准备了,那朕就可以放心了。”

张好古则继续说道:“南方之事,左右无外乎那些,毕竟他们也没有别的招数了,朝廷按部就班,任用新党,大力监察,严刑峻法之下,足以让他们自己跳出来。”

“实际上今日臣来觐见,还是因为布匹问题。”

“布匹问题?”朱由校疑惑着,“布匹问题不是已经解决了?”

张好古笑道:“皇上,您不觉得,如今以天启朝的生产力和物资丰富程度,再沿袭太祖时期的衣冠制度,有些过时了吗?”

朱由校不动声色:“说说看。”

张好古说道:“大明立国之初,民生凋敝,太祖皇帝刚平定天下,正是恢复民生国力的时候,那个时候老百姓还在为吃饭而忙碌奔波,衣着也不会太重视,有件麻衣就已经不错了。”

“而如今,大明百姓已经能吃饱,尤其是这北方,江南的百姓,吃饱穿暖,手有余钱,这些钱自然要拿来给家里换几身衣裳。”

“可根据大明律,衣着有等级限制,百姓以绢纱棉麻为主,颜色也多为单色,来回不过那几种颜色,商人也不可用锦缎,颜色限制更多,乃至各行各业都有服色限制”

“若皇上下诏,修改衣冠定制,除皇家御用之色外,其余色彩民间尽可使用,这布匹花花绿绿,百姓能选择的多了,这钱不也就花出去了?”

朱由校沉吟道:“师父你的意思,朕明白了。”

张好古说道:“除皇室与朝廷公服外,不对民间服饰颜色、款式做过多限制,只要不逾僭即可。”

“如此一来,民间可选择的多了,愿意买卖的多了,这税收自然又能上涨了。”

“而且士绅富豪有钱,与其直接抄家,不如引导他们把钱花出来,只要能花出来,朝廷就不会亏。”

朱由校对此是欣然同意,反正不会涉及皇室朝廷,开放民间服饰颜色款式的限制,还能收割一批民望,让老百姓对他这个皇帝更加感恩戴德,而且商贾也会更加支持他,那何乐而不为呢?

这色彩鲜丽款式多样的衣服出来,士绅富豪和百姓能不买?

他们花钱买了衣服,交了税,可百姓商人还得谢谢他呢。

因此,朱由校没有拒绝这个提议,他笑着说道:“这是个好主意,让内阁拟旨下发全国吧,朕推行新政,改革祖制,这衣冠定制自然也要改,为了大明百姓,朕不介意当个昏君。”

随着内阁下达衣冠定制改革,当天北方和江南就接收到了消息,紧接着,布匹商人们就意识到,这不仅仅是朝廷放宽对民间的限制,也是他们赚钱的好机会。

几乎是一夜之间,京畿,江南等地多出了一堆成衣店,各种色彩鲜亮,款式多变的衣服已经摆在了店里开始销售,除了没有明黄以外,什么红的,蓝色,绿色,紫的,应有尽有,不仅老百姓挑花了眼,士绅富豪们看着这些平时都不敢想的颜色衣服,也是克制不住自己的购买欲。

都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这穿了好衣服自然要显摆啊,绢纱棉麻,绫罗绸缎,色彩鲜亮颜色繁多,印花精美,款式新奇,这京畿和江南的成衣店,开店之处就被老百姓踏破了门槛,而这些成衣店一日的收入,让那些背后的老板都有些坐不住了:这解放大明老百姓的天性后,原来能这么赚钱吗?!

随着朝廷解放民间的限制,不仅民间雨后春笋一般涌出大批成衣店,开始做成衣生意,北方和江南的纺织工厂也开始了扩建,增加。

毕竟每一项朝廷政策那都是一个机会,如今商人们成天拿着大明报端详朝廷有没有新的政策,有没有新的风口出现。

如今朝廷无论是降低布匹价格,还是出台解禁民间措施以及推广天启纺织机和蒸汽织布机,都不难看出来朝廷目前重点推动的就是生丝布匹生意,纱绢棉麻生意就是未来的市场。

不仅制作布匹的赚钱,销售成衣的赚钱,这种植棉麻的也赚钱啊。

大明朝廷大笔大笔从草原,辽东采购棉麻,也是变相帮助了草原经济发展,让巴连衲都在畜牧养殖外开辟出了新的财源,让巴连衲都的牧民都能够手有余钱,也能给自己换几身新衣裳了。

还别说,如今晋商在草原上主要推广的产品还真就有成衣和精制的布匹,这些成衣和布匹有些价格贵得惊人,但有些也是真的便宜,适合普通牧民穿着,而且颜色好看,款式漂亮,这个钱画的那可是真值。

牧民们除了依靠牛羊皮毛外,还能用棉花来赚钱,手里有了更多的钱,还能给自己换己身漂亮衣裳,牧民们可是对朝廷感恩戴德,忠诚度简直满满。

至于大明本土的老百姓,那自然也是纷纷带着妻儿老小抽个空闲走入某家成衣店,看着那些漂亮的衣裳一个个也都是挑花了眼,不知怎么的就给妻儿买了几身新衣裳,虽然觉得花的钱不少,但看着妻儿的笑脸,这些担负起一个家的重担的汉子们也是露出了笑容。

挣钱为了什么?

还不是养家糊口?

如今吃饱穿暖了,给老婆孩子买几身衣服,让老婆和孩子都有新衣裳穿,一家人都高高兴兴的,所谓升斗小民的幸福也就如此了。

就算是那些不舍得直接买成衣的百姓,也会扯几尺好看的布,自己缝几身衣裳给孩子。

而除了草原,大明还在辽东加大了对棉花的收购,而辽东的魏功朝等人也是知晓如今大明朝廷在民间推动纺织行业规模,并且平衡布匹价格来稳定市场,如今大明的百姓对购买衣服是非常热衷的,因此大明需要大批棉麻。

知道这个消息后,魏功朝等人不仅帮助满汉贵族官员向大明走私棉花来赚取暴利,还在如今的大清国地盘上,所有适合种棉花的地方都去种上了棉花,以此来争取更大的利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