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 第0561章 自新政始,粮食产量暴涨!

对于大明的文武百官来说,现在的大明朝已经是越来越陌生了。

变化越来越快。

从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当差,一直到了现在。

不科举了,改成政务员了。

甚至于还有政务员的内部考试和政绩考核。

还有所谓的职称。

当然,这些都是在他们的理解范围之内,他们真正无法理解的东西就是,凭什么,凭什么这群工匠直接就跟给他们一个翰林的身份?

这翰林都是什么身份?

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是非常荣耀的事情。翰林学士不仅致力于文化学术事业的传承,更踊跃参与政治,议论朝政。由科举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

尤其是在大明,这翰林院几乎是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

换句话说,你如果想要成为内阁大学士,首先,你得是翰林院的学士才行。

英宗后有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故此庶吉士号称“储相”,能成为庶吉士的都有机会平步青云,例如明朝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即是庶吉士出身。

就连张好古也是先行进了翰林院当上正四品的侍读学士。

而现在,一群匠人居然进了翰林院,这就意味着,他们是可以参与到政治了,甚至于这群匠人是可以左右影响皇帝的意志了。

自然,一大堆翰林院的学士都不答应了。

就算是内阁这边,一群人也都是非常的不满意。

文渊阁

黄立极和魏广微对望了一眼,彼此的眼神当中都是带着几分无奈。

黄立极就感觉自己是一个受了委屈的小媳妇。

这群匠人给了一个翰林学士的身份,翰林院不满意,文武百官都不满意,自然也要施加压力给内阁。

可是狗皇帝就是铁了心的,甚至还是感觉黄立极和魏广微有自己的想法,不为国家考虑。

而公知御史们也已经写好了奏折。

恨不得把整个皇宫都给塞满了。

“真是乱套了!”

黄立极狠狠的把手中的奏折拍在了桌子上,怒道:“皇上这到底是想要做什么,想要做什么?这些匠人如何能登大雅之堂?”

一边的魏广微飞快的开口道:“黄阁老,如今群情汹汹,若是,皇上不肯收回成名,只怕,只怕是要闹出大乱子!”

黄立极看了魏广微一眼,道:“什么大乱子?”

“那翰林院院士有人扬言,若是皇上不能收回成命,他就去辽东!”魏广微暗暗的吸了一口气,飞快的开口道:“现在,不少人都是纷纷起哄!”

黄立极拍了拍脑门,心中也是无奈。

你狗皇帝随便成立一个全新的部门给他们封赏也就差不多了,伱好好的非要对翰林院动手?

翰林院这群人,那一个个都是熬出来的,从千军万马当中杀出来的,一个个都是孤傲的狠,那是要在皇帝面前输入自己的观点和见识的,让皇帝听从自己的的命令的。

可是现在……

让这么一群出身低微,甚至可以说是低贱的人去翰林院,这群人如何能够接受?

“黄阁老!”

魏广微看着黄立极慢吞吞的开口道:“事已至此,我等却也还是要尽人臣的本份,劝谏皇上,皇上若是要奖励可以给,也可以成立一个新的部门,这翰林院不可轻举妄动!”

黄立极点点头:“我也正有此意!”

……

……

勤政殿的

“让朕,重新设立一个部门来奖励这些匠人?”

朱由校颇为玩味的看着黄立极,然后,笑了起来:“怎么,黄卿家,魏卿家,认为朕做得不对?”

“皇上,臣以为,此举万万不可执行!”黄立极沉思了一下,这才开口道:“皇上,国朝二百五十余年,乃至于历朝历代,莫不是以民为本,以农为本!”

说到这里,黄立极顿了顿,继续道:“如今元辅设置出来了所谓的职称,实乃是劝人弃农做工,短时间尚可,若是长此以往,只怕对国朝不利!”

“哦?”朱由校来了兴趣:“你说说看男!”

“皇上,臣承认。自元辅执政以来,国朝赋税;连年递增!”黄立极缓缓的开口道:“可是,再多的钱却也买不来粮食,若是真的饿着肚子,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

朱由校却是笑了笑,缓缓的开口道:“所以,你认为朕这么做是不对了?”

“皇上,以农为本!”黄立极认认真真的开口道:“臣请皇上三思而后行,赏不是不可以,但是,臣以为,不可入翰林院!”

“黄阁老!”

张好古笑了起来,慢悠悠的开口道:“你这话,倒也不错,粮食乃是国家之根本,乃是朝廷之根基,只是黄阁老,本阁倒是有一个问题要问问你!”

黄立极缓缓的开口道:“元辅但问无妨!”

张好古微笑道:“黄阁老,你可是知道,去岁我大明的粮食产量有多少?”

“什么?”黄立极不由得微微一愣:“什么粮食产量?”

愣住了!

黄立极还真是不知道,当然,黄立极也是很难去过问户部的事情,基本上内政处是自成派系,虽然也是隶属内阁的一部分,但是,却又凌驾于内阁之上。

张好古微笑道:“这番薯,土豆,玉米的产量都是异常惊人,黄阁老,你也是不知道了?”

黄立极呆了呆:“元辅,下官愚钝!”

张好古却是微微一笑,缓缓的开口道:“黄阁老,倒是本阁疏忽了,这粮食产量如何,毕竟还是没有让黄阁老知道!”

一般说着,张好古的目光落在了卢象升的身上,笑着开口道:“卢阁老,我看,你还是把户部的账单给黄阁老好好的看看!”

黄立极愣住了,一边的朱由校却是笑着开口道:“黄卿家,并非是朕重工抑农,而是,我大明自新政以来,这粮食产量可是连年递增!”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