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 第0527章 年初预算,马力全开大明朝!

对于资本家这个群体。

即便是他们再烂,总是比起封建地主要好的多。

这些人,张好古还是要用的。

要盯着,要重罚,一个不听话,就往死里收拾他们。

不交税,直接罚你一年营业额的三成。

虐待工人,你是怎么虐待工人的,就怎么虐待回来。

贿赂官员,倾家荡产。

就算是自己的老爹,被张好古给罚的怀疑这个娃娃是不是自己亲生的,这家伙,怎么对自家人这么狠?

后来,张守初明白了,自己这个宝贝儿子不是对自己狠,而是对所有人都这么狠。

按照道理来说,张好古如此手段,应该是让北方的经商环境很差才对,但是,事实上,却是绝非如此,北方的经商环境,出乎预料的好。

因为,一切都是有规矩的,一切都是有条例的。

只要你按照张好古制定的法律做事儿,就一切OK,不会说,有人盯上了伱的家产,要你几成干股,不存在。

是你的就是你的,老老实实的交税。

如果有官员敢来索贿,你可以保留证据,直接举报,你就看看朝廷办不办他就完事儿了。

自打新政开始,张好古就是陆陆续续的处理了大量的官员,还有就是政务员,应该说,越是针对政务员张好古就越是下手惨重。

自己的内部队伍是绝对不准有任何问题的。

四千多亿大明宝钞

说实话,卢象升现在还真是有些麻木。

这换了从前的白银,那简直就是不敢想象,朝廷一年的税收竟然有四千多万两白银,这得是多有钱?

张居正都不能保证一年能有四千多万两白银的税收。

从前,朝廷六部都是可以收税的,这也就导致了朝廷其实账单十分的混乱,但是,自打张好古来了之后六部收税的权力统一交给了户部。

户部内部就是建立了统计司衙门,税务司衙门,还有就是商务司衙门,外贸司衙门,被张好古这么一搞,大民的财政立刻就好看了不少。

即便是现在,大明还是时时刻刻的有白银流入,而且,伴随着外貌的扩大,白银已经开始贬值了。

原本是一两银子价值一千块钱的大明宝钞。

而现在一两银子最多也就是价值八百块钱的大明宝钞。

这个贬值的速度有点快,不过,也是在张好古的预料当中,现在朝廷还是需要渐渐的放弃银本位。

改为为信用本位。按照这种本位制,人们可以用一种纸币兑换另一种纸币,但不能兑换贵金属。

在金本位或银本位制条件下,一国的货币供给量取决于它的贵金属存量,而贵金属存量又取决于贵金属的勘探和开采情况,所以货币供给量不能适应经济变化和发展的需要。

但是在不兑换本位制条件下,政府可以决定货币供给量。因此,不兑现本位制更有利于政府对经济的调节。

现在的大明宝钞可以买来粮食,买来食盐,买来衣服,再加上足够的方便,已经是开始渐渐的成为了绝大多数大明百姓认可的货币。

而真正蛋疼的则是一些地主,从前,大家都是把银子储存起来,这银子还是相当保值的,可是现在,这银子已经开始渐渐的并不是那么值钱了。

银子能换来的东西越来越少,相对于大明宝钞,银子贬值的速度太快了。

如果想要把保值,那就是把银子直接换成宝钞。

爱换不换!

如今,这大明宝钞还真是不好造假,货币的信用还是十分的坚挺,张好古也不着急,慢慢来,迟早慢慢的取消银本位。

大年夜之后

周进勇再次面见朱由校。

这一次,周进勇是把自己建设河南的计划全都给说了一遍。

简单来说,周进勇要钱,同时,周进勇还是计划着在河南修建几所大桥,把河南的路给彻底修好。

这靠着河南的税收,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

必须要跟朝廷开口。

周进勇这厮也是属于狮子大开口,张口就是五百亿,一方面是修路,另一方面就是扶持一些产业。

如今在张好古的处理下,朝廷和地方的税收基本上是分块的。

百分之八十五的税收属于朝廷,剩下的一成五则是留给地方政府,毕竟地方政府也要发展,至于朝廷征收的百分之八十五,就要从宏观来投资了。

同时,还是要预留一部分作为备用。

周进勇一开口,就是朝廷的八分之一的税收。

显然,这个难度有些大。

今年朝廷的税收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一方面,张好古在旅顺搞出来了造船厂,准备操练大明水师,另一方面还要往陕西这边输血,史可法要治理黄土高原也是要花不少钱的。

尤其是需要治理黄河,黄河不出事儿,那么影响的就是河南和山东,这两个基本上是不必承担涝灾了。

除此之外,张好古还有一个计划,再把京杭大运河好好的修一修,让京杭大运河的漕运不仅仅运输粮食,也是可以用来运输其他的货物,这就要在沿途的城市当中修建码头。

运输的货物,可以安置在一个集装箱当中,虽然跟后世比起来天差地别,但是,至少也要更加灵活,自然,这漕运也是朝廷的活计,算是给朝廷增加新的收入的。

朝廷赚的钱,不能存起来,必须要花出去,投资出去才行。

每年朝廷的预算都是越来越大。

张好古作为内阁首辅,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要让朝廷存钱,朝廷税收的钱赶紧投入到基建当中,取之于民还之于民。

而山东和京师的基建也都还没有停下来,这玩意儿,预算永远都是不够的,就是永远都要往上加钱。

除此之外,就是朱由校的蒸汽抽水机,已经明确了实用价值很高,不指望立刻就用在织布机上面,但是,光是这个抽水的功能就已经足够了。

到处都要花钱。

工业化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了。

周进勇还想要钱,想要把河南并入到这个大经济圈当中,基础建设自然是少不了的。

面对周进勇的要求,张好古想都没想,回复了一句:“五百亿这是不可能的,朝廷不可能拨款给你的,不过,你可以贷款,把整个河南的税赋为抵押,继续借贷,借贷给你五百亿,利息算一算,算你三十年,到时候偿还给银行就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