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 第0513章 新政四年,国运昌隆!

“臣弟,没这个意思!”

朱由检顿时满头大汗。

朱由校狠狠的吸了一口气,看了一眼朱由检,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才好,就是感觉自己这个弟弟,怎么就是一根筋。

把自己的土地捐出来就是收买人心?

这人得是有多蠢?

收买人心也不是你这么收买的,他收买谁?

谁会被他给收买啊?

你没看到现在朱恭枵这是被臭骂成什么样子了吗?

这帮士绅,那是真的恨不得直接扒了朱恭枵的皮。

算了算了,愚蠢的弟弟,不跟你一般见识。

宴会结束之后。

朱由校安抚了一下朱恭枵,便开始准备好好休息。

接下来,就是让人带着朱恭枵在京城四处转转,朱恭枵愿意把土地转让出来,这是好事儿,自己身为皇帝,自然是要大力支持的。

也好做一个表率出来,让藩王们老老实实的把土地交出来才是。

而朱恭枵也是在周进勇的带领下在京师溜达起来。

很快,朱恭枵就意识到,这京师的买卖不是有利可图的问题,

而是暴利!

整个河南自然是不如京师富有的,在这里一斤脱壳的米,价格已经到了十块钱一斤,可在河南,同样的米,不过三四块钱而已,至少也是三倍的利润。

当然,河南并不流行大明宝钞,但是,朱恭枵却是迅速的意识到,河南的粮食价格便宜,京师的粮食价格贵,只要运输过来,就是暴利。

怨不得周进勇要修路。

一方面是吸收多余的劳动人口,另一方面就是要打通这京师跟河南之间的路,只要这个路通了,粮食就能运输过来,这一来一往的就是有利可图。

除此之外,朱恭枵也是检查了一下京师的路面。

这路面也是极好踩上去十分的结实,用的是一种叫做水泥的东西,根据周进勇的说法,这里面竹子,但是,还是远远不够的,日后还是要用钢铁来铺路。

用钢铁和水泥铺路?

钢筋水泥土路。

朱恭枵就感觉这不是奢侈不奢侈的问题,而是非常奢侈。

这路要是通了,河南的粮食直接运输到京师。

朱恭枵甚至感觉自己还是可以去做粮食商人,不过,周进勇三言两语就打消了朱恭枵的想法,还是老老实实的做物流,又不是只有伱一个大聪明,人家粮食商人早就想到了,你就老老实实的去考虑物流。

把自己的名气做大做强。

“道路难行,道上人烟稀少,遇到了土匪怎么办?这就是你周王物流的本事展现出来了,你是王爷,你收下的这些护卫可不是吃干饭的,让他们一路护送,遇到了土匪直接灭了他,你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怎么提高自己卫所的待遇了!”

朱恭枵一拍大腿,顿时感觉周进勇说的有道理。

周王的护卫,皇上特许,还是允许配备刀剑的,火铳是不允许的,要保持朝廷对地方具有足够的火力优势。

对付土匪,周王手下的卫队还是有着很强的战斗力,从前,这粮食运输到京师,还是要花费不少的时间,金钱,和精力的。

中途有太多太多的变数,等这一斤米,运到了京师,十之**,运输和隐患的成本,可能就将所有的利润,统统抵消了。

但是,只要路修好了运输成本就会降低,隐患的成本就需要周王自己来承担了。

随后,周进勇又带着周王看了看新式马车,现在用新的马车,配上这样的道路,便是运输上千斤,甚至几千斤,都不在话下,如果规模真的大了起来,只要合同签的好,好像是比起自己靠着土地赚钱来得多。

其次就是,

除了粮食,还有就是河南的特产,什么铁棍山药,小磨香油等等,这些东西也是可以直接卖到京师。

运输成本只要降低,这些东西都是有利可图的。

这河南还是的大明的几何中心,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历史上一直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

河南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四战都无可避免,每每遭逢大乱,河南人口就会锐减,但是,如果没有战乱,河南立刻就会兴旺发达起来,不止如此,这更是一个周转的中心。

而同样的,对于商人来说,他们也是敏锐的意识到河南就是一个赚钱的新地方。

新政的地方,就没有穷的地方。

看看山东,看看京师。

也许有钱人比不上江南这些区域,但是,这里的百姓是真的有钱,他们已经开始习惯了使用大明宝钞,穿得起丝绸,穿得起上等的棉布,就算是吃饭的时候,他们都有豆油又或者是猪油,最过分的是,他们居然还有肉吃。

生活富裕之后,又开始修建房屋。

都是红砖,青瓦,又是带动了砖窑产业的发展。

对于商人这个群体来说,他们的嗅觉是最为敏锐的。

陕西现在大旱大灾的,先不说,就算是山西这些年都是跟着经济爆发了不少,河南虽然说不是旱灾就是涝灾的,但是,如果好好治理,也未必就会太差劲。

只要风险和运输的成本,都降到了最低,商贾们发现有利可图,他们自然也就会加大投资的力度。

除此之外,朝廷现在也是开办了不少的钢铁工厂,如今的大明的炼钢技术,已经是有点让张好古都是搞不懂了,规模越来越大,产量也是越来越大。

一方面是朝廷造炮,造枪需要大量的钢铁,还有就是各种农用的犁具,而现在,则是开始修建钢铁大桥,虽然说不能大规模的制造,但是,小规模的应用也还是能用上的。

不过,钢铁还是没有大规模应用,张好古也在等,等朱由校把蒸汽机在完善一下,让这家伙赶紧把火车弄出来,那个时候,整个大明都是恨不得你赶紧把钢铁产量给提升上去。

新政到现在也已经执行了四年了,四年的时间,也是让整个大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依旧是天灾不断,但是,王朝暮色却是少了几分。

新政四年,国运昌隆!

明天应该是七更。

今天思路整理了一下,明天稍微的偷懒一下。

后天,应该就会恢复十更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