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 第0337章 一千亿大撒钱,朝廷有钱了就是这么霸气!

纸钞开始慢慢的流行起来。

至少在京师和山东也已经开始流行起来。

纸钞取代白银,这也是要成为必然。

张好古估摸着现在在大明的白银大概是有三到四亿两左右,朝廷,至少掌握了一半的白银流动,现在张好古琢磨的就是让纸钞大规模的流通起来。

对于纸钞,你自然是不太好强迫百姓来使用纸钞,而是要用行政命令来慢慢的执行,譬如说,使用纸钞买米要稍微的便宜一点点,在比如说,强制规定外国商人必须要先把手中的白银和黄金换成纸钞。

再比如说,蒙古人手中的货物,羊毛,首先还是要置换成大明宝钞,然后再来去购买其他的东西。

当然,你也可以换成银子,但是,你不赶紧收购货物回到大草原,伱直接兑换成银子干什么?

蒙古人也不可能一口气直接买光所有的东西,自然手里头也是要剩下不少的大明宝钞的。

前段时间,崔呈秀更是给张好古一个提议,就在草原的部落当中建立农社,方便蒙古人来购买东西。

现在还是要欧一些蒙古的部落找到了适宜种植棉花的地方。

这一批人也已经开始留下来了。

晋商会收购他们的棉花,而他们也会来寻找晋商收购粮食,盐巴和茶叶。

崔呈秀认为把农社建立在蒙古人这里,同时,也要建立必要的规矩,蒙古人之间的部落厮杀归厮杀,但是,不能招惹农社,招惹到了农社以后这粮食也好,盐巴也好,还有就是茶叶也好就全都不卖了。

张好古的回复是可以试试,此外,他更是有一个想法,不如直接修一条水泥路直入蒙古,如此一来,也好方便中原王朝对蒙古的影响力。

这段时间,陕西的晋商还是发育起来了。

即便是被张好古给收割了一波,但是,晋商还是靠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迅速的发育起来,而且,因为没有了走私,更多的人也是愿意尝试这种贸易的生活。

虽然没有走私的暴利,但是,至少也是一条活路。

而且,现在山西老陈醋现在在京师地区也是十分的流行。

如果再来发展一下,这里将会是朝廷另一个税收的来源地。

这群家伙也是给张好古给盯的死死的,敢偷税漏税,绝对不会让你们有什么好果子吃的。

现在,张好古还是琢磨着,让蒙古人去看看,蒙古都有什么矿场。

蒙古人民不一定要游牧,还是可以种植棉花,还可以去挖矿,还可以载歌载舞,甚至于,还可以规范他们的畜牧业。

一点点的,自然使用纸钞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事实上,这大半年来,纸钞流通的速度也是远远的超过了张好古的想象,虽然,现在大明足够的烂,但是,毕竟,大明还是代表着官方,代表着的就是信誉。

再加上,张好古更是装了一手,十二万万两白银堆起来,着实糊弄住了不少人。

让更多的商人相信,大明宝钞是真的可以用银子的,外商使用,蒙古人使用,农民使用,百官使用,今年的养廉银和工资用的就是纸钞。

虽然,各级官员在第一时间,就把纸钞换成银子,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了诸多不方便的地方,朝廷律法规定,任何商业机构都不得拒绝纸钞,你给我银子,我找不开,那就只能给你纸钞了。

爱要不要。

此外,就是物价开始出现了一定的通货膨胀,虽然缓慢,但是,却是开始出现了波动,等时机成熟,就彻底放弃固定汇率。

等到纸钞开始大规模流行的时候,也就是可以废除市面上的金银交易了。

朝臣们震撼归震撼,但是,这个钱要怎么花,自然还是张好古说了算。

去年的竟是大规模的公路和水渠修建计划已经开始铺设起来,今年,朝廷就要拿出更多钱,要在山东,山西和陕西。

尤其是陕西,未来几年都会面临大旱,这个时候,必须要花大量的银子来搞好水利工程。

陕西境内有汉江、丹江、嘉陵江、渭河、泾河、洛河、延河以及无定河。除秦岭南部水系为自产外流,秦岭以北则基本都发源于外省地区,张好古在孙传庭平叛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安排一部分水利专家去陕西看看了。

朱由校送走了孙承宗和袁崇焕,带着努尔哈赤一起走的,辽西这边能不能弄下来,就看他们的具体操作了。

能不打就不打,明军在野战的情况下是真的打不过女真人。

能兵不血刃最好。

拿下辽西,立刻在军事重镇上面安排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只要这些东西在手里头,你让皇太极拿什么来攻打辽东?

他唯一的策略就是向西,征服蒙古。

然后,寻找九边的薄弱点来偷偷摸摸的进攻。

而接下来,张好古制定的来年大撒钱计划,也只说是让朱由校狠狠的吃了一惊。

京师,山西,陕西,山东四地,都有大规模的基建工程,这些工程都是要花钱的,朱由校看着张好古的侧重点就是陕西。

“陕西大旱,越是这个时候,就越是需要修建水库,做好水利工程,除此之外,就是修路,能让粮食,军队,可以迅速的来到陕西平叛。”

张好古款款而谈。

朱由校一条条的看了下来,也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看着张好古道:“师傅,这是准备砸一亿两白银?”

“正是,除了公路和水利之外,还有就是水泥工厂也要大规模的开始修建,我们需要培养专业的技术工人!”

张好古笑着开口道:“皇上,兴修水利,功在千秋,若是能修建好了,则朝廷东西南北贯通,若是有地方造反,朝廷朝发夕至,可以瞬间平叛!!”

“之前师傅就计划在京师花两百亿大明宝钞,来修建桥梁,水利和公路,现在,这些,混在一起,这是一千亿?”朱由校暗暗的吸了一口凉气,也是忍不住感叹张好古这个家伙的大手笔。

张好古点点头:“正是,皇上,朝廷有钱了,咱们不差钱,花!!”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