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我想摆烂,你却让我当皇帝? > 第四百二十四章 驭人之策

朱松知道刘毅虽然向着自己,但是心里面却也不赞同自己的这个决定和举措的。

“你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短期看来朝廷可以获得巨大的利润,但商人的地位也会水涨船高,但无论何时大明朝都不能由商人来占据主导权,朝廷会对商人进行严格的看管,他们可以挣钱也可以提高地位,但是有些事情不能做就是不能做,比如商人的儿子不得考举,与商人有直接亲属关系的不得考举。”

“钱、权只能占一个,就如同咱们大明朝的规矩,官员不得经商,同样的商人也不得为官。”

“国库现在紧缺,空虚的很,要是真想把国库这个窟窿给填上,那就只能靠那些天天琢磨怎么挣钱的商人们,让他们去想办法,国家给他们打开一道方便之门,当然不是免费的,他们可以去外面挣钱,外面的人也可以来到大明挣钱,但是不管怎么样都要经过这道门就要交税。”

“商人的环境变好了,那商人的产业就会需要更多的人来打理,这就给很多没有地的百姓们提供了一个选择,他们可以去做伙计,伙计的每个月的薪银可以按照朝廷定的规矩,不得低于多少不得高于多少。”

“如此一来,商人得到了钱,朝廷得到了钱,那些没有地的百姓们也有了活计不会活活饿死,这样岂不是一石三鸟的好事吗?”

“可是……”刘毅还想说什么?可说出来的无非就是什么商人的地位高了就会怎么怎么样,会对朝廷会对国家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危害,但朱松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无论何时朝廷都要在商人之上,朝廷都会严格把控商人的行为。

如此一来,都真是让刘毅张不开嘴了。

可是转瞬之间,刘毅心中又有了新的问题。

“殿下,刚刚您说的这些规矩,可是最近皇上成立海关司的时候却没有提过呀,就连一点风声都没有,这会不会中间有所误会?”

朱松指着脚下的路面,给刘毅解释道。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也要一步一步走,看见咱们脚下踩的石砖了吗?这也是一块一块铺出来的,先成立一个海关司已经如此艰难,若是一下子放出这么多的牌,那些大臣们还不得疯了,拼死进谏?”

“有一个故事叫做温水煮青蛙,活的青蛙扔进开水之中,他会立马跳出来,但温水将青蛙放进去,青蛙会觉得很舒服,只要一点一点的加大火后,他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就被活生生的煮熟。”

“现在朝廷就是这个状态,一旦海关司成立了,天下的商人们开始通过海关寺向海外贩卖商品,那接下来的种种举措和规矩就可以随之跟上,也让天下的官员们看一看,他们想的那个问题,朝廷早就已经想到了。”

“本王和你说这些是相信你,当然了,你若是说出去,本王也不会怪你,反正海关司成立是箭在弦上不得不放,皇上已经派人在就近的港口,开始成立海关衙门,就连海关司的告示也已经发了下去,想来现在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江南,接下来就要向整个大明传播了。”

刘毅当然不会把殿下今天与自己说的这些事情和别人说,他本来就是靠着朱松才走到今天,更何况朱松对自己的母亲有救命之恩,就算是朱松真是一个大奸大恶之人,刘毅也会誓死追随朱松的。

更何况朱松只是表面上看似贪财奸诈,那其实心里却处处想着国家,想着百姓,开海关司真正得到好处的不是商人是国家,商人们得到了利益,但也会给普通的百姓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让百姓们解决温饱问题,这怎么可能是大奸大恶之人?

刘毅心中对朱松的敬佩更上了一个高度,心中也更加坚定,无论发生什么事,自己都不能背叛殿下。

二人出了午门,朱松回过头来看着刘毅笑道。

“你母亲的身体最近怎么样?”

刘毅拱手道:“回殿下的话,下官的母亲身体已然完全痊愈了。”

“那就好,你现在的仕途已然走上了正轨,翰林院编修的活你要好好干,本王觉得你的才能很不错,虽然人是有点轴,但毕竟你本就是读书人,轴放到武将的身上,那是致命的缺点,但是放到文人的身上,却也有可能会是优点。”

“皇上要修永乐大典,本王到时候打算举荐你去一起编纂永乐大典,毕竟是翰林院编修,让你去边转永乐大典也不算埋没了你。”

刘毅闻言心中欢喜不已连连道谢,朱松与他又寒暄了几句,随后送别了刘毅,自己也上了马车。

自打昨日的事情发生了之后,朱松知道光靠这些钻进钱眼里面的皇亲国戚功臣勋贵们是不足以的,他们身份尊贵,但是手中有权力的并不在多数。

而且以利益绑在一起的,迟早也会因为更大的利益分崩离析,昨日若不是自己手里还握着他们的命脉,只怕还真不好推脱。

人啊,就是不能喂的太饱,喂的太饱了,有一天就有可能反过来咬自己人一口。

这个东西就像是喂狗一样,不能让他吃得太饱,吃的太饱了,就懒得看家护院了,让他吃不饱就会心生不满,只有在介于饱和不饱这个中间、半饱不饱的状态才是最容易拿捏住人的。

当然这也是中下之策,上上之策,乃是志同道合、利益相同并行的策略,今天朱松已然向刘毅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自己并非表面上看着贪财无度之人,自己心里面想的也是天下也是百姓,刘毅作为读书人一腔热血,一定能够感受到朱松的心意。

如此一来,朱松就要开始在朝内大力的将刘毅推上去,编撰永乐大典,这是一个很好的台阶,在朝的文官们都知道,永乐大典的编撰将会是将来登上更高官职更高权力的一块金台阶。

只要把永乐大典编撰好,升官发财,还是小事,如此一部旷世奇书,只怕编撰者的名字也要随着永乐大典名流青史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