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降妖伏魔小灵官 > 第二百五十五章 第二天

降妖伏魔小灵官 第二百五十五章 第二天

作者:竹尹七异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5:26: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天。

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只是昨天的重复,明天的模板,永远都是一成不变的。

但是对于刚刚思考了一夜生死的终极问题后的京城县令郭自达来说,就像是漫长的一年,眼睁睁地看着窗外的黑夜退去。

他一夜未眠,早上简单洗漱之后,跑去跟自己的母亲说了很久的话,久到一向内敛不善言辞的母亲,都目露担心之色,询问他是否有什么烦心之事。只能推说没有,搪塞几句后就跑回县衙里面,可是却无心工作。

案桌上的事情堆积,他很难得地在上班时间发呆,有时就连书童从身边走过,给他更换茶水,他也没有感觉到。

一直到日进正午,快要到他再次去驿站的时间了。

“大人……”

张班头走进来,他看到坐在书案后面发呆的郭自达,心里面又是疑惑不解又是觉得古怪。虽然与这位新来的县令相处不过两个月,对方的办事能力和处事态度还是颇受大家赞赏的,从来没有出现这个双眼无神好像丢了魂一样的状态。

于是他走上前去,试探性地叫了一声。

“嗯,张班头,案件有什么进展吗?”

郭自达回过神来,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失态,于是抬起一只手,手肘搁在桌案上,拇指抵在太阳穴轻轻揉搓着。

也许是一夜无眠的原因,也许是多日劳累的疲倦,总之此时他的额头隐隐发痛,现在是只能强打精神。

“回禀大人,案件暂时没有什么头绪,城南的死者身份我们已经查问清楚,此人就是一个地痞无赖,家中父母双亡,也没有妻儿子女。”

张班头看见对方揉额头的动作,认为是长时间没有破案才导致郭自达如此苦恼,不由得放慢了语气:

“他的画像是被邻居认出来的,跟此人有关的几个地痞,我也都亲自查问过了,不像是知道这件事情的。”

“那……验尸的情况呢?尸体死于何等利器,是否有过争斗,殴打,或是明显的新旧伤痕……”

郭自达毕竟也不是初出茅庐的人,他在偏远地区做县令,处理的案件之多往往是京城的十倍,只因为蛮荒偏远之地民风彪悍,遇事很容易从口角变成斗殴,失手打死人或者蓄意报复者也在所难免。

“这个……”

张班头一阵迟疑,然后抬头看了一眼县令,心想对方应该不是苛责之人,于是实话实说道:

“自打那天验完尸,周爷就病了,到现在也没好。早上我还特意去看过,周嫂子说吃下药了,但是还是不见好,换了好几个大夫,都说只是邪气入体,好好静养就行……”

其实张班头之所以说这么详细,是担心县令认为周爷是刻意摆谱才迟迟卧床不起的。

他虽然是个没什么脑子的粗人,但也知道谁对自己好。

“那让他先好好休息吧……”

郭自达叹了口气,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尤其仵作周爷干的活还是跟尸体打交道,这种工作最不容易。

“虽然周爷的验尸技术最好,可此事迫在眉睫等不得,不如去找其他的仵作,至少看看能不能从尸体上得到更多的线索……”

只听到县令的第一句话,张班头心里就松了一口,对方不是那种你一旦忤逆他的意思,他就要你好看如何如何的官员,这点倒是让人值得称赞。

然后听到对方之后的话,他的脸上是一半的赞赏,一半的无奈。

赞赏是因为他去见周爷之后,人家也是给他提出的这个办法,仵作又不止他们一家,即使身体有恙事情有紧急,干脆去找别的仵作。

无奈的是他已经找过了那些京城中不如周爷的仵作,可是没有一个人敢来的。城南有关那具尸体的传说是越来越邪乎,说什么都有。

“大人,我已经找过其他仵作……可是他们一听说是城南的那件案子,就是倒贴钱也不愿意来呀。”

“这……”

郭自达也没了办法,他紧皱着眉头,本来就疼的太阳穴此时更疼了,让他几乎没有办法集中精神。

“大人您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呀……”

张班头明显感觉到今天的县令与往日不同,对方不但神色萎靡,还一直在揉搓额头,好像很难受的样子。

“昨夜无眠,今日有些头疼而已,无妨的。”

郭自达也只能强打精神,他想了想既然城南案件没有进展,于是转头问起来有关少女失踪的事情:

“李班头回来了吗?”

“还没有,不过我估摸着时间应该差不多了,大概这几天就会回来吧。”

县衙一般分为快壮皂三班衙役,也就分别有三个班头。刘班头执掌皂班,一般负责跟随的县令左右,看管以及审问犯人;张班头掌管壮班,一般是镇压械斗,围捕犯人;而李班头则是掌管快班,一般负责传讯证人,追查犯人。

民间常说的捕快,其实指的就是快班的衙役,只不过镇压械斗并不常有,而追查线索和犯人却是经常的事情,所有壮班和快班的工作并不确定,主要看县令的吩咐做事。

自从出了少女失踪案件之后,敏锐的郭自达认为这件事情不是这么简单,他就派遣快班的李班头带着一些人手,带着公文去往京城周边的县城,询问是否有类似失踪的事情发生。

算算日子,他们也应该快回来了。

“大人……”

还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随着焦急的脚步声,一个风尘仆仆的中年捕快从外面走了进来,他大约三十多岁,长着胡须,身形瘦高不如张班头壮实。

“李班头,你可算回来了,大人跟我刚才还在说你呢……”

张班头倒是喜出望外,他开心地过去迎接,当然后者却是直接躲过他的迎接,直接来到郭自达的桌案前面。

“李班头回来了……”

“大人,果然跟您猜测的一样,京城周边四个县都有少女失踪的事情……”

李班头在外面奔波许久,今天才好不容易地赶回京城,脸没来得及清洗的尘土,还有因为口渴干裂的嘴唇。

“四个县都有!”

张班头看到老伙计刻意避开自己,虽然有些不高兴,但还是摸了摸鼻子没有多说什么,毕竟这是在县令面前,要是私底下见面,早就骂出口了。

但是当他听到对方所说的话之后,已经完全没有心思打闹了,有关京城的事情都已经闹得沸沸扬扬,要是让老百姓知道周边各地也都有了,那岂不是会造成人心惶惶。

“四个县……大概有多少人?”

郭自达是差点就撑不住了,但是他还是掐着自己的手指头,借此来保持自己的精神镇定。

“大概……四五十人……”

李班头吞吞吐吐半天,才说出来了一个他自己都不太愿意相信的人数。要知道京城虽然也会发生失踪案,但是一年到头也到不了一百起,如今短短月余,周边各地的失踪人口跟京城的加在一起,就已经七八十人不止了。

郭自达掩面无语。

张班头在一旁急得原地跺脚,但是他也说不出来一个所以然,只能独自抡拳生气。

“有些是被盗贼掳走的,但是绝大部分都是跟京城的事件一样无故失踪。家人连她们的踪迹都找不到,有的只找到衣服……”

李班头也很无奈,他也算是当差半辈子了,还从来没有遇见过这种离奇的事情,别说大人头疼,他也是很头疼。

“失踪时间都是临近黄昏或者晚上,几乎没有目击者,但是……”

他说着从怀里面掏出来几张纸,迟疑了一下还是放到郭自达的桌头,然后沉声说道:

“有两个五岁的顽童曾经目睹形迹可疑者,这是他们的供词。”

“五岁的孩子……李头你是在开玩笑吗?娃娃说的话也能当真?”

张班头瓮声瓮气地反驳道,他知道办案讲究证人和证词证据,但是两个心智不全的五岁孩童,万一他们说的话是胡编乱造的呢?

“这两个娃娃,所在的县城村落都不同,二者之间相隔百里,两个孩子根本不可能认识。但是他们的口供却出奇地相似,尤其是对犯人的描述……”

一个孩子可能会说谎,但是两个不认识的孩子都说谎,谎言还极其相似的可能性却很低,所以多年办案经验的李班头才会认为他们的话可信。

“嗯,李班头说得有理。”

郭自达翻来口供,仔细扫了几眼,也许是无心地问了一句:

“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线索和相关事情……”

“呃……暂时没有了。”

李班头其实感觉也有些惭愧,自己走访各地询问事情始末,可是除了这份真假难辨的口供和失踪人数之外,就没有查到任何的线索。

“好吧……”

郭自达把口供放下,那两份口供是来自五岁的孩子,他们对犯人的描述也不过是“很高”、“黑色的斗篷”、“看不清楚……很可怕”等等,也不能说没用,但是也几乎提供不了什么实质的线索。

“二位班头,一般来说少女失踪的原因是什么?”

找不到线索,就从源头上彻查,郭自达这也算是大浪淘沙的无奈招数,京城里面鱼龙混杂,自己一只手捞下去,还真的说不定能够捞上面什么大鱼。

“一般是被人贩子拐卖,贩卖到偏远地方的青楼妓院里面。”

李班头率先说道。

“也有可能是盗贼劫持,抓到山上淫乐……”

张班头紧跟着说道。

“但是这里是京城,自从三年前皇帝陛下亲自整肃京城之后,这些事情几乎不可能发生……”

郭自达用事实反驳了两位班头说的话,现在的情况就是明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已经发生了,而且是接二连三的发生。

“对方就这么大张旗鼓地跑到京城里面为非作歹,但是咱们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大人……”

两位班头都是面露愧色,但是还没等他们说什么,郭自达就自嘲地摆了摆手,并没有打算责怪他们。

“好了,李头刚刚回来,张头最近也辛苦了,你们都先休息去吧。”

郭自达开口赶二人离开,二人倒是也不能不走,所以只能磨磨蹭蹭的走出屋子。

“少爷,时间差不多了。”

书童等到班头们都走了,才从敢走进来,一边把茶水放下,一边小声的提醒自家少爷。

“嗯,准备车马……咱们去驿站。”

……

“哈欠——夏大人,您想好怎么救我兄长的性命了吗?”

梁先行也是一夜辗转反侧,在天明时分才沉沉睡去,这一觉直接让他睡过了正午,硬生生是被肚子里咕噜噜的声音给叫醒的。

夏知蝉则是老神在在的坐在院子里面,他任由天上灼热的太阳光把自己包裹,要是不是因为身上的黑白玄袍寒暑不侵,他早就被晒成干尸了。

“你怎么这么关心他,还一口一个兄长的叫着……”

“这……”

梁先行稍有扭捏,他不太好意思的搓了搓脸颊,把目光看向昨天喝完的酒坛子说道:

“兄长他指点迷津,让我算是从泥沼里面跳脱出来,在我心中他虽然不是我的亲生兄长,却也与亲生兄长无异。”

“哦……”

夏知蝉没心没肺的回应了一句,其实昨天郭自达说的一切,他自然也是能够看的明白的,但是郭自达只看到了朝堂上的事情,而他则是看到更加深远的。

皇帝陛下之所以这么早的时间就召梁先行进京,除了探究对方的想法之外,还有就是考验对方的意思。

所以那些天,不论梁先行多么的焦躁不安,夏知蝉都当做没有看见,因为他知道这是来自于皇帝的考验。

人最难得的,就是耐得住寂寞。

但是也许梁先行还太年轻,他此时的心境还是不够沉稳,意志也不够坚定,如果不是郭自达说破这一切的话,他很可能被自己击垮。

夏知蝉甚至知道,这驿站里面有皇帝陛下的探子,他们会把梁先行的一言一行全部记录下来,一字不差的回报给陛下。

如果梁先行的内心先垮掉了,皇帝陛下还是会用他,但是不会重用,根据夏知蝉判断,如果真的如此的话,对方一辈子的顶点也就是三品或者四品的一州刺史,不可能入阁拜相的。

皇帝,可不是高高坐在龙椅上的傀儡,他们既然掌握天下最高的权利,也就必须拥有天下顶级的智慧,不然就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就会被那些有心之人把权力架空。

可是人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想要做一个好木匠都要一点一点的从头学起,更不用说去做天下第一的皇帝……

如今太子年幼,老皇帝迫不及待的想要剪除士族的羽翼,就是为了不出现弱主强臣的局面,古今多少篡位的皇帝,都是从得力的强臣做起,直到最后把皇帝架空甚至推倒,自己大摇大摆的坐上皇位。

历史的前车之鉴犹在,皇帝陛下不得不为了太子的将来考虑。像梁先行这种基层的官员,都是反复考验品格之后才选出来的,为的是给未来的新君做纯臣。

这些事情,身在其中的人很难能够看得清楚,但是夏知蝉这个世外之人却能够看的明白,但是既然不是你的棋局,你就要学会闭嘴。

俗话说,观棋不语才是真君子。

梁先行虽然急躁,却心系百姓,是个清官。

郭自达守礼顽固,却洞察时局,是个能臣。

夏知蝉相信皇帝陛下从各地寻访出来的能臣贤良应该还不止这些人,还有更多的人隐藏的暗处,只有等到新皇登基,他们才会显露出实力。

能力很重要,但比能力更加重要的是人的品行。一个人品性善良,即使他碌碌无为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如果像杨相那种,内心不善还有手腕心机的人,就是最不好对付的。

但是人的品性不是一成不变的,想当初老皇帝年轻的时候,他身边的杨黎和左不开也都是得力的贤臣,可是随着时光的流逝,面对金钱的诱惑,香车美人的享受,难免有人会变了心智,失了德行。

所以夏知蝉才嘱咐梁先行,要他二十年恪守本心,只有如此皇帝才会一步步的重用他,他也算才有机会成为宰相。

“唉……”

夏知蝉叹了口气。

“夏大人为何无故叹气呢?”

梁先行自然不解,但是他旋即想到夏知蝉的这一声叹息是不是跟郭自达有关,心里顿时焦急起来。

“大人,是不是跟我兄长有关?难道他的性命已经危在旦夕了吗……”

“不是。”

夏知蝉从竹椅上站起来,他身上没有一滴汗,竹椅却是被太阳光灼烧着有些发烫变形,随着他起身的动作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

“我是感叹我自己,休息的时光过去了,接下来的日子里面恐怕是有的忙了……”

梁先行当然是听不明白对方话里的意思,只能是一边摇晃着手里的蒲扇,一边眨巴几下眼睛。

而驿站门口,一身便服的郭自达刚刚站定身姿。

“你们在此等候,我一个人进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