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文艺时代的人生直播 > 第495章 学习结束

文艺时代的人生直播 第495章 学习结束

作者:王望舒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04:04: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民俗学起来很难,不会成为一个专家,也没有所有地方都懂的专家。阿宽来这里,只是了解了九牛一毛的百分之一,他已经感到后背阵阵发凉。觉得在港岛做一个社工更好。在山区做事,懂少了还真扑腾不了。要学好,必须要谦虚,要掌握,也要不耻下问。学问,学问,就是这样,不问,代表没有思考,只有问了,才真的在下功夫学。学到了,就是自己的。没学到,还是别人的。

阿宽要离开,多哥没意见。老农起身送客,说:“我也留你们,都还有好多事要做。过两天我们再聚聚。”

“谢谢好意!我过两天就要走了。”阿宽说。

阿宽完全听不出来,这是送客的客套话,如果过两天再来,人家也许没准备。这个话,不能当真。如果句句话都当真。

多哥也不好当面解释给阿宽听,阿宽也似懂非懂。讲了不如不讲。说归说,做归做。

两人离开了老农家,骑车往回赶。从后视镜里,还能看到老农站在家门口目送他俩离开。

很明显,这个老农很高兴,并且真心招待他俩。多哥有意或者无意安排,没想到还算成功。阿宽没有见到村干,算是见到了村民,另外,还了解了一些村里项目的情况。

二人回到宿舍,收拾一下,然后休息,当天无话。

次日,二人又要到另外三个小组,他们在另外一座山。在山上,分布较广,村子面积较大,走路会让人走哭。好在有摩托车,这就节省不少体力,也节省不少时间。这个给人带来便利,还是刘小姐发了善心,一心要在当地做事,为了照顾真正有需要的人。买车的目的就在于此。两个轮子没有四个轮子的好,但是,四个轮子的去不了两个轮子去的地方,有的地方路比较差,走不了四个轮子的车。摩托车的灵活性是有目共睹的。的确可以起到作用,不过,在城镇里也受到一些限制。

山顶有一座教堂。看样子,有些年代了,不过,仍在使用。这个地方以前没有公路,教堂所用的材料大部分是红砖。山顶没有砖窑,所有的砖,都是从山下背上来,包括水泥和砂石,都是这样,完成这项工程的,不是一个人的力量,也不是五分钟热情。据说,完成这教堂的,是信徒。可以想象,信仰的力量的确很大。

看到教堂,阿宽感叹道:“没想到,在这穷乡僻壤,在这么荒凉的地方,还有人有信仰。万万没想到。看来,有人的地方,就有爱,有追求信仰的人。不错,不错,人人都在寻找神。有的找到了,可惜是假的,有的找到了真神,可是没人相信。”

阿宽一边欣赏,一边拍照,然后在笔记本上记着什么。他不是宣教士,要不然,不能进来,山区的人有自己的信仰,外来的人,虽说受到欢迎,可是,谈到信仰还是有所保留,并非全盘托出,毫无保留。

多哥没说话。因为机构派他来村里做事,不谈别的,只做事就行。他要完全按照合同约定的来做。如果超过了工作范围,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这个说起来有点严重,实际上就是这么严重。本来做慈善事业,就被多方猜疑,怀疑动机和目的。如果真的做了工作范围以外的事情,果然应验了他们说的。那么,就很容易受到多方的攻击。因为证据很多,而且很扎实。需要说清楚,也不容易。他的普通话真的不普通,要说清楚一句话,让别人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可能需要说很多话才解释的清楚。

不带着目的做事,动机良好,不是一开始就动歪心思。有的人会一时糊涂,但是,大多数人遇事不糊涂。多哥干脆不说。不说话就不容易说错话,如果说错了,就要纠正,纠正是很难做的事关键看其个人的作法和想法。

环绕教堂跑了一圈,然后往目的地跑去。看得出,教堂建造得结实,比较周边的民居,还是要好得多。教堂建造的认真,看样子,当地参与建造的包括准备材料的人,都是认真的,看得出,信念笃定,坚持不懈,这是有信仰的差别。

村里的大部分都已经去过,村民在家的基本都认识多哥。

多哥很清楚,在村里做事,更重要的是作人。作人不在话多,在做事多。村民看人,不看会说不会说,看会做不会做。多哥说不了多少话,做事,还算认真。他到村民家,村民比较欢迎。再说,村民一直认为他是海外归来的华侨,因为面相上看,非常像。

华侨一般都有钱,拿点钱出来做慈善事业,应是九牛一毛,算是毛毛雨了,没有伤筋动骨,反而更加茁壮成长。越是捐赠,得到的越多。越小气,越贫穷。生活底层的人,可能永远不懂交易,而交易伴随人的一生,司空见惯。人生路上,处处都有交易。没交易,寸步难行。

多哥长得像华侨,不是说华侨都被太阳晒黑了,是指外形,看起来有些漂泊在外的游子的沧桑感。另外,脸上和额头上有皱纹,鱼尾纹或者抬头纹,都很明显。这张脸,就写满了历史,看上去,是有着很多故事的人,缺少的就是怎样表现或者怎样诉说出来,分享给大家听,满足一下大家的好奇心。

转了一圈,没看到什么人,不知道人们都到哪里去了。后来,多哥突然想到,今天是集市开放日。也就是说,今天可以上街买东西。村民一般去购物,包括生产工具、农业物资和生活用品等等。小乡镇,物资也丰富,只是来去不容易,需要跋山涉水的。就是有车,也有经过深沟悬崖、坎坷小路,也不容易。

多哥对阿宽说:“他们今天去集市了。”

“哦,那我们怎么办?”阿宽问。

“有两个方案,一,在这里等,这个需要耐心。二,不用等,就到集市去找。”多哥说。

“我看还是走吧,不清楚他们啥时候回来。从这里到集市,距离不短,就是坐车,也要大半天的。我们在这里等,不会有结果。再说,他们就是回来,也来不及接待我们。”阿宽说。

“好吧,走,看情况,我们再决定是否再来一次。”多哥说。

多哥不希望再来一次,可是话不能这么说,要说缓和一点的话,免得让人觉得懦弱无能。

“行,就这样定了。哦,对了,你说去买摩托车什么时候去?”阿宽问。

“我联系一下松村的季柯南吧。”多哥说。

“这样,我们先下山,回到宿舍再说。这里的狗叫得凶,看来,狗眼看人低,认为我们是小偷了。”阿宽笑着说。

其实,阿宽想表达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多哥更像小偷,从外表穿着到行为举止,都像一个专业的盗窃团伙头目。当然,越是心虚,狗越要狂叫不止,恨不得马上过来咬上一口,然后再跑,再来试探,然后彻底跑路。

“好的。”多哥说,他没有细想,发动了摩托车,阿宽上了摩托车,多哥载着他朝山下滑下去。

有一段路,却是上坡,这是山里道路特有的,总体是下滑,中间还要上升,有点像炒股,看起来下跌得厉害,谁知道有了转机,一线转机,就给人希望。

车过了桥,再往前走,就是学校,到了学校,摩托车不能下去,因为是台阶,如果技术高超,可以下去。下去之后,再进各自的宿舍。房子够多,随便都可以住,两个人一人一个房间,可以充分享受个人独处的时光。

多哥拨通了季柯南的电话,问:“现在说话方便吗?”

“方便,说吧。”季柯南说。

季柯南正在看书,闲着也是闲着,看书可以装备自己。有这个预算就要用下去。如果不用,就会浪费。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这不是说说而已,是真没有。

楼底下的老头也爱看书。爱看书的人,和别人好像不太和睦,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说出来的话也不一样。

“你明天有空吗?”多哥问。

“明天。请你稍等。…….要不,这样,我和尹大哥商量了之后,等一会儿微信联系。”季柯南说。

“好。”多哥说,然后挂了电话。

季柯南不能自己决定明天要做什么。就是能决定,也不擅自决定,旁边有尹贤仁,做什么事都要留一手。如果被查担责任,两个人都要承担责任,一根绳上的两个蚂蚱,谁都跑不了。这个是责任到人的,不出事大家都好,一旦出事,谁的责任谁承担。

季柯南敲了门,尹贤仁让进,季柯南说了来历,尹贤仁说:“明天去山上摸底,看看多少人对省柴灶感兴趣。这样吧,我们后天或者大后天去,你明天去买摩托车。我就不去了,我在家整理材料。买完车后,我们以后下乡就方便了。这事要抓紧,买了车,还要上牌照、加油、检修啥的,总之,这个摩托车是烧钱的东西。为了工作方便快捷,买了摩托车,会对我们更有好处。这一步早晚要走,现在就要提高工作效率,争取早点完成项目,再搞其他的事。如果有预算,就要用下去,免得办公室不好解释,再说,文化总有差异。不用求全责备。”

“好,这样安排最好。明天去买,我现在就发微信给他。我说,等商量好了给他回话。”季柯南说。

“发微信如果他不在线,或者微信聊天窗口太多,他就无法看微信,建议还是打电话。”尹贤仁说。

尹贤仁说的没错。这个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季柯南有好几次没有看到对方的及时回复而生闷气,这个关系到机德的问题。

生气归生气,该做的还是要做,不能因小失大。

“可是,我说了用微信联系的。”季柯南说。

“如果说好了通过微信联系,那就发微信吧,记得要把微信内容删除。”尹贤仁嘱咐道。

在这方面,尹贤仁还是比较谨慎的。微信聊天记录可能会成为证据。如果查起来,会很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及时清理是好事。养成习惯,经常处理垃圾,可以提升手机速度。如果用不好智能手机,就用按键机,用老人机,总之有的是办法。

多哥和季柯南有点马虎。说起来季柯南还懂法,有时候,还不如不懂法的人懂事。这个问题存在很久。懂法的不仅要懂法,这是起码要求,更要懂事,懂事的人,学法用法守法执法都不存在多大问题,可以很快上路并越来越顺手。

季柯南拨通了多哥的电话,他说:“多大哥,可以。明天可以去。我在路上等,然后一起去。你上车的时候,给我发一个信息吧。就是发一个定位,我好找到你。”

“好的。”多哥说,然后挂了电话。

他可能在想,季柯南怎么又变了,通过电话联系。希望这个细节被他忽视。季柯南在某些方面的确不行,容易犯一些低级错误。在某种情况下,甚至会很愚蠢。和尹贤仁在一个小组,多少学习了一些东西,从尹贤仁那里可以学到东西的,这个要靠悟性去领悟,也靠自己倒空水杯,接受更多的有益的新鲜水进来,这样对身体才有益。

多哥确定了明天的行程后,就告诉了阿宽。及时沟通,免得将来受罪。要知道,阿宽本来就是一线的员工,多少都懂一些,,如果啥都不懂,机构也就不会选他到山区看看。

阿宽很开心,问:“这次去的地方离这里远吗?在哪个方向?”

“大概有三个小时的车程。方向在东边。不过,要按照太阳升起的位置来判断才行。在山区,有时候不能分辨方向的。”多哥说。

“那太好了。这两天真是太多事情了,很丰富的经历。我要好好记录,好好整理。带回港岛给大家分享。”阿宽说。

阿宽身上有一股阳光男孩的特质,让人感到有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