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文艺时代的人生直播 > 第398章 鬼不登门

文艺时代的人生直播 第398章 鬼不登门

作者:王望舒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04:04: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是这样的,我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院长’那里。卫生室要钱要得少,对鲍绍不是压力,他就愿意拿钱出来,也拿得出来钱,这就对了,钱能解决的事,就不要动用人了,那上官是个精明人,也是小老板,才起步,正需要人脉关系,不能太僵化,否则,连鬼都不登门。他可是一个连鬼都骗的人,鬼都信,何况人呢?我是服他的。正是因为太精明,作人就不太厚道,人家和他打交道,就要提防,不得不多长个心眼,免得吃亏上当,造成损失。”

“‘院长’很小气的,这次怎么同意了?”东干事问道,东干事感觉到他在说谎,不过,又有点像,对于董旭柱办事,他总是不是全信赖,还是喜欢凌会计一些,董旭柱这个家伙表面忠厚老实,实际心里有数,不为人知的领地,东干事他也无法进入,探究不透,始终模糊不清不楚。

“好,你做得好,效率真高!看来,你负责法律事务、民间调解还是不错的。好好干,将来一定大有前途。未来属于你们,我老了,不中用了,该退下来等死了。”东干事说。

东干事的话里有话,估计董旭柱心里有鬼,不好意思说出来,他嘿嘿一笑,没再多说,东干事也觉得他再呆在这里,纯属多余,就也不理会他,这时候,手机响了,他们都开始掏手机,董旭柱动作快,结果不是他的手机响,他一出门,手机很快就响,不接听就知道是谁打来的,肯定是他老婆,这是随时随地都在查岗的意思,因为他让人不放心,最不放心的就是他老婆,至于工作上的同事,他们都也是,不过,能过得去就过去,不必太认真,谁都不容易。

东干事掏出手机,一接听,是省总公司工作队队长打来的电话,他说他们三个已经到了观音镇,大概半小时后到达村子。

东干事说:“知道了。欢迎!欢迎到村指导工作!”

然后就挂了电话,要知道,他根本不会在乎他们来,还是走,他最关心的,还是怎样得到他们的资金扶持,有了钱,就好办事,没有钱,就没办法办事。这是符合正比例要求的,朴素的道理就是,有多少钱,就办价值多少钱的事。

董旭柱要走,东干事说:“你别走远了,我告诉你,你在附近转悠吧,等我电话,说不定中午要陪客,你知道,我不能喝酒,稍微喝点,是个意思,这个要完全靠你了。我老了,不中用了,来的客也是有酒量的。除了你,没有别人有这样的酒量。”

“哪里有酒量?我不咋样,关键是看凌会计,别看他个子小,可酒量不小,不要小瞧他。我和他拼过酒,输了,轻敌了,这小子深藏不露,很能迷惑人,我傻,开始就猛,想来个下马威,结果自己先倒。”董旭柱说。

“我很清楚,我当然不会放过他,他也要喝,一定要喝,要不然,就弄不了他们三个。你们都是好样的,村里的对外交往,搞公关全看你们的了。公关搞好了,对村里的发展也会带来好处,给村民带来益处,增加村民福利。”东干事说。

“什么?他们有三个,那我们也得有三个,才势均力敌。他们是大城市来的,我们是农村的,拼酒,城市来的可能没我们强。再说,到了我们的地盘上,他们还是不敢那么放肆。”董旭柱说。

“这个不用多说,他们远路而来,我们以逸待劳,还怕他们吗?再说,这些人都是职场上厮杀很久的,外强中干,早就不像以前那样。根本用不着怕。我们也不是吃素的,咋说也经过多次冲锋和考验的。这点事不算困难,困难的是怎样建立良好的关系,让他们多带点项目过来。其他的都是次要的。”东干事说。

“我不怕,招待他们是领导安排的工作,必须要完成,能为村里争取项目,是好事,要舍命,才有成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怕困难就不能干工作。要工作就不能怕困难。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只要干事说一声,我董某两肋插刀在所不辞,赴汤蹈火,也不吭一声。”董旭柱说。

“有这个决心就好,不过,你要好好地跟你老婆讲,不要在吃饭的时候一个电话接着一个电话地打,有点烦人。知道的能原谅你,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这里风俗不好,老婆专门在吃饭的时候打电话,人和人之间缺乏信任,说明民风不好,人家有了想法,就有项目,也懒得引进来。我们必须要打开开放的大门,不能关起门来搞工作,需要借力使力,不能自以为是。免得落后挨打。”东干事说。

对于电话监控这个说法,他根本不想多说,但又不得不说,不说的话,东干事心里憋着难受;说了吧,也难受,因他根本不敢跟他老婆说,还不如不说。不说的好处就是,他老婆认为他是乖乖儿,不会构成威胁,只有这样,她才会感到安全,他呢,能得到暂时的平安,没有人来打搅。至于调解工作上的所谓上司,他完全可以很轻松地应付,不在话下。

东干事交代完毕,他就离开,东干事继续在家忙碌,他还要到坡上种洋芋(土豆),按说他们两个老人,在家休息不干活就行,他的三个孩子也劝他们不要做事,他们担心的是,老人年纪一大把,再做农活显然受不了,再说,儿女读书当官,都是为了老人的幸福,有钱给老人,老人就不需要做事,但东干事不这样想,他想趁现在还做得动,还要做,等做不动了再说,能挣二分钱,就不用儿女负担二分钱,能减轻一点负担,就减轻一点,这是老人的心愿。自力更生的思想深深植根于人心,没有谁愿意靠乞讨为生,除非是三观另类的才会这么想,才能认为伸手要来的才是天经地义。林子一大,啥鸟都有,难免会有匪夷所思的人出现。.

农村人的想法很单纯,就是能做事还是不要闲着,一辈子都在做事,一旦闲下来,就容易生病,就像千里马喜欢奔跑,一旦不让它跑,它就急躁;鸟儿喜欢飞翔,喜欢自由,如果把小鸟关在笼子里,也就完了,小鸟没有了自由,只好在笼子里哭泣,哪里是歌唱?当然,也有不一样的鸟,真正给鸟自由,可能会死亡。因为经过长期驯养,鸟已经失去在自然界生存的能力,只有在鸟笼子里度过余生。

农村人的质朴就体现在这里。东干事是村项目办干事,也是普通农民,更是一位丈夫,他妻子断了胳膊,做事不得力,作为干事,就要多做一些,这个对东干事来说,没有多大的问题,他更喜欢做事。每天睡觉的时间也少,不是那种睡到自然醒的人,晚上也看电视,喜欢看的节目就是法制类的电视,对于讲解案例,还是比较真实的,至于其它电视剧,他不太感兴趣。都是哄人的,没有真实感。故意赚取别人的眼泪。或者伤心的,或者是喜乐的,都会哭。

东干事种洋芋还有包谷,就是土豆和玉米,目的是喂猪。他喂猪的目的,是为了给孩子们,每年都要给他们送腊肉。在市场上买的腊肉不放心,担心是吃饲料长大的猪,不到一百天就出栏,那样的猪十分可怕,肉是猪肉,可没有猪肉的肉香,以前的猪,要长到一年多,是那种黑猪,本地的,但是,现在的猪大多数是杜洛克的种或者长白猪,大概很快就出栏,肉的鲜美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如同嚼蜡。有的说喝猪大骨头汤可以补钙,说这话的不知道是哪一位专家,有没有依据?不过,猪都笑了,猪说,连自己都需要补钙,哪里有钙补给人?猪三四个月出栏,都没发育好,自己都缺钙,不会给别人补。这完全是以讹传讹。

东干事的三个孩子住在城里,人在城里心在家里,非常想念在家人,喜欢吃家里的饭菜,这个习惯保留很多年,人的习惯和胃口早就在少年时代养成,一辈子都难改。如果要征服一个男人的心,首先要征服他的胃。

包括腊肉,腌了之后,再进行熏烤,将肉熏干,当然,肉熏干需要一个多月,要不然,就没有了那种腊味。要从营养学角度出发,肉还是吃新鲜的好。过去交通不便,赶集不易,买肉不划算,不如自己养猪,腌制熏干,以后要想吃肉,直接摘下洗了,炒着吃或者炖汤吃都可以。现在交通便利,交通工具也普及,要赶集不是难事。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关键能吃新鲜的食物。

东干事考虑得挺周到,就是三个孩子三个家,都是平均分配,一碗水端平,不会让哪个孩子觉得不公平。

在过年前,猪都杀好腌制好,熏烤好,干干爽爽的,送给孩子们,过年回来,在一起,吃公家的,送到各家的肉,在平时慢慢地吃,一点都不着急。

当然,工作繁忙的,春节除夕,团年之后,就可以回到工作岗位上,机关上班,安排的春节值班,不得不做出一些牺牲,这样争取做到大家都满意,于公于私都说得过去。

东干事种点庄稼大概就是这个目的,起码可以吃到放心食品,让孩子们都健康,是他们二老的心愿,中国人,为人父母,大概都是为了后代子孙,为了孩子,牺牲得最多,就是不留遗憾,让后代子孙都明白,都纪念,不至于让他们说出不好的话来,哪怕只是在心里说,都是一种致命的打击。

东干事种洋芋也只是一会儿时间,他开了头,接下来就是他妻子在地里慢慢地摸索了,庄稼活儿,慢慢磨,就像写作,字斟句酌,都是一种劳动,需要付出心血,不是容易的。学种庄稼,可能比学写作更难。写作是脑力劳动,种庄稼是体力劳动,都是一样的。会种地的不一定会写作,会写作的不一定会种地,既会种地又会写作的,非常少,但是,所做的都差不多。

种庄稼要考虑气候、土壤、气温甚至湿度,还有种子、农药、化肥的选择,以及发酵的有机肥料,大概都需要仔细谋算,周密的计划。

另外,种庄稼还需要看准季节,需要选择好种子,甚至植株和植株之间的距离,都有严格的规定,疏了不行,浪费土地资源,密了也不行,影响生长,最后影响产量,这些细节部分都要注意,否则就没有多好的收获,这比读书看报要难得多。

东干事听到电话铃声响起,打开电话,是省总公司工作队的队长打来的,说他们已经到了。这种情况,明摆着是要安排吃饭。有些事不明说,大家心里都清楚,配合默契、心照不宣,才是合作的最高境界。这样才能提升工作效率。

东干事说:“我在坡上做事,马上下来,稍等一等。先休息休息。”

东干事对工作队的同志不抱特别好的好感,但是,他们是省里派来的,级别在那里,东干事多少都要给点面子,要不然,让工作队的人以后也难以在松柏村混,混个一年半载的,也说不定。这里很明显是来村里镀金的,有了这个履历,将来升迁就有内容可以写,让自己看起来很有工作经验,实际这是一种欺上瞒下的作法,到底自己能力是否提升?到底是否和群众保持了紧密关系?这些都哦值得怀疑。有不少人就是通过这个跳板,跳到更高的位置,实际上真正扎根农村工作非常少,可以说没有。急功近利的思想深入人心,没有谁肯踏踏实实为村民服务。大概都有自己的私心在起作用。一般来说,省总公司工作队的队员在村里只干一年,一年期满,回省总公司,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安置,有的是官复原职,有的得到了升迁,这都不一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