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风云羁 > 第105章 懵公子左西游右红楼

风云羁 第105章 懵公子左西游右红楼

作者:胡亦菲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04:01: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高肃不多时就从殿内出来了,他抬眼正瞧见花树下的元轩,喊了一声:“鸿凌。”

元轩回身,看见高肃正看着他。

兰陵王果然如民间传言那般的貌柔心壮、音容兼美!

花园的香气四溢,像一位天真无邪自带芬芳的少女,没有一丝烦恼与忧愁。

.

故子念在慧清观。慧清观在百年仙山上,山里盛产五华果,六年一开花,他见到过两次花开,只等第三次花开之时,他便会带着子念去赏花。

何声此时沉默不语。

只听见黛玉道:我作践了我的身子,我死我的与你何干?

宝玉道:何苦来,大正月里死了活了的。

黛玉道:偏说死,我这会就死,你怕死,你长命百岁的活着,好不好?

宝玉道:要想只管这么闹,我还怕死吗?倒不如死了干净。

黛玉道:正是了,要是这样闹,不如死了干净。

宝玉道:别错听话了,我说自己死了干净,别错听了话,又赖人。

何声忽然说道:“互相伤害!互相折磨!明明很相爱,却偏要“一千个伤心的理由”,宝哥哥一句“我喜欢你”可是胜过最厉害的解药,林妹妹的心病顿时会全好。可惜!"

可惜,宝姐姐来了。

薛宝钗道:“史大妹妹等你呢。”说着,便拉着宝玉走了。

本来林黛玉被他含糊表白有些感动,突然薛宝钗过来把他拉走,林黛玉刚刚平复的心又被气的发闷,心想,为什么薛宝钗拉着他走他就真的走。

宝玉心里五内俱焚,不到两盏茶功夫,忙回来。林黛玉见了贾宝玉,越发抽抽嗒嗒哭个不停。宝玉见了,知道难以挽回,正想着再问问金镶玉可有什么法子。

林黛玉却先道:“你又来做什么?死活凭我去罢了!横竖如今有人和你玩,比我又会念,又会作,又会写,又会说会笑,又怕你会生气,拉了你去哄着你,你又来做什么呢?”

“林妹妹吃醋了,因为爱你,才会吃醋的,不如你直接和她说,你只喜欢她。”苏伶舟轻声说道。

宝玉闻言,忙对黛玉道:“你这么个明白的人难道连‘亲不隔疏,先不僭后’?也不知道,我虽糊涂,却明白这两句话,头一件,咱们是姑舅姐妹,宝姐姐是两姨姐妹,论亲也比你远。第二件,你先来,咱们两个一桌吃一床睡,从小一起长大,她是才来的,岂有个为她远你的呢?”

林黛玉道:“我难道叫你远她,我成什么人了,我为我的心。”

贾宝玉道:“我也为我的心,你难道就知道你的心,不知道我的心不成?”

孙言初感动的快哭了,心道:“这样的爱情应该在一起,宝玉说这些已经表示‘我们两个最亲近,我最在意的是你’,黛玉却认为‘你这样说,好像成了我和宝钗争谁亲谁疏似的,我才不背这个黑锅。’黛玉的心已经交给宝玉了,宝玉的心也早就交给黛玉了。”

何声叹了口气,道:“两人谁都不说,但心里都明白。莎士比亚的一句话‘爱情就像四月的天气,一会展示阳光下的美丽,一会被乌云遮住了一切。’他们固然相爱,但终究逃不过命运的枷锁。”

孙言初道:“莎士比亚是谁?”

何声道:“时间太久啦,我只知道他是未来世界的人,已记不清他到底是谁,只记得这个名字和他说过的话。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林黛玉怎么总是不讲理,总是找茬,总是毫无道理的任性,就像上海人口中的所说的“作女”,而宝玉却总是哄她,劝她,面对这么个不可思议动不动就生气不讲道理的林妹妹,他从来都是温柔以待。”

贾宝玉不管林黛玉怎么胡搅蛮缠,总是会说:“我错了,我不对。”

而林黛玉没有一句是骂贾宝玉,她就是不断伤害自己:你不是心疼我吗,我就伤害自己,说自己死。

这样的爱情,才是真的爱情,因为在真正相爱的人面前,她才有权利不讲理。

宝玉一开始想和黛玉讲理,但讲着讲着就跟着黛玉不讲常理,爱她,才纵容她的一切无理取闹。

两人正说着,史湘云来了。

“爱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玩,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理儿。”湘云道。

“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上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回来赶围棋,又该你闹“幺爱三”了。“黛玉道。

黛玉嘴上不饶人和湘云打闹,心情却突然好了,和湘云开个玩笑。

孙言初心道:“看来史湘云这时还不知道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的感情,她一直以为自己和宝玉之间与黛玉和宝玉之间是一样的,只是单纯亲姐妹间的关系。”

湘云道:“她总是得理不饶人,专会挑人毛病,就算你比世人好,也犯不着见一个打趣一个,我指出一个人来,你敢挑她,我就服你。”

黛玉问:“是谁?”

湘云道:“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就算你是好的。”

“哪壶不开提哪壶!”殿老道。

怡红院中。

“宝兄弟哪里去了”薛宝钗来了。

此时,孙言处在宝玉的玉中,心想,这个薛宝钗怎么有事没事就往这跑,不就是想追求“金玉良缘”,啧啧,参加皇宫选妃落选后,就把目光放在宝玉身上了。

“‘宝兄弟’哪里还有造假的功夫!”袭人冷笑道。

“这个丫头真是个心机婊!”殿老道,“袭人一个丫头说出这句话就是把自己当成了宝玉的家里人,把贾府当成了自己家。”

袭人又叹道:“姐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整天和她们待在一起,怎么劝都不听,成天往那儿跑,不管怎么劝,都当耳旁风。”

何声道:”薛宝钗果然内心世界超强,心思缜密,人家林黛玉从来不问宝玉的丫头的底细家世背景,薛宝钗却像个调查户口的,问袭人年龄及家里情况,这不是很明显的想拉帮结派,拉拢可以帮她实现“金玉”的同盟。”

不到一会,宝玉回来了,原来,晨起急忙出门,方才一摸脖子,空空如也,才想起来忘了把玉戴上。

他戴好玉,出了门。

“宝兄弟,你要是喜欢林妹妹,就直接和老太太说,把林妹妹嫁给你。”苏伶舟道。

宝玉对这位言谈举止灵异古怪的玉之灵颇为惊奇。

“你昨日题的诗极好,那句‘老去花残春日暮,宦游偶至檀溪路,停骖遥望独徘徊,眼前零落飘红絮.’我极为喜欢。”贾宝玉突然转移了话题。

“我和你说正事呢?”孙言初说道。

"只是那句‘马蹄踏碎青玻璃,天风响处金鞭挥。身畔但闻千骑走,波中忽见双龙飞。

西川独霸真英主,斜阳寂寂照空山’里的意境,可是在离这里很远的一个地方?”贾宝玉继续一边走一边望着远处,继续打马虎眼。

何声道:“嘿!这个贾宝玉,难怪每次林妹妹生气,他最后都能哄好,情商不是一般的高啊!

“哎!宝玉,我是在帮你。”孙言初摸了摸额头。

他好像只能逃避,在贾府,老太太、太太虽疼他,但婚姻大事,岂能由他自己做主。

孙言初心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帮了这对苦命鸳鸯,也是功德一件。

一语未了,两人已来到沁芳亭,孙言初想了想,把手搭在宝玉肩上,道:“宝玉,我先回避,记住,我会帮你。”

何声道:“注定是金玉良缘,你偏要木石前盟?”

他不管这些,他只知道,事在人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他让孙言初给贾母说两个故事。

元宵佳节。

花厅摆几席酒,定一班小戏,廊檐内外及两边游廊满挂各色宫灯,一切节前筹备事宜完成后,贾府元宵夜宴便在"笙歌聒耳,锦绣盈眸"的欢快热闹中如期而至。一共摆了十来席,每席设一几,几上设瓶,焚着御赐百合宫香,点缀花卉、山石小盆景。置小洋漆茶盘,置旧窑十锦小茶杯、紫檀缨络。每席前竖着一柄倒垂荷叶,这荷叶乃是洋錾珐琅活信,可外扭照着灯影看戏。靠背、引枕、皮褥、小几俱全,小几上放着茶碗、漱盂、洋巾之类,还有一个眼镜匣子。这自然是贾府的最高权威贾母的席位,考虑得很是贴心周全。

贾母上座后,和众人说笑一回,取过眼镜戴上,令丫环琥珀坐在榻上给她捶腿,邢夫人、王夫人、尤氏、李纨、凤姐、贾蓉的媳妇等入席相陪。

榻边另置小席,由宝琴、湘云、黛玉、宝玉四人坐着,每装果菜来,先捧给贾母看,若喜欢则留在小桌上尝尝。

贾府的这个元宵夜宴,人虽然没有全到,能到的都到了,也算极为隆重而又热闹的合府过节了。

庄头林之孝的媳妇还送来过元宵节所用红线串穿的铜钱,贾母吩咐乐班唱曲《西楼会》,见九岁孩子文豹说话很乖巧,大悦之余,贾珍贾琏下跪,向贾母敬酒。二更时,看戏《八义。观灯》,放炮仗。吃元宵时,贾母安排歇了戏,听女先儿说书《凤求鸾》,弹曲子《将军令》。为讨贾母欢心,贾宝玉便跑到老太太耳边说了几句,苏伶舟要给老太太说书,老太太高兴的应允了。

孙言初道:“今儿元宵佳节,给老太太说两个故事。”

“好似风流,不是冤家不聚头,今天咱们这个故事发生在明朝淳德年间,扬州府的一个县住着一家人家,这家人姓邵,老两口膝下无儿只有一女,姑娘长得是非常的美,哪天出生的呢,五月初五端阳节,所以家里边给姑娘取了一个小名叫端阳,这个姑娘只有这么个小名,对外人家都称她邵氏,但是家里边儿父母长辈都叫她端阳,这个姑娘聪明伶俐,小模样生的极美,还很乖巧懂事,到了十五岁的时候,求亲的媒婆都把门槛给踢破,姑娘就是太美了,既聪明又大方,身材模样皮肤五官无一不好,挑不出来一点不好的,要说把她嫁出去,老两口还真舍不得,就这么一个闺女,端阳要是出嫁了就剩老两口了,所以一直到十六岁这姑娘还没出门子。”

老太太来了兴致,这样的故事确实没听过,倒是觉得新鲜。

“姑娘有一个很合得来的朋友,早先是她们家邻居,挨着她们家住,罗大叔的儿子,叫罗猛,这个孩子不错,就是有点不好,不喜欢上学,一提念书就烦,就喜欢舞刀弄棍,很仗义,后来大了以后还跟了一个会功夫的师傅,能踢能打,一直保护着端阳,两人是一同长大的,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后来姑娘越来越大,太太就和她商量,问她想嫁什么样的人,端阳就告诉太太自己喜欢罗猛,老两口一惊,不太愿意把女儿嫁给这么个只会打架的粗人。

老两口最后决定让媒婆帮着挑个好人家,媒婆出面给选出来好多家,有钱的,有势的,长得好看的,老两口千挑万选下选中了一家。

这家人姓邱,有钱,一共三兄弟,说的是邱老大,这邱老大叫邱大翔,二兄弟叫大胜,老三叫大力,哥三都不错,有钱,老两口最后定了就这个老大,也不和端阳商量,知道和她商量这事准成不了,因为端阳喜欢小猛子,所以老两口就自己做决定了,紧接着就交换信物,下龙凤大贴合婚批八字儿,应用之物该准备叫准备,知道所有的事都办好了,才和端阳说。

这端阳一听,蒙了,怎么就要成亲了,和谁成亲?老两口告诉她要嫁给邱家,端阳心里不太愿意,说就喜欢猛子,太太说,猛子没钱就知道打架,你跟着他整天提心吊胆有什么好,猛子有什么好,这个邱老大外号叫愣子,比那猛子好。”

老太太听到孙言初讲这一段,笑了,众人也都笑了。

“太太对端阳说,你看的没有大人清楚,父亲母亲比你看的宽,过了门日子好着呢,娘不会骗你的。

一开始端阳还是不愿意,老两口连着劝了好些日子,端阳才无奈的听了父母的话,端阳是个好孩子,不想让父母不高兴,就听了父母的话,最后只好同意了。

猛子知道了这事以后,十分接受不了端阳嫁给别人,他一直喜欢端阳,把她放在心里,可是无奈,只好眼看着喜欢的人嫁给别人。

两家人最后选好了日子就在五月初五这天办喜事,这天正好也是姑娘的生日,挺好,是个好日子,又成亲又过生日,老邱家也十分高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花红了轿子把姑娘抬过去,没想到嫁过去之后,端阳姑娘才发现这个邱老大是个混蛋,脾气暴躁,是个酒肉纨绔,喝了酒就耍酒疯打骂人。老两口后悔呀,好好的姑娘没有让她嫁给喜欢的人,一辈子就这么毁了。”

孙言初讲到这里,停了下来。

老太太听的唏嘘不已,正要听他往下说,见他停了下来便道:"后来怎么样了?可怜见的,好好的孩子就该成了她自己喜欢的姻缘才是,嫁给那个一起长大的后生多好啊!”

孙言初走到贾母身边说:“老太太真是说对了,两人都喜欢对方,这是多大的缘分,要能在一起,日子那才叫幸福,这后来啊,那个邱老大酒后闹事被人给打死了,小猛子一直还等着端阳,媒婆给他介绍的姑娘一个都不要,邱老大死后,端阳也没有孩子,小猛子就把端阳给娶了,两人过起了恩恩爱爱的幸福小日子。”

老太太笑了:"何苦来,一开始就选错了,偏受这些苦绕一大圈子。”

孙言初笑着说:"所以,谈婚论嫁一定要找相互喜欢的才行,就比如······”

老太太道:“比如什么,你这小子有话就直说。”

孙言初道:“要说相互喜欢,我看宝二爷和林姑娘就是这样的,老太太何不成人之美,成全了他们可好?”

孙言初这话一出,在场的人无不震惊,都觉得这个小子胆儿也忒大了,这话也敢说。

王夫人和薛姨妈脸色登时一沉,薛宝钗很淡定的继续看着台上正上台的戏子。

还是王熙凤会来事,道:“这两人可都是老祖宗心尖上的人,要是真有这么好的事,喜上加喜,那可是天官赐福,天大的喜事,亏得这小子胆大心细给发现了,我试探了好多回愣是没发现,行了,你这小子故事讲的不错,我拿出体己钱替老太太赏你,明儿老太太可别忘了好好琢磨琢磨这事,赏钱是我给的,这事要是真成了,老太太可要把功德算给我才行。”

何声道:“王熙凤当然希望林黛玉嫁给贾宝玉,如果薛宝钗嫁给贾宝玉,成为贾府的宝二奶奶,薛宝钗这么有心机,将来协理荣国府的大权很有可能就会落入薛宝钗手里,可要是林黛玉嫁给贾宝玉成二奶奶,她王熙凤还是荣国府的最高管理者。”

老太太笑的前仰后合,道:“天官赐福,今日元宵,你这猴子,尽会讨乖卖巧,我也是个会说的,怎么就说不过这猴,两个玉儿呢?”这时贾宝玉和林黛玉走了过去,老太太搂着两人开心的笑了起来,在场众人均都笑了起来。

孙言初接着说道:“这第二个故事,便是——天官赐福。”

“话说,有位朝中有位姓戚的天官,这人做官廉洁清正,刚直不阿。

有一年,戚天官出外视察民情,发现泗州一带遭大旱,赤地千里,颗粒无收,饿死的人不少。回京后,他立即向皇帝奏了一本,求皇上大开恩典,免泗州皇粮三年。不料,当时朝中的西宫娘娘从中作梗,皇上听了她的谗言,借口"刀兵连年、国贫库空",没有准旨。

事隔不久,西宫娘娘要回故里四川游玩,为了卖弄她的威风,便要皇上下旨免去四川皇粮三年。但皇帝下旨要经过戚天官手。戚天官一看,十分恼火。"泗州天灾地气不准免征皇粮;四川连年丰收,却免税赈粮,哪有这个道理?"一气之下,他冒着杀身之祸,竟提笔将"四川"二字巧添数点,把"免四川皇粮三年"变成"免泗州皇粮三年",圣旨一下,泗州万民欢呼。

事情很快传到西宫娘娘耳朵里。她在皇上面前大哭大闹,说戚天官犯了欺君之罪。皇上当即降旨,要问戚天官死罪。

金銮殿上,戚天官视死如归,说咱已擅改圣旨,死而无怨。只是今后望皇上明察秋毫,以江山社稷为重。说罢,起身就去伏刑。当时满朝忠良纷纷跪下,向皇上求情,皇上自觉理亏,只好免了天官死罪。

戚天官虽说免了一死,西宫却还不肯放过他。有一天,西宫娘娘与皇上下棋,她连胜三盘,便得意地说:"万岁,妾胜你一人,便胜了天下人。"皇上说:"不,朝中有胜你之人。”

一天上朝毕,皇上要戚天官和西宫下棋、戚天官明知西宫娘娘不会有好果子给他吃,只是皇上说了,只好应允,但天官要求皇上答应三个条件:一、不在宫里下棋;二、对弈要有时间限制;三、要有裁判者做见证。皇上-一应允,当下决定:地点在午门廊下,老皇自荐做公证人,对弈时间为日出日落。

第二天日出,戚天官便与西宫下起棋来了,老皇在旁观阵。

第一局,戚天官败给了西宫娘娘。第二局一开,天官集中兵力分割围歼,打乱此役棋局,西宫娘娘输给了戚天官。皇上在一旁观阵,连声赞扬天官的高超棋艺。

第三局开战,双方各不相让,都步步为营。天官想消磨时间,下个平局,所以下棋很慢,老皇观阵有些腻了,肚里也饿了,便自顾自吃饭去了。老皇离开后,午门前忽刮起一阵小风,西宫趁势一抬手,用衣袖将天官一只在旁边的棋子扫落,棋子滚到案下。天官弯腰去拾,手刚触到棋子,西宫娘娘马上用脚将天官手一下踩住,喝道:"无耻!"便拂袖而去。西宫娘娘回宫后,大骂大闹,以"风吹棋子落,调戏娘娘脚"为名,要老皇为她洗冤。

戚天官回到天官府,立刻安排家小,打算去服刑。家中老小不让他去,正说着,御林兵已将天官府团团围住,要捉拿天官问罪,戚天官一听,一口咬下朝服上的金钮扣,吞金而死。

不久,消息传到泗州,万民悲愤,为悼念天官,百姓便在泗州城西北堆一土丘,称为"天官墓"。百姓都哭着说:"我们泗州百姓多亏天官赐福啊!”

从此,每逢造新屋,都要在梁上贴上“天官赐福”的红纸条,祈求天公保佑。”

“天官赐福,百无禁忌!老太太,我的故事讲完了。”

话音刚落,只见不远处一名白衣女子芊芊玉手提着灯,周身一闪一闪的萤火虫像天上的星星,她被亮闪闪的萤火虫簇拥着,长发在微风中飘起,一回眸,貌美如花,她身旁所有美丽女子在她身旁都黯然逊色,美得叫人移不开眼。漫天飞舞的闪闪发亮的萤火虫犹如玉碎的雪花,一身白衣,在阵阵花香中玉立。

孙言初脱口而出:“子念!”

何声叹了口气,道:“哪里是子念,那是栊翠庵的妙玉。”顿了顿,他又道:“言初,是时候该回来了。”

.

天快黑了,高肃道:“去我府上吧。”

宫门外的陈秦见高肃出来。

“回府。”高肃拉过战雪,翻身上马。

元轩看他一眼,对他的言简意赅欣然接受。

陈秦一顿,转头看向元轩,道:“尚书大人,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