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风云羁 > 第92章 用计谋巧授连环杀

风云羁 第92章 用计谋巧授连环杀

作者:胡亦菲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04:01: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听师父说,蚩尤先祖施下的雾阵,被上古黄帝给破了,”孙炎初道,“可就在数年前,蚩尤宗师尊居然再一次遇到了雾阵,幸好师尊自创了破阵的方法。”

顾子念本不想提起这件事,孙言初的这番话,一下子让她想起幼时的事,她十分清楚自己是怎么被师尊带上山的,她微微蹙眉,面容在夜色里神色凝重。

而此时,元轩与刑部及都察院一同审理御膳房和宦官,并且御林军当值的几个人被撤了职,与宦官一起被看押受审。

狱里点着灯,架了火盆。元轩坐在刑部尚书的左边,右边是段韶和斛律光。

如果按照惯例,元轩是兵部尚书,不应该与刑部尚书平坐共审,但高演是皇帝,他说把权力给谁就能给谁,此刻,和他一起施行监察职权的还有北齐二将段韶和斛律光。

自高演登基以来,帝都还算风平浪静,可今夜却是个多事之夜,劫难丛生,刚脱离险境又踩下地雷,若不是元轩警醒,与高肃立刻返了回来,这刚刚坐稳的皇位怕是又要易主。

刑部尚书古醇纲拿起桌上茶杯,不等他喝上一口,就被现场的肃杀之气给惊扰的顿住,他看了一眼高肃,问监察员的人:“今夜当值的是谁?”

冯渊答道:“御膳房尚食官赵番。”

古醇纲看向元轩,再看向高肃,沉声道:“御林军搜身例行公事,没查到行刺凶器,那赵一刀又是怎么会出现在宫里?传御膳房的掌事官过来。”

冯渊退到一侧,他的目光与元轩的余光交流片刻,只一刹便消失不见。

一年前,北齐前主高殷失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没有争取到娄太皇太后的支持或同情,二是犹豫不决,该做决断时毫无作为,被娄太皇太后完全掌控局面。

那时,高演在元轩的帮助下成功扳倒杨愔,他因为记恨郑颐曾经在高洋面前进他的谗言,借此机会肆意凌辱,先割掉他的舌头,砍下他的手,然后才将其杀死。

接着,高演命高归彦将原来的侍卫士兵带到华林园,另换京城一带的士兵来宫中担任守卫,而永乐则在华林园被杀害。

为了安抚人心,稳定局面,娄太皇太后亲自参加杨愔的丧礼,哭着道:“杨郎是因为忠君才获罪的呀!”让人用御府的金子做了一只眼睛,亲自放到杨愔眼眶里去,并说道:“以此来表达我痛惜的心意。”

这时,高演也后悔杀了杨愔,于是下诏宣布杨愔等人的罪状时,加了这样一句:“罪行由他们个人负责,家属不予问罪。”

但过了一段时间后,高演又根据簿册逮捕杨愔、可朱浑天和、燕子献、宋钦道、郑颐等五家人口,王晞一再劝谏,于是五家各抄斩一房,小孩也斩而不留,兄弟们则全被除名。

杨愔被杀后,高演以中书令赵彦深代替杨愔总理朝廷机要,鸿胪少卿阳休之私下对人道:“这真是将要跋涉千里的时候,杀掉了千里马而换上跛足老驴,真是太可悲了!”

天嘉元年二月二十六,高殷封高演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高湛为太傅、京畿大都督,段韶为大将军,平阳王高淹为太尉,平秦王高归彦为司徒,彭城王高浟为尚书令。

不久,高演回到晋阳,对王晞道:“我当初不听您的话,差点被人扳倒。现在皇帝身旁的坏人已除掉,我应当如何自处呢?”

王晞回答道:“殿下过去以自己的地位和名望,还可以根据名教纲常来进退。但如今之形势,已关系到天时,再也不是人间常理可以处置的。”高演略有所悟,奏请任命赵郡王高睿为长史,王晞为司马。

三月初三,高殷下诏曰:“凡军政大事,都要申报到晋阳去,禀告大丞相决策。”等于公开宣布自己是个傀儡。

六月,高演为高浚和高涣平反,将他们的遗骨收集并埋葬,又敕令上党王妃李氏回到王府旧宅。

当初,李氏被赐给冯文洛为妾,李氏重回王府后,冯文洛还以原来的身份修饰打扮一番去见她。

李妃命左右排列成阵,让冯文洛站在台阶下,大骂道:“我因遭受大难流离失所,才受到如此侮辱,我只恨自己没有志气和节操,不能自杀殉夫。现在幸亏皇帝恩典,能够重回藩王闺闱。你是什么狗奴才,还想来侮辱我吗?”下令打了他一百杖,打得他皮开肉绽,血流满地。

高演考虑到王晞是一介书生,担心武将难以接受他,便每夜用车载他进来议事,白天则不和他说话。

高演又曾把王晞叫进密室,对他道:“近来王侯诸贵每每对我进行敦促逼迫,说我违背天意而不即位,很不吉祥,这样下去恐怕会有变乱发生。我想依法治他们鼓吹篡逆之罪,你以为如何呢?”

王晞回答道:“皇帝近来对亲戚非常疏远,殿下不久前仓猝间诛灭杨愔等人的举动,已不是为人臣者该做的事。现在是芒刺在背,上下猜疑,这种局面怎能长久?殿下谦逊退让,视国家神器为糟糠,恐怕是违背了上天的旨意,毁坏了先帝留下的基业。”

高演道:“你怎敢说这样的话,我要把你按国法|论罪!”王晞道:“天时人意没有不同,所以我才敢冒斧钺进言,恐怕也是神明所赞许的!”

高演道:“拯救国家于危难,匡扶时世,正等待圣哲出现呢?我怎敢私下议论呢?你就别再多说了!”

丞相从事中郎陆杳将要出使,握着王晞的手,让他去劝进。王晞把陆杳的话告诉了高演,高演道:“如果朝廷内外都有这种意思,赵彦深早晚都在我身边,为什么他一句话也不说?”

于是,王晞利用公事的间隙悄悄探问赵彦深的意思,赵彦深道:“我近来也为这种舆论而吃惊,每次想要畅所欲言,但都有些心惊肉跳。现在你既然说出来了,我也冒死直言了!”于是与王晞共同劝进。

高演将群臣劝进的话告诉了娄太皇太后,意存试探,娄太皇太后尚未表态,赵道德在一边道:“相王不效法周公辅佐成王的往事,而想行骨肉相夺之事,难道不怕后世说你篡逆吗?”

一边是儿子,一边是孙子,娄太皇太后非常为难,但实在不好意思让叔叔去篡侄子的位,只好道:“赵道德说的是对的。”

过一阵子,高演又去启奏道:“现在天下人心不安,我担心变乱突然发生,必须早日确定名位。”娄太皇太后这才勉强答应。

八月初三,娄太皇太后发布敕令,废高殷为济南王,让他搬到别宫居住,让高演入朝登基,并告诫他道:“不可让济南王有不测之事!”

当天,高演在晋阳即皇位,大赦天下,改元皇建。娄太皇太后恢复皇太后的称号,李太后则称为文宣皇后。

八月初六,高演下诏封赏功臣,优礼厚赐老人,延揽寻访直言之人,褒扬赏励死节之士,一一追赠荣名,表彰他们的道德。

高演即位后,王晞有意和他保持距离,高演不解,问道:“你为什么把自己看得和外客一样,经常见不到面呢?从今以后,你有所进言不必假手于局司,只要想到什么,随时写成文书,一有机会就直接送进来。”

于是,高演敕令王晞与尚书阳休之、鸿胪卿崔劼等三人,每天本职公务结束后,就一起到东廊共同举列抄录历代礼乐、职官以及田市、赋税等方面制度沿革的情况,或不适于现今情况却还在继续实行、或自古以来受利而现在却被废除之事,或道德高尚却长久沉沦、或用巧伪言辞惑乱世俗煽起妖邪之风危害政事之人,让他们详细地列举出来,逐条奏闻。

高演之所以如此勤政,是想用这种方式告诉世人,他篡位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高氏江山。尽管这个想法在某些人眼里看来很天真,但高演一直在不折不扣的做着。

然而,今夜的两次刺杀,又预示着很多无形的魔抓,那带着杀气的刺客,冥冥之中像是早有预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