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朱元璋手把手教我做大帝 > 第一卷 第12章 陛下属意二皇孙?

“李大人,您跟陛下多年,您和我们透露一下,今日陛下召我们是为了......”

“这段时间,陛下因太子事,悲伤多时,现不过要处理政务,尔等莫要多想!”

礼部侍郎李原名摇头道,老朱家的官不好当,当了三年尚书,说被撸就被撸,这些同僚不敢问兵部这些实权的,尽霍霍他,他容易吗。

“我等臣子忠君爱国便好,不可妄议陛下私事。”

就在李原名闭嘴时,大理寺左试丞一拍脑子道:“是啊,陛下立皇储等事,咱们臣子怎么能去妄议呢,多谢李大人教诲。”

户部尚书赵勉笑呵呵道:“还真是多谢李大人一针见血的看法。”

李原名咬牙切齿看着他们,其实在场的谁是个蠢货,大概都明白陛下深夜召见,不过是想有个人出来顶锅,证明其他人不敢妄测。

看到有人顶锅了,这些大臣开始聚在一起讨论,那个皇子皇孙可以坐那位子。

......

“这些老狐狸。”老朱听着手下人的传信,有些戾气道。

“都是不粘锅的好臣子啊!”

这次只有文官,没有武将,文官意见很少有一致的,但武官都会选朱允熥,这是朱允熥天生自带的,也是老朱头疼的原因之一。

皇帝只能和臣子合作,但不能合伙啊!

“詹尚书依你看,陛下喜欢谁呢?”

“是立长立贤?”

“是皇子,还是皇孙呀?”

古代皇位正常更替,就是这两种,嫡长子虽然有不少问题,但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可争议性。

至于立贤,就有点扯淡了。

何为贤就够人喝一壶了,颜回清贫乐道是贤,吟诗作对是贤,琴棋书画也算贤。

贤的定义太模糊。

基本就是皇帝喜欢那个立那个,但是对儒家,对嫡长子制度的受益人,当然是偏向嫡长子制度。

可谁知道老朱心里在想什么,老朱这种千古一帝,没人敢招惹好吧,一不小心触怒了龙须,就可以风光大办了。

詹微听到众人的询问,苦笑地摇了摇头。

这种事,他人说说还可以,但自己身居高位,这种政治敏感问题,不可多言,不然容易给自己引来不必要的祸端。

老朱换人换太快,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能养老善终。

其他人也不在乎,他们的地位,刚好可以谈论这些,毕竟他们对这种朝廷大事微乎其微。

纷纷说起那些能入他们眼的皇子皇孙。

“你说秦王有可能吗,封地西安,是诸王之首,也是嫡次子。”

兵部尚书茹夜正闭着眼,听到秦王朱樉的名字,直接来了一句。

“秦王戾,陛下不喜......”

他倒是不怕讨论这些,本来老朱今年也准备撸他了,也没有前途了,口嗨一下还是可以的。

众官听到茹夜的话,心中默默合计一下朱樉在西安干的禽兽事,立马把朱樉从心中的理想储君划掉。

本来伺候个好杀人的老朱,他们就倒了八辈子的霉,要是还来个秦王这样一等一的禽兽,还让他们活吗?大明能传三代吗?

既然秦王这长得不行,他们就从贤入手了。

“晋王虽然也有点易怒,但带兵打仗还行。”

“那还不如燕王。”

“是极是极,燕王屡破北元,同样在北平贤王名声极广,文武双全,若立,不弱陛下几分。”

那些小官头一回能高谈阔论,一个个急红了脸,开始为自己心仪的皇子拉票。

“那吴王也不错,熟读医术,为人和善,心有百姓,绝是仁君之象!”

其他些皇子,年岁小,和自己几位兄长还是有不少差距,百官谈论的更少了。

至于皇孙,大多数人都下意识遗忘了,皇孙当立朱允熥,朱允炆母族疲弱,根本没有能和小朱争锋的可能性,但他们都不喜蓝玉,对小朱那肯定一视同仁,一起都不喜欢了。

“看样子,你们精气神挺好的,却睡得那么早,咱发的俸禄,就这么好拿?”

老朱看火候差不多了,也就出场了,但看着这些百官,也是气不打一处来,都是些庸官不说,还贪!

真想杀杀杀!

百官连忙朝拜,心中也是委屈,老朱才给几个钱,和宋朝的零头都比不上,还想他们拿命拼,这不强人所难吗。

老朱冷哼一声,也没在揪着这点事不放。

“咱刚刚听你们罗里吧嗦地吵个不停,你们心中可有章程了?”

之所以让一些五六品的小官参加,不过是让这几位大佬看看,哪个皇子最得人心,然后他们自己在好好想想,该给老朱什么样的答案。

小官们赶紧竖起耳朵听,这个可关乎他们日后伺候谁,早点知道也早点去讨好新主子,至少也得混个脸熟。

户部尚书赵勉和其他几位大佬眼神交流了一下,心中已经有了人选,但他们不可轻易交站边,他们可不想被打成和谁共边。

于是在一些暗里交流下,一些炮灰闪亮登场。

“陛下,微臣觉得二皇孙孝悌有礼,待人温和,有太子遗风,是上天赐予的储君人选!”

炮灰说完,全场人目光若有若无地挂在老朱身上,想看出一丝端笍。

在场都是文官,基本都是太子属官出身,老朱问他们,他们不只能答一个皇孙吗?

在朱允炆和朱允熥之间,偏向文官的朱允炆,自然他们更钟意朱允炆咯。

老朱听到朱允炆的名字,脑海浮现朱允炆在标儿病重时,衣不解带昼夜守在标儿身旁尽孝的模样,心中也是更偏向朱允炆了。

朱允炆比朱允熥更像他的标儿。

百官看出老朱属意朱允炆,心中也是高兴,其他诸王离得太远,就在眼前的朱允炆,更容易让他们去交好。

同样朱允炆尊师重道的名声他们也耳闻过,总比蓝玉那甥孙朱允熥的好。

老朱点点头,有几分意动道:“允炆那孩子,的确不错!”

百官听到了,脸上多多少少有几分喜悦,相比燕王这类不好学的武夫,他们更喜欢同样为儒家学生的朱允炆,但是他们不能表现太明显,也不能不提其他诸王一嘴。

一是容易被诸王惦记,二是惹老朱不悦,他来一句我儿子就朱标能扛旗,其他都是不中用的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