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重生阿斗,我一统天下 > 第5章 法正?你也一起来!

想到这里,刘禅的眼神坚定了几分。

“诸位大臣,你们说的成都固然好,但南郑离前线更近,一旦荆州有变,也能及时应对。”

刘禅一脸认真地说道,眉宇间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群臣们愣了愣,看着刘禅那副小大人的模样,不禁暗暗感叹:这小家伙,长大后必成大器。

汉中地界,有条名唤沔水的河流,潺潺流淌,恰似一条玉带系在山间。

顺这条水道东去,就能串起东三郡,直通荆州的襄阳、樊城。

这可是块宝地,将来关二爷要是挥师襄樊,这条水路就是命脉啊。

要想留住咱主公刘备在汉中,除了定都南郑,别无他法。

否则,主公怕是要另寻他处。

群臣们心思活泛,都倾向于成都那块宝地,可刘禅这小子偏要反其道而行,硬是要在南郑定都。

不过,他这主张,没关羽的战事做支撑,讲出来也是白搭。

秦宓、魏延、刘封、法正、诸葛亮这些个老头儿,各有各的理儿,刘禅要想说服刘备,

非得把他们的观点一个个掀个底儿掉,拿出更有说服力的主张不可。

但瞧这群臣的态度,哪儿像是认真对待刘禅的意见啊,一个个发表完高见,就忙不迭地开宴去了。

刘禅毕竟才十三岁,在他们眼里,不过是小孩子过家家,说的话自然不当回事,这不,连轻视都算不上。

“阿斗,别愣着,来,坐下。”刘备笑呵呵地挥手,一副不在意的模样,“奏乐,跳舞,今儿个咱们高兴!”

刘禅鼓起两腮,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悦,他故作生气地问道:“父王,为何如此小瞧储君呢?”

一旁的宫女们,轻纱掩面,眼波流转,唇瓣轻启,似乎在暗示着什么,唯有刘禅,不为所动,一心只想着如何在众人面前证明自己。

“哈哈哈,你们瞧这小子,还板起脸来了。”刘备乐不可支地对身边的人笑道。

刘禅一脸认真地说:“他们都发言了,我还没开口呢。”

刘备依旧笑眯眯地问:“真的非说不可吗?”

“心里憋得慌,不说出来不舒服!”刘禅坚定地回答。

“那就说吧!”刘备宠爱地拍了拍手,“大家都静一静,听听咱们世子有什么高见!”

众人目光齐聚刘禅,等着他的高论,看他如何一一驳斥众人。

“如果我没记错,最先发言的是秦祭酒。”刘禅嘴角微微上扬,“那我就从秦祭酒的观点说起吧。”

秦宓轻轻点头:“愿闻其详。”

“秦祭酒认为蜀中是天府之国,农业发达,确实如此。但太祖高皇帝为何没有选择蜀中,反而偏爱相对贫瘠的汉中呢?”

刘禅一边说,一边环视在场众人。

他的目光犹如实质,从每个人的脸上扫过,仿佛在寻找答案。

不等众人回答,刘禅便自问自答:“因为在太祖眼中,蜀中虽好,但仅仅是粮仓罢了!

而汉中虽然贫瘠,却地处要冲,毗邻关中,穿过秦岭就能直取关中!

太祖他的目标是整个天下!蜀中再富饶,难道能比整个天下还富有?“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刘禅的声音虽稚嫩,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这可是父王亲口所言,与当年太祖定都南郑的英明决策,如出一辙!”

他环视四周,嘴角勾起一抹戏谑的笑意:“如今却有人想撤回成都,这不是自甘堕落,找个安乐窝吗?

难道父王当年的雄心壮志,就这样随风而去了?“

“汉中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兴复汉室长征路上的第一步,可别把它当做终点啊!”

刘禅边说边走到大殿中央,群臣纷纷退让,眼中满是惊愕。

刘备坐在主位上,看着这个年幼的儿子,震惊之余,心中竟涌起一股莫名的骄傲。

这小子,长大了!他暗自想道,至少我刘备的遗志,后继有人了。

“诸位,北伐是必然的选择!”

刘禅顿了顿,眼神锐利如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汉中之战打了两年,后勤的艰难困苦,大家也都深有体会。“

他指向地图,语气坚决:“若以成都为王城,北伐关中的后勤补给,得先翻山越岭,再穿越秦岭,才能抵达关中。

如此漫长的后勤线,就算天府之国农业再发达,又有多少粮食能真正用到刀刃上?“

刘禅挥了挥手,神情毅然:“所以,成都绝不能成为我们的王城,那样的后勤补给,只会拖累我们未来的北伐大业!”

一旁的赵云,看着刘禅那副小大人的模样,心中暗笑,这小家伙,还真有两下子。

而旁边的孙尚香,眼眸流转,唇瓣微启,不禁对这个少年刮目相看,那胸脯微微起伏,似乎也被他的言论所打动。

刘禅,这个穿越时空的皇帝,对诸葛亮北伐的艰辛有着深刻的理解。

他暗自思忖:“这千古奇才,竟被后勤的拖累搞得焦头烂额。”

“粮草啊,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却在运输途中打了水漂,北伐的成败就在这分毫之间。”

他摇头叹息。

秦宓在一旁,脸色像是吃了苦瓜,支支吾吾地想要辩驳,可话到嘴边,却成了无力的呢喃。

“成都的农业是牛气冲天,可这北伐大业,不是坐在家里就能成的。”

刘禅瞥了他一眼,接着说,“蜀地虽好,但蜀道难于上青天,粮食运输损耗太大。”

他顿了顿,眼神坚定:“咱们得把汉中的农业搞起来,让粮食自己‘走’到前线去。”

秦宓听着,心里虽然百转千回,却也知道北伐的重要性不容置疑。

“把汉中打造成粮仓,供应前线,总比从成都长途跋涉来得强。”刘禅挥了挥手,仿佛在描绘未来的蓝图。

他接着说:“长距离运粮,劳民伤财,十有**是白费功夫,得不偿失啊。”

刘禅一番北伐的高论,让满朝文武陷入了沉思,大殿内安静得连根针掉地都能听见。

群臣们一个个都在心中权衡着这番话的分量,就连素来能言善辩的秦宓,也在刘禅的论证面前哑口无言,心中暗自佩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