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夏摄政王 > 第四十九章 政务

大夏摄政王 第四十九章 政务

作者:我爱吃肘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9: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今日没有大朝会,箫承嗣也起的很早,此时正坐在养心殿中看奏折。

自李荣昊被拿下之后,天下的奏折就直接送到了御前,都需箫承嗣批复。

有些简单的,例如问安折子,一些不痛不痒的小事折子,箫承嗣就直接批了,发往各地。

但如粮草调配,官员升迁调动,税收等家国大事的折子,他都放在另外一边,等着和箫尘商量。

这才过了两日,等着批复的折子就已在龙案上堆成了小山,看的都让人头皮发麻。

箫尘进入养心殿的时候,一眼就看到了正在龙案前批复奏章的箫承嗣,他立刻想到了上学时,将书本一股脑全都堆在桌前的自己。

但不同的是,那时他堆书本,是怕老师看到什么,而现在箫承嗣堆,是实在没地方放了。

“陛下,夏王千岁到了。”

王不用站在箫承嗣身侧,看到箫尘进来之后,才低声开口。

放眼国朝,能入殿不宣的,也只有箫尘了。

“二叔?”

箫承嗣抬头,看到箫尘过来,眼中立刻透出几分欣喜,随即从龙椅上下来,一溜小跑,扑进箫尘怀里。

箫尘摸了摸他的头,笑道:“多大了,还跟二叔撒娇呢。”

“多大也是侄儿啊。”

箫承嗣咧嘴一笑,拉起箫尘的手,道:“您来的正好,有几件事想问问您。”

说着,直接将箫尘按在龙椅旁的软椅上,递给他一个奏折,道。

“这是丽南巡抚来的折子,奏说去岁水患,致使秋收不畅,今年恐又有大雨,怕影响收成,也怕闹饥荒引起民变,求朕发救济粮。”

箫尘大概看了一眼奏折,随即放在一边,道:“下令开仓放粮便是。”

“不过一直赈济也不是事,陛下可以和付友忠商量一下,从户部拿出一部分钱来,放给丽南,让官府主导重修水利,兴建农田,水利设施。”

“这钱嘛,以工代赈,都发给百姓。”

“这样百姓手里有了钱,也有了朝廷的赈济粮,心里的怨气就散了,闹不起民变来。”

说着,又笑道:“至于今年可能发生的水患,同样用这笔钱解决,低洼处的百姓可以暂时迁出来,给他们安排其他住所和谋生的出路,等灾祸过去再说。”

听到箫尘的话,箫承嗣仔细想了想,点头道:“那等我和老师商量一下吧。”

“不过听老师说,现在户部也没多少银子了,去岁闹灾,朝廷并未赈济,也失了很多税收。”

说着,咬牙道:“该死的李贼,这些事,从未和朕说过!”

“税收的事,要慢慢来。”

箫尘道:“先把朝廷官员组建好再说,等我从行宫回来,仔细和你说税收的事。”

“嗯。”

箫承嗣点头,又拿出一本奏折塞给箫尘,道:“二叔,这个可能有点棘手。”

“东边炎国在边境集结了两万人马,好像有犯边之意。”

箫尘闻言眉头皱起,立刻打开查看。

大夏东边乃炎朝,国力不输大夏,且在过去数十年征战中,拿走了大夏的大片领土。

此时两国以大江为界,都有重病把守。

但炎国那侧是高山峻岭,大夏这边却是千里平原,有大量农田。

炎国此次犯边,恐有借着春播之际横冲直撞,毁坏农田的意思。

大概看了一眼奏章,箫尘心里就有谱了。

他随即抬头道:“此事非同小可。”

“陛下可召博阳侯入宫,令起带本部人马直冲边境,于另一侧驻军。”

“若炎国有犯边之意,着边境守军御敌,遣博阳侯部直入敌国,超其后路,将其全歼!”

“粮饷调配,都从京师出。”

箫承嗣闻言想了一下,随即道:“我还真没想到博阳侯这一层,只是想叫守军加强戒备。”

“只一味的防守,是不会让敌人老实的。”

箫尘放下奏章,道:“之后若遇到同样的事,你只需想好用谁,想好怎么调配粮草即可。”

“至于方法,那就是打,他们敢来,就让他们有去无回!”

“嗯。”

箫承嗣点头,眼中精芒闪烁,又要给箫尘手里塞奏折。

箫尘这回却是没接,而是笑道:“你批阅两日奏章,是不是累的够呛?”

一说这话,箫承嗣就觉得累的不行,直接坐在龙椅上,声音都带着哭腔。

“二叔您不早跟我说,这皇帝做的太累了!”

“您看看这些折子。”

说着,他指了指龙案上的奏折,已然堆成了山。

“我从早看到晚都看不完!”

“您只是跟我说要抓住政权,可从未说过有这么累啊。”

看着箫承嗣欲哭无泪的样子,箫尘憋着笑,轻轻在他头上拍了拍,道。

“这是成为合格帝王的必经之路。”

“等你能熟练处理朝政之后,可在重臣中挑选几人,成立一个小班子,帮你处理些琐事。”

“但在这之前,你必须先熟练如何处理政务,也要懂得权数。”

“否则下面的人会糊弄你,甚至期满你,懂吗?”

箫承嗣闻言点头。

这道理他是明白的。

做帝王要亲贤臣,远小人。

不过道理是道理,做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他还只是个十岁的孩子,能懂这些,已经超过绝大多数的同龄人了。

“处理政务,大事先批,小事靠后。”

箫尘又道:“你不会处理的,就着急臣子开会,国朝给他们俸禄,不是让他们吃干饭的。”

“问题拿出来,问他们办法,你只需权衡即可。”

“谁提出的条陈就教给谁去做,这样既能检验臣子的能力,也能看出他们的心思来。”

随即,箫尘又在侄子头上摸了摸:“做皇帝,可不是勤奋就行的,你累的半死,臣子天天闲的屁事没有,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嗯,我记得了。”

箫承嗣点头,箫尘随后又道:“泗国公那边我已经说了,老军侯同意做尚书。”

“不过这件事你还需要先知会近臣,看看他们都是什么表现。”

箫承嗣闻言眨眨眼,随即笑道:“二叔我懂,看他们的表现,就知道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

“对。”

箫尘又笑道:“还有,明日我启程去行宫,京外三营的事,你自行处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