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夏摄政王 > 第二百九十九章 春闱将至

大夏摄政王 第二百九十九章 春闱将至

作者:我爱吃肘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9: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国朝武学,是箫尘早就定下的计划,现在计划落地,他也就不用太担心什么了。

方宁和博阳候王静堂负责武学,二人对朝廷的忠诚是不用怀疑的,又都是军中宿将,能力出众,事情交给他们不会有任何问题。

“不光武学。”

箫承嗣咽下嘴里的东西,又道:“英烈祠也建好了,您得空去看看吧。”

“还有您上回跟侄儿说的那个货币改革的事,我也和王怀池他们说过了,他们都觉得新鲜,正准备着手办呢。”

“关于这件事,你最好具体问问你婶子。”

箫尘笑道:“这个想法,还是你婶子想的。”

“真的?”

一听这话,箫承嗣转头看向王若曦,道:“婶婶您不厚道,有这么好的点子,怎么不早和侄儿说?”

王若曦闻言,抿嘴一笑,道:“陛下别听殿下乱说,想法是殿下的,妾身不过是帮着想了想。”

“这事啊就是不经琢磨,一旦开始琢磨了,很多东西就通了。”

随后,王若曦轻声开口,和箫承嗣详细地说了她的构思,关于建立金融体系的构思。

当然,她有这种完善的想法,也和箫尘的引导有直接关系。

按王若曦的想法,大夏的金融体系,应从货币最先开始改革,首先就是发行的银钱。

铸币是一门学问,还是那句话,大夏的货币参差不齐,民间虽一直在用朝廷发的铜币,但大宗买卖还是靠银子,银子的纯度各有不同,这就有很大的漏洞了。

王若曦的想法是,朝廷在发行铜币的同时,也推出新型的银币,并用银币逐渐取代白银,统一货币体系。

当然,为确保银币的购买力和保值率,银币的银含量是不能低的也要在其中增加防伪标识。

发行银币的同时,成立大夏朝廷钱庄,这个钱庄不是皇家独有的,而是属于整个大夏。

这就类似于现在的国家银行了,目的自然也是统一金融体系,掌握钱财流动的方向,尽可能地从根源上杜绝贪腐。

商行、银币、朝廷钱庄,三件事合一,就构建了全新的货币体系,有皇家商行和皇家的信誉在后面撑着,再逐渐扩充商业,提高税收,大夏的未来只会越来越好。

听过王若曦详细的构思之后,箫承嗣若有所思。

许久之后,他才抬头,有些惊喜地看向王若曦,道:“婶婶,真不知道您有这种本事,是侄儿孤陋寡闻了。”

“真若像您说的那样,把所有事都做完,那不出十数年,大夏国力必然能翻上一番。”

“那时,天下穷苦百姓,也就都有着落了。”

“事情自然是好事。”

箫尘此时轻声开口,道:“钱庄成立之后,财富会集中,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杜绝贪腐。”

“但这个掌控钱庄的人,却是重中之重的。”

“我想,钱庄不能由一个人或者一群人掌控,成立的同时,也要成立相应的监管机构,防止以权谋私。”

“现在看这是好事,可一旦钱庄被有心人掌控,那就抓住了大夏的命脉。”

“侄子,这件事你可要想好怎么办。”

箫尘看着箫承嗣,直接说明了此事最大的弊端。

这事箫承嗣自然也想到了,此时却只是轻轻一笑,道:“二叔放心,侄儿有办法。”

“要说对国朝最忠心的,只有皇帝了。”

“只要皇帝不傻到一定份儿上,确保钱庄明里暗里都是自己的人,那就绝不会出什么问题。”

箫尘闻言,刚要说什么,却被箫承嗣抢白道:“侄儿知道二叔在担心什么,不过您不用担心。”

“如果后世真的出了混账的君王,那也不是咱们现在能把握的。”

“一个帝王,如果连自己的钱袋子都抓不牢,那他也就没什么做皇帝的必要了。”

一听这话,箫尘有些意外,一旁的王若曦也面露震惊。

箫尘没想到,箫承嗣小小年纪,居然能看得这么远,也能如此洒脱。

看来,他的某些行动和思想,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这个年轻的帝王了。

“二叔不必担心。”

箫承嗣又笑道:“有了您的帮衬,还有您弄出来的那么多东西,咱们大夏至少还有二百年国运。”

“二百年以后的事,咱们叔侄就算是想破头,不是也没用吗?”

“嗯。”

箫尘闻言,笑着点了点头,道:“你说得也对,是我杞人忧天了。”

说完,箫尘伸手,揉了揉箫承嗣的头,笑道:“你小子长大了。”

“我琢磨琢磨,是不是该给你找个媳妇了。”

“啊?”

箫承嗣闻言一愣,立刻摆手道:“二叔,太早,太早了吧。”

“侄儿离十一岁生辰都还有两个月呢。”

“先选着,不着急。”看着箫承嗣有些窘迫的面容,箫尘就想笑。

“你是皇帝,肯定不能只娶一个媳妇,二叔就一次性多给你选几个。”

“你不是也说了,咱们家的人丁太少了。”

“这事儿不能光二叔使劲儿,你也要扛起担子来啊。”

箫承嗣更窘迫了,一旁的王若曦却笑道:“殿下,您看您说的都是什么话。”

“陛下都害羞了。”

“婶婶乱说,我哪里害羞了!”

“还没有,脸都红了!”

“就没有!”

“哈哈。”

……

清风扫过,树叶枯黄,转眼便是白雪皑皑,隆冬已至。

箫尘夫妇一直都留在皇宫中,帮着箫承嗣处理政务,甄别人才,确定国家的走向。

时间在不经意间流走,过去的回不来,而该来的,终究都会来。

好似只过了一转眼的功夫,又是一年春天,天地开化,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春闱将至。

此次春闱,箫尘和箫承嗣都准备了很久。

因国朝缺人,故此这次春闱的规模要比以往都大。

往常,只有各地拿下举人功名的人才有资格进入京师参加春闱,但今年,凡是考过秀才的人都可以参加了。

且朝廷明确表示,此次取仕不问出身,只凭学问,且学子的一切吃穿用度,全由国朝负责。

如此,便引得天下学子纷纷来京,盛世空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