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夏摄政王 > 第二百二十九章 根源

大夏摄政王 第二百二十九章 根源

作者:我爱吃肘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9: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如此,臣不由得想,现在渭南发生的民乱,是不是……早有预谋的。”

只这几句话,常静德却在心中想了很久,也琢磨了很久,说这样的话他也是冒了风险的。

常静德的意思很明显。

户部在各地的衙门只要负责两件事,其一是人口田亩的统计和管理,其二就是收税。

渭南地区的户部衙门官员没发现明显的问题,也没有贪腐之事,可收上来的税款却连年变少,这不值得人深思吗?

顺着这事往下想,现在渭南看似是民乱,但似乎隐约有只大手一直在背后操纵,抽取朝廷的税款,积蓄力量,以至现在忽然爆发。

这样的猜测,这样的话,朝堂上没人敢说,说了就会惹人非议,弄不好就会身败名裂。

常静德也是揣摩了很久皇帝的心思,才决定开口赌一把的。

如果赌对了,那他可能就是平叛的功臣。

就算错了也无妨,他这么说也是为了国朝着想,没有私心的。

听到常静德的话之后,箫承嗣陷入了长时间的思考,半晌都没说话。

片刻之后,箫承嗣才轻轻点头,道:“嗯。”

“常尚书所言有些道理,但朕看了历年渭南的账目,并未发现明显问题。”

“若让你猜,这渭南民乱的罪魁祸首是谁?”

“臣……臣不知。”

这种问题常静德就不敢回答了,他知道这事的轻重,也知道这里面的水有多深。

能潜移默化的拿走朝廷的税收,还能控制部队哗变,这肯定不是一个人能办到的,也肯定不是一日两日能办到的。

地方的官员五年一换,军中的将领四年一换,他们都没有机会。

要说当地的乡绅,也不大可能。

地方乡绅抗衡朝廷,这又不是乱世,那和找死无异。

不是官员,不是将领又不是乡绅,还能有能力把手伸到朝廷的税收里,这答案几乎呼之欲出了。

大夏皇族的确人丁寂寥,到了箫尘这一代,他们这支就剩下箫尘和箫承嗣两人了。

可大夏立世二百余年,绵延不断,有皇室血脉的人可不光只有他们两人。

要说箫尘这支人丁稀少,那还是从数十年前,箫尘的祖父开始的。

那时箫尘祖父登当大宝,可膝下只有一个儿子,虽做了近三十年帝王,却始终没有其他子嗣。

到了箫尘父亲这辈也只有箫尘兄弟二人,人丁逐渐稀薄。

除了箫尘这一支外,大夏实际还有其他皇族,只因年代久远,早已与朝廷疏远了。

大夏也行分封制,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但为防止藩王作乱,也有类似推恩令的政策,每一代获封皇族的爵位都会递减。

因为现在皇族人丁凋零,国朝已有数十年未外封藩王,之前封出去的上几代人,爵位传到现在,大多也都没什么了。

但虽如此,那些藩王的直系后人却也权力极大,起码在封地之内是一言九鼎的。

国朝的官员和将领都会按照固定的时间轮换,可藩王的封地却不会换,始终都是一家人。

换句话说,现在渭南之地民乱的事,很可能就是这些多年前封出去的藩王后人推波助澜的。

这些事就算是明摆着,谁都知道,可就算打死常静德他也不敢说啊。

虽说那些被封出去的皇族已过了几代,和现在箫尘这一支的血脉已经没那么近了,但说到底那也是箫家人,不是他一个臣子能评判的。

见常静德不敢说,箫承嗣也没再问,而是看向一旁的顾传庭,问道。

“顾将军。”

“臣在!”

顾传庭上前一步,单膝跪地。

“朕想问你,若是让你负责平叛,你要怎么做?”

顾传庭闻言,面色一滞,但还是直接开口道:“谨遵皇命。”

“陛下怎么说,臣就怎么办。”

“你啊。”

听到这话,箫承嗣轻轻摇头,没再言语,而是轻声道。

“行了,朕知道你们心里惶恐,这次来见朕就是请罪的。”

“朕也说了,错不在你们,你们也不用害怕,都回去吧,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只是你们三人暂且不要离京,朕已传旨召夏王回京,此事等朕和夏王商议过后,再与你等说。”

“都下去吧。”

箫承嗣轻轻挥手,三人叩谢君恩之后,才缓缓退下。

离开养心殿后,三人心思各异,基本没有说话,便去做各自的事了。

三人离去之后,箫承嗣才看向一旁坐着的欧阳靖和,问道:“老国公,您看……”

“老臣看,应是宗室所为。”

别人不敢说,欧阳靖和却没什么避讳,面对皇帝的问题,直言不讳的道:“他们被压的久了,看到了现在的机会,想着改朝换代呢。”

“陛下,此事非同小可,定要仔细商议再做决定,不能入了他们的套。”

“朕也是这么想的。”

箫承嗣轻叹口气,道:“但只是弄不清楚,国朝对他们不薄,就算爵位没代递减,可国朝始终都拨钱粮养着他们。”

“他们为何要反?”

这话欧阳靖和没回答,他怕自己的话太锋利,伤了箫承嗣的心。

国朝是对他们不薄,但这是站在现在皇族的角度,站在手握大权的角度说的。

若站在那些藩王后人的角度想,可能就是另外一个心思了。

明明是皇族,却要眼睁睁看着自己头上的勋爵变低,用不了几代会成真正的平民百姓,这谁愿意?

前几代人可能还没什么,毕竟有高等爵位在,可以逍遥世间。

可现在数十年光景过去了,传承了几代人,头上的爵位已大不如前,对封地的掌控之力也大不如前,他们不多想吗?

这些事其实始终都是隐患,欧阳靖和是心知肚明的。

只是现在国朝积弊,朝廷正想着翻身,做的所有事都是大事,他也就一直没开口。

不过他也没想到,那些藩王的后人会忽然发难,当真打了朝廷一个措手不及。

老国公不说话,箫承嗣知道他有难言之隐,也没追问,而是开口道。

“二叔应该快到了,问问他怎么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