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以德服人 > 第087章 李世民的手段

大唐,以德服人 第087章 李世民的手段

作者:玉剑仙泰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9: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承乾厉喝一声:“你觉得全天下都是傻子,就你能看清是吗?

你只看到有人利用善事行恶,可曾看到大唐万民会因此团结一致?

你看到有伪善之辈充斥朝野,可曾看到有多少百姓会因伪善之辈而活命?”

孔颖达张开嘴想要辩驳,还未出声便被李承乾打断:

“孤不管你今日来此是真心劝谏,还是为了某人来试探我。

孤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此事我做定了,天策上将来了也阻止不了。”

话罢,李承乾甩了下衣袖,径直离开丽正殿。

孔颖达怔怔望着李承乾离开的背影,心里一阵苦笑:

‘陛下,伱让我试探太子,这不是为难我吗?太子说了那么多,可是一点也没说他接下来的计划。’

孔颖达不得不承认,李承乾的办法对大唐是好的。

‘算了!还是实话实说,该怎么样陛下自己去处理,我还是待在国子监注书去。’

李承乾动作太多,形势变化太快,他早已看不清,只能躲起来。

孔颖达看不清,长孙无忌却看得很清楚,因此在萧屿找到他时,没有多想就答应下来。

有了长孙无忌承诺,很快就有大臣在朝会上上奏:

“启奏太子,日前长安城内百姓纷纷向山南道捐赠粮食、布料。

此等善行应大力宣扬,让山南道百姓知道长安城百姓的善举。

臣提议,在每份物资上写上捐献者名字,并用露布告知山南道万民,此举乃陛下不忍万民受苦,特意带头捐献。”

李承乾瞥了眼大臣,随后似笑非笑看着李泰:

“青雀,你觉得如何?”

“此举甚善!”

李泰此言一出,在场大多数官员都出声赞同:

“臣附议!陛下仁德之心当传遍大唐。”

“臣附议……”

李承乾没有理会这些人,而是将目光转向房玄龄和长孙无忌:

“房公、舅舅,你们觉得如何?”

房玄龄垂下头,平静开口:“一切听太子殿下做主,臣无任何异议。”

长孙无忌则直接出声赞同:

“臣也觉得此行可为,如此既能安稳山南道民心,还能让天下万民知道陛下仁德,此乃两全其美之事。”

先是看了长孙无忌,又看了眼李泰,李承乾轻笑出声:

“变聪明了啊!打蛇打七寸,青雀,你这招是真狠啊!

既如此,那就按你们所言,此次捐赠以阿耶的名义在山南道宣扬。

露布和物资上该怎么写,就交给魏王负责。”

“太子殿下英明!”

李承乾看向李泰和长孙无忌,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明显:

“青雀、舅舅,一直都是我送礼给你们,没想到你们居然这么客气,还想着回礼。”

“咳咳!”

说到这,李承乾轻咳两声压下脸上的笑容:

“青雀,长安城也要注意,不能只宣扬山南道,明白吗?”

李泰有些摸不着头脑,他想不明白为什么李承乾这么快就认输了?而且他刚刚好像看到李承乾在笑。

不过有李世民这个名头,不管是忠君还是孝敬,李承乾都没理由拒绝,而且大半朝臣都同意,他想不出李承乾还能怎么应对。

“是!”

李泰和长孙无忌不知道一件事,人们只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在先入为主之下,他们此举只会让别人觉得李世民在抢儿媳妇的功劳。

若只是也就罢了,只要李承乾稍微引导一下,便可以轻易掌控露布。

朝会结束后,李承乾望着众臣离开的背影,忍不住发出一声感慨:

“惊喜往往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到来,难道我和汉光武帝一样,都是所谓的天命之子?

房公,你觉得我要是把今日之事告诉阿耶,他会不会气得立马回长安?”

“太子殿下,这是何意?”

李承乾猛得回过头,一副惊呆得模样:

“房公,你没想到?”

房玄龄摇了摇头:“还请殿下解惑!”

“解惑可以!但你得装傻!”

“可以!”

李承乾咧嘴一笑:“太子妃可是流着泪求长安城百姓捐献,阿耶抢夺儿媳功劳,这名声怕是要世世代代传颂下去。

青雀真是个孝子,哄堂大孝了!我现在就等着阿耶回来,看他如何揍青雀和舅舅。

哈哈哈……”

房玄龄悚然一惊,他想到李世民在东征,这事全天下都知道,等山南道水灾消息传给李世民,太子妃早就流完泪,根本不可能传诏回来。

长安城百姓不是傻子,稍微想想就知道这是在抢功劳。

想到此,房玄龄立马冲出两仪殿,想要阻止李泰做傻事。

刚到门口,李承乾一句话让他不得不停下脚步:

“房公,你觉得青雀和舅舅是因为什么联合在一起?他们会放过这机会吗?

有没有一种可能,舅舅早已想到这个后果?

若是阿耶真的怪罪下来,舅舅可以直接说没考虑周全,只是好心做坏事。

你若这时候阻止,可就是断了舅舅退路,长孙家可就真得和房家结怨。”

房玄龄缓缓转身,眼神复杂:“太子殿下,陛下的名声你也不管不顾了?”

“阿耶还有什么名声?真以为玄武门之事史书上不会记载?

只要他能让百姓生活富足,大唐能够想打谁就打谁,史书只会说他是明君,这点小事后世之人根本不会在意。”

话到这,李承乾顿了下,目光转向墙壁上的地图:

“就像汉武帝,虽穷兵黩武,国祚几灭,可不妨碍其是個明君。

不说别的,单单一个河西走廊足以让其名垂千古。”

“太子殿下!这不是一件小事,抢夺小辈功劳这是不要脸皮,比玄武门之事还让人不齿。”

李承乾摊开双臂,一脸无奈:“这可不是我的主意,要怪也不能怪我。

我只是提醒你一下,要不要阻止青雀都随你。

有句话怎么说的?权力熏心!我不觉得青雀会听从你的话。”

话音刚落,一名身着甲胄的将士匆匆跑了进来:

“拜见太子殿下,陛下有诏!”

说着将士双手捧起两份诏书高高举过头顶。

房玄龄上前接过诏书,挥了挥手让将士退下。

随意看了眼,房玄龄把诏书放在李承乾面前:

“陛下同意成立宣承部,由尚书省管辖,宣承尚书由萧屿担任。

还有一份诏书是给太子殿下的,臣没看具体内容。”

李承乾拿起奏疏看了眼,咧嘴一笑:

“过段时间青雀要回陇西祭祖,还要去昭陵住一段时间,这是在保护他。

最糟糕的是,他还把萧屿迁为太子少傅,阿耶的心是真狠啊!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说卖就卖。

房公,你说青雀会怎么想?会不会安静一些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