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以德服人 > 第007章 原因

大唐,以德服人 第007章 原因

作者:玉剑仙泰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9: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想到刚刚侯君集的嘴脸,长孙无忌就气不打一处来。

若不是天色已晚,他都恨不得立刻进宫告状。

他本以为有了贺兰楚石指证,侯君集这个武人会大大方方承认。

哪知一向把脸皮看的比性命还重的侯君集,居然这么不要脸,连公报私仇这理由都能说出来。

‘算了!先回去睡觉,明天再和李世勣商量。’

怀着郁闷的心情,长孙无忌回到家中,刚准备去书房看会书,便在走廊上看到长孙冲的身影。

“这么晚了,你准备去哪里?”

长孙冲恭恭敬敬行了一礼:“正要找父亲相谈要事。”

“随我去书房!”

“是。”

顺着昏暗的灯光,两人一刻钟后才轻轻推开书房大门。

“你找我有什么事?”

“是长乐想问问太子会如何?她自小就与太子亲近,听到消息便开始担心太子。”

“太子之位肯定没了!至于这条命,想来陛下会保住。”

长孙冲眉头一皱:“既无行动,为何陛下要穷究不舍?

难道真像外界传闻,太子因为腿疾和称心一事导致心性大变?”

“你没见过太子吗?”

“十日前刚见过,并未发现其有何变化,这也是儿子想不通的地方。”

“腿疾是让太子变了,却没有那么夸张。

至于称心一事,到底真假如何我也不知,太子也从不屑于解释。”

说到这,长孙无忌轻叹一声:“心性大变也好,好男色也罢,都不过是小节。

只要太子处理政事没问题,能安稳社稷,陛下都不会想着去换太子。

真正让陛下决心换太子的原因,是太子好武,一直在提拔北魏六镇后人将领。

而陛下想要文治,一直在阻拦关陇门阀拿到军权。

魏王府的文学馆,东宫的弘文馆就是明证。”

“关陇门阀便是北魏六镇那些军主后人?”

“大部分是!”

长孙无忌轻声解释:“其他不说,最出名的武川镇,走出了三个皇帝,还有独孤氏这个显贵四朝的家族。

宇文氏建立北周、杨氏建立大隋、李氏创建大唐,独孤氏在北魏是八柱国之一,在北周不仅出了個皇后,各地将领也都有独孤氏的身影,前隋和大唐你也知道我就不说。

从宇文氏到李氏,一直是以武夺权,如此情况下陛下怎么能不防范关陇门阀?”

对于武川镇长孙冲一直没去了解,如今听到长孙无忌的解释,再结合他所了解的,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难怪不仅杨家和宇文家,连独孤家现在都没什么人掌控军权。

我们长孙家来自洛阳,又不属于关陇之地,为何一直说我们是关陇门阀?”

“先祖长孙稚跟随宇文泰后,长孙氏便是关陇门阀的一员。

至于你说的没有看到独孤和杨氏掌控军队,除了防止关陇门阀再次接触军权,还因为关陇门阀原先是支持李建成。

陛下想要文治,又怕山东士族和江南士族掌控朝廷,所以他扶持以李世勣为首的新兴将门和关陇门阀中厌武喜文的贤才,这也是我能一直被陛下信任的原因。”

“呼……”

长孙冲长出一口气,脸上难掩震撼:

“所以陛下不是厌恶太子,而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一边传出不换太子,一边让魏王入住武德殿,是为了逼迫太子犯错,如此他才有理由废太子。

若真是如此,那侯君集也是特意放纵的,否则在听到侯君集那些不敬之语时,陛下不可能一点反应都没有。

太子可惜了!他监国时的所做所为实在有目共睹,连魏徵都赞赏有加。”

“能力强的又不止他一个。”

长孙无忌冷笑出声:“陛下是从战场上出来的,他太清楚战争的可怕,所以他不会允许大唐后世之君扶持武将。

隋炀帝三征高丽把一个天下都打没了,陛下怎么可能让大唐重蹈覆辙。

太子看不清时势、不了解陛下,活该被废。

魏王也是如此,只知拉拢山东士族,不知关陇门阀,陛下给他机会也不知收拢人心。”

“何意?”

“宇文士及!”

长孙无忌嗤笑出声:“陛下让他在宇文士及与王珪之间选个老师,他居然选了王珪,不知可以两个一起选。”

北魏武川、沃野、怀朔、抚冥、柔玄、怀荒六镇,是北魏太武帝为了防范柔南入侵所设置的六个军镇,也是关陇军事政治集团的发端。

李承乾所认为的文武之争便是关陇军事集团和文人士族之争。

关陇门阀如今最有权势的便是长孙无忌,然而长孙无忌已经不再支持他,他必须重新积蓄力量,凉州阴家的兵马是第一个。

在其看来,只有掌控了军和财,李世民的想法便不再重要。

‘程咬金得好好谋划一下,这家伙掌六州兵马加长安北门之军,实在太让人眼馋。

在此之前,还是要先解决齐王李祐的事。’

身为皇子,李祐可谓是众多皇子中最不起眼一个,母族没有多少势力,自己本身又没有才能。

若只是如此也就罢了,最致命的是他外公阴世师曾经掘了李家祖坟。

史书上李祐被杀,李承乾一度觉得李世民是不是为了替祖先报仇,才杀了自己儿子。

此时太极宫两仪殿内,大唐重臣已经到齐,不仅有司徒长孙无忌等从龙之臣,也有褚遂良这样新兴文官团体。

随着齐王李祐垂头丧气走进宫殿,李世民一声怒吼打破沉寂:

“为何要谋反!朕有什么对不起你,让伱如此无君无父?”

“什么谋反?”

李承乾微微一笑:“阿耶这是说胡话了!五弟明明只是在演练,想让齐州官员知道遇到反贼该如何去面对。

造成如今误会,分明是杜行敏和齐州一众官员为了升官诬陷五弟,阿耶切不可听信一面之词。”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呆愣在原地,殿中只剩下呼吸声。

半晌之后,李泰才缓缓开口:

“大哥,你能再无耻点吗?谋反都能说成误会?齐州万民都看得一清二楚,你认为全齐州百姓一起诬陷五弟?”

“刚刚说了,这是演练!”

李承乾一脸平静:“为了达到最完美的效果,五弟才没有告知所有人,这才让其他人误会。

去年我就收到五弟的信件,演练一事也是我同意的,这封信现在还在东宫呢!”

说到这,李承乾看向李祐:“五弟,早跟你说了权万纪不可信,他为了自己官位,知道阿耶喜好直谏,他便有事没事逮着自己长官骂。

当初三弟就是这样,明明不小心,也已经赔钱给农夫了,还要被他告一状。

如此大事,你还跟他说,你真是活该。”

李祐半天没反应过来,什么意思?我变成受害者?

“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向阿耶请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