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以德服人 > 第317章 万古流芳

大唐,以德服人 第317章 万古流芳

作者:玉剑仙泰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9: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宇文节缓缓站起身,轻叹出声:

“崔兄,我们老了,既然没有机会,就没必要带着反贼之名去地下。

我建议你去见见崔知温,这时候见他不会有任何麻烦!”

“多谢,我知道该怎么做。”

随着宇文节离开,众人也起身离去,他们也不想造反。

当天夜里,崔仁师便让人请崔知温过府一叙,而崔知温在李承乾的示意下带着一份礼物过来。

刚走进崔仁师书房,崔知温便拿出一张纸放在桌面上,交不交给崔仁师却是要看接下来怎么谈。

“礼仁,最近学的如何?是否有什么心得?”

崔知温躬身一拜:“不知叔公问的是哪一方面!”

“就今日朝会,你觉得我们这些人输在哪?”

“固步自封!不知庶民之力!”

崔仁师眼中露出迷茫之色:“何意?”

“你们一直在用历朝历代的经验来对付陛下,认为只要掌控土地粮食,陛下为了手中权力会退缩。

所以,你们一直在围绕着粮食和土地制定计划。

而陛下不同,他的目光放在全天下,大唐粮食不足,他可以从其他国弄来。

土地不足,那就开放工商,让匠人和商人为他出力。

叔公可知渤海王为何会在短短时间就受到那么多粮食?又如何知道税粮会减一半?”

“不知!”

崔知温指了指门口:“你们这些人家中的仆从,襄州的变化早已通过邸报传遍天下。

他们也想要过上襄州百姓的日子,他们也知道为何没有变法。

邸报出现后,所有人都学会思考,开始觉得自己不是生来就该做仆从,他们也可以过好日子。

三教之争的内容一直记在百姓心里,哪怕只有一句,可这一句也足以让百姓去想。

只要去想,就不会随意被人愚弄。”

崔仁师脸色变得严肃:“听你这话意思,以后治国不再是愚民。”

“没错!”

崔知温微微颔首:“蛮人叛乱之后,我会去剑南道邛州火井县任职。

陛下希望我能够利用当地火井,使当地百姓都能过上吃饱穿暖有书读的日子。”

“陛下胸襟广阔,一点也不怕百姓不好管理而造反。”

“陛下要的就是君臣民相互监督!大唐太大,若不靠百姓,一个偏远之地县令如何监督?

只有庶民明白事理,这些官员才会有所顾忌。”

崔仁师轻叹出声:“你说的没错,是我们固步自封了。

找你过来就是想问问你,大唐以后会不会对所有人一视同仁。”

“叔公是想问会不会特意打压士族子弟,让他们无法出士?”

“是!”

崔知温脸色变得严肃:“只要通过科举,不论出身都可出士。

只要政绩出色,不论其人如何,都可以得到升迁。

朝廷会专门制定政策,哪怕皇帝也不能因为好恶而随意更改。”

“清河大房那边有找你吗?他们有什么想法?”

“没有!”

崔知温摇了摇头:“他们只在贞观二十年找过我一次,让我不要参与进朝廷争端,只需做好自己职责即可。”

“太宗皇帝和陛下把你带在身边,就是等于告诉所有人,你有大才值得培养。从贞观十七年开始,你就一直跟在陛下身边学,想来你也知道陛下性子。

我只问你一句,陛下真的对造反毫不在意吗?真能放过魏王和晋王?”

崔知温暗暗摇头:“叔公,陛下不会撒谎,他说的都是真的,是你们想多了。

你们若是敢当面问陛下,他也有可能告诉你们他的计划,信不信就是你们的事。

让魏王府守护先贤经典是真的,只是你们自己觉得只是借口而已。”

“我知道了!”

崔仁师苦笑一声:“罢了!明日我会交上家中所有土地,顺便上奏变法一事。”

闻言,崔知温将桌面上的信递给崔仁师:

“这是陛下让我给你的,他希望举国上下一同为国出力。

你们若是愿意,三日后就上奏陛下培养变法吏员,若不愿就当没见过这份信。”

话毕,崔知温站起来对着崔仁师躬身一拜:

“叔公!替我转告大房,我不会辜负太宗皇帝和陛下期望,也不会辜负他们厚爱。

此次变法不仅仅是变土地,而是全方位去变,土地、军队、百业、地理划分、行政区域等等都要变。

只要为国谋利、为民谋福,代代高官也不是不可能。”

崔仁师听明白了,李承乾允许士族代代高官,却不能像原先一样,利用土地和权力为自己家族子弟谋取官位。

想要代代高官,只能从教育上下手,让族中子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陛下真是阴险狡诈,用官位诱惑士族子弟,让他们不欺压百姓。

陛下还是年轻,不知道士族子弟根本不屑欺压百姓,只有那些仆从打着士族名号去欺压。’

等崔知温走后,崔仁师打开李承乾送的信件,刚扫了眼就猛得合上纸张。

“怎么可能?陛下想要让土地变成废物,不对,是想让种地成为天下百姓最后活命手段。”

忽然想到什么,崔仁师再次打开信件认认真真看了遍,随后急切喊出声:

“崔三,派人追上二郎,让他们立刻回长安。

还有,立刻准备马车,我要去一趟大房。”

“是!”

‘这何止是千年大变,这是数千年未有之事,也不知陛下如何想到。

难怪要把土地全部收回来,还要去攻打周边诸国,这是要用工商来替代农业!

工商若是出现问题,还有周边诸国来供养大唐,最后还有土地保障庶民能活下去。

如此一来哪怕大唐衰落百年,只要后面能出一个明君,便能重新让大唐恢复巅峰。

就算大唐灭了,周边诸国都是汉人,这大唐国土还是汉人做主,历史传承会一直延续下去。’

想到这些,崔仁师在心中下了决定,既然打不过那就加入。

‘我还是中书侍郎,只要是我在位时开启变法,而且变法还成功了,那么万古流芳就跑不了。’

有些人觉得打不过就加入,毕竟是皇帝,输了不丢人。

可有些人就是不想交出土地,就比如萧屿嫡次子,萧锴。

“大哥,我不会同意交出土地,要交你交出去。”

萧锐眼神冰冷盯着萧锴:“父亲卧病在床,我不想让父亲担忧,你最好不要犯浑。

今日朝会发生什么事你不知道?你觉得自己有胜算吗?”

“大哥,你是驸马!你就不能让公主去劝劝陛下?”

“你也知道我是驸马?”

萧锐没好气开口:“我现在太常卿,陛下已经让我去了解江南道温州风土人情,你觉得陛下想让干什么?

你现在不交土地,有没有想过莪这個大哥前途?

都是驸马,你看看长孙冲、杜荷他们,你再看看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