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以德服人 > 第314章 好消息

大唐,以德服人 第314章 好消息

作者:玉剑仙泰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9: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其实崔仁师心中也明白,就算失败李承乾也不会赶尽杀绝,最多只是全家流放。

这么做只是以防万一,万一李承乾承受不住失败,直接掀桌子呢?

若真是如此,身处长安城的士族中人必然要身死道消。

既然剑南道蛮人已经叛乱,崔仁师也不想再等了。

在与其他人商议之后,崔仁师决定在三日后的朝会上对李承乾逼宫。

只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在三日后的朝会上,他们看到渤海王的身影。

“拜见陛下!”

“都坐下说!”

李承乾扫了眼众人,笑着开口:

“昨晚我得到一个好消息,不过这事等会再说,我们先处理朝政!

崔侍郎,中书省有什么要事无法决定,今日一起解决了。”

崔仁师看了眼渤海王,心里隐隐有些不安,不过事到如今也无法退缩,只能硬着头皮上。

“启禀陛下,剑南道蛮人叛乱,已经扩散至十三州,还请陛下出兵平乱。”

“陛下,不仅剑南道,交州刺史苏良嗣、庄州刺史刘怀也传信过来,黔中道、岭南道蛮人也发生叛乱。”

李承乾一脸平静:“还有吗?一起说了。”

见状,户部侍郎也站起身:“禀陛下,今年税粮已至,不过相比往年减少一半。”

“原因!”

李承乾语气一如既往的平静,仿佛这些事都不算大事:

“事出必有因,蛮人何以会发生叛乱,税粮为何会减半。

今年中书省可没有收到天灾的奏抄,这些粮食去哪里了?”

“陛下,蛮人叛乱事出盐务,从隋文帝开始,一直没有收盐税。

如今突然收税,为了防止损失,这些盐商不得不减少盐工,提高盐价。

盐工减少,产盐变低了,他们选择不将盐卖给蛮人,这才导致蛮人发生叛乱。”

说到这,崔仁师顿了顿,严肃变得坚定:

“至于税粮一事臣也查明缘由,五年计划开启后,各地官员都想着能够让百姓吃饱穿暖。

因此,他们学习襄州,开始在州县修建道路、工坊、而这些钱粮便被他们留下来用于道路、工坊修建支出。”

话落,崔仁师悄悄看了眼李承乾,心中暗忖,陛下会怎么做呢?

李承乾看着下方众人,语气说不出的轻松:

“真是难为他们了,你们觉得我该不该让他们及时把粮税运回长安?

没有这些粮食,官员的俸禄、皇室的食邑、平叛的粮草还有西征突厥的粮草从哪里来?”

“陛下!如今各地已经开始修路,若此时收回粮食,各地修路将无法延续。

如此一来,便是失信于民,朝廷威严荡然无存,还望陛下三思。”

“臣附议!陛下,若官府不讲信用,百姓便不会信任它。”

“臣附议!陛下,徙木立信只能用一次,再用没有任何效果,望陛下三思!”

“……”

李承乾低着头轻轻拨动桌案上的奏抄:

“那你们说该怎么做?难道蛮人叛乱不管了吗?”

此言一出,整个大殿突然间变得落针可闻,大殿中气氛开始变得压抑。

崔仁师眼睛一闭一睁,缓缓走到大殿中央,对着李承乾躬身一拜:

“请陛下重启徭役,如此各地既能完成修路又有粮草平叛。”

“若是重启徭役,那么襄州徭役是不是也要安排,若不然便是厚此薄彼!”“陛下英明,徭役自古以来便有之,还望陛下为了大唐江山重启徭役。”

“请陛下重启徭役!”

“……”

随着崔仁师出声,朝堂上大多数臣子都站起身附和。

李承乾很清楚他们的目的,不就想以此迫使襄州变法失败,而后令其放弃变法。

见大多数臣子都站了出来,李承乾似笑非笑看着崔仁师:

“崔侍郎,你们这算是逼宫吗?”

“臣等不敢!”

崔仁师不卑不亢:“大唐是高祖、太宗打下来的,臣等只希望陛下能够暂缓变法,先稳定大唐社稷。

如今剑南、黔中、岭南、陇右三道都发生叛乱,如今情形还是要以稳定社稷江山为要。”

说到这,崔仁师直挺挺跪下,朗声开口:

“还请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恢复武德旧制!”

“还请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恢复武德旧制!”

“……”

“大胆!”

不等李承乾开口,一旁的张玄素忍不住出声呵斥:

“为臣者当忠君爱国,你们这算是忠君吗?”

“就是!一群官员跪在地上逼陛下做选择,真是好胆!

怎么?陛下若是不同意,你们还准备跪倒死不成?”

“有何不可!”

崔仁师面无表情开口:“为了大唐江山社稷,吾等就是跪死也是心甘情愿。

陛下,黔中道、岭南道山林茂密,运送粮草困难,平乱也需要大量时间,当速速下决断。”

见李承乾一直没有说话,而是面无表情盯着跪在地上的众人宇文节也出声附和:

“陛下,只需恢复武德旧制,这大唐江山社稷还是安稳的,万万不可逆势而行。”

此时在众人看来,李承乾没有退路,只能做出选择。

要么放弃变法收集粮草而后平乱,要么选择掀桌子,到那时各地士族联合突厥、蛮人一起造反。

而李承乾默不作声的反应,更让他们觉得胜利在望,心中已经开始思考回去后该灾民庆祝。

崔仁师此刻心中也暗暗松了口气,看来渤海王来此是别的事。

“呵呵呵!”

李承乾轻轻一笑:“崔侍郎,还记得我曾跟你说的话吗?

你要是退出了,我还怎么开启变法呢?”

崔仁师猛得抬头看向李承乾:“何意?”

李承乾拿去桌案上一卷纸,随后丢给崔仁师:

“这是我刚刚说的好消息,你替我念出来。

你就没想过,戎州、交州等地为何也会发生叛乱?

就没想过五胡乱华除了坏处,还带来什么好处?”

崔仁师一脸狐疑接过纸,随后打开快速扫了眼,就因为这一眼,整個人都愣在原地,久久不能反应过来。

见此情景,宇文节也顾不得朝堂礼仪,快速上前抢过纸张念出声:

“臣侯君集启奏陛下,晋王治联合阿史那贺鲁起兵造反,于八月十一被大唐将士剿灭……

在围剿叛军中,臣发现陇右道独孤氏、段氏等世家大族也在其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