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的亲妈是慈禧 > 第十六章:我们的大清

我的亲妈是慈禧 第十六章:我们的大清

作者:带兜帽的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9: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众人听这话,齐齐地看向他,他不紧不慢地说:“众位大人,昨日朝会想必大家也见到了,陛下大病初愈,却有了些许的变化,言谈品行都与以往不同,奇思妙想也是层出不穷啊。”

左宗棠点了点头:“是啊,你们说啊,就那个国礼就解决某些人大手大脚的做派,别的不论,这样一来,省了多少银钱。”

董恂点了点头:“正因为如此,才触了某些人的眉头。”

翁同龢道:“那又怎么样,不管如何,祖宗之法不能废。”

沈桂芬道:“话是没错,可自从陛下病倒的这大半年来,一直由太后监国,王爷主事,朝中得利者甚多,我等又能如何呢?”

左宗棠握紧拳头猛地一砸:“这有何难,大不了……”

他话还没说完,李鸿章厉声说道:“休要胡言。”

这声利喝吓得左宗棠一怔,撇着嘴不吱声了。

李鸿章继续道:“据我所知,太后已经应允陛下,春暖花开之日,就是归政还朝之时,你我稍等些时日,待机而变。”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

李鸿章笑道:“今日贱内五十整寿,劳烦各位屈尊,李某甚是感激。时候不早,各位入席吧,你我同饮一番如何。”

左宗棠站起身拍着大肚子说道:“早就饿得不行了,一会儿定要灌你三大碗。”

众人大笑,相继走出正堂。

李鸿章来到曾纪泽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劼刚,不必忧虑,恩师的话细细品味,受益良多啊。”

曾纪泽原本紧蹙的眉头逐渐舒展:“小侄自当谨记。”随后,和李鸿章一前一后走出正堂。

吃罢宴席,李鸿章亲自送各位要员出府,来到曾纪泽身边说到:“劼刚,不要想其他,记住文正公的话,做好自己的本分即可。”

曾纪泽点头道:“小侄记下了,叔父留步。”说完,翻身上马,扬长而去。

看着曾纪泽离去的身影,李鸿章长长地叹了口气,仰望天空道:“愿上天护佑我主。”

恭王府内,奕䜣用罢了晚饭,坐在厅中喝着茶。

载澄一边剔着牙一边来到奕䜣身前坐下:“阿玛,你也太瞧得起那几个老家伙了,还给他们送那么重的礼,何必呢。”

奕䜣道:“你不懂,虽然这些人不及我等皇族,可也是不可小觑。”

载澄一撇嘴:“您真是抬举他们了,大清是我们的大清,当然我们说了算,那些汉臣顶多就是个端水打杂的,上不了什么台面。”

听到儿子在这儿胡言,奕䜣眉头一皱:“这些话不要对外讲,不然少不了麻烦。”

载澄却完全没在乎:“怕他作甚,在哪儿我都敢这么说。”

奕䜣叹了口气:“你呀,头脑不输,计较也不差,就是这脾气要收敛些。”

载澄一脸得意地说:“那没办法,咱家皇帝就喜欢儿子我这直言不讳的脾气,他老人家都说好,您可别随便评论。”

奕䜣摇摇头:“恐怕不一定喽。”

载澄疑惑道:“阿玛这话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了。”

奕䜣道:“倒也不是,只是察觉到了些不同。”

载澄凑到他身边,趴在桌子边问道:“阿玛说来听听。”

奕䜣看了看身边的儿子,苦笑着说:“昨日朝会之上,刻意做了些小难题,没想到却被陛下一一化解。不仅如此,各国外使更是被打压的厉害,想必现在朝中有不少人已经心思活络了。”

载澄一拍桌子:“还反了他们了,平日里王爷长王爷短的,陛下病一好就调转风向,什么东西。”

奕䜣道:“也不能这么说,我等也是为陛下马首是瞻,为人臣理当如此。”

“更何况,自从主事以来,也遭到了不少诟病,有些变化在所难免。”

载澄刚想说什么,突然顿住,随即趴在奕䜣耳边小声说:“阿玛,你说他们不会已经发现了吧?”

奕䜣沉思片刻,摇摇头:“我看不像,如果真的有些什么,依那些汉臣的做派,昨日朝堂之上就会发难。”

载澄道:“那就没事呗,阿玛你也不用太过紧张,大不了明天儿子安排一下,把不该有的统统清洗掉。”

奕䜣点了点头:“嗯,还是要尽快清理吧,日子久了倒是麻烦。”

载澄转身刚要走,像是想起了什么,回头问道:“阿玛,那宫里怎么办,我还是像从前一样,还是您有什么别的主意?”

奕䜣站起身走到他的面前:“明日我进宫一趟,请太后的旨意再行定夺。”

载澄点头道:“行,那我等你消息,我先干我的事去。”

晚膳的时候,载淳和皇后在养心殿的小厨房鼓捣了小半天儿,做了几样小菜。

“这叫锅包肉,这叫水煮鱼,这叫醋溜白菜……”载淳用手指着桌上的菜,一个一个地把名字说给皇后听。

皇后听着这些稀奇古怪的菜名,瞪着大眼睛,一个劲儿地做吞咽的动作,显然是被眼前这些菜的香味吸引,已经饿得不行了。

等载淳念叨完,看见皇后的样子,大声笑道:“哈哈哈,皇后母仪天下,应当注意礼节,怎么如此了。”

皇后撅着嘴道:“还不是陛下弄的这些菜太过诱人,才让臣妾如此失仪。”

载淳摸着皇后的秀发:“朕跟你开玩笑呢,你什么样子都没关系。”

皇后脸一红,羞怯地说:“陛下快用膳吧,一会儿要凉了。”

载淳回到座位坐下,刚要夹菜,好像想起了什么,对身边站着的李莲英说:“李总管,刚才朕跟你说的这做菜之法,全记下了吗?”

李莲英拱手道:“回主子,全都记下了。”

载淳点了点头:“好,你去到御膳房,安排他们学习,给他们半个月的时间,除夕夜就看他们的了。”

李莲英道:“奴婢这就去办。”

李莲英走后,皇后小声跟载淳说:“陛下,今天臣妾已经令人回家传话,告诉父亲大人陛下要宴请全家的事。”

载淳道:“那岳父大人怎么说?可有时间来?”

皇后道:“那是自然,蒙陛下恩典,定当前来,只是……”

载淳一见皇后说话犹豫,放下手里的碗筷问道:“是有什么难处吗?”

皇后为难地道:“难处倒是没有,只是葆初那孩子有些执拗,说、说……”

载淳笑眯眯地看着皇后:“那个熊孩子说什么了?”

皇后道:“他说如今自己唐诗宋词不在话下,经史典籍样样精通,学问已经不比先生差多少。将来要当一个文武双全的国家柱石,来当个侍从,有点屈才了。”

载淳被气笑了:“哈哈哈,这熊孩子眼光还挺高。”

皇后赶紧道:“陛下莫要动气,传信的回报,父亲已经教训了他。”

载淳道:“不妨事,不妨事,朕一点儿没生气,反而觉得这小子有志向,好样的。”

随后又说道:“他不是想文武双全吗,这容易。等他进宫来,朕给他找几个师傅,都是顶尖的大内高手,保证他文武双全。”

皇后听到他非但没生气,反而要教导自己的弟弟,激动的就要跪地谢恩,被载淳一把拦住。

“虽然朕现在还没有归政,可还是能给你一道旨意,从今以后,私底下不用动不动就跪,这是圣旨。”

虽然表面上载淳说得严厉,可是听到皇后心里却是暖洋洋的。

“臣妾遵旨。”

载淳笑道:“行了,快吃吧,一会儿真就凉了。”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皇宫内过年的气氛也是越发的浓郁。

从大清门到午门是皇城的外城,各部的官员和各国的洋人都是可以在这里自由出入的。

门楼上早早地挂起了大红宫灯,白天倒也没什么,可天黑之后,宫灯点亮,照得像白天一样。

而午门之后的皇城内城更是精彩。

忙碌的宫女太监穿戴整齐,有的贴对联,有的挂门神,还有的为各个殿宇悬挂大红宫灯。

乾清宫门前高高竖起的万寿灯,上面有各式各样象征吉祥如意的花纹和图案,还有诸如“万寿无疆”字样的吉祥话,看着既震撼又美观。

载淳和皇后时常在宫中闲逛,每每看见这些,载淳心里都在想:如果宫外也像这番景象,该有多好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