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的亲妈是慈禧 > 第十一章:临朝听政(一)

我的亲妈是慈禧 第十一章:临朝听政(一)

作者:带兜帽的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9: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载淳晕晕乎乎地从床上爬起,眼前站着十多个宫女,个个手里不闲着,拿着乱七八糟的东西。

虽然之前已经经历过不用自己动手的洗脸刷牙,但是如果每天都这么搞,心里压力太大了。

可这又没办法,就是这么个规矩,躲不开。

载淳像是一个洋娃娃,被十多个人各种摆弄。

穿着里三层外三层的朝服,载淳感觉自己完全不能动,要不是也用不着他怎么走路,估计他能直挺挺地站一天。

宫女太监摆好早膳,载淳一边吃着一边说:“今日朝会在哪里啊?”

旁边帮着忙活的李莲英道:“回主子,原本五日朝可以在这养心殿中,可这是主子龙体痊愈后第一次朝会,加之春节将至,因此老佛爷特地改到太和殿前。”

载淳点点头:“哎,朕真的是不孝,连这等事都让皇额娘操心。”

李莲英笑道:“主子哪里话,主子乃天下仁孝礼智信的表率,龙体有恙时依然操心国事,老佛爷也是欣慰有加,何来不孝。”

载淳没理他,继续道:“这次朝会都有什么人会来?”

李莲英道:“回主子,听说各部、军机重臣、王公贵胄以及在京的四品以上官员都已经陆续到了。另外还听说,各国公使也会到场。”

载淳一愣:“哦?他们也来了?”

李莲英道:“是啊主子,各国公使听说主子龙体无恙,纷纷上表请见,前些日子不便打扰,所以都赶在了今天。”

载淳吃完饭,收拾了一下着装,对李莲英道:“行了,走吧。”

说完,在李莲英和一大帮宫女太监的簇拥下,载淳昂首挺胸地走出养心殿。

刚出殿门,就看见院子里站了好多人。

为首的有两个,一个见过一个没见过。

见过那个,就是他那位六叔,首领军机大臣,恭亲王奕䜣。

没见过那个他也认识,正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帝师李鸿藻。

五十五岁的李鸿藻,体格不算健壮,多少已经有点驼背了,头发也是白的多黑的少,可是精神头很足。十冬腊月里,尽管已经在外面站了一会,却也没有多少倦怠。

载淳走向二人,先是冲着奕䜣点了点头:“六叔,自家人,何须如此。”

奕䜣恭恭敬敬地拱手作揖:“陛下哪里话,此乃微臣的本分,理当如此。”

载淳又转头看着李鸿藻:“老师年迈,怎也在这天寒地冻中受苦,学生愧不敢当啊。”

李鸿藻激动的伸手握住载淳,身体一个劲儿的发颤。

这是他自从载淳醒来,第一次看见他这位皇帝学生。在他心里,这个十九岁的青年,不仅是皇帝,是学生,更是子侄。

从他双眼流下的泪水和颤抖的嘴唇可以看出,载淳的死而复生给他带来的欣喜有多大。

李鸿藻哆嗦的双手摸着载淳:“陛下能够转危为安,就算把臣的命拿去,臣也毫无怨言。”

载淳一笑,拍了拍李鸿藻的手:“老师,我们都要好好活着。”

李鸿藻一边哭一边笑,不住地点头。

载淳站在院中,对十多个接他上朝的重臣道:“各位爱卿,朕前些时日抱恙在床,无法参朝理政,是朕的过错。从今日起,朕和大家一起,同心戮力,收拾山河,再造盛世,你们有信心吗?”

众人齐齐跪倒:“吾皇万岁,万万岁。”

载淳笑了笑,一摆手:“走吧,我们上朝。”说完,大步流星地走出养心殿,乘坐玉辇前往太和门。

因为载淳大病初愈,所以减少了些上朝的规矩,众人直达太和殿广场。

看着广场上早已站满了的人,载淳心里还是有些震撼。

“我去,虽然我知道会是这么个场面,可真亲眼见到这么大个广场上站满了人,怎么还有点发怵呢?这得有好几千吧。”

“现在也就刚六点半,天都没完全亮,这帮人估计得更早就到这儿了,古代人可是真够拼的。”

来到太和门旁,载淳走下玉辇,被簇拥着来到太和门下。

门厅下摆着三张椅子,正中是一个龙椅,是载淳坐的。而他的左右各有一把凤椅,不用猜,是给两宫皇太后准备的。

载淳坐在龙椅上,看着左右空荡的椅子,心里想:“比我面子还大,非得最后登场才能显得了不起是吧。”

看着眼前站满了的太和殿广场,载淳心里挺生气,就算是自己生病,两宫太后代为理政,可今天是自己亲自临朝,却也根本没把他当回事。

载淳转头问李莲英:“李总管,太后怎么还没到?”

李莲英道:“主子稍候,老佛爷随后就到,请您稍安。”

载淳呼了两口冷气:“你去看看,如果有什么事,速报朕知。”

李莲英一躬身:“主子稍候,奴……”

话还没说完,就听见另一个太监的喊声:“太后驾到。”

广场上的众大臣一听,急忙跪倒在地。

载淳惨笑一声:“好啊,朕都没有这待遇。”

随后他也站起身,来到门廊之下,对着簇拥而来的两位太后深施一礼:“儿臣给圣母皇太后、母后皇太后请安。”

走在前面的慈禧看了一眼载淳,点了点头:“陛下免礼。”径直越过了他,走到龙椅右手边的凤椅上坐下。

慈安走到载淳面前,伸手摸着他,关切地道:“身体可还吃得消?”

载淳一笑:“多谢母后关系,儿臣无碍。”

慈安点了点头:“嗯,那就好。”

慈安拉着载淳的手走到龙椅旁,安顿他坐下,自己也到左手边的凤椅坐下,不再多说。

这时,就听慈禧语气平和地对李莲英说:“开始吧。”

李莲英应了声“嗻”,随即高声说道:“时辰已到,众臣早朝。”

随着山呼海啸一般的“万岁,万万岁”、“千岁、千千岁”,同治十三年腊月十五,也就是1875年1月22日,罗在纯穿越到载淳身上的第十天。载淳人生中第一次朝会,开始了。

真正的身临其境,才能感觉到,眼前的场面和他看的电视剧还是有差距。

广场跪着的臣子,从恭亲王开始一个一个的来到太和门下,根据自己所处职位的具体工作进行汇报。

如果没什么大事的,就直接回“无事启奏。”

如果有事的,则直接递上折子,并且简要地概括一下折子上说的事,之后载淳和两宫皇太后进行议论,给出可行性方案或者安排道其他部门协办。

如果有大事,那就直接递上奏折,也不多废话,散朝后单议。

只是这一套流程,原本只针对皇帝。可现在,却越过皇帝,直接到了慈禧手中。

载淳心里有一万个不爽,可在这个场合下,却不能有任何的表现,还要恭敬有加。

等这些大臣都上交自己的PPT之后,奕䜣再次走到门下,跪地说道:“禀陛下,前些日陛下交托臣办理的筹办春节事宜,现已初见眉目,请陛下御览。”说着,从怀里掏出另一份奏折,递给李莲英。

载淳接过折本,打开看了看:“六叔的字还是那般神采,朕只看这字就心情愉悦啊。”

奕䜣道:“多谢陛下夸奖,微臣也是尽臣子的本分。”

载淳道:“看奏折上说,六叔提出春节筹备所需银钱,共计一百七十万两,不知所花何处啊。”

奕䜣道:“禀陛下,这一百七十万两,共分为三部分。其一,乃皇城大小置装所费;其二,乃内务府统报的吃食、饮用、人力消耗所费;其三,乃总理衙门统报的赠礼及各国回礼所费。”

载淳点了点头:“嗯,依六叔奏折所书,名目如此繁杂,涉及方方面面,很是清晰。”

载淳又道:“户部尚书。”

广场上走出一人,快步来到门下跪倒:“臣董恂叩见陛下。”

载淳道:“董尚书,这份奏折你可看过?”

董恂虽然趴在地上看不见脸,可从他说话的语气里,听出了些不自然。

“回陛下,王爷的奏疏臣及户部官员均已看过。”

载淳道:“好,既然你们都知道了,那朕想了解一下,这一百多万两的用度,户部可有难处?”

董恂停顿了好几秒,才为难地说:“回陛下,难处不是没有,只是可以应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