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虎贲巾帼传 > 第二卷 鼎力戈壁滩 五十五 义成苦悲两行泪 鸣镝将军透天机

春回塞北冰雪消,暖风拂来草木高,满眼绿意无边际,牛羊满山似云飘。

午后的达尔罕大营,暖风煦日,溪水潺潺,老人们三三两两地围坐炉边,低语闲聊,孩童们成群结队地追逐嬉戏,放声欢笑,惊得营地旁边的羊羔牛犊四散而逃。

营地中央,义成公主的庐帐棉帘低垂,偶有炊烟从穹顶飘然而上,数位鸣镝射手远远地下马围坐,等候着自己的伯克将军杨善经。庐帐内,义成公主姐弟俩儿正在低声说话,三脚火撑上煮着的酥茶咕嘟翻腾,浓香四溢。

“阿姊,可汗昨晚又没回来吗?”杨善经盘腿而坐,捧着茶碗问道。

“哎,数日不归,对他而言已是家常便饭了,”义成公主正了正头戴的五彩帛边罟罟帽,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说道,“他是大可汗,草原上所有的牛羊马匹,女人财宝都是他的,我这个可敦皇后小小的庐帐里,怎能留得住他的心?”说罢,义成公主盯着火撑下鲜红的火苗,怔怔发呆。

杨善经笑笑,连忙说道:“阿姊不必伤感,不要说是大可汗,就是草原上的部族贵人,哪个不是这样呢?”

义成公主抬起头来,看着自己的弟弟,叹息一声,说道:“我岂是满腹妒意之人?从其父启民可汗,到他大哥始毕可汗,依突厥旧俗,我已嫁了父兄两代,这样的日子早就习以为常了,只是…”义成公主顿了顿,声音变得有些沙哑,“只是近来总是做梦,梦到自己又回到了关中,在长安城的大兴宫里翩翩起舞,文帝的圣颜是如此清晰,对着我颔首微笑。”

“阿姊……”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义成公主打断了弟弟的话,说道,“我当然记得先帝的圣训——‘敦睦北邻,结为唇齿之邦’,自出塞那一天起,我便铭记在心,时时躬行。何况,先帝皇恩浩荡,厚赐我家,和亲之后,父亲授爵关内侯,兄弟数人位列百官,满门荣耀,显赫宗族。每每想到这些,塞外十余年的风霜雨雪,人事沧桑,于我而言,皆是浮云,一忍便过。可是,”义成公主喉中一哽,接着说道,“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烽火再起,物是人非,我当初为之忍受的那一切都已烟消云散。我时常一个人站在山巅,望着南归的雁群,仰头呼唤,君父何在?宗族何在?故国何在啊!没有任何回答,只剩下啾啾的雁鸣……”说罢,义成公主低声啜泣,两行热泪顺颊而下。

杨善经听闻,也悲不自胜,强忍泪水,低头不语。

片刻之后,杨善经站起身来,从火撑上拎下热气腾腾的茶壶,走到姐姐面前,把茶碗盛满,然后同姐姐并肩而坐,低声说道:“阿姊再忍耐些时日,等咄苾大帅事成之后,我亲自护送您回长安去看看。”

义成公主扭过头来,看着弟弟,目光中满是诧异和惊惧,问道:“你们当真要……?”

“嗯!”杨善经咬着白森森的牙齿,不容置疑地点点头,说道: “咄苾大帅才是草原上真正的雄鹰!只有雄鹰,才能飞得高,看得远,才能越过高山与草原,将万里河山收入眼帘!”

义成公主连忙抬起手来,手压唇上,示意弟弟轻声,然后站起身来,快步走到庐帐帘边,轻轻挑起,露出头去扫视一圈,见无异样,这才返身入座,目光闪闪地盯着杨善经,小声说道:“这是事关身家性命的大事,你们须万分小心,不能有丝毫纰漏!”

杨善经点点头,回答道:“阿姊放心,咄苾大帅与我已经谋划多年了,此事断无不成之理!”

“你们…你们打算如何动手呢?可不能滥杀无辜啊!”义成公主不无担心地问道。

杨善经“嘿嘿”地笑了两声,没有立即回答,只端起碗来,喝了一口酥茶,然后拔弄着手中的火钳,光影照来,杨善经满脸红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

火撑上煮沸的酥茶咕嘟翻腾,热气阵阵,浓浓的茶香弥漫在穹庐之中,久久不散。

短暂的沉默后,杨善经抬头看着义成公主,问道:“阿姊,你还记不记得,我领职伯克,统帅那二千鸣镝射手有多少年了?”

“嗯,应该有三年了吧!”义成公主咂了一下嘴唇,不太肯定地回答道。

“有五年了!” 杨善经斩钉截铁地说道,“这五年来,鸣镝射手虽然还是二千人马,可里面的大多数成员已经被我们替换掉了。”

“嗯?”

“按照咄苾大帅的想法,我训练严苛,常于淘汰,暗中吸纳了不少大帅麾下的精锐射手,而在处罗可汗那里,明面上只说是打造一支以一当十的骁勇卫队,可其中却有一个天大的秘密!”

“哦?”

“在训练这支卫队时,我要求他们必须听从我的号令,而我的号令就是那十只红色的铁翎鸣箭,它们射到哪里,身后的这二千只飞箭就如影随形,飞赴哪里--不论我箭落何处,箭落何人,胆敢迟疑须臾者,唯有以头谢罪!五年来,队中已有数人被我就地正法,因此,我的军中不认官职品秩,只识翎箭落处!”

义成公主听罢,双手合十,微闭双眼,轻轻地念了一声“阿弥陀佛……”

突然间,义成公主惊骇万分地睁开眼睛,怔怔地看着杨善经,声音颤抖,舌根僵硬地问道:“你们…你们要让他万箭穿心?!”

“唯有如此,方能出其不意!”

“可他是咄苾的二哥,我的夫君啊!”

“阿姊,古来成王败寇,何论亲疏!况且,依突厥风俗,兄妻弟娶,唯有搬开这颗绊脚石,你与咄苾大帅才能厮守终身,你也才能梦想成真,重游故里啊!” 杨善经迎着姐姐惊惧而迷惑的目光,掷地有声地说道。

“那…那你们打算何时动手?”

“这个嘛,得寻找时机,” 杨善经双手抱臂,若有所思地说道,“目前,南方交兵,战事频频,刘武周已同李唐开战,暗中有突厥支持,朔方的梁师都也派人求援,意图夺回延州,处罗可汗整日闭门不出,或接待外使,或商议军务,偶有空暇,也是聚众酣饮,我们难得有纵马相随的外出机会,所以,再等等看吧!”

“哎——”义成公主听闻,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与将死之人朝夕相处,这是怎样的煎熬啊!希望南方的战事早些结束,你们的事情也能早些落下帷幕。我听说…”义成公主转过头来,看着弟弟,皱了皱眉头,问道,“我听说,李渊在长安很成气候,他的儿子、女婿甚至女儿都能征善战,把梁师都、薛仁杲等人打得大败,这回刘武周出兵,不知道会是怎样的结果啊?真没想到,当年长安城那个温文尔雅,憨态可掬的唐国公李渊,如今竟然变得像虎狼一样凶狠!”

“呵呵,阿姊,此一时彼一时嘛,” 杨善经笑道,“当年,咱们的那位晋王杨广,礼贤下士,谦恭有加,一朝为帝,判若两人,把大隋折腾得地动山摇,文帝的功业消磨殆尽,大好河山毁于兵火,大河上下已成群雄逐鹿的局面了,这不是更加令人费解和痛惜吗!”

“是啊,”义成公主惆怅万分,仰起头来,看着穹顶,喃喃说道,“当年,炀帝穷兵黩武,被突厥人围于雁门关,隋室派人求救于我,百般恳求之下,始毕可汗才撤围而去。事后,我曾去信长安,劝说炀帝息兵爱民,轻徭薄赋,可石沉大海,杳无音讯,终于酿成了江都的弑君之难。哎,往事历历在目,若文帝地下有知,当作何想?”

杨善经听罢,戚容满面,捧起茶碗,低头慢饮,不再言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