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虎贲巾帼传 > 第二卷 鼎力戈壁滩 五十二 追昔抚今议敌酋 评说战事早绸缪

窗外,春日丽阳,暖风融融,疏枝倩影,轻舞院中。

晌午之后,忙完军务的柴绍感觉有些倦意,便拾掇了一下公案上的卷宗,站起身来,背着双手,踱着步子橐橐地走出府衙大堂,穿过府后的回廊,朝着上房走去。

回廊穿花透树,弯曲向前,排排廊柱依次相连,枋梁上花鸟山水栩栩如生,红绿彩墨飞走重檐。回廊的另一头,已升任后府管家的巧珠正在指指点点地说着什么,她面前的两个侍女毕恭毕敬地垂手聆听,柴绍认得,她俩儿是新来的侍女银钏儿和墨绿。

三人见柴绍走来,连忙侧身而立,避道一旁,巧珠笑盈盈地问道:“霍公,要回房歇息了?”

“嗯,”柴绍点点头,反剪着手往前走了几步,回过头来问道:“公主回来了吗?”

“回霍公,” 巧珠摇摇头,说道,“公主辰时便去了城南的女兵营,还没回来呢!府里的采买主事凤鸢也跟着去了,会不会从女兵营出来后,又去了城东的坊市?凤鸢前两天还说,天转暖了,要给您和公主添置几件春衫,凤鸢说得公主亲自去看看布料,那布料的颜色……”

“我知道了,你们说事吧,”不待凤鸢说完,柴绍摆摆手,迈开步子,径自朝上房走去,只听到巧珠在背后应了一声“是”,便继续跟银钏儿和墨绿交待府里的事儿。

柴绍抬脚走进堂屋,斜倚在木榻的靠枕上,随手拿起《吴子》翻看起来。看着看着,眼睛发涩,眼皮垂搭下来,竟不知不觉地睡了过去……

也不知过了多久,外面院落中几声清脆的鸟鸣搅扰了小憩,柴绍睁开眼时,只觉得身上暧烘烘的,一件貂皮大氅已盖在了自己的身上,妻子正端坐在屋里的圆桌前,笑盈盈地放下手上的针线活儿,说道:“虽说是春日了,也还有几分寒意,怎么不盖件东西就睡了?小心着凉。”

“哦,夫人回来了,”柴绍笑了笑,扯开身上的大氅,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站起身来,走到妻子身边坐下,呷了一口碗中的热茶,问道:“上午去女兵营了?怎么呆了那么长的时间,情形怎样?”

李三娘轻抬右手,把鬓前丝发挽入耳后,说道:“女兵们知道晋阳失陷后,个个义愤填膺,都嚷着要为国立功,校场上操习得格外认真,百步穿杨者不在少数,队列齐整,进退有序,看来啊,秦蕊儿她们用了不少心思哩!”

“好!”

“只是……”李三娘欲言又止,皱了皱眉头。

“怎么了?”

“只是在操习间歇,女兵们纷纷围过来,问我那个刘武周是个什么人,怎会如此轻易地便攻陷了晋阳,我不知如何作答,只好搪塞说,日后请霍公为大伙儿释疑,”李三娘看着丈夫,无可奈何地笑了笑。

“这个不难!”柴绍一抹宽大的额头,干脆利落地回答道,然后抬眼看了看院外,似乎在回想什么,顿了顿,方才说道,“刘武周出生于马邑城豪富之家。前朝大业年间,到长安投奔到太仆杨义臣门下,后来应募入伍,曾跟随炀帝三次征伐高丽,东征师还,返归马邑,因战功升任鹰扬府校尉。对于此人,我未曾谋面,但当年的军中传闻我也略知一二。”

“哦,是吗?他有什么传闻?”李三娘饶有兴趣地问道。

“当年炀帝伐辽,戎马倥偬,军令严苛,加之连战连败,军人多有厌战之情,想方设法地逃避军役。我当时在太子千牛府供职,偶尔有人抽调前线,回家之后无不痛哭,皆是一派生离死别之状。而那刘武周则属异类--非旦不逃避军役,每次出征,他还主动请缨,时人便觉不可理喻。说来也怪,刘武周每次赴辽,皆遇大战,居然都能毫发无损地返回中原,这在军中实不多见。后来,他因军功升职鹰扬府,但就是这样一个死命相随者,炀帝也才授予他一个校尉之衔,连个偏将都不是,时人又觉得炀帝吝惜官职,不仁不义,而对刘武周多有同情之心。”

“看来,此人颇具传奇色彩啊!”李三娘笑道。

“哎,何止是传奇,刘武周对炀帝的安排竟毫无怨言,在鹰扬府里一呆就是四、五年,颇有能伸能屈之意,尽显枭雄本色啊,”柴绍轻叹一声,端起桌上的茶碗,轻啜了一口,接着说道,“隋末大乱,刘武周乘势而起,杀死了马邑太守王仁恭,拥兵万人,自称太守。后来又投靠突厥,将前隋的汾阳宫女悉数献给可汗,每年进贡不断,换得突厥人的大力扶植,将其册封为‘定杨可汗’,送他‘狼头纛’,其势甚盛!”

“那么,他怎会与我大唐交恶呢?”

“我大唐与他本无纷争,各守疆界,但年前,他派使臣来长安,致信陛下,言辞傲慢,自称‘北帝’,陛下龙颜大怒,将其使臣留而不遣,我估计啊,”柴绍咂了一下嘴唇,说道,“刘武周此番攻陷晋阳,是来寻仇了!”

“哼!我看呐,”李三娘听闻,唬下脸来,说道,“那刘武周是继梁师都之后,突厥人养的又一条狗,汪汪直吠,意图束缚大唐的手脚。”

“夫人言之有理!只是刘武周乘我不备,突然南下,又攻陷了晋阳,逼我大唐挥棒打狗,让咱们不得不暂时放手,让老冤家梁师都可以苟延残喘了。”

“夫君的意思是,朝廷会调遣咱们延州的军队到晋阳去?”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啊!”柴绍回答道。

夫妻俩儿坐在桌前,都不再说话,只听到外面的鸟儿在叽叽喳喳地鸣叫不已,把庭院中一棵石榴老树的枝叶摇得晃来晃去。

……

片刻之后,新来的侍女银钏儿走来到门边,见两个主子坐在屋里,似乎正在议事儿,便不敢打扰,只是笔直地站在门边,一动不动。

“银钏儿,有何事儿?”李三娘抬头问了一句。

“回主子,”银钏儿小心翼翼地回答道,“凤鸢主事说,坊市买的布料似乎不够,想请主子到厢房看看,是再买些回来,还是将就布料,改改春衫的样式。”

“你告诉她,我这儿有事儿 ,她自已拿主意就行了,”李三娘应了一句,便将目光收了回来,看着丈夫问道,“这般说来,那个刘武周也是军中宿将了,加之有突厥人暗中撑腰,恐怕不会比梁师都好对付吧?”

“是啊,”柴绍点点头,摸着光生的下颌,回答道,“刘武周当年任鹰扬府校尉时,以指挥骑兵见长,我听说马邑的骑兵队伍招募了不少北族猛士作军校,包括突厥人,其战力不容小觑啊!”

“那你觉得朝廷会委派谁作军帅,抗击刘武周,夺回晋阳城呢?”

“按理说,对付刘武周这样的骑兵劲敌,自然是由秦王带兵最好,三千玄甲军可派上大用场,但是,哎--”柴绍惆怅地叹息一声,“从目前的朝局来看,秦王又得有所回避,否则,功高招忌,陛下也难处置啊,这就是不久前我让孟通进京送信,委劝秦王的原因。”

“大敌当前,应唯才是举,怎能顾及那么多战场之外的情形,我真是不明白了,”李三娘嘟哝着说了一句,满脸的不高兴,说道,“若是瞻前顾后,畏狼惧虎,那咱们当年还能晋阳起兵吗?”

“此一时,彼一时啊,”柴绍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地吐了出来,感慨万分地说道,“难怪古人有云‘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何况,这江山还没有完全打下来呢!”李三娘瘪瘪嘴,眼中流露出一丝不屑的神情儿,然后话锋一转,问道,“那朝廷有多大可能调遣咱们延州的部队助战晋阳呢?”

“嗯,这个嘛,不好说,”柴绍站起身来,搓着双手在屋里踱了几步,然后回头说道,“这得看两个方面,一是晋阳战事如何发展,若进展顺利,则不预我事;若进展不顺,则我军将随时驰援。这二来,要看梁师都那个老冤家的动作,据前方谍报,他已从稽胡大帅刘汝匿成的领地回到朔方城了,他若在短时间内重整旗鼓,纠合残余兵力,趁着晋阳战事再次来犯,那朝廷肯定会留下我军防守延州;若梁贼气息微弱,守在朔方不出老巢,一副垂死待葬之状,则我军可以腾出手来,参与晋阳之战,至少可以分出部分兵力助战前方。”

“嗯,夫君说的不错,不管怎样,我们都得早作准备。”

“所以,我前日下令延州戒严,就是要未雨绸缪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