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虎贲巾帼传 > 第二卷 鼎力戈壁滩 二十七 烛夜激辩中军营 夫妻争执拂帐帷

两军激战至酉时,扬尘挟裹着血雾,随晚风四处飘散;硝烟混杂着血腥,呛得人连连干呕,垒上垒下早已鲜血沥沥,在沉沉降下的夜幕中慢慢凝结成块儿。

五百步外已模糊一片,难辩人影,两军各自收兵,喊杀声渐渐停歇。霜雾起时,只剩下三三两两相互搀扶的伤兵蹒跚回营,失去主人的战马在呼啸而至的夜风中鬓鬃猎猎,低头踟蹰,不知所归。

挑灯时分,唐军北营的中军大帐内人影绰绰,柴绍不顾激战整日的疲惫,连夜召集各垒的将领会商军情——对面的张世隆被围困于数里外的无名山丘,岌岌可危!

此时,军帐内热火朝天,将军们各抒己见。

东垒守将向善志大声说道:“这没有什么可商量的!被围之军近在咫尺,何有不救之理?”说罢,正了正厚厚的豹皮护腰,又加了一句,“连月来,我军坚壁清野,倍受梁贼的欺侮,现在是时候还以颜色了!”

“何况,”步兵将军宋玉接着说道,“若张世隆的人马覆没于对面的无名山丘,惨状尽收眼底,必然动摇垒中的军心。到时,垒壁能否稳守也是一个令人忧心的问题啊!”

“不然!”胡人将军何潘仁捋着颌下红须说道,“此番吐谷浑骑兵偷换驻地,蛰伏不动,就是期待大军出垒,然后寻机分割,围歼我军;只不过张世隆的出现,令其早早地暴露了意图,我军不可自投罗网!”

郝齐平听闻,在座中颔首点头,没有言语。

骑兵将军冯弇向帅位上的柴绍一揖,说道:“霍公,今日我率队出垒搏杀,感觉对方的军械有所加强,锐卒的长柄大刀人手一把,吐谷浑的硬弓翎箭也增加了射程,搏杀间,颇觉吃力……”

“没有步兵的掩护,骑兵独进,当然吃力!”冯弇话音未落,对面座中的马三宝鼓着眼睛说道,“今日出垒,冯将军是情急之下不得已而为之,骑兵独进,受到对方的步骑合击,势难支撑,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马三宝用眼角余光瞄了瞄帅位上一直没有吭气的柴绍,接着说道,“但是,若我军步骑合编,强弩掩射,依阵法推进,行如战,战如守,对方未必能占到便宜。”

女将秦蕊儿扯了一下披风,也接过话来说道:“我们弓弩营已憋了许久,早盼着在百步之内尽取敌人的性命!”

听闻众人之言,身体肥胖的丘师利摇头晃脑地说道:“岑将军从长安城中运来的粮粟,足斤足两,米圆粒大,供给无忧,似可大战啊!”

岑定方听闻自己的名字,这才站起身来,躬身向柴绍一拜,然后环揖众将,说道:“霍公,诸位,我协同押粮,从关中返回,今日苦劝张世隆,未奉军令,不可擅动,结果吃了他一马鞭,还是没有劝住。但事到如今,我却要反劝诸位出垒力战,解救张氏!竟其原因,除了适才诸位之言 ,我以为,从天时地理人望来看,从朝廷上下及关中百姓的关注来看,也已到了重挫梁军的时候了。否则,大雪骤至,梁贼兵甲完好,引遁北归,来年又将战事再起,关中又得兴师动众,转运接济,真是民不堪命啊!”说罢,一边躬身坐回位中,一边伸手摸了摸自己的手臂,鞭伤血痕清晰,隐隐作痛。

柴绍在帅椅上自始至终一言未发,双眉在宽大的额头上收紧了放松,放松了又收紧,听闻岑定方之言,这才嗫嚅嘴唇,幽幽地说道:“事关战局大势,今日先议到此,各营务必警惕坚守,等待本帅命令!”

说罢,“吱嘎”一声推开帅椅,站起身来,低着头反剪双手独自离去,不再与众将多言一句。

……

柴绍掀帘回到帷帐时,满脸挂霜,愁云一片,没有言语便径直坐到桌前,长长叹息一声。今日垒前的战况,早有军士通禀李三娘。见丈夫回来了,李三娘不动声色,伸手接过他递来的红色大袍,挂到木架上,然后盛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莲子羹,轻声说道:“今天累坏了吧,快趁热喝点,”然后弯下腰来,和丈夫并肩而坐。

柴绍端起热羹,凑到嘴边吹了吹,却并未喝下去,而是放下羹碗,扭过头来看着妻子,忧愁地问道:“三娘,你觉得那张世隆是否当救?”

“你觉得呢?”李三娘微微一笑,明眸闪烁,反问道。

柴绍摩挲着宽大的额头,皱了皱眉,说道:“此事甚难!于战场而言,于道理而言,自然应当坚持前策,执守防御;可是从人情来看,从朝廷的期望来看,又当速速救援,出垒攻敌。哎,左右为难啊!”

“那众将的意见如何?”

“有战有守,众说纷纭。”

李三娘缓缓收起笑容,抿了抿嘴唇,沉沉地说道:“战场决胜,排兵布阵,自然应据敌我形势来定夺,怎可顾及战场之外的其他情形?”

“话虽如此,可实难照办啊,”柴绍摇了摇头,说道,“此前,丘师利与张世隆同去长安调粮,可运来的米粟却截然不同,这是有目共睹之事!这打仗啊,前方打的是兵将军马,后方则打的是钱粮米粟。若对张世隆见死不救,惹恼了长安的紫衣权贵们,不要说攻灭梁贼,了却恩师遗愿,恐怕连长驻太和山,固守洛水河也难持久啊!”

李三娘一听丈夫这样说,双目圆睁,说道:“咱们一心为大唐,捍敌保境,我就不相信父皇会容忍臣下阳奉阴违,掣肘前线!”

柴绍摸了摸下颌,唏嘘道:“哎,陛下身处九重禁宫,未必事事亲理,虽说百官各守其职,却也各有心思,这朝廷之事啊,复杂微妙,深浅难测!”

李三娘听罢,双眉一竖,黑眸之中冒出点点火星,鼻翼翕动,说道:“哼,要是这样的话,那你守住太和山,我回长安去找大哥和四弟,当面与他们理论,看谁敢在背后无事生非!”

柴绍无可奈何地笑了笑,说道:“三娘,今日的大哥和四弟,早已不是昔日河东府的大公子和四公子了,他们现在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今太子和齐王,咱们……咱们可不能意气用事啊!”

“意气用事?这是军国大事,事关千万百姓的安危!”李三娘把头扭到一边,有些不快,嘟哝着说道,“况且,在我眼中,他们永远只是我的大哥和四弟!”停顿片刻,继续问道,“那你还是准备出垒去救张世隆?”

“不得已而为之啊!”柴绍叹息一声。

“夫君,你自小在营中阅习军事,饱读兵书,数历沙场,难道不明白‘智莫大于弃疑,事莫大于无悔,进退无疑,见敌无谋 ’的道理吗?”李三娘杏眼圆睁,盯着丈夫问道。

“若论兵法,还有‘非利不赴,非得不用’之说呢!况且,这个‘利’与‘得’不仅仅牵连着太和山战场,还牵连着长安太极殿的上上下下,不能不顾及!”柴绍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我看你当了这个‘霍公’以后,就是顾及得太多了!”李三娘怒火微撩,有些动气。

“你是大唐公主,是皇氏血脉,我柴绍虽为霍公,实则因婚而亲,缘姻而进,朝廷内外谁人不知?我行事自然得小心谨慎,不能不有所顾及!”柴绍也有些上火,大声地说道。

“原来你一直是这样想的!”李三娘听闻,脸色立变,“豁”地一下站起身来,丢下一句“兵是你在领着,你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吧”,说罢,拂袖而去,大步走出帷帐,只剩下身后的帷帘空悠悠地荡来荡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