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虎贲巾帼传 > 第二卷 鼎力戈壁滩 一九九 生日宴会露兵刃 东门喧嚣梁王逃

觥筹交错,玉液飞溅,大烛劲燃,亮如白昼。

戌时初刻。

马军总管府的堂屋里,高朋满座,佳肴美馔摆放一桌,主宾欢笑,好不热闹。

辛獠儿常服入席,白祆皮裤,一身轻松,举杯笑道:“诸位将军,今日辛某略备薄酒,这一来呢,兄弟我四十有二了,愿与各位分享生日之乐;这二来呢,自敌寇围城之后,各位尽忠职守,枕戈待旦,甚是辛劳,兄弟我奉上些粗茶淡饭,给各位压压惊!”

一片“好”声之后,众人举杯,仰头饮尽;只贺遂浅尝而止,放下酒杯,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牛肉,漫不经心地嚼了起来。

李正宝看在眼中,“嘿嘿”一笑,抹了抹嘴角八字须,说道:“今日之宴,辛将军可是下了血本哟——三十年佳酿,朔方城中已没有几坛了!”

众人“啧啧”称赞,杯中再次注满。

“的确,”辛獠儿笑道,“这酒已窖了多年,若非今晚之约,我也未必会拿出来,哎,喝一坛少一坛啰!诸位,人生快意当尽欢,来日搏战城头,血染沙场,不知道还能不能快慰如此呀!”

听到这话,席间变得有些沉重,几只刚刚端在手中的酒杯,又被轻轻地放了回去。

“嗳,辛将军言重了,”李正宝接过话来,笑道,“咱们这朔方城经营多年,易守难攻,有军士们在城头奋战,柴绍休想让一兵一卒爬上来!诸位将军只需倚鞍驻马,挥鞭指挥即可!诚如梁王所说,只要咱们上下同心,合力抵抗,唐军就奈何不了咱们!他日解围,我李正宝即使寻遍塞下千里,也要像今日一般,请诸位再饮醇露!”

一席话让众人再次兴奋,纷纷叫好,杯杯见底;贺遂也咧嘴一笑,一饮而尽……

亥时初刻。

众人酒酣耳热,欢声笑语,滔滔不绝,只听到李正宝抬起手来,“啪啪啪”地一拍,高声说道:“诸位,今日之宴,还有他意——嗯,众所周知,辛将军与贺将军都是梁王手下的虎将,虎虎生威,令敌人不寒而栗;然而,两虎相争,也确有其时,毫不避讳地讲,二位将军并不算融洽,这是有目共睹之事……”

说到这儿,李正宝眼风一扫,瞅了瞅众人,忽然间提高调门:“然而,今日之宴也是和解之宴,由我李正宝及在座诸位见证,过去的不快一笔勾销,今日之后,辛将军与贺将军携手进退,共佐梁王!”

在众人一片欢呼声中,辛獠儿端杯起身,走到贺遂旁边,躬身一敬,笑道:“贺将军,此前多有得罪,都是辛某之过,您大人大量,勿与在下计较啊!来,我敬您一杯,望您不计前嫌!”

贺遂也起身,微微一笑,说道:“辛将军言重了!今日既有李将军及诸位兄弟相劝,贺某当有自知之明,否则,倒真成了不知好歹的小人了!来,这杯酒,咱们同饮!”

“当”地一声,清脆悦耳,既而杯底翻转,一滴不落。

“好!”李正宝满面红光地站起来,举杯相庆,大声说道:“今夜真是痛快!大将握手言和,乃是朔方之福,梁王之福,我等兄弟之福呀!来,我提议,诸位陪饮一杯!”

众人欢笑,纷纷起身,抬起酒杯,各自饮尽……

子时二刻。

屋外,打更的声音由远而近,再渐行渐远;屋内,喧嚣声已不似先前热烈,几人不胜酒力,伏在桌上昏昏欲睡,仍在高谈阔论的几人,舌头发僵,语言含混,连自己在说些什么都不甚清楚了。

李正宝酡颜正浓,端杯敬酒时,已是左右摇晃了,酒液不时滴洒在桌上;贺遂双眼迷离,虽面带笑容,坐在位中,在洋洋自得的神色中,也已醉意浓浓了。

这一切,辛獠儿全看在眼中,他虽双颊带红,浑身酒气,却神志清爽,行动矫健——席间几次借故,出屋如厕,却悄悄地溜到墙角,拎起早已备好的解酒药,猛灌几口,再装模作样,步履蹒跚地返回屋中。

听到打更声起,辛獠儿嘴角一扯,露出白牙一排,朝着屋外清咳数声,然后端杯再次走到贺遂面前,正要说话时,倒是贺遂先摆了摆手,说道:“辛将军,时辰不早了,咱们……今日就到这里吧,呃,毕竟……都有军务在身……不宜长时留饮啊。”

“对,对,对,”李正宝也摇头晃脑地接过话来,“天下没有……呃,没有不散的宴席,今日……兄弟们都很尽兴,我看……就散了吧,各……各自回营歇息。”

辛獠了拍了拍二人的肩膀,虽然脸上带笑,但眼色一变,却已含霜带冰,从牙缝中蹦出话来:“你二人倒是尽兴了,可我还没尽兴呐,一出大戏即刻上演,你们不想看看么?”

“你说什么?”贺、李二人不约而同地抬头问道。

“哈哈,哈哈——”突然间,辛獠儿肆无忌惮地放声大笑,退后几步,“咣当”一下,高举手中杯子,狠狠地砸到地上,扭头朝门外厉声喝道,“武士何在?”

“有!”

屋外,一二十人粗声粗气地大声应道,与此同时,铠甲、佩刀“唏哩哗啦”地响成一片,腰圆膀阔的武士们一拥而入,两人擒一客,按倒在桌上,令其动弹不得。

惊恐,愤怒,迷惑,无奈,求助……一干人等早已酒醒,个个瞪大眼睛,脸贴在桌上,挣扎着看向辛獠儿。

“逆贼,你敢造反?”贺遂怒吼道。

辛獠儿冷笑一声,骂道:“姓贺的,你死到临头了还嘴硬?待唐军进了城,老子要亲手剐了你!”

“辛将军,辛将军,你这是何苦呢?”李正宝哭丧着脸,央求道,“悬崖勒马,还来得及呀!”

“李将军,你也想跟着梁师都送死吗?”辛獠儿反问道,“今夜唐军便要拿下朔方了,你与我一起投诚吧!彼此兄弟一场,这么多年的交情了,我不忍心看着你身首异处啊!”

“姓辛的,你这个王八蛋,吃里扒外,不得好死!”

贺遂还要破口大骂时,只听到辛獠儿高声令道,“给我把嘴都堵上,捆起来,押到墙角,听候发落!”

三下五除二,囚徒们便被捆成了一个个“肉粽”,武士连拉带扯,押着他们蹲到墙角,然后“唰唰唰”地抽刀露刃,恶狠狠地守在一旁。

辛獠儿满意地笑了笑,径直往椅中一坐,令道:“把这些残羹剩汁撤了,沏壶茶上来,让这些家伙儿陪老子看大戏!”

“是!”

……

月黑风高,夜阑人静,偶闻犬吠,声声凄凉。

丑时正刻。

马军总管府戒备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卫士持槊挺立,铠甲闪闪,在夜色中透出阵阵寒意。

屋里,烛火通明,人影清晰,辛獠儿已换作了一身戎装,头戴铁盔,身披明甲,银鞘佩剑斜挂在腰;此刻,听到屋外传来打更声,不由得起身,快步走到院外,面朝东面,侧耳倾听。

站在院中,除了耳畔的呼呼风声,没有任何响动,辛獠儿心跳“嘭嘭”,似乎自己都能听到一般,他知道,决定生死的时刻到了——与城外的刘旻已约定,今夜丑时,由东门城监打开大门,辛炳生引导唐军入城,马步相协,快速推进,直捣王宫,沿途若遇抵抗者,格杀勿论!

然而,丑时已过,却没有任何动静,瞬间,成百上千的疑惑涌上心头,令辛獠儿烦躁不已——会不会是唐军失约,不肯派兵入城了?会不会是东门城监变卦,临时反水?会不会是辛炳生有事,出了什么意外?会不会是……会不会是……

一时间,辛獠儿心乱如麻,度日如年,眉头锁紧,久久不开——事已至此,开弓没有回头箭,是死是活,只有听天由命了!

正无声叹息,刀般无奈时,只见一个人影从院外“沓沓沓”地急速冲进来,三步并作两步,来到自己跟前,单膝跪禀道:“辛将军,奉门监大人之命,向您呈报,唐军已入城!”

辛獠儿一拍大腿,刚喊出一声“好”,便听到东边传来喊杀声,由远而近,渐渐变大。

辛獠儿心中狂喜,却又夹杂着几分担心,低头问道:“唐军先锋官是谁?可有辛炳生校尉的消息?”

“回将军,唐军的先锋官是刘旻,未闻辛校尉的消息。”

“好,我知道了,”辛獠儿挥了挥手,说道,“你去吧,回报门监,一切按之前的谋划行事,路上多加小心!”

“遵命,谢辛将军提醒!”

看着来人一溜烟儿地跑出院子,辛獠儿高声喊到:“来人啊,传我的将令,马军全体戒备,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得出营,违者立斩!”

丑时二刻。

东边的喧嚣传到了城中央,此起彼伏的刀剑声混杂其中,“叮叮当当”不绝于耳;抬头看时,东门方向火光映天,烽烟滚滚,照亮了半边天空。

几名传令兵自王宫而出,一路狂奔,直到马军总管府前,翻身下马,一边风急火燎地大步向前,一边手持令牌高声呼喊“马军总管接旨,马军总管接旨!”

谁知刚刚来到院门口,便被早已埋伏在门内的武士按翻在地,传令兵挣扎着想喝斥时,只见数道寒光闪过,明晃晃的利刃自上而下挥过颈项,还没来得及吭声,已是身首分离,鲜血飞溅了。

听到门口的动静,辛獠儿安坐在屋里,端起茶来,悠然自得地啜了一口,嘴角扯动,冷笑了一声。

跪在墙角的一帮军将,虽被五花大绑,口塞麻布,但个个都听到了门口的响动,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于是,有人睁大双眼,惊恐万状;有人耷拉脑袋,垂头丧气;有人抬头仰面,听天由命……

丑时末刻。

院外,数百步处,先是传来一阵杂沓的脚步声,听上去有上千人之多,接着喊杀声骤起,刀剑声交响其中,然后是密集的马蹄声和战马嘶鸣,隐隐约约地还能听到受伤者歇斯底里的哀号……

约一刻钟之后,各种声响变弱下来,朝着王宫方向渐渐远去,最后所有的喧嚣归于沉寂。

这时,一名卫士小跑入屋,拱手禀道:“辛将军,适才唐军人马从前街通过,与巡防的步军搏战,步军抵挡不住,已向北城溃逃。”

“好!看来刘旻进城了,咱们挂出的那几面黄底大旗蛮起作用嘛,敌友一目了然,”辛獠儿捋着胡须,哈哈笑道,向墙角投去一瞥。

贺遂跪在地上,之前还咬牙切齿,心有不干;此刻,听到这一消息,瞬间变得像一只霜打过的茄子,万般沮丧地垂下头去,连连摇头叹气。

寅时初刻。

一阵马蹄声从北边急促地传来,然后在院外戛然而止,战马驻停的嘶鸣划破夜空,数十双皮靴踩镫而下,“沓沓沓”地大步入内。

辛獠儿听闻,心里一阵激动,那脚步声再熟悉不过了——是侄儿辛炳生!

“腾”地一下,辛獠儿从座中站起大,大步来到门边相迎。

只见辛炳生披挂明光甲,腰挂长柄剑,头上的一顶唐军凤翅盔十分显眼,大步流星地来到门边,单膝跪下,拱手道:“叔父,大事已成!刘旻将军率步骑五千正杀向王宫,冯端将军引领大唐马三宝、何潘仁、郝齐平等将军的大队人马,正在进城,刘将军让我转告,稍后与您相见!”

辛獠儿赶紧上前两步,弯腰扶起侄儿,热泪盈眶,声音颤抖:“好哇,好哇,炳生,劳苦了,劳苦了……”

辰时二刻。

天光大开,朝阳喷薄,霞光映照全城,焰烟冲天如柱,历经两个时辰的激战后,朔方城终于沉静下来。

一夜的兴奋,一夜的忐忑,一夜的等待,一夜的焦急,此时,见屋外大亮,鸟雀喳喳,辛獠儿这才泛起困意,打了个哈欠,从椅中站起来,伸了伸懒腰,想到院中走走,清醒清醒。

突然,又是一阵马蹄声传来,而且声音隆隆,似有百骑之多。

辛獠儿正想抬脚出门,去看个究竟,辛炳生从后面上前几步,说道:“叔父,应该是刘旻将军来了!”

辛獠儿连忙端正铁盔,系紧战袍,拍了拍裙甲,扭头说道:“走,随我到门口迎接!”

故人相见,分外激动。

刚来到院门口,便看到刘旻一行正翻身下马,辛獠儿连走带跑,几大步跨下台阶,迎着刘旻的马头,一边躬身跪拜,一边口中有词:“罪将辛獠儿参见大唐骠骑将军!”

“喛——”刘旻把缰绳甩给随从,笑逐颜开,上前弯腰,伸出双手扶起辛獠儿,说道:“辛将军,此话差矣!您弃暗投明,果断定夺,乃是大唐拿下朔方的第一功臣呀!何罪之有?”

“不敢,不敢,”辛獠儿连连摇头,“辛某冥顽不化,若像刘将军一般明智,早早归化,哪有今日的窘境啊!”

刘旻拍着辛獠儿的护肩,笑道:“’闻道不分先后’嘛!若非辛将军的义举,这朔方城头不知还要流多少血呢!朔方的军士、朔方的百姓都得感谢你呀!”

一旁的辛炳生听闻,也站在那里,呵呵直乐。

“哦,对了,王宫拿下来了吗?梁师都是死是活?”辛獠儿急切地问道。

“咱们的这位梁王啊,真是老奸巨猾哦,”刘旻朝城北看了一眼,说道,“王宫早拿下来了,可寻了个遍,却找不着他,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结果呢,抓住太监头目一问,原来内殿有个地道,直通城外三四里,等咱们追出去看时,他早已没了踪影,估计啊——”刘旻抬头看看天色,“现在快到突厥人的地盘上了!”

“老贼可恨!”辛獠儿双眼一瞪,狠狠地说道,“还让咱们拼命,可他倒好,早就作了逃命的打算!”

“孤家寡人,岂能长久?苟延残喘而已,”刘旻不以为然,把头一抬,问道,“听说辛将军巧施妙计,把贺遂等一干人等全部囚禁起来了?”

“是的,都在里面呢,”辛獠儿扭头,朝着院内嘟嘟嘴,“就等您来处置了!”

“哎,大伙儿毕竟共事多年,多少都有些同袍之谊呀,我去问问他们,若愿意归降,这是最后的机会了!”

“还是刘将军仁慈啊,”辛獠儿陪笑道。

刘旻笑着摆了摆手,说道:“人之常情,人之常情嘛!”

说罢,只见他清咳一声,挺直腰杆,神情严肃起来,说道:“传行军元帅令,清理街衢,整理部伍,明日辰时,辛獠儿率全体降军,出迎大唐王师!”

“谨遵元帅令!”辛獠儿抱拳拱手,毕恭毕敬地应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