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虎贲巾帼传 > 第二卷 鼎力戈壁滩 一五七 执绺徐行思良策 突访智士寻解答

日头向西,人影斜长,热气依旧,滚滚袭人。

离开骑兵营时,已是未初时分,李三娘执绺徐行,低头不语,脑海里全是刚才军帐中的情形,秦蕊儿带着亲兵不声不响地跟在后面,无人说话,只听闻马蹄声“嗒嗒”响起。

从骑兵营往中军大帐而去,约有两、三里地,其间,军帐排列成行,井然有序,部伍来来往往,穿梭不停。看见公主出行,将士们纷纷避让道旁,恭敬行礼,李三娘心中有事儿,只稍抬马鞭,微微点头,算是致意。

今日在骑兵营中所议之事,李三娘心中的确没有把握,除了对全盘战局不甚明了之外,凭自己对丈夫的了解,她知道,柴绍下达的“步步为营,稳妥推进”的军令必定有原因,决不是心血来潮之举。然而,郝齐平等将领的话又不无道理,自己该怎么办呢?

向丈夫直接询问吗?不妥,毕竟军令已经下达,询问便有质疑的意味儿,决战在即,不能扰乱军帅的意志。

保持沉默,不闻不问吗?也不妥,众将言之有理,这可能是己方千载难逢的战机,稍纵即逝,悔之不及。

同意将领们奔袭朔方吗?更不妥,且不说此举是一招险棋,就算拿下了朔方,也有违反军令之嫌,自己如何向丈夫交待呢?又如何在千军万马中维护军帅的威信呢?

难,真是难啊!

李三娘抬起头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只觉得午后的炙热令人窒息,如同火球一般灼烧心窝,明明燥热异常,额头上却渗不出一滴汗珠儿来,整个人如同龟裂的河床,被抽干了似的。

后面的女兵们倚在马鞍上,个个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细鳞铠甲下面的贴身军袍早已被汗水给浸透了。

一名女兵轻踢马肚,小跑上前,靠近秦蕊儿,侧头低声道:“秦将军,这大热的天儿,咱们慢慢腾腾地在太阳底下走着,时间长了,我怕殿下受不了啊!”

“咹?”秦蕊儿扭过头来,看了女兵一眼。

“您忘记了?在金明城时,殿下曾经中过暑哩!”

“哦——”秦蕊儿点点头,恍然大悟,继而叹息一声道,“哎,殿下心里搁着事儿,正在专心思量哩,你们跟随她这么多年了,难道不知道吗?这个时候谁都不要去打扰。”

“可是……”女兵手搭凉棚,抬头望了望万里无云的晴空,脸上满是困惑疑虑。

秦蕊儿心里也万般焦急,却又不敢上前催促,只好盯着李三娘的背影,咬着嘴唇不说话,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

突然,李三娘拉缰驻马,立在原地一动不动,低着头若有所思,只鞍下坐骑左右不停地晃动着脑袋,在骄阳下呼呼喘气。

秦蕊儿与女兵们面面相觑,不知女帅作何打算,也只好拉住缰绳,

原地等候。

思索片刻,李三娘侧身转头,问道:“蕊儿,从阳山城出发后,你看到萧之藏萧学士了吗?”

“呃……”秦蕊儿摸着脸颊,想了想,回答道,“我听马三宝说,萧学士好像是同精骑营一同出发的,这段时间,萧学士正与丘英起将军在研究战法,什么……什么雁形阵……”

“走,随我到精骑营去!”李三娘打断了秦蕊儿,左手一扯缰绳,右手加了一鞭,马蹄腾空,飞奔而去。

众人见状,策马跟进,胸前红巾迎风而起,如同飞燕摆动不停。

……

军营整肃,战骑往来,旌旗明艳,猎猎有声。

一柱香儿的功夫后,李三娘在萧之藏、丘英起的陪同下,来到了精骑营的指挥大帐中。

掀帘而进,只见一张三尺见方的沙盘端端正正地摆放在军帐正中,两支指挥棒一左一右搭在沙盘边缘,盘中聚沙成堆,沟壑纵横,各色小旗或密或疏地插在山头和谷地。

“看来,二位研究战法颇有进展啊,这个骑兵阵势看上去有些眼熟哩,”李三娘站在沙盘边,笑道,“他日会战,梁师都那个老冤家又要吃苦头了!”

丘英起听闻,上前一步,拱手道:“殿下,这是玄甲军的燕翼阵,依照秦王昔日在浅水原击败薛仁杲的情形,参照当下的地形地势,萧学士和我对此阵作了些调整,预备着今后派上用场。”

“呵呵,只是不知道这个阵势会不会变作纸上谈兵啊!”萧之藏淡眉一扬,垂抱双手站在丘英起的身后笑道。

李三娘转过身来,上下打量萧之藏——这位来自长安大兴宫观文殿的学士,头戴黑介帻,身穿白纱衣,脚登云头屐,虽有二品骠骑将军衔,却是一派儒生装束,双目炯炯,亮如烛炬。

李三娘嘴角一翘,笑道:“萧学士,何来纸上谈兵之说?”

萧之藏抬手一让,躬身说道:“殿下,请上坐,容下官慢慢道来。”

主客入位,萧之藏摸着下颌,说道:“这精骑营的燕翼阵是否能用,完全取决于殿下您的决策啊!”

“哦,是吗?”李三娘颇感意外,眨眨一双丹凤眼,盯着萧之藏等待下文。

“若下官没有猜错的话,今日殿下劳动大驾来到营中,是为众将打算奔袭朔方之事吧?”

李三娘一听,更加好奇,呵呵笑道:“萧学士不愧是我军中的‘张子房’!不错,我今日所来正为此事,你是如何猜到的呢?”

“殿下,”萧之藏双手按膝,缓缓说道,“前日在中军大帐议事时,何潘仁、郝齐平及乐纡等将军曾提出此议,且对霍公的军令有所质疑,依我对他们的了解,或许不会就此罢手,毕竟,何潘仁将军对此处的地势十分熟悉,奔袭一策

也有可行之处啊!”

萧之藏顿了顿,抬眼看了看对面座中的丘英起,这位年青的将军正在连连点头。

“那么,应当赞同他们的建议吗?”李三娘收敛笑容,声音变得严肃。

“是否赞同他们的建议,不应当只看目下的军情,更应当看整个西北乃至塞外的情势啊!”萧之藏意味深长地回答道。

“愿闻其详。”

“殿下,我先来请教您几个问题吧——第一,陛下派遣太子殿下到边界去,会晤稽胡首领刘汝匿成,您觉得圣意如何?”

“自然是要同稽胡讲和,去除梁师都的盟友,为咱们攻取朔方扫清障碍。”

“那么,您觉得讲和能够成功吗?尤其是在咱们火烧苏吉台之后。”

“这个……”李三娘侧着脑袋,想了想,一时答不上来。

“其二,”萧之藏接着问道,“朝廷的使团已经抵达突厥的达尔罕大营,虽然随团带去了大批丝瓷茶叶,但是处罗大可汗那贪得无厌的秉性,这次会得到满足吗?使团在那里,就一定能够确保咱们进攻朔方时,突厥人不会南下助梁?”

“嗯……”李三娘浓眉紧蹙,没有回答。

“其三,”萧之藏见李三娘面露难色,便放慢了语速,徐徐说道,“梁师都在西北经营多年,近处与薛仁杲残部,远处同王世充势力均有来往,生死之战,焉能不求助于人?”

李三娘听闻,绷着嘴唇,锁紧眉头,盯着军帐中的那只沙盘,久久没有说话,陷入了深深的思虑当中。

丘英起见状,喉头一动,双唇嗫嚅,想要开口说话,萧之藏看了他一眼,轻轻地摇了摇头。

李三娘理了理绣花前襟,站起身来,缓步走到沙盘旁边,摩挲着松木镶边儿,片刻,转过头来,对萧之藏说道:“如此说来,霍公‘稳妥推进,步步为营’的军令并没有错?”

“对,没错!”萧之藏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攻取朔方一役,其关键不在沙场之内,而在沙场之外啊!”

李三娘点点头,喟然叹道:“我明白了!西北各方形势复杂,彼此牵连,若答应众将所请,借地利之便奔袭朔方,就算到了那座城下,也未必能够攻克它,且孤军深入,有被敌人围歼的危险啊!”

“殿下睿智!”萧之藏起身一揖,丘英起也连忙站了起来,抱拳拱手。

“哎——”李三娘摆摆手,说道,“若非萧学士点拨,我如何能够拂去心头的这片乌云呢?”

“殿下决心已定,固然可喜,然而,下官担心……”

“萧学士,您放心吧,那些将军都是跟随我从终南山里走出来的,我知道如何说服他们,”李三娘笑颜绽放,如同雨过天晴的明媚净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