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虎贲巾帼传 > 第二卷 鼎力戈壁滩 一四二 兄弟携手谒公主 循循善诱指良途

薄云蔽日,光影斑驳,偶有风过,枝叶轻晃。

近午时分,阳山城营房中,李三娘坐在圆桌旁,左手拿着竹篾花绷子,右手捏着细鼻儿绣花针,正专心致志地在一件素色纱裙上绣着青莲花瓣儿。

“殿下,”这时,门外传来凤鸢的声音,“马三宝将军、冯弇将军求见!”

“噢,是他们二位来了,”李三娘收起针线,放到桌上的一只小竹箕里,说道,“快请你们堂屋就坐吧,我马上过去。”

“是,”凤鸢一转身,刚想迈步离开时,突然又扭过头来,说道,“殿下,同他们二位一道来的,还有一位将军,我看着面生,不认识。”

李三娘眨眨丹凤眼,略一思索,笑道:“嗯,我知道了,来的都是客,屋堂里看茶上座吧!”

片刻,李三娘缓步走进屋里,只见她云髻玉钗,紧袖小袍,一件束腰紫罗衫裙微微摆动,曳地而行。

屋中来客正在谈笑时,见主人进屋,便“哗”地一下全都站了起来,躬身抱拳,毕恭毕敬。

“几位将军来了,不必见外,免礼吧,”李三娘笑容可掬地摆摆手,一面说着,一面缓步向前,朝着主位走去。

“嗯,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李三娘坐定,看着冯弇身边的一位将军,笑道,“这位,应该是冯端将军吧?”

“降将冯端,拜见公主殿下!”冯端应声而起,弯腰拱手,再次揖拜。

“呵呵,”李三娘微微一笑,酒窝浅浅,说道,“冯将军已是我大唐王师的骠骑将军了,噢,这一身明甲战袍挺合身啊,英武有锐气!”

一句话,让马三宝和冯弇都乐了起来,两人看着冯端直笑;冯端听闻,一时间竟有些难为情,两手摩挲着明甲的细鳞片,不知如何措放。

“冯将军,咱们既然已是一家人了,就不必拘束,”李三娘抬起手来,指了指冯端身后的椅子,笑道。

冯端一拱手,弯腰入位,同冯弇并排就坐。

“殿下,”马三宝眨眨鼓突的双眼,看了看对面的冯氏兄弟,说道,“今日晨操之后,霍公到城外的大营巡查去了,借着这个间隙,冯家兄弟俩儿特来拜望您,想当面表达谢意!”

“是啊,是啊,”冯弇连忙接过话来,说道,“殿下,若非您同意,让我潜出军营,规劝堂弟弃暗投明,说不定啊,此时此刻我俩儿正搏杀城头呢!”

冯端抿抿嘴,不住地点头。

李三娘一挽发髻,叹道:“这是老天的眷顾啊!你们兄弟俩儿失散多年,应当见面了,若见面之日转眼即成永别之时,岂非人间惨剧?隋末离乱,人生颠沛,生离死别之事我们已见得太多了,悲伤的眼泪早已流干,若尽些心意,付诸努力,能得到些团聚的欢颜笑语,哪怕只有一家两家,那也是功德无量之事啊!”

冯弇听闻,咬咬嘴唇,沉沉地点了点头;马三宝则鼓着双眼,盯视面前的地砖,似在回忆往事…

“殿下,”只见冯端在座中一拱手,说道,“昔日,我在梁军阵营时,只听闻您擅长用兵,决胜沙场,巾帼不让须眉;今日,听到您的一番教诲,我才知道,您宅心仁厚,慈爱民众,悲怜贫贱,我想,这才是大唐王师一往无前的缘由啊!”

“哎——”说着,冯端仰面朝天,喟然长叹,说道,“天下变乱已久,民心渴望安定,非有德之主不能混一四海,之前,我冯端为虎作伥,算是瞎了眼了,今日洗心革面,归入正途,唯霍公及殿下的马首是瞻!”

说罢,“哗”地一声,冯端豁然起身,双膝下跪,伏地稽颡,长拜于李三娘面前。

“冯将军,快快请起,”李三娘站起身来,伸出右手,虚扶一把,笑道,“冯将军能有如此领悟,实乃大唐之幸,黎民之幸!”

……

你言我语,谈笑风生,啜茶絮聊,其乐融融。

马三宝眨眨鼓突的双眼,看了看冯端,笑道:“去冬,太和山大战时,我们就怀疑你在对方营中,只是未得谋面,所以不敢轻下定论,你的堂兄也惶惑不安,就怕果真是如此 ,有朝一日兄弟俩儿对战沙场,那情何以堪啊?”

“哎,谁知道,最担心的事儿,偏偏还是发生了,”冯弇端起茶来,啜了一口,连连摇头。

李三娘听闻,笑了笑,饶有兴致地问道:“哦,是吧?这个事儿,今日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哩——你俩儿在太和山时,怎么就怀疑冯端将军在梁军的营中呢?”

马三宝与冯弇对视一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颇显尴尬,都等着对方先说话。

一旁的冯端也有些疑惑,双手按膝,皱了皱眉头,等待下文。

“嗨,我说你们两个,”李三娘笑道,“在战场上一个比一个勇猛,怎么说到这事儿,却一个比一个犹豫呢?”

冯弇看着马三宝,一动不动,眼中满是哀求的神色,马三宝轻叹一声,想了想,似在斟酌词句,片刻之后,才说道:“提到这事儿啊,还真叫做‘不是冤家不碰头’哩!”

见大伙儿都盯着自己看,马三宝咽了一口吐沫,缓缓说道:“太和山大战时,两军对峙,历时数旬,梁军远来,营中缺粮,于是奉梁师都之命,在作战间隙,军士屡屡进山,抄掠百姓,家畜五谷,无所遗留…”

说到这里,马三宝抬眼看着冯端,问道:“冯将军,可有此事?”

“有的,”冯端点点头,面露愧色,说道,“我也曾带兵进山抄掠,哎,现在想来,真是作孽呀!”

马三宝看了看冯弇,只见他撅着嘴,眨眨眼,叹息一声,似有无尽的惆怅。

再朝主位看去,只见李三娘神情凝重,笑颜已收,一双黑瞳熠熠生辉,好似穿透深夜的烛火一般,照亮了周围的一切——马三宝隐约感到,李三娘已经知道事情的原委了。

伸出舌头,舔了舔自己的嘴唇,马三宝接着说道:“梁军进山后,连征带抢,不由分说,稍不如意,轻则皮鞭抽打,重则挥刀挥杀…”

冯端听闻,把头埋得低低的,看着自己的护心镜,嘟哝道:“如此恶行,我也曾做过…”

这时,只见冯弇抬起手来,搭在堂弟的肩膀上,轻轻地拍了拍,问道:“兄弟,你还记得山中有户人家吗?草庐里住着一个老人和一双儿女,女儿十七、八的模样,儿子也就六、七岁,三人相依为命,艰难渡日?”

“额…”冯端抬起头来,看着屋梁,似在努力回忆。

“那老人姓骆,早年曾当过朔方城的主簿,”马三宝在一旁提醒道。

“噢,我想起来了,”冯端一拍脑门儿,恍然大悟道,“那个骆老

者自称是梁师都的旧部,不肯征缴不说,还指着鼻子数落了我一番,恼羞成怒,我一时气愤,便拔刀朝他砍去…”

冯弇点点头,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地吐了出来,看了看主位上的李三娘,又看了看对面的马三宝,这才对堂弟说道:“我出营侦伺,偶遇受伤逃命的老人及儿女,怜悯心起,我违制将他们一家三口接到营中疗伤,此事触怒了霍公,若非殿下出面,替我说情,我定难逃脱重罚…”

“后来,”马三宝接过话来,说道,“你堂兄与骆老主簿的女儿骆莺儿相好,殿下为他俩儿牵线搭桥,两人终在延州城中结成伉俪,现在,你的小侄儿都已满月了!”

冯端听闻,目瞪口呆,盯着马三宝一动不动,半张着嘴唇,一时说不出话来,震惊、诧异、后悔、羞愧…各样情绪,翻涌心间。

午时渐至,檐影短小,热气入屋,令人燥热。

此刻,冯端已是额头冒汗,背心浸湿,在座中反复搓着两手,局促不安。

“冯将军,”主位上传来了李三娘的声音,“过去的既已过去,误会也罢,巧合也罢,今日,咱们面对的就是这么一个实情,常言道‘麻生蓬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我想,昔日兵荒马乱之中,你有情非得已的一面,也有为人所持的无奈,但不管怎样,过往之事就让它随风而逝吧!”

李三娘看着冯端,目光变得温暖和煦,缓缓说道:“如今,冯将军已归入正途,愿你为大唐建功立业,愿天下苍生不再颠沛流离,冯将军,可好!”

冯端听闻,豁然起身,抱拳拱手间,哽咽难语,眼中已是模糊一片……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