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虎贲巾帼传 > 第二卷 鼎力戈壁滩 一一五 三军会师鼓喧天 夜巡城垣诉衷肠

南风呼呼,阵阵有声,军旗猎猎,哗哗飞扬。

第二日,在阿哈城南的唐军大营里,三军会师的庆典即将拉开序幕。校场正前方,一个五十步见方的阅台上,柴绍夫妇躬擐甲胄,正襟危坐,左右两侧的十余名将军昂首挺胸,肃然挺立。

今日的庆典别开生面,数万军士环坐场内,不见弓马步骑,不见刀剑枪槊,唯有军中的数百鼓手列队校场,倚鼓而立,等待号令。

南风过耳,吹动旗幡,吹动了鼓手们的衣袍,一眼看去,挺立场中的数百人神情庄重,凝视阅台,他们身旁的数十面牛皮大鼓,呆立原地,没有一丝响动。

辰时正刻,司仪官小跑上台,单膝跪拜,从柴绍手中接过一面猩红的令旗,起立转身,大步走到阅台前沿,凌空交叉,“哗哗哗”地挥舞起来。

一时间,旗动鼓响,震天动地。

校场中,只见鼓手们四人一队,高举鼓槌,雀跃而起,围着面前的牛皮大鼓,双手交替,全力捶打,“咚咚—咚咚—咚咚—”,鼓声整齐,节奏鲜明,震耳欲聋。

令旗飞舞,鼓点变幻,时而如同狂风骤雨,扑面而来;时而如同流苏飞扬,竦竦而过;时而如同乱蛙齐鸣,蹦跳凌空;时而如同斗虎吼山,低沉刚猛。

鼓声隆隆,回响天地,唤醒了戈壁旷野,城池屋舍,清晨的空气为之燥热,恬静的阳光为之飞溅,沉寂的黄沙为之颤抖。

轰轰隆隆的震荡,轰轰隆隆的的喜悦,轰轰隆隆的示威,轰轰隆隆的豪迈…

数十面大鼓发出的沉重声响,碰撞着军营驻地的石滩,石滩蓦然间变成了牛皮鼓面,轰隆声中,战马嘶鸣,刀剑震颤,弓弩弦响,枪槊缨动,出征前的凛然之气,弥漫在营中的军帐间,旌旗下,木栅边,瞭塔上…

半个时辰后,随着阅台上猩红令旗果断地一收,校场上欢腾的鼓声嘎然而止,不再有声响,不再有喧嚣,大地出奇的宁静,天空异常的清冽,人们仿佛置身于千韧峰颠,云雾飘过,万籁俱寂。

柴绍一撩袍角,从座中豁然而起,大步走到阅台正中,立定脚跟,反握佩剑,抬头瞩目台旁的大纛,只见这面明黄色的大旗正迎风招展,呼呼直响,振奋人心。

柴绍收回目光,扫视校场,略清嗓音,高声说道:“三军健儿,吾等上承皇命,下荷民意,师出延州,跋山涉水,历时月余。梁贼师都狡黠异常,勾结稽胡,袭我后军,几隳我北征大业!”

说到这儿,柴绍顿了顿,深吸一口气,转身看了看妻子,这才继续说道:“然而,天佑大唐,绝地反击,平阳公主以带病之身,领金明城中区区兵马,潜出苏吉台,火烧敌虏营,大破梁贼与稽胡,彻底扭转北征战局,形势为之明朗!”

三军将士听闻,摩拳擦掌,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柴绍摆摆手,示意安静,大声说道:“古往今来,逆流而动者,无不灰飞烟灭!大唐之兴,殆非人力,实为天授!诸如梁贼师都之辈,执迷不悟,负隅顽抗,于我北征健儿面前,终是螳螂挡车,必将粉身碎骨!”

柴绍言罢,校场中,万人齐呼,顿时爆发出“万岁,万岁”的欢声,震天动地,响彻云霄。

阅台上,李三娘端坐位中,看着丈夫雄健的背影,听着将士激昂的呼唤,指尖微颤,心头一热,眼睛湿润,泪水打转儿。

……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晚风拂来,城旗飘扬。

戌末时分,阿哈城头灯笼高挂,轻摇慢晃,排列成行。光影下,四、五人顺着城上甬道缓步徐行,前头两人并肩向前,轻言细语,后面数人挎剑跟从,远远相随,几个人步履轻缓,时走时停,絮絮有声。

“夫人,你知道吗,当初我派岑定方奔袭苏吉台,十分冒险啊!”柴绍停下了脚步,看着城外灯火辉煌的军营,对妻子说道。

李三娘上前一步,与丈夫并排而站,端视城外片刻,说道:“夫君,我明白,你既担心何潘仁未将讯信送达金明城,又担心岑定方独自力战,对吧?”

柴绍点点头,继而又摇摇头,轻叹一声,说道:“也不尽然啊,我最担心的是,敌人分兵包围了金明城,然后给咱们来个‘围点打援’,那样的话,我军首尾难顾,加之粮道被断,就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啊!”

说着,柴绍摸了摸自己的宽额,扭头对妻子说道:“夫人,说实话,自打出了延州后,我便感觉行军过于顺利,总感到哪里不对劲儿,但一时又找不到原因,只能谨慎前行,不想,还是被刘汝匿成和梁洛仁来了个突然袭击,截断了后军。”

“夫君,我看兵书上讲,‘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现在回想起旬日前的战事,的确如此啊!”李三娘正了正肩上的绿色帔子,缓缓说道。

柴绍抬起头来,仰望星空,咂咂嘴,说道:“是啊,读书所获终是浅,绝知其事当躬行,为官主政如此,行军作战亦然,世间的道理,真是万变不离其宗啊!”

“不过,”李三娘扭过头来,看着丈夫,浓眉微蹙,问道,“我不明白,我军与稽胡素无瓜葛,稽胡怎会助战梁贼?且从兵力调配来看,甚至动用了骆队铁骑这样的精锐部队,那不是摆出了与大唐彻底决裂的架势吗?”

“是啊,此事的确蹊跷,”柴绍点点头,说道,“按理说,太和山大战后,咱们的追兵误入稽胡领地,为其所杀,我朝不予追究也就罢了,对方断不至于兴师动众,协战梁贼,欲置我军于死地。”

“其中,必有隐情?”李三娘侧头反问道。

“嗯,应当如此啊,”柴绍双臂合抱,颔首说道,“我已派人飞报长安,将此间情形详奏朝廷,希望得到帮助,让真相水落石出,同时也解除咱们的后顾之忧啊。”

“夫君,”李三娘伸手拉着丈夫,说道,“苏吉台一战,虽然跑掉了刘汝匿成和梁洛仁,但是南北夹击,火攻之后,对方损失惨重,我想,一时半会儿,稽胡对咱们不会构成什么威胁的,只是…”

灯笼轻晃,烛光映来,柴绍见妻子面色苍白,嘴唇嗫嚅,便捏紧妻子的手,问道:“怎么了?”

“只是,”李三娘低下头去,喃喃说道,“火烧苏吉台之后,我曾巡视战场,真是惨不忍睹啊!那些焦炭一般的遗骸,张着嘴,伸着手,挣扎着,呼喊着,还保持着生命最后一刻的模样,太惨了,太惨了…”

说着,说着,李三娘声音哽咽,泪花儿打转。

柴绍抬起手来,抚着妻子的肩膀,轻声说道:“夫人,自古征战,沙场惨烈,火攻之后,尤为如此,咱们是为国杀敌,立功社稷,你不必挂怀,尽可释然啊!”

“话虽如此,”李三娘掏出袖中的绢帕,抹去眼角的泪水,说道,“我一想到那番景象,便心如刀绞,对方虽是敌人,但也是天地间的生灵啊,若一刀结束其性命,也就罢了,但…但让他们如此痛苦地离去,我觉得自己真是开罪于天地啊,这…这会不遭到天谴,折了寿命?”

“嘘…”

柴绍听闻,连忙抬手,用食指轻轻地压在妻子冰凉的唇上,说道,“可不能乱说啊!沙场征战,各为其主,各听天命,咱们也是迫不得已,才用了火攻啊!夫人,连日来,你紧张劳累,不要想这么多了,军中的事儿,我自有安排,你在营中静养便好。”

李三娘点点头,收住泪水,侧头一靠,倚在柴绍的怀里,久久没有说话。

二、三十步外,孟通等数名侍卫挎剑静立,垂手恭候,不敢言语,生怕惊扰了军帅夫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