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嘉靖第一奸臣 > 第五章 国子监里皆人才

大明嘉靖第一奸臣 第五章 国子监里皆人才

作者:星辰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8: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天一早寅时许,天都还没亮,曾淳便早早洗漱完毕,吃了碗稀饭,准备出发了。

他入学国子监是奔着翰林出身去的,自然不能迟到,而且,他也想多认识点朝中权贵子弟,为以后掌控朝堂大权打下基础。

这国子监就是他以后欺君罔上的希望所在啊,里面到底有些什么人才呢,他真恨不得立马飞过去就好。

不过,这会儿他还不能飞过去,他还得跟老爹好好说说去宫里怎么办,而且他还缺点东西。

他看老爹都吃完稀饭放下碗了,还坐那里沉思,连忙凑上去满脸郑重道:“爹,这个时候你什么都不能想,至少在别人面前你要装出什么都不想的样子,就一心服侍圣上修炼。

你跟别人说话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谈论朝政,就谈论修炼的事,而且还要时时刻刻把圣上的恩典挂在嘴边,有空就给圣上写写青词,这样才能博取圣上的恩宠。”

你小子经此一难好像突然间就长大了,学精了,我这当爹的都没你精了!

曾铣缓缓点头道:“嗯,我知道了。”

曾淳又小心的道:“爹,儿蒙荫入监,同窗肯定都是朝中权贵子弟,儿想好好结交一番。”

你还想结交权贵子弟?

曾铣细细想了想,随即微微叹息道:“伱是想使钱去请人家吃喝玩乐吧,朝中权贵子弟去得可不是一般地方,随随便便请人吃点酒估计都得几十两银子,我们这点钱根本就不够使得啊。”

这个的确,百十来两拿去结交真正的权贵子弟那就是做梦。

曾淳郑重道:“爹,那两个金元宝给我,再给我两個银元宝,你放心,我不会乱花的,我只是想让他们觉得我有钱,这样才能来钱。”

你什么时候也学会说话弯弯绕绕了?

曾铣稍微想了想,便果断道:“秀兰,去取十两金子和十两银子给淳儿。”

赵氏闻言,那都不由得一愣。

这么多的金银都快赶上你半年的俸禄了啊!

不过,她看了看自己玉树临风的宝贝儿子,还是咬牙跑去把金银取了来。

她细心的把四个元宝给宝贝儿子装好了,还不忘满脸慈爱道:“淳儿,你还没取媳妇呢,钱省着点花。”

这点钱哪够娶媳妇的。

曾淳连连点头道:“娘,你就放心吧,我不会乱花,我还会赚很多钱回来呢。”

说罢,他便迫不及待背起早已备好的书箱跑出去牵上家里的老马,挥手道:“爹,我上学去了。”

这会儿还是初春,早上还是很冷,天色也还有点暗,但曾淳的心境却完全不一样了,他已然不是刑部大牢里待宰的羔羊了。

他已经成为国子监的监生,他爹也即将成为嘉靖的宠臣,他更是拜了未来首辅为师,他的前途可谓一片光明,他的内心那是一片火热,甚至,他觉得吹到脸上的寒风都带着那么一丝丝暖意。

春天真的来了。

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大清早的街上也没什么人,他是一路打马往北疾驰,很快便赶到了安定门大街。

国子监很好找,一路沿着安定门大街往北,直奔城门而去,在最后一个路口往右转入成贤街,很快便能看到国子监的牌坊了。

这会儿虽然才寅时三刻左右,成贤街却已经是车水马龙,国子监的牌坊前都排起了长队了。

国子监的监生是有种种特权没错,但是,国子监的治学那也是相当严谨的,点卯未到,那后果相当的严重,所以,监生无人敢卯时后再来。

这个时候,不管是朝中大臣的子孙还是公侯勋贵的后代,乃至藩属国的权臣之后,那都老老实实在国子监的牌坊前下了马和车,排队等着学正核查腰牌和仪容。

曾淳还是第一次来,他也不知道这国子监具体有哪些规矩,他甚至都不知道马应该往哪儿栓,他只能学着前面人的样子,牵着马排着队慢慢往前走去。

不一会儿便轮到他了,那原本板着脸的学正一看他的腰牌,竟然变脸般温和的道:“曾淳,你是第一次来吧,司业大人想见见你。”

说罢,那学正直接命个衙役接过他的缰绳,又命个学录领着他往里走去。

学正和学录说白了就是督导学规的芝麻官,品级就正九品和从九品,司业就不一样了,那是国子监祭酒的副手,真正管理整个国子监事务的官员,品级比知县还高,是从六品。

曾淳知道,这应该是拜师徐阶起到效果了,至少,在这国子监里徐阶还是能罩着他的,人家一句话,司业就会好好照顾他。

他满心欢喜的跟着学录往国子监里走去,入眼就是一个富丽堂皇的三进大门,可惜这会儿大门没开,因为这是给当皇帝的进出国子监用的,他只能跟着学录从大门西侧的小门进入第一进院落之中。

第一进院落并不大,里面也就会一些花草树木和两个亭子,入太学门走进第二进院落那才是国子监真正教授监生的地方。

这里面那叫一个大,东西两边的六个大学堂每一面那都是开着十多扇大窗的,中间更是绿树成荫到处都是亭台楼阁。

结果,这还没到地头,他跟着学录一直往里走,走进第三进大院之中才到了祭酒和司业等官员值守的敬一亭中。

这敬一亭并不是亭子,而是一个面阔五间的大厢房,司业马一龙就在中间偏右的一间厢房之中办公。

曾淳跟着学录走进去,那是连忙拱手躬身道:“学生曾淳参见马大人。”

马一龙微微点头道:“嗯,不错不错,果然一表人才。”

说罢,他便对着那学录挥手道:“去,叫言恭过来。”

紧接着,他又客客气气的介绍起国子监的规矩来。

他这里刚介绍的差不多,一个壮硕的少年便跟着学录走进来,毕恭毕敬的拱手躬身道:“学生李言恭参见马大人。”

马一龙微微点了点头,随即便抬手道:“言恭,这是你们的新同窗曾淳,你带他去广业堂,好生给他介绍一下同窗。”

李言恭又毕恭毕敬的道了声“遵命”,这才带着曾淳往外走去。

这小子虎背熊腰的,浑身的腱子肉,一看就不像是个读书人。

曾淳跟着这小子出了敬一亭之后,便忍不住问道:“李兄,你是举监吗?”

他这其实就是拐弯抹角的说法,这小子绝对不可能是举人。

果然,李言恭憨憨的道:“我哪里有那本事考上举人,我是蒙荫入监的,曾兄,可不敢叫我李兄,你肯定比我大,我才十四呢。”

你才十四你长这么壮实!

这小子姓李,这会儿朝中正三品以上的官员就没有姓李的,而且,这家伙又这么壮实,极有可能是公侯勋贵之后,公侯勋贵里谁姓李?

朱元璋的外甥,曹国公李文忠!

不过,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在靖难之役中是南军主将,所以爵位被夺,直到嘉靖朝曹国公的后人才被重新册封为临淮侯。

这会儿总督京营戎政的就是临淮侯李庭竹。

想到这里,曾淳颇有些吃惊道:“令尊不会就是京营总督吧?”

李言恭又点头哈腰道:“是啊,那正是家父。”

你小子这么尊贵的身份在我面前点头哈腰干嘛?

曾淳愣了一愣便明白了,因为那些嚣张跋扈的公侯勋贵基本都活不过三代,洪武朝册封的几十个公侯勋贵延续下来的好像就三家,永乐朝册封的公侯勋贵延续下来的好像也不到十家!

这些能延续下来的公侯勋贵虽然一个个都手掌兵权,位高权重,但基本都老实的很,苟到了极致。

嗯,这个苟道要好好学学,凡是能麻痹当朝皇帝的,那都得好好学学。

曾淳琢磨了一阵,李言恭已然带着他走进广业堂中。

广业堂里面着实宽敞的很,但讲台下面的小条桌并不多,好像总共就二十个,而且,现在里面也就坐了三个年轻人。

这会儿还不到卯时,点卯的学官也还没有来,倒是不用讲太多规矩,只要不大声喧哗就行了。

那三个年轻人正聚一起低声聊天呢,李言恭一进来,其中一个便忍不住问道:“言恭,这位是?”

这几个也不像是从小苦读诗书的人,因为这几个家伙都壮实得很,不用问,这些肯定都是公侯勋贵之后。

曾淳连忙拱手躬身道:“小弟曾淳,昨日蒙圣上恩典入监。”

他这是又学了李言恭的毕恭毕敬,又是学了徐阶的在外人面前老是提皇恩皇命什么的,这样传到嘉靖耳朵里就显得他特别知道感恩。

那三个年轻人连忙起身还礼道:“曾兄客气了,小弟徐文璧,小弟张元功,小弟郑维忠。”

果然,这几个都是公侯勋贵之后。

他昨晚还是做了些功课的,现在掌控兵权的公侯勋贵他爹也都知道。

徐文璧应该是定国公徐延德之子,这会儿定国公徐延德掌中军都督府。

张元功应该是英国公张溶之子,这会儿英国公张溶掌左军都督府。

郑维忠应该是武安侯郑昆之子,这会儿武安侯郑昆掌后军都督府都督府。

这几个家世都不得了啊,能选入国子监进修就证明以后十有**是要继承爵位掌控兵权的,只要跟他们混成了好兄弟,那以后要培养自己的势力就简单了。

至于什么公侯勋贵与皇室休戚与共,那就是屁话,在利益面前当皇帝的算个屁。

他们之所以与皇室休戚与共那是因为没有人能给他们更多的利益,让他们过得比跟着皇室混还要好。

皇室能给公侯勋贵什么利益,无外乎爵位、俸禄、封地。

爵位不用管,他只是想欺君,不是想造反,这些人跟着他混爵位肯定不会有问题,俸禄那就不算什么,公爵一年也才几千石,他完全可以给十倍百倍,封地那就更不用说了,这些人只要跟着他混,以后给他们在海外封个国都没问题!

也就是说,这些人是完全可以拉拢的,只要用利益将他们捆绑住,他们绝对会背着皇室帮他。

他正考虑怎么拉拢这些公侯勋贵子弟呢,一群年轻人突然拥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这家伙难道是点卯的学官,不可能啊,国子监治学可是相当严谨,一帮监生这么拥着个学官成何体统?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这家伙的爹是一个了不得的大人物。

曾淳愣了一下,连忙拱手躬身道:“小弟曾淳,昨日蒙圣上恩典入监,敢问这位兄台是?”

这家伙竟然冷冷的道:“你就是曾淳?你不认识我?我就是唐汝楫。”

哎呀,好大的名头。

原来这家伙就是原吏部尚书唐龙之子唐汝辑,严党里最出名的一个!

这家伙之所以出名倒不是因为有多奸诈,也不是因为有多能贪,这家伙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太无能了。

唐汝辑,嘉靖二十九年庚戌科状元,初授翰林院修撰,而后凭借严嵩的关系入詹事府晋左谕德,严嵩趁着裕王的侍讲陈以勤丁父忧去了,推荐他去给极有可能继承皇位的裕王朱载坖讲课,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他就是个饭桶,讲《四诗五经》都讲不明白,连个秀才都不如,裕王懒得听他讲课,直接换上了徐阶推荐的右谕德张居正。

结果就是,他这个状元郎有严嵩鼎力相助终其一生也就是个从五品的左谕德,而位列二甲的张居正和陈以勤则入阁成了大学士,次辅乃至首辅。

这么个饭桶是怎么考上状元的?

很明显,严嵩弄到了嘉靖二十九年庚戌科的会试考题和殿试考题!

原本严嵩可能觉得这家伙好歹跟严世藩一样在国子监进修了几年,应该学到了一点东西,再加上严嵩想利用唐龙为吏部尚书时提拔起来的官员,所以,送了这家伙一个状元,希望这家伙能成为朝堂重臣,严党中坚。

谁知道,这家伙不学无术,把个当帝师的机会拱手让给了张居正!

嗯,这个历史上最有名的饭桶状元也要好好巴结巴结,不为别的,就为那嘉靖二十九年庚戌科的会试和殿试考题,那也得好好巴结巴结这家伙。

曾淳愣了一下,立马换做感激不尽的样子,连连拱手躬身道:“哎呀,原来是唐大人的公子,家父一直感念唐大人提携之恩,可惜,家父常年在外任职,没有机会登门拜谢,现在家父回京任职了,有机会小弟一定随家父登门拜谢一番。”

呃,曾铣也是我爹提拔起来的吗?

唐汝楫瞬间懵逼。

他原本还想给这夏言一党的小兔崽子来个下马威呢,谁知道这家伙压根就不和他顶,而且还一副感激不尽的样子。

这怎么整?

他愣了一下,干脆冷哼了一声,直接走到自己的座位盘坐下来,压根就没搭理曾淳。

曾淳见状,不由心中冷笑,就你这德性还能考上状元?

不过,他倒是可以利用这家伙好好锻炼一下脸皮,热脸去贴冷屁股,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他假装尴尬的笑了笑,随即找了个空座位盘坐了下来。

不一会儿,学官就进来点卯了。

曾淳细细一听这些同窗的名字,心中不由暗喜,听这些人的姓就知道,这一个个蒙荫入监的那都是六部尚书、都御史和内阁大学士的子孙啊!

国子监里果然个个都是人才啊,连最垃圾的唐汝辑那都是状元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