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 第 199 章 世上本没有路

东宫,文华殿偏殿。

顾晨坐在先生的位置上,看着底下两个正在开小差的娃。

顿时也没了讲课的心思,干脆直接提出放学算了。

本来这课也没急着上,他只不过是想吃老朱家的八卦,这才急着来上课,好得到第一手新闻。

“顾先生,你说二叔他们会有事吗?”

朱雄英拦住了顾晨,有些担忧叔叔们现在的处境。

“有事才好。”朱允炆忽然上前,扯着自家大哥的袖子道:“藩王手握兵权,对大哥你来说可不是好事。”

“若能把几位叔叔削藩在京,那大哥便可高枕无忧了,否则将来若是佣兵造反,大哥该如何自处呢?”

“顾先生,您是我们先生,我们私底下说的这些话,还请顾先生莫要说出去才是。”

他虽然自小没了亲娘,可太子妃温柔和善还慈爱,两人的吃喝教育,几乎都是同步进行。

所以他就算是年纪小,也知道藩王对未来皇帝不太好,而他如今心里又敬仰自己的大哥。

综上所述,他觉得皇爷爷最好是直接废了三位王叔。

“二弟,别胡说。”朱雄英不认可,他认真地道:“几位叔叔如此敬佩爹爹,怎么可能如此?”

“何况叔叔们每次回京,对你我都是多有照顾和疼爱,他们有难,咱们怎能落井下石?”

老朱手下耳目虽然众多,可他却很少把这些手段,用到自己儿子、孙子身上,所以朱允炆才敢说得如此直白。

顾晨看着两个娃,又忍不住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今日时日还有些早,臣给两位殿下讲个故事吧。”

朱雄英和朱允炆连忙坐回位置上,和别的学士说的那些乏味知识不同,顾晨喜欢给他们讲自己编的故事。

他们很喜欢听顾先生讲故事,觉得每个故事都很有趣。

“在很久很久之前……”顾晨张口说了句土掉牙的开场白,才开始道:“有一位国家的国王,他生了一百个儿子,个个都本事超群、能打能杀。”

“这人一旦有了才华,就不会愿意屈居于人下,国王知道若是不想个法子,儿子们就会骨肉相残。”

“他不想看到那个局面,可也不想对自己的亲人下手,那怎么办呢?后来这位国王就想了个法子。”

“他把自己的儿子们叫来,告诉儿子们根据礼法,他的王位,应该由嫡长子来继承。”

“可是我的孩儿们啊,你们都是有才华的孩子,老爹爹我,也不能什么都不留给你们。”

“这样吧,爹爹给你们一些将士,给你们一笔钱还有粮食,你带着将士,去我国以外的土地,自力更生吧。”

“只要你们打下来的,都是你们的,土地的肥沃与否,都全凭你们自己的本事抢夺。”

“国王允许他们在自己打下的土地上自立为王,自己治理自己的地盘,只要认大宗为大王便可。”

说到这里,顾晨喝了一口茶,而朱雄英和朱允炆却听的心里痒痒,很想知道最后的结局。

“那接下来呢,最后怎么样了?那些王子反攻大宗了吗?”

外面的世界哪有那么好混,若是打不下来咋办?

“自然没有。”顾晨笑道:“王子们个个都很争气,都打下了自己的地盘,并且谨记老爹爹的教诲以大宗为尊。”

“他们打下来的地盘,和大宗之国用着一样的国名,成为兄弟之国,互相帮扶,最终国运绵延近千年之久。”

虽然每个皇帝都幻想,自己创立的国家能够永世不亡,可其实他们也明白,这不现实。

所以听到国运绵延了千年之久,两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朱雄英叹了口气:“顾先生,我明白你是什么意思,可这故事是你编出来的,这是假的呀。”

既然是假的,就不知道这法子到底能不能行得通。

“吴王殿下聪慧。”对于雄英的智商,顾晨还是很欣赏的:“可世上本没有路,有人走了便有了路。”

“路都是人走出来的,不试试,又怎么知道行不行?”

老朱的二儿子、三儿子、四儿子包括御史口中,那无恶不作的老七,在打仗上都有天赋的呀。

只要能压制住他们,让他们出了国门撒着欢儿干。

怎么实现不了?

大明时期,东亚这边国家的民智大多都还未开,日本国、高丽国甚至都没有自己的文字。

暹罗现在还是一个小国,如今也四分五裂正在打仗。

既然如此,大明的藩王,为什么不能出去挣自己的地盘,何必非要待在大明窝里横。

“走错了怎么办?”朱雄英撑着下巴,轻声表示:“没人走过的路,可是很容易迷路的。”

路本来就不好走,等迷了路,再想回头可就进退两难了。

顾晨:“可要是不走,那就永远也找不到属于自己的路,永远只能走老路,然后一代一代地轮回。”

满清就是不想进步,不想找新路,结果怎么样?

被揍惨了吧?

封建朝廷大多都是逃不过三百年而亡的定律的,区别不过是亡在谁手里,败在谁手里而已。

杨家倒了李家继,李家倒了赵家又接着登台。

谁登台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民族的尊严和文化,异族登台,势必会毁了原有民族的尊严和文化。

所以顾晨想做的,并不是让大明能够长盛不衰。

他希望,大明就算是亡,也是亡在自己人手里。

成化犁庭虽然够牛够狠,却也没杜绝多年后的满清入关。

所以灭种这条路肯定是不行的,而想要实现顾晨这个想法,那就只有两个字,那就是汉化。

化夷为汉,长治久安!

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是需要几代人共同去努力的。

而让谁去努力做这件事,他觉得藩王们是最合适的。

“顾先生说得有理……李谨,你怎么自己回来了?”

朱雄英虽然还不是特别懂,可他却觉得很有道理,正想再说些什么,却从窗户看到李谨匆忙回来。

“爹爹呢,还有叔叔们怎么样了?”

朱允炆是大哥的跟屁虫,见大哥出门自己便也跟着出门,顾晨犹豫了一下也跟着出去了。

李谨急得没空回话,丢下个小太监给几人解释就去寻太子妃了。

“皇后娘娘说几位王爷不争气,怎么说都要陛下废了几位王爷,太子殿下跪着为几位王爷求情。”

“陛下虽然感动,却认为太子殿下太过于好说话,便砍了一段刺条,令太子殿下握在手里再说话。”

“太子殿下扎了满手的刺,却还是为三位王爷求情,皇后娘娘方才心软,没有立刻让陛下将诏书宣示。”

小太监完全没避讳着顾晨这个外人,可见老朱和老马,就是要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此事。

知道他们大义灭亲,也知道他们老朱家如何兄友弟恭。

朱雄英立刻问道:“爷爷奶奶还没说如何处置三位叔叔?”

那小太监摇摇头,恭敬道:“娘娘还没有说如何处置,只是让人回了京城王府,并让陛下派了锦衣卫围着,不许三位王爷外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