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开局逼老朱退位! > 第一卷 第76章 无人管束,团敢此胆天

杨士奇反问道:“那请问太上皇,地方作乱之事究其原因,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朱元璋一脸理所当然道:“那自然是那些乱臣贼子有异心!”

“他们手中还有权!”

“天高皇帝远,他们无人管束,团敢此胆天!”

朱元璋封自己的儿子们为藩王。

就藩之地还都是军事重镇之类的要地

说到底就是为了让他们帮助皇帝镇守大明疆域。

他们需要防的,困正是外敌!

更多的还有那些所谓的封疆大吏!

杨士奇笑道:“太上皇您说的,只是此事的表面原因。”

“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这些所谓的封疆大吏在当地根深蒂固,四处收买民心。”

“其实,这种情况要是想要避免,再简单不过了!”

朱元璋一脸不屑道:“简单?"

“这要是真的这么简单,咱何必让自己的儿子远离咱去就藩?"

“还无诏不得觐见?咱难道不想这些儿子吗?”

听到朱元璋竟然松口了,朱棣心中咯噔一声!

完了!

听朱元璋这意思,难道被这个大臣说服之后,就要皮持医充随削蓬?

这绝对不行!

一旦被削藩,自己这些藩王,那就是毫无一点权利可言了!

但是当朱棣正要说话的时候。

杨士奇就率先开口道:

“其实陛下的意思,是要改阐整个因明朝的面场。"

“不止是这批即将要封正去各藩地任职的官员。“

“就是现在在任的地方官员,也需要变动。”

“陛下的意思是,给他们设定一个考核制度,按照当地的政绩,税收,来作为当地官员的评定标准。”

“吏部这边,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

“三年内皆得评语乙上者,平级调动,换地任职。”

“甲下者,官升一级,甲上者调入京城任职。”

“乙下者,官降一级,并且在吏部存档,若是三年内不能得到甲字评语,便取消官身。“

“而地方官员得丙字评语者,直接取消官身。”

听完杨士奇的解释。

朱元璋算是明白了。

朱允熥这意思,是要让各地官员动起来。

每三年一轮换。

这样一来,三年,地方官员还没来得及如何拉拢民心,便被调走了。

原来这就是朱允熥说的,即便是官员有异心,也来不及做!

朱元璋恍然大悟。

不由得再次对自己这个孙子的头脑开始佩服了起来。

但是他现在还是不会答应朱允熥削藩的。

因为管理一地政务的这些官员问题用轮换能解决,但是掌管军政之事的将官,岂能如何频繁调动?

军营不同于其他地方。

是最容易抱团,排外的地方。

若是掌管军政之事的将官还没站稳脚跟,便被调走,换到另一个军营,依旧如此?

久而久之,大明朝的军事实力,必定会大打折扣!

毕竟在军中,任你是什么将门之后,天潢贵胃,若是不能服众,没有军功,依旧会被自己的下属刁难。

这一点,朱棣当年初进军营在徐达手下做小旗的时候,深会

于是,朱元璋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当朱元璋说出自己的问题之后。

朱棣瞬间脸色铁青!

而以蓝玉为首的武将们更是哄堂大笑。

朱元璋瞪眼道:“你们笑什么?”

"难道咱说错了吗?"

“咱当年也是在马背上打下来的天下,这军中之事,咱又不是不知道!”

蓝玉笑的简直眼泪都快出来!

“上位,这件事,您觉得现在还需要担心吗?”

“这是目前最不需要担心的问题啊!”

深知军事的朱棣也是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他也觉得,朱元璋可以说是问了一个最白痴无用的问题!

他不由得心中哀叹一声。

看来今天这藩,不削也得削了!

可怜自己的宏图霸业,尚未展露头角,便圣!

朱元璋一愣神。

他觉得自己考虑的很全面啊!

怎么到了他们这,就是个最不需要担心的问题呢?

在朱元璋看来,这个才是最需要担心的好嘛!

文官搞不好,最多国家财政少一点,百姓饿一下肚子,撒职就事了!

而将官不一样!

为将者若是频繁调动,军心动荡不说,军事实力必然大打折扣。

而且一旦某个将官被撤职,培养一个能带兵打仗的将军,更是难上加难,耗时耗力耗财!

任何问题,都比不过国防问题士!。

“行啊!那你倒是说说,这么重要的问题,怎么就是最不需要担心的了?”

朱元璋不服气地怒问道。

蓝玉反问道:“敢问上位,各地藩王引百万大军兵围皇城,可有建树?"

朱元璋冷哼道:“咱又不瞎,没有!”

“那就是了。"

蓝玉再次问道:“那请问上位,为何客位藩王没能成功勤王?”

朱元璋想起了朱允熥炮轰藩王大军的景象,又看了看莫名其妙被擒过来的儿子们。

“还不是这小子手里有什么坦克,还有什么特种兵!“

想到这里,朱元璋竟是觉得自己打了一辈子仗,也不是没输过。

只是从来没输的这么莫名其妙过。

蓝玉点头道:“正是啊!"

“陛下能把这些东西用在对付藩王上,为何不能用在对抗外敌上?"

“所以接手各藩地军政事务的将官不需要有什么特别大的能耐。”

“也不需要是什么威震天下的猛将。”

“坦克往国门外一堆,只要士卒能够操控,任你百万大军,何足为惧?”

听见蓝玉的解释,医元默然无语。

他知道,蓝玉说的确实是对的。

而且这样也直接避免了掌管军营的将官拥兵自重的情况。

如此一来,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全都动起来。

直接就断了他们手握权柄,收拢民心,手握重兵的根基。

如果这个政策一旦实行下去,大明内部,绘固若汤!

朱允熥看着朱元璋有些惊讶,又不甘心的模样,笑问道:

"如何?"

“现在还有什么问题吗?"

“二二零”朱元璋冷哼一声。

他现在竟是找不到任何理由来阻止朱允熥削藩取消藩王制度了。

而且现在,满朝文武都站在了朱允熥这边。

就连自己的老兄弟蓝玉,都帮着朱允熥反驳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