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嫡长孙,打造万世强秦! > 第一卷 第8章 相府对弈,终获强援

“此乃长生所推断。”

冯去疾听了之后,心里哭笑不得,嬴长生这个回答相当光棍,你好歹说是扶苏安插在皇帝身边的小太监所言,倒是也能让令人更加信服啊。

一句“这是我的推断”虽然说得轻飘飘的,但冯去疾仔细思虑过后,还是觉得合情合理。

综合五个疑点判断,他下意识认为,嬴长生所说的绝对是事情的真相,所以就不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结了。

可即便如此,嬴长生前来必有所图,冯去疾不想这么快把底牌打出去,于是便问道:"你如何敢确定,陛下一定会传位于扶苏?"

赢长生道:“家父扶苏,虽历来不受陛下所喜,政见也常与君上相左,但在内毕竟乃嫡长子,在外又素有贤明,天下士人无不期盼家父能继大统,好广施仁政。

再者,当年在焚书坑儒一事上,家父因此惹怒陛下,被贬至九原监军,名为受罚,实则历练。”

就算嬴长生不说,身为左丞相的冯去疾,哪里会想不通嬴政的想法?

早些年嬴政先是将王翦的长女许配给扶苏,后来又让深得帝心的蒙氏家族与扶苏交好,种种迹象表明,嬴政的心里早已将扶苏当成接班人。

只是扶苏的性格,好像又被儒生带偏了,导致和英明神武的嬴政相差甚远。

冯去疾瞟了一眼赢长生,淡淡地说道:"老夫不愿大秦的朝堂,再次掀起腥风血雨。

况且,谁当皇帝都是嬴氏子孙,我等臣子只需尽力辅佐,保我大秦治下百姓不造乱即可。

此事休要再提,外面不安全,公子若想借宿,可暂时居于老夫宅内。"

听了冯去疾下逐客令的话语,嬴长生表面古井无波,心里暗骂冯老贼这样的政客实在太工于心计。

看样子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了,必须拿点政治资本来交换才行。

倘若冯去疾知道,在原来的历史中,他和李斯以及兄弟冯劫,一同向胡亥劝谏停修宫殿、免除徭役。

结果遭到胡亥的羞辱,还下令将其三人下狱。

冯去疾和冯劫两人不堪受辱,最后落了个狱中自杀的结果,不知道老冯现在还能这般做作?

赢长生问道:“冯公可知?如若胡亥即位二世,何人获利最大?”

冯去疾不假思索道:"亥之师,赵高。"

赢长生再问:“高之为人,冯公可曾谓知?"

冯去疾眼神微变,随即道:"以吾谓知之,赵高者,其心诡诈,不可近也,亦不可恶也。“

得知冯去疾对于赵高这种小人,保持着既不得罪,也不接触的态度,赢长生便开始引经据典,讲起了故事。

”昔日齐桓公何等雄哉,偏偏听信竖刁等小人谗言。

那竖刁何许人也?为谋私权,甘愿挥刀自宫,侍齐桓公左右而进谗言,管仲临终前称其‘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奈何齐公不善洞其险心,最后落了个饿死虫爬的下场。"

讲完齐桓公和竖刁的故事,赢长生深吸一口气,向冯去疾作揖。

一脸正义凛然道:冯相,如若胡亥登基,赵高顺理成章当上太傅,此等小人必定蒙蔽胡亥、祸乱朝纲。

届时外有六国余孽蠢蠢欲动,内有奸臣当道,朝堂内乱,百姓纷纷揭竿而起。

大秦江山危矣,天下将危矣,嬴氏先祖六世余烈之心血将付诸东流。

说到这里,赢长生眼眶微红,身躯微

颤,情绪已是相当激动,伏地拜道:“恳请冯相以大局为重,以天下百姓为重。"

见嬴长生此状,冯去疾起身将其扶起,

眼神凝重地盯着对方,良久才叹息道:"公子快请起,想不到公子这般年纪却有如此心怀天下之举。

可奈兹事体大,容老夫思虑再三。"

赢长生道:“冯公乃我大秦世家大族,长生相信冯公定然会深明大义。”

冯去疾郑重点头,抬手示意道:“此事容老夫与族弟商讨一二,再答复公子,老夫已为公子备下居舍,请公子先行歇息。来人,给公子带路。”

话音刚落,大厅两道门敞开,门外出现两道白色身影,两个侍女款款走来。

嬴长生向冯去疾拱了拱手,便随侍女退出大厅。

待赢长生走后不久,大厅左侧一道门被拉开,里面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

只听冯去疾向其问道:“缭公,此子面相如何?

老者捋了捋下颚胡须,满脸疑惑地道:“此子初诞之际,陛下曾命老夫为其观相,当时老夫认为他是短寿之人,介于陛下的心境,老夫不敢直言。"

停顿了一会,老者又接着道:“直至今日,再观此子面相,却是让老夫大为惊讶。"

冯去疾闻言诧异,连忙追问道:“此话怎讲?”

"须知,相术是据人之气、相、貌洞其运势,此子上庭官位广阔,非智者,决不有此相。

观其眉,如剑如锋,与之所为似矣。再观其目,瞳似繁星,似乎内含天地万象,令人参不透,悟不尽。

再观其中庭,如龙吐息之姿。下庭则是不偏薄厚,此乃口舌谨言之态。

奇哉,怪哉!”

冯去疾问道:"缭公之意,莫非在说此子有帝王之相?"

缭公闻言哑然失笑:"哈哈哈..右相见笑了,帝王之相!岂是老夫这等肉眼凡胎得以窥见,不过...."

停顿片刻,缭公又冒出一句话:“此子已有帝王之术倒是真切,不知右相可有同见?"

冯去疾眼皮跳了一下,缓缓点了头。

"吾亦有此见。"

送走了缭公,前者刚走,后面来了一位身材魁梧的大汉,即便身穿宽大袍服,也遮盖不住壮硕饱满的肌肉。

此人正是位列三公之一的当朝御史大夫、冯去疾的族弟,冯劫。

见冯劫到来,冯去疾拿起蒙恬发明的毛笔。

在竹简上奋笔疾书,竹简上立刻落满小篆。

写完交给冯劫,并吩咐道:“此事有劳

弟去查办,二弟夫查办,切记不可声张,以免打草惊切记不可声张,以免打草惊

蛇。

冯劫郑重接过竹简,打开一看,表情惊讶,眉头瞬间皱成川字。

"赵高此贼竟敢如此胆大包天?"

冯去疾道:“此人狡,善为伪,陛下面前频频献媚,吾早烦不其烦。

如今你贵为御史,调查此等隐案颇为方便,就按上述疑点着手调查,吾弟还须慎之。"

"劫谨记。只是兄长,一旦扳倒赵胡二人,扶苏继位,兄长安敢断定新君会佑我冯氏?

此人虽平日在朝堂上不与我冯氏交恶,但我冯氏也并未与其相助。”

"无须患此心,其一,就算扶苏无佑冯之心,可他毕竟遵循儒家学说。

子曰:来而不往非礼也。

我等这次帮他继位,以他脾性,焉有无馈我矣?

其二,现他妻王氏已死,只剩寡子,我等只需让媛儿."

"兄长高瞻远瞩,愚弟甚是佩服。"

冯氏兄弟商量完毕,冯劫急匆匆就出了府门,快马加鞭赶往御史台。

当晚,嬴长生被冯去疾请到一间密室密谈。

冯去疾对全府上下只透露嬴长生是前来投奔的远亲之子,除了冯家兄弟以及那个神秘的缭公,其余人根本不知道赢长生的真实身份。

因此,全府也不知道冯去疾跟嬴长生谈了什么,直到两个时辰后,下人才见到赢长生出来。

嬴长生拜别了冯去疾,走在府邸的甬道上,脸色越来越暗淡下来。

心里吐槽着:“老匹夫不愧是政客,竟然逼我做出这等政治交易,但愿对方相貌别长得太辟邪,就谢天谢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