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嫡长孙,打造万世强秦! > 第一卷 第60章 咸阳风云易变幻

咸阳,宗正府。

叔孙通从袖子里掏出一袋钱,递给看门的管事。

“还请行个方便。”

“行吧,长史请进。”

叔孙通拱手作揖:“多谢。”

大门打开之后,扬起地面一阵灰尘,屋内空荡荡的,四周也是黑漆漆。

叔孙通跨过门槛,走进去左顾右盼。

“将闾公子。”

就在这时,从阴暗的角落里,走出一个蓬头垢面之人。

“是夫子吗?”

“公子。”

将闾跑上前,抓紧着叔孙通的双臂,哀求着:“夫子,可向皇兄谏言,放我出去?”

叔孙通哀叹:“为师已经递上奏折,奈何陛下因嬴氏宗亲反对,迟迟没有批奏哇!”

“请夫子再劝劝皇兄,就说我当时不知真相,以为皇兄被害死,胡亥赵高又想取我性命,为了自保,情急之下才串通季曼,做下糊涂事!”

“公子莫急,以此为由向陛下劝谏,应该也是情有可原。想必陛下会念及手足之情,假以时日,在为师的劝谏下,定会放公子出去。”

“夫子!我不想被关在这,照此下去,我会疯掉的,请夫子再尽力尽力!”

叔孙通沉吟片刻,才说道:“为今之计,公子若想现在出去,只能使苦肉计了。”

“夫子快讲。”

“公子,以为师对陛下的了解,他仁慈宽厚,重亲情。公子若是能演一出戏,想必他会不顾宗亲,直接下令赦免。”

“好,好!夫子,我听你的,只要能出去,吃点苦头算什么?要我如何做?”

“公子可以这般……”

当叔孙通走后没几天,宗正府就闹出将闾上吊的事件,幸亏被管事发现得及时,不然小命就交代了。

……

今日百官按照以往,正在皇宫前等待进殿上朝。

宫门打开,群臣有条不紊上殿。

扶苏端坐于龙椅之上,俯视着百官。

九条冕旒遮挡下的面容,略显苍白,好似最近龙体欠安。

儒生温琦出班请奏:“陛下,臣有本启奏。”

“温爱卿请讲。”

“微臣听说,将闾公子于五日前,于宗正府悬梁自缢。

听其苦述,对于宫变一事,当时不闻真相,加之赵高欲加迫害,为求自保,才行谋刺一事。

如今,自觉冤屈,颇有悔意,恳请陛下,饶恕将闾公子。”

扶苏听说将闾自杀之后,心底有了点恻隐之心,再看了下群臣的反应,正要有所表态时,却见冯劫站了出来。

“陛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即便谋刺伪帝胡亥,此举已然等同谋反,臣认为,不可轻易饶恕。”

这时,淳于越也站了出来启奏。

“臣认为应当赦免将闾公子,孔有云,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陛下素有孝悌贤名,若能宽待手足,天下臣民,也必然以陛下为表率。”

扶苏听到这里,终于动容了。

“丞相所言在理,朕素来秉持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作为为人之本。如今手足已有悔意,焉有不恕之理?”

“传诏,命宗正府,解锢将闾、季曼二人。”

叔孙通和淳于越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胜利的窃喜。

叔孙通趁热打铁,站出来启奏:“陛下仁德孝悌,乃百年难见明君。臣有一事请奏。”

“爱卿请讲。”

“自先帝一统九州以来,未曾立后,亦未曾分封诸子。先帝之举虽功盖千秋,却不利当下。皇嗣盘踞咸阳之中,难免会生出异心,而这胡亥赵高作乱,便是异心之鉴。

为此,陛下若能遵循周礼,将手足分封各郡,赐予爵位,一来杜绝了祸根,二来也优待了皇嗣。此举可谓一举两得。”

这时,张苍站出来反驳:“一派胡言!先帝设郡县,集权于中央,实乃借鉴于先秦之前的诸侯割据局面,诸侯佣兵自重,目无天子,相互攻伐,以致天下生灵涂炭,百姓不得安宁。

若再行分封,百年之后,诸侯相互征伐的历史再次重演,先帝创立郡县之制有何意义,先帝一统天下的意义,又何在?”

扶苏听完这段话,眉头微皱,觉得张苍说得也在理,但是叔孙通提倡的分封,也符合当下时局。

兹事体大,也让他一时之间难以抉择。

现在扶苏的心里,只希望嬴长生继位时,身边没有一些叔叔在旁掣肘,倒不如现在把他们都分封出去,到封地上做个安乐侯。

“此事所涉甚广,改日再议,散朝。”

说完,扶苏起身离去。

“恭送陛下。”

退朝之后,叔孙通来到淳于越的府邸。

“眼下,太子离京,陛下子嗣单薄,太子在外,要是有个万一,丞相得有所准备才好啊!”

淳于越听后,眼神变得犀利,冷冷问道:“长史的意思,是想让陛下易储?”

叔孙通长叹一声:“哎!丞相,请恕我直言,咱们儒生,只能在当今陛下的羽翼下风光。

将来若是……换了太子,哎!丞相,您还会觉得新君,会重用我们吗?”

淳于越听后背脊发凉,压低着声音说道:“杀头的话,不可胡言。”

“丞相,您可是向我透露过,陛下龙体欠安,我这只不过是未雨绸缪罢了!”

淳于越叹息一声:“陛下勤政,每日处理政事繁多,常常批阅奏折至深夜,寐不足两个时辰!据韩谈所述,龙体是每况愈下,长此以往……哎!

眼下太子虽顽劣,不遵礼法,但所作所为,也确实利国利民,假以时日,他若继位,也必然是一代明君,到时吾自当退隐。”

叔孙通说道:“丞相不可气短,且听我一言。”

淳于越眼神怪异的看向叔孙通:“以你所见,真要易储?”

“正是。”

“眼下是先帝丧期,陛下守孝不得纳妃,又如何有皇嗣?”

“丞相,这纳妃之事,非得在明面上做吗?难道就不能,给陛下私底献上美人,先诞下皇嗣,待丧期一过,再正式册封,也合礼法。

难不成,我等就这样,坐以待毙等着新君登基之后,再将我等统统罢免不成?”

淳于越听后震惊不已,抬手指着对方说道:“你!你……你这是小人作为,此事绝不可为!”

叔孙通站起身来,躬身劝道:“丞相!您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当朝为官的儒家士子着想!

只要陛下有了新子嗣,再设法扳倒太子,让陛下另立储君。唯有如此,方能使我儒家在大秦朝堂立足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