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嫡长孙,打造万世强秦! > 第一卷 第140章 诸侯再次突重围

洛阳城南门。

当各路诸侯闻讯赶到现场的时候,这里已经乱作一团。

越来越多的士卒聚集在此,他们纷纷都要求打开城门、运回同伴的尸体安葬。

陈胜怕其中有诈,因为昨晚的突围行动暴露,他已经开始怀疑城里有人勾结秦军。

一旦打开城门,要是士卒的目标不是尸体,而是守死住城门,引秦军进来,那后果不堪设想。

即便士卒们打着安葬死士的旗号,但他们的真实目的,陈胜岂会不知?

换成另一个角度思考,如果不打开城门的话,五国的士卒也会因饥饿暴动,最终引起内战,结局也是一样的。

陈胜现在的处境,可谓是骑虎难下。

幕僚蔡赐向陈胜提出谏言:“大王,欲解当下危局并不难。”

“快快讲来。”

蔡赐接着道:“大王可先安抚麾下士卒,再向城外秦军传信,言明我军并不想突围,只想取回阵亡将士尸首。看秦军回信作何答复,大王届时再做决定。”

“甚好。”

当即陈胜就命蔡赐写下一封书信,再命张贺登上城楼,亲自把书信射向城外。

洛阳城外的秦营里。

嬴长生和两位将军正在商讨军务。

“启禀将军,洛阳来信。”

“念。”

“虽与秦不两立,然死者为尊,不令英卒暴尸于外。遂开城门亦非妄动,乃收殓我军将士,人终之大事,望请将军高抬贵手。”

王贲听后冷笑一声:“哼!贼相食肉亦求义也。”

嬴长生道:“以孤之见,可准其收殓尸身。但为防叛军借此突围,应命弓弩全体戒备。”

章邯颔首道:“殿下所言在理。”

“传令,给叛军回信。”

不一会儿,一个手持强弩的骑兵。

策马来到城门前,抬手就把一支夹带书信的箭矢,射在城楼的柱子上。

紧接着,秦军的阵营里人头攒动。

大量弓弩手汇聚在南城门,再一次把所有远程武器对准了吊桥。

昨晚已经领教过秦弩的威力,为了表示诚意,甚至不敢让人拿盾牌出城。

老老实实打开城门,然后派出一支扛尸队,去把吊桥上的尸体运回来。

城门打开的瞬间,陈馀立刻把武臣的尸体护住,待扛尸队全部出城之后,再把武臣胸口前的巨箭拔下来,最后放到一辆独轮车上运回城里。

经过洛阳大街的时候,陈馀见士卒看向武臣尸体的目光,像极了饿狼看见鲜肉。

他赶紧命令亲卫,把刀剑拔出来。

以防武臣的尸体,被即将发疯的士卒抢去。

反正陈馀是真的想安葬武臣,至于他人的尸体被谁吃,那不关我的事。

今天发生的收殓纠纷,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全城的人都心知肚明,只是大家都很默契,谁也不会直言去捅破那层窗户纸。

看着城门关上,嬴长生放下望远镜,摇摇头,暗叹: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原本生活在太平时代的他,可曾见过这等惨事?

三天后。

洛阳城里的士卒再次蠢蠢欲动,一千多具尸体哪够近三十万人分。

于是,他们就把目光瞅准了一些快饿死的士卒。

但凡是那些饿得奄奄一息的士卒,他的身边总有好几个同类在他身边游荡。

令人雪上加霜的是,秦军在这个时候使用了一条特别歹毒的计谋。

他们白天在城外不远处,摆下几张八仙桌,吃起了香喷喷的面条。

晚上又堆起篝火,当着守城士卒的面,吃起来了烤全羊。

不但如此,秦军还时不时地往城里放箭。

箭杆上不是带着劝降的书信,就是一块粟米饼。

每当夹带食物的箭矢落在城内时,都能引起士卒们一场疯抢。

抢不到士卒们,就开始私下联合,如何干掉城门的守将,好让他们出去跟秦军投降。

这个苗头被诸侯们发觉之后,立刻就引起一场大整顿。

他们把有意投降的士卒统统抓起来斩首,并且把他们尸体赏给守城门的亲信。

陈胜眼看人吃人的情形已经变得不再含蓄,加上诸侯们开始对自己施压,再加上他已经吃上第一口人肉。

此时的陈胜,终于放弃了派出骑兵突围去调援军的想法。

他自己也很清楚,就算突围成功,最近的援军是在荥阳的吴广部队,他们只有寥寥几万兵力,哪里是秦军的对手?

能调来二十万大军的彭城,就算是单程疾行,也得半个月左右才能前来支援。

反正以目前的情形,能供诸侯选择的路,只有两条。

一条是全体向秦军投降。

秦军或许会放过士卒,至于会不会放过诸侯们?答案是多半不会,就拿陈胜和魏咎两人来说,他们俩就是秦廷必杀的对象。

另一条路就是准备再次突围,能逃多少是多少?只要能活着回到自己的领土,将来还能重整旗鼓、再战秦军。

借鉴于上一次的突围失败,诸侯们决定用一种“声东击西”的计谋来突围。

同时为了防范消息走漏风声,他们进行了两次商议。

一次是明议。

也是公开商议,目的是为了迷惑潜伏在城里的奸细。

一次是暗议。

参与这次商议的人,只有陈胜、魏咎、韩广、田横四人。

至于赵国那边,则由魏咎前去劝陈馀暂时代替赵王的身份,来参与商议。

陈馀也只好放下与陈胜的恩怨,参加了这次商议。

这天夜里,嬴长生又收到庄贾的箭矢。

只见上面刻着“232”,代表陈胜他们即将在今晚子时,还是从南城门突围。

嬴长生心里升起一丝狐疑,觉得陈胜他们的行为恰似合理,又很不合理。

按理说,古人都迷信,出门做任何事都得看黄道吉日。

既然已经在南城门突围失败一次了,又为何还选择南城门?

嬴长生心想,这其中肯定没那么简单。

上次突围失败,诸侯们不怀疑有内奸就怪了。

但嬴长生又不敢十分确定,万一诸侯们真赌南城门呢?

于是,为了保险起见,嬴长生来到了沙盘边上,根据洛阳的地形来推断。

西城门的方向是函谷关,绝对没可能的。

北城门的方向是孟津关,逃到这里有大河阻挡,诸侯们事先没有安排船只以便逃生,所以可能性也不大。

南城门的方向是伊阙关,向东南是轩辕关,从这里逃走之后,陈胜可以最快的速度回到陈郡。所以可能性还蛮大的。

东城门的方向是虎牢关,出了虎牢关之后就是荥阳,吴广正好在此驻扎。

而且这条路还是齐、赵、魏、燕四国诸侯,回到本国的必经之路。

因此,嬴长生推断东城门的可能性最大。

“传令,命王贲、章邯两位将军,速速前来商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