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 > 第七百八十二章 我们不打仗

很快,聚集在前线的这帮将军再次回到了自己负责的城池驻地,每个人都带了小批伤兵,这是萧锐出的点子,带前线战败伤兵回去,更有利于招兵。

这次的募兵令很通俗:我大唐天兵本是为了让天下人人都有衣食而来,尽管在消灭剥削贵族的道路上我们死伤惨重,但为了这世间的公理与正义,我们义无反顾、前赴后继。

如今高句丽卷土重来,带着二十万大军意图从我们手中夺回土地。前线牺牲很大,十万仓促聚集的城管,未必能顶住敌人的攻势,一旦前线防御告破,那我们刚刚到手的土地,将会再次被贵族掠夺而去,我们会重新变回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穷苦流民,甚至沦为贵族的奴仆。

为了应对危机,朝廷发布募兵诏令:不愿做奴隶的百姓们,可以自愿报名去前线,我们不喜欢打仗,但我们要誓死保护自己的家园,保护自己的妻儿老小!所以朝廷准备在前线修一条坚固的城墙,以防御敌人的侵略。

二十万大军有我们十万城管抗衡,各位只负责去修筑城墙,不用跟敌人拼杀,早一日修好城墙,我们就早一日保证家园的安全。

……

募兵令一下,所有百姓沸腾了!

你要说让我们跟朝廷去攻打高句丽,那我们可能还心怀旧主,不愿跟同宗同族的高句丽人厮杀流血。但你要是说他们想过来重新夺走我们的土地和家园?那我们一万个不答应!

前线缺人?募兵去修城墙?修什么城墙?当年高氏统治高句丽的时候,为了防御大唐,不也修了一条城墙吗?美其名曰小长城。可最后呢?照样没防住。

所以别费劲了,我们直接去前线厮杀,别建什么城墙了,怪费事的!

……

于是乎,各地的募兵处都被挤爆了,谁也没想到效果会这么好,百姓热情高涨,原本预计能募兵二十万就不少了,现在看来,四十万打不住。于是各地的将军纷纷急报皇帝。

皇帝态度坚决:新兵不让上战场,我们跟高句丽不一样,我们不会让百姓去战场送死,流血牺牲的事,有我们城管大军顶着。所以此次募兵只是为了修长城,若是不同意的,可以放弃报名。

此言一出,民众极为感动,特别是看到那些从前线退下来、受伤的将士们,无数百姓哭着喊着要报名参军,发誓要到前线保护皇帝,不知多少人家都为皇帝设立了生祠,日夜祭拜祈福。

可他们却不知道,这全都是萧锐的计策——以退为进。

一下子募兵几十万,如果真的平推过去,别说是高句丽了,就是当年的草原霸主颉利,也得跪下给我们磕头,否则的话,分分钟碾碎他们。

可这样的话,高句丽灭的太轻松,我们还怎么看戏?

所以商量到最后,大家决定改征兵参战为工兵,专门到前线修筑长城。这样一来既可以收获好名声,还能吸引更多的百姓参与,毕竟有许多人刚过上好日子,怕死不来前线的。

最重要的就是可以迷惑敌人,让敌人以为大唐实力不足,只能征调民夫防守,不敢正面开战。

只有让敌人放松了警惕,最后撤退回去,他们的官员和贵族才会再次死灰复燃。否则我们一直这么拿刀架在他们脖子上,日子久了,他们或许就习惯了这种模式,真的跟百姓融为一体,呵呵,那就难办了。

……

前线大营,萧锐看着连片的营帐,不满的说道:“我们是要跟高句丽长期对峙的,一直住着这样的环境不行。等过一阵子小长城修好了,让百姓们给陛下修一座行宫出来,一来彰显民意,二来还能让将士们住的好些。”

“大家都是抛家舍业的,千里迢迢过来远征卖命,还让他们沐风栉雨饮冰卧雪可不行。”

旁边跟着的侯君集摇头道:“侯爷,还是您亲自去劝吧,陛下是最反对铺张浪费的,而且现在是战时,别说修一座行宫了。您看看长安城那座太极宫,如果不是您力排众议,一人扛下了重修工作,恐怕到现在,大家上朝还能闻到漏雨腐朽味道呢。”

萧锐笑着说道:“不用劝,将来小长城修好了,征来的新兵就闲置了,正好可以给他们找点事做做,我亲自出设计图纸,建一座与世不同的行宫。”

侯君集眼前一亮,“侯爷您的手笔?哈哈,那我老侯倒是十分期待了,您设计的行宫,一定别具风格。”

修行宫?修什么行宫?

李二训斥着反对,这是大兴土木的时候吗?

眼看帐篷里就自己两人,萧锐压低了声音说道:“岳父,您没带户部尚书过来,怕是还不知道,新地盘的第一茬收获下来了,单一季粮食的收获,呵呵,别说建一座行宫给您,就是养着四十万大军整整一年,都还有富裕!”

“您说说看,手上有四十万年富力强的人马,我们能整天让他们闲着混吃等死吗?不给他们找点事干干可不成,人闲生是非,是要出事的。”

什么???

“怎么、怎么会这样?”李二震惊道:“这战事初定,朕可是免去了他们三年赋税,就是为了让此地快速恢复元气,为何能有如此大的收入?”

萧锐笑着解释道:“我们的确不跟他们从田地里征税了,但这帮百姓刚刚成家立业,总得攒钱置办家业不是?我们的高产良种产量太好,此地的土地又肥沃……呵呵,百姓们存粮太多吃不了,又不敢存放太久,于是抢着兜售给朝廷换成银钱。”

“而朝廷可不嫌粮食多,所以将这次收获倒手往国内一卖……呵呵,小赚了一笔。”

噗……

小赚了一笔?

李二无语的看着萧锐,“你小子还真是个奸商,养活四十万大军一年还富裕,这叫小赚一笔?”

萧锐表示无辜,“我真的没把差价搞太大,否则让本地百姓知道了,肯定会骂我们剥削的,就是小赚一笔,很公道的。”

“至于为什么这么多钱,呵呵,那是因为没有中间商,一切走军需路子,就跟屯田策一样,没人敢从中牟利动手脚。当然了,最重要的是本地没有贵族,全是良善百姓。”

“其实有了高产良种,我们大唐各州道收益都不错,但大唐遍地贵族,贵族田多且不纳税,呵呵,单靠百姓缴纳的一点赋税?对朝廷来说,简直是浪费土地。”

“这天下,应该是有一分田亩,就应该有一分产出属于朝廷,可惜……”

李二盯着萧锐,嘴角微弯,“所以,你是真的想拿这里做个实验,如果时机成熟,在国内也可以变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