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 > 第六百八十二章 给太子上一课

去萧家庄的马车上,太子承乾问出了心中的疑惑,“姐夫,您到底是怎么想到的办法?那些去官办学堂的学生,也不过是以前落榜的寒门子弟,怎么教书三年以后,就能考中这么多人?难道仅仅是凭借教学相长吗?”

萧锐似笑非笑的看着太子,“竟然看出来我用的是官办学堂的老师,这个答案是谁发现的?”

李承乾答道:“是国子监下辖管理官办学堂的一个六品主事,他对所有学堂的教书先生比较熟悉,要不然大家还蒙在鼓里呢。父皇召见了他,但他却说不清楚您是怎么让这帮落榜考生三年高中的。”

“哦?这么说,是陛下让你来问的?”萧锐惊讶道。

额……

李承乾挠了挠头,诚实的答道:“姐夫,我也想知道。”

萧锐没有吊胃口,而是直接宣布了答案,“很简单,我在考题上动了手脚。”

考题?

“不能吧,出题的是您,但一起命题、审核的人可不少,如果考题有问题,那不可能通过命题审核的。”李承乾不信。

萧锐笑道:“世家贵族子弟,自幼饱读诗书,学富五车。这是他们的优点,但高高在上,傲气冲天,不够平易近人,不能吃太多的苦,这是他们的缺点。很少有像王汲善和裴东来这种的,出身贵族,却不自恃身份、自命清高,愿意折节下交,甚至深入体验民生疾苦的。”

“所以,对付这帮人,我们不能考他们的经义道理,那就成了比拼背书了。我们考现实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治理国家会遇到很多事,军事、外交、财政、民生、治灾、邢狱等等,大到三省六部制定国策,小到县衙官吏断案家长里短。”

“贵族世家子弟们眼界足够,兴许能够回答上来那些大方面的问题,但却不一定能处理好民生小问题,特别是不了解民间疾苦,处理不好百姓的日常事务矛盾。我着重考了他们这些小事情,他们答不上来,就只能靠意会猜想了。”

嘶……

这、这,这有点偏袒作弊吧?

李承乾惊呆了,“那帮审核的大儒没发现吗?”

萧锐自信的说道:“呵呵,也许有人发现了,但当时我是主命题人,而这些考题却又出的巧妙,事虽小却蕴含大道理。圣人老子说过,治大国若烹小鲜。我们录用人才,最终都是要放到最下面去跟百姓打交道的,他们的能力代表了朝廷的脸面,岂能不细细考验斟酌?”

“相比于考一个二十岁年轻人战略国策、百年大计,呵呵……不如考他们怎么处理邻里关系。二十岁,能有多少经验?谈国家大计只会背书空谈。”

“三省六部的事,还是要从官员里面选拔,只有经历过历练的能员干吏,才敢说自己的献言献策利国利民。”

“这也是为什么历任科举考试,全都让学子们从底层做起的原因。”

“可历代科考却走偏了路径,净考些不实用的,好端端的科举考试,成了人家结党营私任人唯亲的工具。”

这番话,让李承乾惊讶不已,细品之下,却觉得十分有道理。

“姐夫,幸好有你,要不然大唐尽是些尸位素餐的庸碌之辈,一个个都只会谋私利,若是这样,大唐怕是会步上前隋的后尘。”

萧锐呵呵笑道:“没那么夸张。朝廷还是有能人的,君明才有臣贤。前隋失败,虽说是有人在背后使坏,但也是因为大业帝好大喜功,三征高句丽,步子太大,累死了大隋。”

“大业帝雄才大略,他看到了时政之弊,所以发明了科举制。就是打破朝政痼疾。若他稳步发展,不四处征战,给他二十年,大隋就会有三百年国运。可惜了……苦的都是无辜百姓啊。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李承乾深深的看了萧锐一眼,敢这么评价前隋,姐夫是唯一一个吧。换个人,都是吹捧大唐,谁也不敢称赞前隋大业帝。

“姐夫,君明才能臣贤?这跟国子监教的不一样呀。国子监教的是君明臣贤,个人各执其职、各守其德,为什么您却……”

萧锐笑着问道:“可知一个典故?楚王好细腰,后宫多饿死。”

李承乾点了点头:“嗯,在萧家庄的藏书楼里面读过。楚王好细腰,后宫多饿死;齐王好紫衣,国中无异色!出自《墨子·兼爱》,说的是上有好者,下必甚焉,讽刺那些上行下效的行为。”

行为?

萧锐摆手道:“不是行为,上行下效是一种心理,是人性!比如你我属于贵族、掌权者,下面的人事任免我们说了算,他们见了你我,全都客客气气的,甚至卑躬屈膝。因为什么呢?真的是因为钦佩你我的人品?呵呵,绝对不是,是因为害怕,是因为我们拿捏着他们的饭碗和生死,他们当然要把我们供起来。”

“这是人性,人性决定了他们选择卑躬屈膝,哪怕内心再抵触,可终究大多数人屈服于现实和强权。选择了上行下效。”

“唉……这是一种悲哀!哪怕教育做的再好,也无法改变人性。你想把人人都培养成不畏强权,只认公理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根本不可能。”

李承乾不解道:“为什么?我觉得姐夫你可以做到。萧家庄出来的师兄弟,全都顶天立地。正如这科举顽疾一样,我觉得总归有办法根治。”

萧锐苦笑:“还是因为人性。上位者不是大公无私的圣人,他们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和私心,都喜欢手下人听话一些,不喜欢刺头。”

“陛下贤明吧?够资格称圣人吧?可那又怎样?背地里还骂宰相魏征呢。古往今来,又有几人其贤超过陛下的?后世之君,又有几人能比得上呢?”

“呵呵……君明臣贤。明君治国需要贤臣,所以上行下效,臣子自然就贤明。可昏君就不一定咯,昏君视贤臣为绊脚石,喜欢奸臣的吹捧、侍奉,若是大唐出一位明君,能兴旺大唐三十年到五十年;可若是出一任昏君,能把大唐一国之力,全都用来满足他个人私欲方面,甚至葬送祖上几代人积攒的家业。”

李承乾认真的听着,脑海里不断的思考推演,虽然不想承认,但却不得不承认姐夫是对的,木然的点了点头,“连姐夫您的没办法,唉……”

萧锐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不用沮丧。跟你说这么多,是让你认识、并尊重客观规律,然后运用他,而不是让你螳臂当车去改变他。”

“什么是客观规律?上行下效的人性就是!所以,你想让大唐千秋万代,其实也简单,代有明君即可。”

噗……

李承乾无语道:“姐夫,您说了不等于没说嘛,谁都知道应该代有明君,可这太难了,根本不可能。历朝历代,没听说哪家做到了。”

萧锐鼓励道:“努力吧,我相信你能做到。对了,你想知道为什么那帮官办书院的寒门先生,都能考中吗?”

“啊?您刚才不都解释过了嘛。您在考题方面动了手脚,更适合他们答题。”李承乾心说,聊治国呢,您怎么又聊起了科考?

“呵呵,那是其一。还有其二呢,我偷偷给他们透题了。”

什么???不可能吧,您、您怎么是这样的人?李承乾惊掉了下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